第一图书网

欧洲建筑漫步

汉宝德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1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

汉宝德  

页数:

21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西方文明中,最有戏剧性及趣味性的建筑就是城堡了。我们对城堡的印象大多是透过西方童话故事中的描写而来,那当然是种非常有浪漫趣味的描写。就是这样,西方的城堡就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象征了。狄斯耐为美国的孩子们建造乐园的时候,选用了城堡作为象征,说明城堡充满了欢乐的与神话的想象。仙女举起她的金魔杖,为孩子们的梦想在空中挥舞;孩子们的愿望可能就是一座美丽的城堡,坐落在山头上。城堡代表了地位、权势、幸福与安全。因为西方人的观念,即使到了童话产生的十九世纪,森林与自然仍代表着险恶、恐怖,住着可怕的、凶暴的女巫。  我对城堡的兴趣与我学建筑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城堡不是西方建筑史上的明星,而被历史学家看成野蛮文明的象征。我的兴趣是来自童年的想象与城堡戏剧性外貌的吸引力。因为要找一种建筑代表诗情画意的遐想,就非城堡莫属了。  城堡有今天这样美丽的意象,大约自中世纪结束后的「文艺复兴时期」就开始了。英俊潇洒而又勇猛善战的骑土都是多情种子,愿为美人的奴才,赴汤蹈火亦在所不惜。他们的鲜血是为美人的芳心所洒。这种浪漫故事与天主教尊尚圣母属同一心理背景,美化了黑暗的中世纪文明。  每个时代成为历史后,就有被理想化的倾向,何况民间传说已有可以入画的古堡作为具体的见证。世人很快就把城堡的丑恶面忘记了。这是上帝赐给人类的天赋,用以疗治文明的创伤吧!  其实,古堡形势的动人处,无不是残酷文明的记号,古堡都建在山头上,反映了当时是个杀伐不宁、战乱频仍的时代。它们无不是大石块所砌成,可以想象堡主们拥武力自重、鱼肉人民的残状。城堡高耸自然是防卫外侮的表示,又何尝不是严密牢狱的象征。英国古代政治的斗争,无不以残酷、坚固的「伦敦塔」(Tower of London,古时为英国皇室的监狱,因此又称「血腥之塔」)作终结。城堡在建筑上的特征,如美观的圆形垛楼,层层出跳的悬壁及塔屋。在今天,只能想象一个美丽的面庞自窗洞里采出,而事实上,是用来便利武士对攻击者灌倒热油开水、投掷标枪火把。  在这美丽的外表下,城堡是个阴森、冰冷、潮湿的生活空间。对于囚犯,它是可怕的牢狱,对于堡主,也不过是匿身之处,要靠武士们健壮的体魄抵抗它的侵袭。里面是武器、盔甲的金属声,粗鲁的呼喝声。只有透过大杯喝酒、大块吃肉的豪迈生活的想象,才能再建这种石库内的古代景象。中世纪城堡以今天的生活标准来看,是地狱。  在欧洲,这种残酷的文明遗迹,完整保留下来的似乎也不太多了。大部分的中世纪城堡因被后代所遗弃,长年失修,多已成废墟,仅足为后世的文人墨客所凭吊。有一部分则为后世封建领主所一再加建、改建,失去原有的风味。1974年我在欧洲游荡时,曾有意访求这样典型的城堡,也曾因为时间匆忙,或在这方面缺少数据,一直没有如愿。只有在比利时的根特(Ghent),却出乎意料之外地看到一座城堡,大体上尚保有当年的规模。  那年七月初,我们自英国搭渡船到比利时的布鲁日港,转火车抵达比利时有名的美丽亲切的小城布鲁日(Bruges)。沉醉在诗情画意的街巷及广场中两天后,我们决定前往首都布鲁塞尔(Brussels)。火车行至半途,经过根特,我忽然想起该市在文艺复兴时期曾是法兰德斯(Flanders)的政治、经济中心,应该尚有浏览的价值。乃临时决定下车,往市内一行。  根特在今天已成为一个工业都市,有现代都市的紊乱与庞杂。电车把我们带到旧市中心的广场上,我们发现建于十五世纪的「圣巴蒙教堂」(St. Bavo's Cathedral)、中世纪经济力量核心的棉织大厅及河边的「基尔特建筑」(Guild),虽仍洋溢着古老的情趣,却被污染得灰头土脸,在阴霾的天气里,竟显得了无生气。  根特在艺术上的珍藏就是「圣巴蒙教堂」的地下室中小心陈列着的一幅画:范艾克(Jan van Eyck,1390-1441)的《羔羊崇拜》(Adoration of the Lamb)。范艾克是法兰德斯在文艺复兴初期所产生的伟大画家,这幅画是现代油画的里程碑,德国诗人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对它推崇备至,画家把基督耶稣的牺牲比做羔羊的牺牲,受到耶稣家人及众圣者、使徒的礼赞,天使的跪拜,据说很多观光客来根特,只是为了瞻仰这幅名画,我觉得这幅画在构图上有素朴的中世纪风,在人物上已现文艺复兴的生动活泼,确有时代转换作品的严肃与深刻。  但我对根特的城堡比较有兴趣。法兰德斯是个小国,恐怕只有我国的几个县那么大,但在中世纪末期,却因对外贸易,成为意大利之外最繁荣的国度。特别到了十五世纪,该国的女继承人嫁给了法国的勃根地大公,在强国的保护下,减少内在封建领主的纷争,一时工商鼎盛,文采焕发。当然,这古堡却是火药用做战争武器以前的产物,是十二世纪时由法兰德斯伯爵所建造的,所以到了今天,仍留下中世纪领主残酷的事迹。  伯爵堡在规模上与英王的伦敦塔不能相比,但格局却具体而微。正因形制紧凑,反觉动人。城堡的中央是座高大、方形的建筑,为城堡的主体。这里面是中世纪武士戏剧性活动的所在。最下面是地牢,除了不见天日、要自上面掷进食物的地洞外,还有各种行刑室,刑具真是五花八门,目前已搬到楼上的陈列室里,并配合着照片,说明其用法,其残状多不忍卒睹。  最重要的空间,则为楼上的大厅,供全体聚餐及典礼性集会使用。屋顶极为高大,室内宽广无柱,想来是堡主对其属下武士精神教育的所在。根特的伯爵堡,这座大厅并不十分动人,而且简单朴实,比起后来建于十五世纪的城堡,显出中世纪建筑的粗陋。  堡垒里有伯爵的私宅,所以必须建造一所可以为家属容身、比较舒服的房屋。这座房屋建造在正厅的后面,采取低地国家民房的形式,屋顶的山墙呈阶梯形,为了安全,屋高三层,下面由卫士居住,楼上的居室实在也谈不上豪华,不过是使用木板装修而已。在居室与正厅之间,为了便利堡主出入,在上层由廊道连通,也许是为了防卫与安全,廊道的下面由高达两层的大圆拱撑离地面,看上去动人心魄。与大圆拱及挑出的圆形垛楼对比起来,是中世纪古堡建筑中最动人的一面。  爬到古堡的顶上,就是古代武士守卫瞭望的所在,俯视城堡的外墙与四周仍然低矮的市屋与街道,及当年为死囚悬首示众的广场,是非常令人愉快的景色。眺望近处红色、交错的屋顶,及远处「圣巴蒙教堂」与「圣尼古拉斯教堂」(Saint Nicholas Church)的尖塔,但不知中世纪的卫士,在耳边仍响着行刑室中的惨叫声时,能有享受这美景的心情否?  其实伯爵堡比较有趣的一面,是自屋顶俯视其城堡后方的河面,及沿河建造的一些十五世纪的商业建筑。原来这古堡建造的时代至十六世纪,根特的政治与经济地位全靠这条不过二十公尺宽,名叫「莱斯」(Lys)的小河。这河当年经过布鲁日直通北海,是贸易的孔道,不用说,河边是远洋船只停泊的所在。那些漂亮的「基尔特工会建筑」都面河而建。到今天,似乎为那雄壮浑然的古堡做了美丽的陪衬,但在古堡建筑的十二世纪,那河虽然重要,却没有日后那么热闹。古堡临河而建,想来是为了在经济上控制航道的理由,同时也是为了易于防卫的理由。今天这一带的河水,迎着对岸建筑的倒影,与堡内高处的草坪相辉映,使这青石砌成的封建时代的证物,显得无比宁静、祥和。 本书介绍详尽、全面,并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既是旅游爱好者的最佳导游读本,又是建筑史学者的辅导教材。 作者以建筑史学者的眼光在欧洲畅游多次,漫步于史迹之间,沉醉于文明之中。以身临其境的感悟引领广大读者感性地认识欧洲建筑及其历史。

作者简介

汉宝德,获得中华民国建筑学会2000年建筑奖章的汉宝德先生,于1960-70年担任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期间,引进五年制教育,导引东海建筑系朝向开放、独立且具理想主义色彩的方向发展。曾主持「百 叶窗」、「建筑双月刊」、「建筑与计划」等刊物,推动台湾现代建筑思潮,并创

书籍目录

自序登高望远看欧洲城堡的故事温莎古堡牛津与剑桥孤傲的苏格兰俄国建筑印象水城之旅爱琴海的童话世界欧洲的广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欧洲建筑漫步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