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漆蓝书简

黑陶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

黑陶  

页数:

319  

Tag标签:

无  

前言

  这是一册凭借亲历体验,用个人视角努力呈示真实江南的地理空间和文学空间的文字集。  “脂粉苏杭”是对江南的一种以偏概全式的粗暴文化遮蔽。此种遮蔽,时日已久。就我而言,江南是一个巨大、温暖的父性容器,它宽容地沉默着,让我任性地在其中行走和书写。作为一名在场者和见证者,我所努力追寻、说出并倾心热爱的,是“江南”这块土地久被遮蔽但确实存在的另一种美,江南的异美——激烈、灵异,又质朴、深情。它那壮丽又凝重的自然山河,受伤却不改汹涌的现实生存,中断或仍在延续的民间历史,让我在满怀感动中,领受着自己需要的写作及做人的启示。  江南的核心层面,当属乡镇。本书五十篇文章,叙写了大约五十座江南乡镇,地域范围涉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五省。所写乡镇,全系亲历。为逼近真实,同时也是因为个人的好恶,在写作对象的选择时,我自觉避开了那些世所熟知、已然丧失内里的江南旅游热点地。  散文,中国文学里这一古老而伟大的文体,使我在本书的写作中充分享受了表达的自由。按照我的理解,散文永远包涵着除韵文之外的一切汉语文章。由此,散文的疆域接近于无限。书中,我贪婪地使用了传奇、新闻、诗的断片、公共语言抄录、书信、故事、日记、访谈、科学笔记、蒙太奇、年谱等等体裁(手法)。虽然时时节制,写作的过程仍给予了我秘密的、近乎淋漓尽致的书写幸福。  是“江南”和“散文”,使我获赠了这册来自底层,犹如漆蓝色书简的文字集。因此,我的内心,充满了双重感激。  黑陶

内容概要

  “江南”是什么?我们头脑中跳出的第一个词,大约不是“小桥流水” ,就是“吴侬软语”、“烟花三月”,如此种种。在生长、生活于江南的黑陶来说,“脂粉苏杭”是对江南的一种以偏概全式的粗暴文化遮蔽。“作为一名在场者和见证者,我所努力追寻、说出并倾心热爱的。是‘江南’这块土地久被遮蔽但确实存在的另一种美。江南的异美——激烈、灵异。又质朴、深情。它那壮丽又凝重的自然山河,受伤却不改汹涌的现实生存。中断或仍在延续的民间历史,让我在满怀感动中,领受着自已霈要的写作及做人的启示。” 作者以手中的笔,以及历时数年、行程数千里的行走。完成了本书的写作。五十篇文章,叙写了大约五十座江南乡镇,地域范围涉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五省。他自觉地避开了那些世所熟知、已然丧失内里的江南旅游热点地,而将将目光投向那广大的“被遮蔽的江南”,在展现江南的人文底蕴的同时,也令我们看到了一个我们所不熟悉的刚性、激烈、深广、厚重的江南。

作者简介

  黑陶,1968年出生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一座烟火陶器乡镇,父母均为中国底层百姓。1990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现居太湖北岸的无锡。出版过散文集《夜晚灼烫》(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七个人的背叛:冲击传统散文的声音》(七人合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泥与焰》(古吴轩出版社,2004)等。

书籍目录

【浙】石门湾:丰子恺家居生活中的旅行河姆渡镇:河姆渡新市:夜晚之黑与剧院之艳千岛湖镇、深渡镇:新安江上西屏:旧街灵溪:“壮烈的蓝色荒凉”斯宅:一千根柱子的房屋俞源:宿相客俞俊浩家石塘:大海柳城:畲族镇皤滩:南方食盐之路上的寂静废墟方岩:母子安昌:缓慢的,古老的龙游镇:夜报福:竹国泗安:公共语言十三则鄣吴:革幽术清,有人昌硕【皖】陈村:桃花潭边伏岭镇、马啸乡:徽杭古道建平:一个复杂、涩热的夜,在等待黎明查济:华美破败梅山:关键词:恐惧、寂静天堂寨镇:途与瀑章渡:白亮与暮暗齐云山镇:游齐云山记黄田:船屋及其他宏潭:山乡唐模:古徽村【鄂、赣】蕲州:三种颜色九资河:往九资河之途五祖镇:五祖寺之夜浙源:吴楚分源岭底:铜钹山三日鹅湖镇:鹅湖会【苏】戴埠:轮船码头湮没史严家桥:江南宝华镇:莲房之寺鸿声:烈士与鸿儒深溪:苏皖交界地的星空大塍:捕鱼者说阳山:浸透汗血的文化巨石马地村:落叶骤雨大浮:旋转庙会宜城:M先生的少年经历祝塘:民间藏书家李中林屺亭:一位画家的一生万石:颜色博物馆南方泉:湖滨友人淹城:春秋故事丁蜀镇:泥土与火焰交织之地后记:双重感激

章节摘录

  到达石门湾是在冷清的初冬下午。市面奇异地冷清,宛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格的街上空荡荡的,少有行人和车辆。在“丁”字形街口,一个老人枯坐在他临时搭架起的炒货摊后。货摊上,并排而放的灰白大塑料口袋里,盛满着葵瓜子、西瓜子、南瓜子、散装饼干和油氽花生米等。看来已经长久没人光顾他的生意,老人似乎正打着瞌睡。  在灰旧褐红的街道上行进不久,莫名就感觉到丰子恺(1898—1975)的气息在进入我的感官。路面挖开、烂泥堆垒的镇街一侧,我们经过“桐乡县石门中学”时问路人:丰子恺的缘缘堂怎么走?“不远,很好找的!”指点清楚后,他热心地补充道。  从地图上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出,京杭运河从东北方向流至石门时,拐了一个大弯,折而向南,故此,地处江南腹地的石门,称石门湾,也是古之所谓“吴越分疆”之地。  故乡在石门湾的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我心仪的一位作家。江南名士;享受于世俗又超拔于世俗;“潇洒风神”与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法名为婴行的居士……得魏晋之真气——我认为——丰子恺是明清士人“公安三袁”(明代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湖北公安人,分别著有《白苏斋集》、《袁中郎全集》、《珂雪斋集》)、叶绍袁(江苏吴江人,明亡后隐遁为僧,著有《叶天寥四种》、《秦斋怨》)、袁枚(清代浙江杭州人,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在二十世纪的一个余绪,他整个的创作生涯,展示了文学朴素的初始意义:叙述自己的生活——物质的和精神的个人-生活。  在寻往缘缘堂的路上,还经过街边的一个敬老院。门厅里两张靠两侧墙壁安放的长拉凳上,闲坐着五六位老人。数十年的时光风霜,使此刻的这些子恺故乡人显得格外沉敛,他们都很和蔼,几位老太看起来特别洁净。老汉都戴了冬帽,一个双手笼了袖的,看见生人仍很安静;另一位穿褐黄棉袄、戴军棉帽的则笑眯眯地问我“从哪里来”。我给他们拍照,他们并不躲避,微微笑着,看我的镜头。  “陈生记酱油店”。在拐向缘缘堂的一条僻街口头,这是一间幽暗旧店。店堂里堆满了蒙尘的酒坛酱坛。门口光亮处的曲尺柜台旁,一个顾客正拎了空瓶来零拷酱油;店主帮他拷好后,他们并没有就此分手,而是相互不紧不慢地点了一支烟,闲闲地说起话来。我从店堂里穿过,店内空气中弥散的酱油和黄酒的陈旧味道,让我想到童年故乡的老街。酱油店的僻街上,还有:闭门的米店;一个推自行车的孩子进了家门;一所黑瓦小屋的窗口在飘出淡青炊烟;一只黑猫,在一张空空的竹椅旁踟蹰……  很快,就走上了一座很大的桥,这,就是丰子恺笔下常提到的“木场桥”。“……我家染坊店旁的木场桥……原来是石桥。我生长在桥边,每块石头的形状和色彩我都熟悉。但如今已变成平平的木桥,上有木栏,好像公路上的小桥。”(《胜利还乡记》,写于1947年)只是,现在桥又变成了崭新的水泥大桥,由子恺先生的女儿丰一吟题写了桥名。桥下,就是著名的后河,它是运河的支河。在桥堍河边,有一座素墙黛瓦、绿树秀美的院落十分醒目,不用问,它应该就是缘缘堂了。  缘缘堂之于丰子恺,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意义。这幢“费了六干金的建筑费”的住宅,全是丰子恺用开明书店所赠的一支红色派克自来水笔写出来的(如同郁达夫的“风雨茅庐”)。“缘缘堂构造用中国式,取其坚固坦白;形式用近世风,取其单纯明快”,整幢建筑“高大,轩敞,明爽,具有深沉朴素之美”。所以,新堂落成之后,丰子恺视为至宝,“倘秦始皇要拿阿房宫来同我交换,石季伦愿把金谷园来和我对调,我决不同意”。  于“民国二十二年春日落成”的缘缘堂(即1933年,此时丰子恺已经出版了二十多本书,有了一笔积蓄),“至二十六年残冬被毁”,丰子恺全家“在缘缘堂的怀抱里的日子约有五年”。缘缘堂并不奢华,它的大体格局是:“正南向的三间,中央铺大方砖,正中悬挂马一浮先生写的堂额……西室是我的书斋……东室为食堂……堂前大天井中种着芭蕉、樱桃和蔷薇……后堂三间小屋,窗子临着院落,院内有葡萄棚、秋干架……楼上设走廊,廊内六扇门,通入六个独立的房间,便是我们的寝室。秋千院落的后面,是平屋、阁楼、厨房和工人的房间——所谓缘缘堂者,如此而已矣”。  缘缘堂见证着世事沧桑。1937年11月6日,丰子恺家乡石门湾遭日寇飞机轰炸,全镇顿成死市。缘缘堂后门外不远处也落下炸弹数枚。丰子恺全家于当天“傍晚的细雨中匆匆辞别缘缘堂”,避难到距石门湾三四里外的村子南沈浜——丰之妹妹家在此村。没想到11月21日他们就永别缘缘堂,浮家泛宅,逃离火线,“经杭州、桐庐、兰溪、衢州、常山、上饶、南昌、新喻、萍乡、湘潭、长沙、汉口,以至桂林”,开始了八年离乱的逃难生活。在6日到21日之间,丰子恺曾回缘缘堂取过一次书,永诀缘缘堂的情形在他的笔下记叙得相当动人:“黑夜,像做贼一样,架梯子爬进墙去……室中一切如旧,环境同死一样静……检好书已是夜深,我们三人出门巡行石门湾全市,好似有意向它告别。全市黑暗,寂静,不见人影,但闻处处有狗作不平之鸣……忽然一家店楼上发出一阵肺病者的咳嗽声,全市为之反响,凄惨逼人。我悄然而悲,肃然而恐,返家就寝。破晓起身,步行返乡。出门时我回首一望,看见百多块窗玻璃在黎明中发出幽光。这是我与缘缘堂最后的一面。”(以上引文均见《辞缘缘堂》,写于1939年)  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丰子恺一家才于1946年返回江南,暂住上海朋友家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漆蓝书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