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蹉跎岁月

叶辛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

叶辛  

页数:

41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通过对知识青年生活和爱情的描写,竭力鞭挞反动血统论的小说。  故事发生在1970到1976年间。这个时期,我国的政治风云多变,每个人的命运都象一只在疾风暴雨中飘荡的小船,忽沉忽浮,不知驶向何方。就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出身不好的知青柯碧舟不顾生活的磨难和重重政治压力,仍然坚定执着,于逆境中进击,为他插队落户的山区人民发掘资源,建立了小水电站。感于他的品格和处境,军干家庭出身的女知青杜见春,对他产生了连恤和同情。但反动的血统论给杜见春的心灵布下了鸿沟,使她在柯碧舟纯洁爱情的追求之前怯了步;不久,杜见春的父亲被打成“走资派”,面对政治地位的急剧变化,杜见春的灵魂经受了一场严酷的洗礼。在她父亲被平反后,她才执着地爱上了柯碧舟。小说通过这个故事的主线,充分展示了不同类型、不同出身青年的恋爱和生活态度,从而刻划了这些青年的不同理想和追求,活画出了那个年代一幅幅活生生的政治风俗画。  青年时期总要各自探索自己的路,青年男女相处一起也总要产生爱情的。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人生之路?究竟以什么确立为爱情的标准?这本书是会给人以启迪的。  近30年来,《蹉跎岁月》这本书一印再印,已经有过十几个版本,印刷过几十个版次。成为难能可贵的常销的畅销书。  “蹉跎岁月”四个字,也已成为人们对那个特定年代知青们遭遇的代名词。

作者简介

  叶辛,(1949-),1969年赴贵州山乡插队10年,后在贵州省作协工作近11年,其间担任省作协副主席、《山花》杂志主编。1990年回到上海。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1977年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著有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三年五载》、《华都》、《缠溪之恋》等。另有“叶辛代表作系列”3卷本;《当代名家精品》6卷本;《叶辛文集》10卷本;《叶辛知青作品总集》7卷本;“叶辛新世纪文萃”3卷本等。短篇小说《塌方》获国际青年优秀作品一等奖;长篇小说《孽债》获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由本人根据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分别荣获全国优秀电视剧奖。

书籍目录

 总序:永在流动的青春河蹉跎岁月后记一后记二:关于《蹉跎岁月》答读者问后记三:写作《蹉跎岁月》的日子后记四:二十年的蹉跎村

章节摘录

  一  柯碧舟和杜见春是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认识的。  那是一九七○年的夏天。一个星期日,上海知识青年集体户所有的同学都赶场去了,柯碧舟一个人在家。好不容易有个安静的时候,柯碧舟抓紧时间,在两个箱子叠放起来的“桌”面上,摊开几张纸,写短篇小说《天天如此》。这故事他构思了好久,主人翁又是他最熟悉的一个同学,早就想抽时间写了,可总是没有机会。平常,集体户里很少有个安静的时候,出工回来,有人洗衣服,有人闲聊天,有人哼歌曲,也有人“法拉米、法拉米”地拉二胡,根本别想有个清静。即使逢到赶场天,也是有些人去赶场,有些人留在茅屋里,抽烟、打牌、喝酒,闹得不亦乐乎。今天不知怎么搞的,知青们象约好了似的,吃过早饭,换上干净衣裤,统通赶场去了,柯碧舟求之不得,待他们一走,就奋笔疾书。  在飞蝉涨潮般的鸣唱声中,柯碧舟仿佛又见到了自己的老同学谢楠康,他分配在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工作,日复一日,过的是“天天如此”的生活,枯燥、乏味、静如死水。他想改变这种生活,却总是克服不了自己的弱点,自己替自己感到害臊,自己原谅自己,于是他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并且常常寻找理由自己安慰自己。  叽喳啁啾的鸟雀声听不见了,涨潮般的蝉鸣停止了,柯碧舟都没知觉,他沉浸在学习创作的喜悦之中,忘记了自身的一切,他的头发足有半寸多长,早该理了,却没想到该去理一理;他赤脚踏在泥地上,脱下的布鞋浸在脚盆里,没想到去洗一洗。身上打了好几个补丁的沾满泥巴点子的衣裤,本来计划今天脱下洗干净。也给他忘了。只在厚厚的干打垒泥墙上开了一个窗子的茅屋早已黯淡下来,屋内的光线淡弱到仅能辨别白纸上的字迹,他却没有知觉。  原来,早晨还是晴朗的,此刻,大雨已经下了近半个小时了,雨点子打在集体户外的包谷叶上,“达达”直响,柯碧舟竟然都没有听见。直到寨外的山峰颠上扯起一道刺目的火闪,跟着一个惊天动地的急雷“轰隆隆”打响,柯碧舟才被吓得抬起头来,向小窗外望去。  嵌在厚泥墙的玻璃窗上,几小股雨水歪歪扭扭淌下来;近处的山坡上,鞭笆杆、丝茅草、笆茅草都被风雨摇曳着、撕扯着,向一边歪倒过去。寨外的田坝里,密织的雨网象笼起了雾。集体户外的屋檐下,屋檐水哗哗地淌到檐沟里去。嘈杂的雨声和流水声太喧闹。柯碧舟的文思被打断了。  他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揉揉有点发的眼睛,习惯地抬起头来,望着黄泥巴墙上贴着的一张白纸,白纸上,用毛笔蘸了红墨水写着两行遒劲有力的字:“不要气馁,总是干;但也不可自满,仍旧总是用功。”这两句话,显然是他的座右铭,柯碧舟吸了一口气,正想再埋下头去,耳朵里又听到几下“笃落笃落”的轻响,他立刻又直起腰杆,警觉地望着茅草铺的屋顶。插队落户一年半了,每当下雨时,都是知识青年们焦躁不安的时分,尤其是暗流山区这一带,已经两个多月未下雨了,突然乍一下大雨,茅屋顶非漏不可,果然,他凝神一听,好几个知青帐顶铺的塑料布上。都滴滴答答地响起了漏雨声。柯碧舟站起身来,仔细查看着,有没有水流如注的现象,还好,春上茅屋顶重新翻了一下,雨漏得不像去年那么厉害了,柯碧舟又担忧起围绕茅屋挖的檐沟来了,好久没下雨,檐沟里的枯枝、杂物没细细掏过,水是否被堵塞了,一堵住,水漫上来,浸透泥墙,可要倒塌的呀,他屏息听着那“哗啦啦”的流水声,默默地点点头,心里说,听声气檐沟还是畅通的。  正在柯碧舟侧耳细听的时候,集体户外传来脚踏泥泞的“啪啦啪啦”的声音,柯碧舟原来以为那是过路人,并没在意,可没料到,脚步声音响到集体户大门口屋檐下来了,还能听到“呼哧呼哧”的喘气声。  也许是同户的“快脚”赤道城回来了。  柯碧舟暗忖着,等待大门被推开的声音。但大门并没动,很显然,不是苏道诚回来了,门外站着的,是个雨天时碰到的躲雨人。想到集体户的屋檐很窄,躲不住这么大的风雨,柯碧舟决定去给躲雨人开门,让他进屋来坐一坐。  柯碧舟从男生寝室走到灶屋里,正要去开门,“嘭”一声,门被推开了。柯碧舟吃了一惊,定睛望去,更使他瞠目结舌,不知说什么好。  门口站着一个个儿高高、体形硕长、虎虎有生气的姑娘,她浑身上下全被雨水打湿了,乌黑的头发水淋淋地闪着光,淡蓝色的府绸衬衣,紧贴着微微隆起的胸脯,一条草绿色的裙子,直往下滴水,黑色的打扣布鞋和白色的尼龙丝袜,沾满了泥浆点子,湿漉漉地巴在脚上。  姑娘也在打量着屋里的青年:两、三个月没理过头发,一张清瘦黑红的脸,忧郁沉闷。略微望眼窝深处陷去的眼睛,沉思般地瞅着人。他中高个子,生就一副痴呆相,穿一身脏得姑娘们不能理解的补巴儿衣服,光脚板站在泥巴上,一般来说,五官端正的小伙子都很引人注目,可眼前这个,不但不叫人注目,倒有写怕人。  “为什么不叫我进屋”姑娘开口了,他的声音清亮悦耳得惊人,柯碧舟感到,集体户的两个女知青,没有一个人的嗓门会像他那样好听,哪怕是一心指望自己当个女高音歌唱家的华雯雯,也不能同她相比。  姑娘的语气咄咄逼人,叫柯碧舟不知如何应付了,他呐呐地说:  “你进屋坐吧,我正想来开门呢,“  他的声音暗哑低沉,使得姑娘费劲地眨了眨眼睛,才听明白,他清朗朗地一笑,一边信步走进灶屋,一边说:  “我心里是在纳闷呀,看看门,没上锁,屋里好象是有人的,可仄耳听听,奇怪,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你一个人倒真闷得住,还有其他人吗?”  柯碧舟摇摇头。他这会儿听清楚了,姑娘的嗓音恰像金属弹子丢进玻璃杯时响起的声音一样,很动听。  姑娘走到屋中央,随手拉过一条板凳坐下,仰着脸问“有火吗?你们是烧煤还是烧柴?”  “煮饭是烧煤。”柯碧舟有点醒悟地答着,望了望她湿透了的衣裙,说:“我给你拿柴,烧堆或,你烤烤!”  说着,他转身去墙角拢干柴。  一忽儿工夫,柯碧舟在灶屋中央冬天烤火的灰坑里烧起了一堆火,他烧的火很相宜,不大不小的火焰,红亮亮地燃起来,枯枝干柴,堆得象座小巧的宝塔。  姑娘眨巴着眼睛,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脸上显出股好奇的神色。看到火烧起来,她愉快地坐在火坑旁,双手扯扯府绸衬衣,随而撩起裙子,拿平了烤着。  柯碧舟陪她坐在火坑两尺远的地方,暗暗打量着她。这姑娘眉毛不长,淡淡的一个小弧圈,眉毛下一对流光异彩的眼睛,瞅着什么的时候异常专注凝神,有一股逼人的气势,但并不让人觉得犀利。鼻梁笔挺,嘴唇微厚,抿着嘴儿的时候,略略鼓起来。她显得健康,壮实,蓬勃而有生气,红彤彤的脸膛,总是带着点儿笑意,尤其显著的,是她这么微笑时候,右边嘴角总是透出一缕带有讽刺意味的笑纹。她那结实浑圆的双肩,看得出很有力气。烤着裙子的时候,她不时地抬起眼皮瞥柯碧舟一眼。柯碧舟忽然想到,自己这样偷偷打量她是很不礼貌的,于是便垂下眼敛,每当这时候,他消瘦的脸上便呈现出一股悒闷、惆怅的神情,好象阴云遮住了他的脸膛一样。  烤着火,姑娘翻起眼,瞅了他几下,立刻发现了对方滞晦的脸色,她掀动了一下裙子,望着柯碧舟问:  “你在生病吗?”  “没有”  “那你怎么心事重重的?”  柯碧舟苦笑了一下,不答话。  灶屋的门大开着,豆大的雨点击打在茅屋外的泥地上,溅起泥抹水珠,打湿了两块梓木门板,滂沱大雨仍在继续下着。  裙子先烤干了,姑娘问:“你有扇子吗?”  “有。”柯碧舟去自己床头拿了把黑色的折扇递给她,姑娘打开折扇,瞅了一眼,笑道:  “嗬,你叫柯碧舟,好怪的名字,我叫杜见春,你听说过吗?”  “没有”  杜见春煽着脸,有问:“你们集体户有几个知青?”  “六个”  “几个姑娘?”  “两个。”  “两个姑娘叫什么名字?”  “唐惠娟和华雯雯。”  “嗨,你这个人真叫怪,象个算盘珠珠,拨一拨,动一动,我问一句,你答一句。不能多讲点情况吗?”  柯碧舟摊开一只手,“讲什么?”  “你们四个南知青叫什么名字?”  “我一个,还有一个叫苏道诚,高干子弟;另一个叫王连发,高级职员出身,第四个叫……叫肖永川……”  “那个小偷?”  柯碧舟紧紧地闭了一下嘴,点了点头。  “你这个人真有点叫我发笑,说那些男生的时候,为什么都要报家庭出身呢?”杜见春“啪嗒啪嗒”用劲地打着扇子,爽朗地笑着“哈哈,我又不是来搞运动的,要排左、中、右划分阶级阵线。”  柯碧舟的眉梢耸动了一升秒 ,闭紧了嘴,不吭气儿。  杜见春察觉到柯碧舟不悦的脸色,不露声色的岔开话题道:  “告诉我,你们六个知青出工勤快吗?队里对你们的印象好不好?去年每个劳动日值好多钱?知青青年能够自给自足吗?业余时间你们干些什么?”  面对杜见春连珠炮似地提出的一串问题,柯碧舟邹着眉头,右手一个一个顺序拨着左手的手指,一一简短地回答:  “我们都出工,其他人勤快不勤快我不知道,我是天天出工的,除非生病,队里除了对肖永川有点嫌恶,对其他人似乎都好,去年每个工作日摊到六角,天天劳动,勉强能自给自足。业余时间各感各的事。”  杜见春亮闪闪的目光入神的盯着柯碧舟,仔细听着,见他答完,她又不客气地笑着说:  “你真自私,别人勤快不勤快你会不知道?住在一幢茅屋里嘛,业余时间各干各的,都干些沙呢?”  “串门的,拍马屁的,拉二胡的,抽烟的,翻书的。啥都有。”  “你呢,干些什么?”杜见春的双眼毫不放松地望着他,望着柯碧舟都有些慌神。他回避着他那灼人的眸子,讷讷地说:  “我么,我不干啥……”  “撒谎,星期天你不去赶场,躲在屋里肯定有事。”杜见春尖锐地说:“说,你干些什么?”  “我……我在学习写点东西。不知怎么搞的,在她审讯拌的逼问下,柯碧舟不得不照实说话,可话一出口,他的脸就不好意思的红了。  杜见春两条淡淡的眉毛闪动了一下:“写些什么东西?”  “小说”  “真的吗?”杜见春大感兴趣地扬起双眉,“你倒是真有毅力,写的是什么小说,能给我看看吗?”  柯碧舟的脸胀得绯红绯红,为了掩饰自己的忐忑不安,他伸手拿过几根干柴,支支吾吾的说:  “不能给人看,也不能给你看,我也根本……根本没有写完……加几根干柴,你在烤烤……”  “不用加了。”杜见春收起折扇,友善地说:“看,我的衣裙都干了,这一小点火,烤烤鞋袜足够了。”  柯碧舟忙乱地收起柴,仰起脸来,正望到杜见春那双灼灼撩人的眼睛。他显得坦率,自如,头一次走进集体户,竟好象在自己家里一样,同柯碧舟讲话,也仿佛是相识多年的同学,直爽得惊人。火光的一闪一亮中,她的双颊上喷着两朵红云,光滑红润的额头上,沁着几颗晶莹的汗珠。  柯碧舟移开目光,若有所思地望着屋角落,那儿置放着一只大木桶,一对水桶,这是集体户的公共用具,他站起身,走进男生寝室,打开木箱找出一条崭新的蓝白条毛巾,拿出脸盆,舀了点水说:  “你洗个脸吧!”  杜见春嫣然一笑,显然含有感激的意思,说:“谢谢。你还没有请我喝茶呢。”说着,她舔了舔嘴唇。柯碧舟抬头细瞅,这时才发现她微厚的嘴唇有点干燥,嘴角边那缕颇具讽刺味的笑纹,那么明显的翘起来。他急忙低下头又去屋里拿出一只搪瓷白茶缸,倒了一杯开水,递给使劲洗脸的杜见春说:  “我没茶叶,你喝白开水吧!”  杜见春嘴角一翘,笑吟吟地直点头:“白开水也很好,谢谢,谢谢!”  倒了洗脸水,杜见春端起茶缸“咕咚咕咚”喝了两大口,粗粗地喘了口气,她显然很渴了,见柯碧舟凝神望着她,她抹抹嘴角,吁了一口气说:  “这水真甜”  柯碧舟自她进屋后第一次微微笑了。  杜见春发现,脸貌粗看有些吓人的柯碧舟微笑的时候,非常动人,她探究拌地看着他,用劝解的口吻说:  “有空该洗洗衣服,理个发,。你们男生,都是懒鬼。”  柯碧舟的脸红到脖子根,不好意思地垂下了头,奇怪的是,被她当面揭了短,他并不恼。相反还诚挚地点了点头。  一阵风吹过,雨显得小多了,雨点子不象刚才那样“达达达”击着地面直响了。屋檐水也减弱了“哗哗”直流的势头,柯碧舟估摸着,时间近黄昏了,他转身向大门外望了望,生怕五个去赶场的知青此刻回到集体户来,看到他和一个姑娘相对坐着,那多尴尬啊,他盼着雨快点停,烤干了衣服的杜见春也该走了。  可杜见春并没想到走,她带着一中年轻姑娘的关切,向前凑凑问:  “告诉我,你是怎么下乡的?”  “我?”柯碧舟怔了一怔,结结巴巴地说:“你、你是要我讲假话,还是真话?”  “当然是真话罗!”杜见春语气中带着绝大的惊异说:“莫非人还愿听假话?”  柯碧舟有些局促不安,他机械地咬了咬呀,声音呆滞干涩地说:  “我是没办法才下乡的……”  “什么什么?”杜见春惊叫起来,锐声呼叫着打断了他的话头:“你不是自觉地上山下乡干革命,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来的?啊,你这人真落后,真落后!”  柯碧舟被这两句话刺痛了心,他闭了闭眼睛,微点着头承认道:  “是的,我是落后,我是落后。”  杜见春惊愕地瞪大了一对闪烁发光的眼睛,直楞楞地盯着柯碧舟,仿佛一眼要看到他心理去,柯碧舟毫不遮掩的回答,显然使得她犯疑了,她放缓了口气,岔开话题说:  “我是积极主动地要求下乡来的。你想想,波澜壮阔的上山下乡运动风起云涌,如海的红旗,欢送的人流,充满期待的笑脸,改造世界,建设祖国的崇高职责,一代革命青年,能无动于衷吗?能站在时代的潮流之外吗?不能,绝对不能,我们一定要投身于这场伟大的革命,沾一身油污,滚一身泥巴,用劳动的汗水改造世界观,做新时代的开拓者。把我们年轻的生命这一滴水珠,汇入时代的洪流,所以,尽管我完全有条件留城,我还是到山寨来查队落户了。”  杜见春满以为自己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能打动柯碧舟的新,哪知道柯碧舟半闭着眼睛,在她说话的时候,接连转身向门外望了两次。  杜见春被他这种轻蔑的态度激怒了,她把茶缸往板凳上重重地一搁,“呼|”地一下站起来,说:  “谢谢,我走了。”  柯碧舟这才把眼睛睁大,赞同地说:“雨已经停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愿叶辛在同行和读者面前,永远保持“谜”一样的状态。   ——蒋子龙  有人说,知青是最幸运的一代,因为知青的经历是罕见的,荒谬的,以后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而正是偏远山村的乡愁,密密的树林、连绵的雨季和日复一日的繁重农活,给了知青们理想、意志、道德、良知的熏陶,让他们理解了社会,让他们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和别致的底蕴。那是泥土带给他们的。   ——云南知青  知青岁月是一代人的阵痛,当总有人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忆那些日子,当总有人在反思人生时掉下热泪。那么,逝去的年代总还有值得珍惜的东西。   ——福建知青  一代人的青春,是知青们用汗水和眼泪、苦涩和艰辛、希望和憧憬,在蹉跎岁月里书写的。  ——叶辛


编辑推荐

  近30年来,《蹉跎岁月》这《蹉跎岁月》一印再印,已经有过十几个版本,印刷过几十个版次。成为难能可贵的常销的畅销书。青年时期总要各自探索自己的路,青年男女相处一起也总要产生爱情的。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人生之路?究竟以什么确立为爱情的标准?这《蹉跎岁月》是会给人以启迪的。“蹉跎岁月”四个字,也已成为人们对那个特定年代知青们遭遇的代名词。一代人的青春,是知青们用汗水和眼泪、苦涩和艰辛、希望和憧憬,在蹉跎岁月里书写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蹉跎岁月 PDF格式下载



   不可否认,主人公柯碧舟,邵玉蓉和杜见春,是符合积极向上的作者所极力歌颂的形象,但在历史的真实环境中,他们毕竟还是少数的理想人物,也许大多数人还是像王连发,华雯雯那样现实甚至功利;也不可否认,肖永川浪子回头,改邪归正虽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但还是有为小说的大团圆锦上添花之嫌。
   小说中的所有人物,善恶分明,而那些徘徊于间的芸芸众生,只能是绿叶的陪衬。这种非黑即白的善恶二分法,实在是不能真实的刻画人性的复杂。事实上,恰恰是那些游离于善恶之间的王连发、华雯雯们,才是更广大知识青年甚至是更真实人性的客观写照。
   在那个树立典型、脸谱化的时代,即使是伤痕文学,也很难不受其影响。这一点是作者很难逾越的。虽是配角和小人物,但我们却依然能看到作者对他们的存在、对善恶的选择,以及生活在他们身上所造成影响的刻画,这确实是一件值得惊喜的事情。


   虽然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作,虽然表现的是出身决定命运的残酷现实,但自始至终,始终渗透着一种对劳动,对信仰,对人性中善的执着与褒扬。这也许就是那个时代与当今时代的最大区别——即使面对悲惨的现实,却依然愿意相信美好,持守并传递这份美好,用简单、质朴、坚韧和勇敢去紧紧抓住那将残的希望。
   知识青年岁月的蹉跎,固然有那个时代大背景下宿命般的迫不得已。但蹉跎岁月,却并意味着要蹉跎理想、蹉跎希望,以及蹉跎对人性中善的信仰。相反,褪去了盛年的铅华,生命却愈发显得成熟和美好。
   除了产生消极情绪和感受,苦难还能使人时刻意识到自己要活在当下,更好的认清自己,并一直保持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我关注这本书,关注那代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和我一样都是年轻人,也不仅仅是因为时代的变迁在他们心灵深处所造成的深深的烙印。我关注这本书,关注这代人,是因为我试图从中找到一种力量,那一种在苦难面前依然相信美好的力量,那是一种在我身上已经逐渐消失的无影无踪的力量。
  


  其实我对这一类题材的影视剧书籍都不是很感冒,但是无意中读到的这本书,却如是珍宝,作者的文笔非常好,心理和环境描写都很细腻动人。虽然我们这一代没有经历过那一段黑白颠倒的时期,但从书里却能感受到当时的惶恐不安。然而,更多的是被逆境中的爱情故事所感动。如果现在能翻拍成影视剧的话,真的对男主角这个角色很期待,我觉得柯碧舟真的很有魅力!


  历史的“伤痕 ”命运的“反思”——从《蹉跎岁月》与《孽债》看知青文学走向
   评论:2 条 查看:551 次 fudiao 发表于 2007-09-11 10:21
   中国的知青文学,源发于中国的知识青年与工农相结合的思想指引下,全国约有17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那个时代蔚为壮观的社会运动。反映这场巨大的社会变动的“知青文学”也曾在80、90年代轰动文坛。知青小说以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为导向,冲破了“文革”设置的种种禁区,重新构筑一代人心灵的历程。以“伤痕”、“回归”为题材的知青文学作品曾是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产物,并作为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成部分发挥了应有的历史作用。”①郭小东曾说,在知青小说中,比较系统地反映知青生活、塑造一系列知青形象的,是叶辛。从他的系列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知青文学的发展变化。本文将以《蹉跎岁月》与《孽债》做比较,来看知青文学的走向。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向前发展,知青文学已不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知青作家也转向了对新时代新话题的追踪。他们“一般以知青生活为背景,但着眼点却分别是对民族文化教育的发掘,对人物心理的剖析,对人生缺憾或不完满的揭示,对驻足传统还是投身现代的困惑,……使构筑在知青生活场景上的知青小说逐渐脱离了原有的主题意向,成为作家向人性深度掘进的一个契机。”②从《蹉跎岁月》到《孽债》是叶辛在知青小说创作上的一次飞越,一种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其实就是从“伤痕”走向了“反思”。在文革结束后,一系列的“规定”也跟着结了,作家们(特别是知青作家)纷纷拿起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自己在劳动改造中身体所受到的巨大伤害,当身体的“伤痕”慢慢愈合之后,才发现心灵的重创怎么都挥之不散。于是,作家们在“伤痕”之后又纷纷进入了“反思”。肉体到心灵的体验诬陷变化,导致了小说内容与思想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说人物从“精英意识”走向“平民意识”
    在先前的知青小说中,带有很强的“精英意识”,小说中的主人公,个个都是“精英”,他们一般都身份特殊,身入困境,沉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是,无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他们总是在那个时代的滚滚洪流当中沉浮、托儿挣扎、奋斗和拼搏,而终于成熟起来并且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蹉跎岁月》中的柯碧舟就是作者塑造的典型的精英分子。柯碧舟是历史反革命的儿子,是九个内控对象之一,由于家庭成份不好,在湖边寨集体户里,“大家都较少和他说话,在他的面前,大家也是最少顾忌,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谁都知道,他家庭出身极差,在集体户最没有发言权,连大队主任和生产队长,对他说话也是粗声大气的。”③正是这样,才形成了他复杂、矛盾的性格。从外表上看,柯碧舟是一个沉默寡言、悒闷、惆怅的人,他每天都勤垦、踏实的劳动,鲁迅的“不要自馁,总是干;但也不可自满,仍旧总是用功。”这句话成为他的座右铭,用毛笔蘸了红墨了写后贴在墙上激励着自己。因此,他的内心却有着为一样的激情和一颗热爱文学炽热的心。他喜欢看书,特别是那些被认为是“封、资、修”的禁书,如席勒的《阴谋与爱情》。他还喜欢写作,希望成为一名作家。每当集体户的知青们赶场去了,他就开始“奋笔疾书”。正是这种对文学的热情追求,使他在艰苦的环境里,写出了《天天如此》。“在飞蝉涨潮般的鸣唱声中,柯碧舟仿佛又见到了自己的老同学谢楠康,他分配在上海工艺品出口公司工作,日复一日,过的是‘天天如此’的生活,枯燥、乏味、静如死水。他想改变这种生活,却总是克服不了自己的弱点,自己替自己感到害臊,自己原谅自己,于是他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并且常常寻找理由安慰自己。”④为了不让自己“天天如此”,柯碧舟不仅在报纸上发表了《青青的八月竹》,还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湖边寨大队建立了发电站。虽然他深受“血统论”的迫害,并且物质生活极其贫困,他的头发蓬乱过长,衣服打满补丁,但他精神生活是富有的,他最终取得了人们的信任,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随着知青时代的远去,知青作家们慢慢摆正了知青的位置。他们不再单纯塑造“精英”来歌颂知青,而开如转入“平民意识”。作者在平朴的知青生活中写出一群比较平凡普通的知青形象,使小说的生活图景和人物形象比较接近现实的正常生活。《孽债》中所描写的几个知青代表了当时大部分知青的生活:在农村接受劳动改造,并日日盼着返城的日子。在此之间为了打发无聊的日子,许多人选择了结婚,或与知青结合,或与当地农民结合。很多与当地农村青年结婚的知青,大部分都是在困苦的时候,接受了对方的帮助,出于依赖或感激走到了一起,并没有多深厚的感情基础。因此,在后来的大返城中,他们都有义无反顾的离婚。回到上海后,又各自重新组建了家庭,进入了另一个圈子。他们都是接着人最基本的欲望选择生活。
  二、从“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
    这种变化主要是针对人物的命运及人物追求的结局。由于知青们生活的困苦,大多数知青作家都带着“理想主义”来描写知青,他们希望知青能苦尽甘来,有一个好的结局。因此,他们往往让一个个悲剧性的故事有一个好的、完满的结局。叶辛创作《蹉跎岁月》在直接起因就是因为听说了这么一件事:有个干部子弟,由于父亲被打成黑帮,关进牛棚,插队落户到了一个偏僻闭塞、有山有水的村寨。在那里,他和一个出身不好的姑娘相爱了。打倒了“四人帮”,痴情的姑娘以为命运会给她露出微笑,却不料事实给了他狠狠一棒。受迫害的干部官复原职后听说儿子找了个出身不好的姑娘的对象,大为光火。以高压手段干涉儿子的恋爱,儿子抵挡不住大城市和舒适的工作岗位的诱惑,抛弃了女友,酿成了悲剧。作者听完这件事,脑子里受到很大的震动,决定写成一部长篇小说,“但决不能写成悲剧”。因此,在《蹉跎岁月》中,曾被杜见春拒绝过的柯碧舟,最终顶住各方压力,与杜见春走到了一起。这种团聚只是作者的希望而已,虽然可以给人的心灵一种抚慰,但不能真实、深刻地表现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作品越来越倾向现实。,大力倡导还原生活,让文学作品真实再现生活。知青作家们又纷纷拿起笔,给人们再现真实的知青生活,因为悲剧更能给人启迪。《孽债》就是一段真实故事的再现,它不仅反映了知青还涉及到了知青的下一代。五个西双版纳的小孩到上海寻亲生父母,他们的出现让父母们“感到痴迷陶醉,感觉紧张不安。”知青返城后,虽然都承认了当年的婚史却不约而同的隐瞒了孩子。孩子找到他们时,他们却不敢将孩子带回家。记得《孽债》改编成电视剧时,它的主题歌这样唱到:“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又没有我的家,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孩子们最终决定回到西双版纳,对上海的放弃与他们的父母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多数人认为《孽债》的结局很悲,应该让孩子们留在上海过上幸福的日子,但作者却将现实还原为了悲剧。
  三、从知青群体矛盾斗争走向知青个人矛盾
    在先前的知青文学中,小说主要矛盾往往缺乏生活的依据,为塑造“精美”而去设置矛盾,用阶级矛盾取代知青思想改造中的矛盾。因而忽视了知青上山下乡之后所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矛盾冲突。在《蹉跎岁月》中,知青中所出现的矛盾都是以家庭成份为界的。“黑八类”的柯碧舟与所有成份比他好的知青形成一对矛盾,而高干子弟的苏道诚既看不起高级职员出身的王连发,也看不起手脚不干净的肖永川。华雯雯和唐惠娟两人,一个爱打扮爱花俏,一个端庄朴实,互相看不惯。华雯雯嫌唐惠娟“土”,唐惠娟怪华雯雯卖弄风情,不爱劳动,好吃懒做,外表上干净,心地却很肮脏。作者通过对不同知青形象的刻画,将知青内部日趋复杂的人物关系,蜕变和分化,条理清楚地进行描绘,塑造了一系列不同思想水准、性格的知青形象。
    在《孽债》中,作者通过用蒙太奇手法,将五个家庭组合到了一起。小说反映了知青个人内在的心理矛盾,分别从知青的工作、家庭、婚姻等各个方面的冲突来表现。当版纳的孩子找到他们时,他们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不仅担心单位上的同事知道,还担心里弄的邻居七嘴八舌,更担心被妻子和儿女知道,致使小家庭破裂。重重矛盾使他们又回忆到了过去,反映了各自不同的农村改造生活。在《孽债》中,没有描写任何知青间的矛盾,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甚至他们之间有时还互相帮助。其实,这是一种意识的转变,不仅是作者的,也是社会的。从文革时期宣扬的团体精神转变为个人意识,在现代更注重的是人的独特性。只有这样,知青文学作品中才会出现真正的有区别的个体,而不是一锅“大锅饭”。
  四、小说主题的单一性走向了多义生
    近期的知青小说,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多义性倾向。“作家们已经不满足于象文革的知青小说一样,回避复杂的生活矛盾,而从中抽取简单的要领和样品,以至于在一部作品中,单纯表现事物的一个特征和一个方面”。⑤在先前的知青小说中,主要描写的场景是农村,不仅描写了知青们在农村接受再教育的情况,还描写了当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在《蹉跎岁月》中,就只是单纯地突出“血统论”对人的迫害。虽然柯碧舟的形象是生动的,但主要还是描写他的“血统论”的迫害下,在农村接受劳动改造的各种情况,使小说具有了一种知青史诗般的韵味。随着社会的前进,“面对新时期庞芜和复杂的生活真实,纷至沓来的社会问题,作家的思想和感情也变得矛盾和复杂起来,不是单纯的非爱即憎,不是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而是从事物的多方联系中,从现实人生的纵横错综中寻求正确的答案,确定自己的态度。”⑥他们将知青的活动舞台从边疆农村转移到城市,使生活呈现了多角度面貌。知青们带着精神和肉体的累累伤痕,通过各种渠道相继回城了。他们要揭露、控诉知青运动的阴暗面和回城后失落。在《孽债》中描写了知青返回大上海的生活。在上海,生活的压力更大,住房的狭窄,设备的简陋、精神上的空虚……种种状况都体现了知青返城后的命运。回到城后,日子并没有期望中的那么好,他们从“乡下的城里人”变为了“城里的乡下人”。当沈美霞、梁思凡来到父母的家后,共同的感受就是没有版纳的家好。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使小说主题具有了多义性,小说的重心从知青运动转移到知青身上。作者似乎感到需要摆脱外在的各自观念的干扰,隐藏自己的真正意图,让知青小说超出某种纪实文学已有的域走,更深地回到艺术本体,回到知青人生个人的命运之中去。
    总之,以上的种种转变其实体现了知青文学的走向:从“伤痕”走向“反思”。走进了“伤痕”之中的知青小说,是文学恢复了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结果,从单纯歌颂和虚饰到真实描写和揭露,知青小说无疑是真正立足于现实土壤。但是,要前进,伤痕是必须淡忘的。而对于以往的一切,随着岁月的消蚀,给予客观的审理也是更为必要的。贺绍俊认为:文学面对历史,往往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体验式的,一种是思想家式的。以体验式的方法写作,历史就是由许许多多的充满感性的生活记忆和情感体验组成的。以思想家式的思维去写作,历史就成了思想的证词。知青小说在党的三中全会之后,渐渐地走出了“伤痕”,眈溺于深沉的反思之中。知青作家们纷纷将目光射进了社会的深层次,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究和表现。但是,历史在不断的前进,时代不同了,知青作家们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停留在原来的创作上。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最大特色就是知青写知青,作家和题材之间有生命攸关的联系,使小说更具有实践者双重身份的叶辛,将自己不泯的激情与冷静的思考并行交织,使得全景或宏大的叙事与真切细微的个体生命浑然一体,展现了知青这代人所经历的人生苦难和作者难以摆脱的心灵炼狱。这座心灵炼狱也就是知青作家们真挚的知青结。“结”,本义就是一个扣,一个解不开的扣。“情结”,辞海解释为,“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概念,指被意识压抑而持续的无意识中活动的,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愿望。”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知青情结,乃是创作的原动力,“是‘一直索绕在作者文化心理中的一个未被消化掉、因而不能放弃的情结。’一个人的无意识降生于某个时代,他没有能力塑造历史,只能被历史所塑造。当人认识到或感觉到自己被塑造时,心中便产生情结。”⑦因此,在以后的知青文学创造中,应该告别原来意义上的知青文学,超越知青情节,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一个更宽广的社会视野中,重新审视和书写知青历程。
  注释:
  ①《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6期,P72
  ②《中华文学通史》第九卷,P218
  ③叶辛《叶辛文集第三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P58
  ④叶辛《叶辛文集第三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P3
  ⑤《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2001年第9期 P87
  ⑥《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2001年第9期 P87
  ⑦《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6期 P73
  参考书目
  ①叶辛《叶辛文集第六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②叶辛《叶辛文集第十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③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4年
  


  这本书真是好看,原本还计划今天蒸完桑拿再看,没想到在地铁上等人的那档子时间就看完了。
  看书的封皮写的是2005年买的,一晃就是6年过去了,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居然看不下去,而现在却又满怀兴趣地马上看完了。
  书里面涉及到了一段非常敏感的岁月,其它不说,单是从一个角度默默描写了出来就能让人触动很多。叶辛的文笔是轻巧的,柔和的,让人很有继续翻下去的欲望。
  看完我和小剑就说,其实很多时候最让人绝望的就是看不到希望,如果有人告诉你只要5天不吃东西你就能挺过一个难关,那很多人都能做到。只是怕在这个过程中谁也不知道何时才是个尽头,所以饿不到3天就放弃了希望。
  书里面的见春能让人想到小时候的大队长,总是女生,也总是喜欢说教,扣大帽子,向老师告状。这算不算是性别的上的一种天性呢?


  “知青”,一群被深深烙上时代印记与标签的那一代人,注定了将会新中国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在作者的笔下,我们所看到的那个年代,那一代人,个人的命运以一种畸形扭曲的方式“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所左右和摆布。
  
  也许,也正是在这样极端躁动的时代,人性的闪光点与污浊之处才可以被剥离和暴露得更为彻底些吧!


   第一本看了三次以上的小说,没有经历过轰轰烈烈的那个年代,但还是深切体会到了那个时代青年们的苦涩和无奈,艰辛和泪水,理想和憧憬。而其中玉蓉和柯碧舟爱情更让人感动,那种淳朴,真挚而热烈的爱情在这个欲望浮华的社会里还能有多少?虽然柯碧舟最后是和杜见春一起回去了,但是他爱的一定是玉蓉,而不是这个第一次见就另他心动的杜。
  
   大概高一的时候看这本书,而现在要是手里还有,我想看看邵玉蓉那段,那个曾经鲜明的在我脑海中浮现过的邵玉蓉。


  我刚读完蹉跎岁月这本书。这本书讲述文革时期上山下乡发生在农村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大革命时期疯狂和人与人之间阶级的斗争。同时反映爱情在这个时期的阻力和家庭对爱情的定位。欢迎各位朋友读一读这本书。。。


  
  
  静静的村庄飘着细的雨
  灰蒙的天空下人影依稀
  红色的泥土上枯叶缕缕
  蹉跎的村庄里孤单的你
  心上人啊你不要片刻远离
  等着我归去在那个蹉跎村
  雨依然在下村庄依然静谧
  年轻的人们消逝在蹉跎村
  
  
  我现在过着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每天三饱两倒。睡醒,吃饭,吃完饭,躺着,听癌母屁三,然后听饿了,吃饭,吃完饭,躺着,听癌母屁三,然后听没电了,充电,打开笔记本,听歌,笑骂,再然后午夜已过,继续听歌,然后吃饭,吃完饭,睡觉。刚开始闭关时,我一般都是2点就寝,中午起床,下午偶尔去看电视,一天吃两到三顿不等,每顿偏稀。
  
  后来持续到12月上旬,我睡得很早,基本早上7点多就睡觉了,起得很晚,一般到下午5点多才起床。我每天看四周楼房的景色是,从华灯初上到万家灯火,我起床时,天已经半黑不黑了,然后四周楼房都逐渐亮灯,然后渐进午夜,大家熄灯,然后黎明,大家又开灯,然后天亮,大家关灯,然后我睡觉。而且现在食量大增,每顿要吃别人两顿的。
  
  我在北京,一天只干一件事,我在小镇,每两天干一见事,我在闭关,每个星期干一件事。我觉得我简直像呆在琳姐说的那个蹉跎村。
  
  琳姐在10月中旬跟我说,她在学校里已经穿羽绒服了,我很抱歉地寄语琳姐,我现在还穿着夹克呢。我当时说,你呆的那是个四季发春的城市,简称春城,怎么可以还没立冬就穿羽绒服,你太不给春城挣面子了。琳姐有点急,用她那甜美可爱的声音辩解道,你只知道四季如春,只知其一不之其二,这后面还有半句呢。我说,知道一就很不错了,还有其二,再二能二到哪去。琳姐说,四季如春,一雨变冬,我们这刚下完了一场雨。我受到了教育,我说自从夏天以来,北京就没见过雨是什么操性的。
  
  琳姐一提到北京就很兴奋,发誓以后要用脚逛遍北京城的大小牌楼和古旧建筑。我说琳姐真不愧是学建筑的,三句不离本行,不过我对什么文化古迹不感兴趣,我看来看去也就那么回事,我对古董没兴趣,我喜欢的是今董。琳姐说,我是专业的,你是业余的。可惜专业人士只能在遥远的昆明意淫北京,而非专业人士却可以身在其中上下其手。
  
  北京与福州,是我与拖鞋党刘主席的距离。小镇与昆明,是我与日后建筑界新星琳姐的距离。黄河南北,是我与一战五炮盖总的距离。长江以南就不说了,深圳,香港那边,够南了吧,我想起来就糟心。还有在三峡玩自然山水的哥们,真是考不逢时,怎么去那么个破学校,农村都农得不是个地方。时尚青年困在自然山水里,好比给老奶奶绑贞操带,所处非地,所干非时。
  
  他妈的,都来北京。玩文化,还得看北京。在北京可以让你变得很俗,我最近就很期待S.H.E的演唱会。还有,那些身处中国摇滚重镇如西安南昌石家庄的同学就不必邀请我去玩了,绝非我在首都就看不起重镇,而是,太乱,重镇就不必了,来小镇吧。而且,中国摇滚,算了吧。
  
  音乐很重要,我还是那个原则,不是朋友不向你丫推荐音乐。我就不信什么好音乐要大家分享的论调,我就喜欢自己爽。我听什么,不告诉你。


  为什么好女人总是难逃一死呢?这让我想起大学里文学课本上的那句话——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让人看...


  我读书比较随性,
  通常是游走在书丛中,
  见到熟悉的作者或作品名字,
  翻来看几眼,便决定取舍。
  
  春节前看到叶辛的书,
  方知《孽债》是他的大作。
  当时借了《华都》《我们这一代年轻人》,
  觉得前者较有时空感,
  因为作者把上海做为基地,
  不时穿插知青时代的回忆。
  华都楼离奇的死亡让人惊疑,
  集体户12个姑娘的命运也牵挂着我的心。
  一本《华都》,
  不留痕迹地把截然不同的两个地区、两个时代连接起来,
  可见作者的功力与功底。
  
  与之相比,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时空非常受限,
  人物范围也相对狭窄。
  集体户的知青,周转的社员,
  正反面的几个角色,
  看得人渐生压抑感。
  
  上周借到了《蹉跎岁月》、《孽债》,
  昨天便看完了前者。
  越往下看,那种压抑感越强烈。
  《蹉跎岁月》简直就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翻版,
  不同的只是《蹉》中多了一个单纯坚强却命苦早逝的玉蓉。
  在《蹉》中我常看到《我》的痕迹,
  比如出身不好却有思想,最后作出不凡成就的男主角,
  根正苗红,爱上男主角却遭家人反对的女主角,
  集体户中溜须拍马、唯利是图的其他知青,
  大队里欺软怕硬、暴戾无耻的不良社员。。。。。。
  
  看过他作品的朋友说,
  叶辛的写作范围太窄;
  这使我想起有人评价王安忆,
  说她总是靠着对老上海的记忆缝缝补补。
  我觉得最起码除了《长恨歌》,
  她还有诸如《我爱比尔》的现代作品吧。
  
  今晚开始看《孽债》,
  很早以前看过电视的片段。
  对叶老师我不敢有任何的批评与不敬,
  因为毕竟我只是泛读,对他和他的作品只了解了皮毛。
  
  他的书,我还会继续看下去,
  也许会有一天豁然开朗,
  犹如醍醐灌顶般的透彻吧。
  
  
  


  风很小
  满眼是绿色的植物
  已经记不清是什么季节了
  窄窄的乡间小道
  泛着老照片一样的颜色
  一双白球鞋在上面走啊走
  没有尽头
  没有目标
  也没有疲惫
  
  青涩时光由此展开
  ……
  
  


  第一次看《蹉跎岁月》是一本有图无尾的连环画,好像看到柯杜相遇就没有下文了。时隔多年,终于看完了整本书。
  每一批青年,都深深的烙上了时代的印子。我们无法跳脱这个框框,去寻找一个世外桃源。
  我想柯碧舟教给我们的是:如何面对苦难,如何忠于理想。(to be continue)


    我之前看过叶辛《孽债》,不错。
    所以打算再看一部他的作品。
    的确在那个年代,成分最重要,“资产阶级”要不得,“反动派”要不得……像柯碧舟这样的,过得就根本不是人的生活。受人歧视,没有钱,可是幸好他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目标。
    在玉蓉和她伯父的教导下,他认识到应该把目光放远些,让群众富起来,过上好日子是他最大的心愿。
    在他自己的努力下,一个想死的年青终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不同的他,有了朝气,有了动力。最终也被大家认可了。
    而我们的女主人公,杜见春呢,是高级干部的女儿,因此她一直很开朗,一直很活泼。开始,就是柯碧舟的家庭问题拒绝了他。可是,当她爸被打斗后,她体会了柯碧舟当时的生活和心境。因此,对他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慢慢的爱上他。
    她的爱和玉蓉的爱一样,是真诚的,不管别人怎么想,不管家人是否反对,她都决定要跟着他,跟着他吃苦也好,但是是幸福的。
    岁月对他们是不公平,在那个年代,大家都得小心翼翼的过日子。欺软怕硬,更有那些可恶的家伙。
    可是,有东西是不会因为时代而改变的,那就是爱情。
    当我看到玉蓉,看到杜见春,看到柯碧舟三人之间的爱情时,我懂了,爱情无处不在。爱情是建立在了解这个人之后产生的,与家庭背景无关。而且有相同经历的人之间会更容易产生爱情,因为他们互相懂对方。
    但愿爱情来了的时候,大家都不要退缩,因为错过了,也许就不会再来了。
    


    我之前看过叶辛《孽债》,不错。
    所以打算再看一部他的作品。
    的确在那个年代,成分最重要,“资产阶级”要不得,“反动派”要不得……像柯碧舟这样的,过得就根本不是人的生活。受人歧视,没有钱,可是幸好他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目标。
    在玉蓉和她伯父的教导下,他认识到应该把目光放远些,让群众富起来,过上好日子是他最大的心愿。
    在他自己的努力下,一个想死的年青终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不同的他,有了朝气,有了动力。最终也被大家认可了。
    而我们的女主人公,杜见春呢,是高级干部的女儿,因此她一直很开朗,一直很活泼。开始,就是柯碧舟的家庭问题拒绝了他。可是,当她爸被打斗后,她体会了柯碧舟当时的生活和心境。因此,对他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慢慢的爱上他。
    她的爱和玉蓉的爱一样,是真诚的,不管别人怎么想,不管家人是否反对,她都决定要跟着他,跟着他吃苦也好,但是是幸福的。
    岁月对他们是不公平,在那个年代,大家都得小心翼翼的过日子。欺软怕硬,更有那些可恶的家伙。
    可是,有东西是不会因为时代而改变的,那就是爱情。
    当我看到玉蓉,看到杜见春,看到柯碧舟三人之间的爱情时,我懂了,爱情无处不在。爱情是建立在了解这个人之后产生的,与家庭背景无关。而且有相同经历的人之间会更容易产生爱情,因为他们互相懂对方。
    但愿爱情来了的时候,大家都不要退缩,因为错过了,也许就不会再来了,
    


我也前前后后看了多遍,很为玉蓉伤感!
苦难的岁月 一点不假


到底还是喜欢杜见春。


当我看到玉蓉死的时候也有悲伤 之前一直觉得他几乎是完美的化身 善良而正直 单纯而勇敢 她敢不顾一切的爱上柯碧舟 全然不顾他的为世人所厌恶的家庭出身 如果说最后的杜见春经过了迫害后有了一次升华 那么她就是变成了第二个玉蓉 但玉蓉在柯碧舟的心中是无可替代的女神 这是小说给我最大的遗憾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