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春华秋实

梁文蔷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

梁文蔷  

页数:

20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一般人会觉得梁、叶两人,一为古典,一为浪漫。其实不确。凡第一流人物必皆两者兼备。若有不同,不过是畸重畸轻有别而已。实秋老师崇尚古典,尤其推崇白璧德,对浪漫主义不敢恭维。大概认为古典主义是“全”(“各种原质的特点之相当的配合”),是“艺术的健康”。而浪漫主义应该是“偏”(“一切感情过度的病态”)。后来我读了欧洲文化史大师巴尊的书,他说:“欧文·白璧德在墨索里尼身上看到诋毁卢梭著作的希望,这完全合乎逻辑,一点也不意外。何况这个独裁者对英雄主义的煽动从表面上可能使人想起浪漫主义对勇气和冒险精神的赞美。”巴尊又说:“如果有人查寻公认的关于浪漫主义的信息,他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是以个人主义为最显著的特征。”我们知道实秋师最反对用“集体主义”来压抑、否定个人的价值。那么,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与对卢梭的非难岂不矛盾?其实白璧德与巴尊都是可敬的学者与思想家,他们的理论一样有价值。理性与感情是建构“健康”的思想不可偏废的两大支柱。回头看梁、叶两人,表面上似乎有古典与浪漫的不同,骨子里却都既古典又浪漫。其实,古典与浪漫,理性与感情,节制与放逸,人在种种不同时空与处境中,在野在朝,或藏或行,各因其性格与才具而造成不同的光华与业报。实秋老师后半生不问世事,努力写作,留给后代大量隽永的文字。我深信单凭雅舍小品已足千秋。

作者简介

梁文蔷,1933年生于青岛,长于北平。台湾大学农业化学系毕业,1958年赴美进修,获伊利诺大学食品营养学硕士,1982年获华盛顿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曾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心脏科技师,台湾师范大学营养学讲师,美国西雅图社区学院营养学教授。1999年退休。闲暇之余喜好绘画,曾

书籍目录

不尽的思绪何怀硕第一辑 我在青岛 我与青岛 我的童年第二辑 我在北京 我的老家——北平东城内务部街号 我的保姆 我的外婆 祖父的丧事 梁妈——我家的恩人 回老家第三辑 我在大后方  逃难  雅舍 陪都忆旧  我的纪念册 再度离乡第四辑 我在台湾 德惠街一号 六年寒窗第五辑 我在美国 勿忘祖先 一个美籍华侨的心声 美丽的大杂院 从“小气”到“绿色” 美国人第六辑 我与父辈 我的父亲——梁治华(实秋) 我的四叔——梁治明 为《谈闻一多》补遗 家中新发现的闻一多海外遗痕 父亲三十八年的莎氏缘 父母亲的遗音与遗影 人生如戏——戏剧人生 我与张充和先生的一段缘 我的图章情结 评《雅舍谈吃》 胡桃的故事 第七辑 我的人生感悟 我的写作经验 我的绘画经验 写字和诗词 我的大半生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辑 我在青岛  我与青岛  青岛是我的出生地。从小父母就常跟我说青岛有多好,多美。我只能从他们的话语中想象那绿色的海,蓝色的天,细软的沙滩,和姐姐哥哥到汇泉海滩上去拾贝壳小螃蟹的快乐。因为我离开青岛时只有一岁,什么都不记得。成年后,我在美国定居于西雅图,于1970年请父母来玩时,父母都说西雅图就跟青岛一样美,有山有水,四季如春。我更向往青岛了。但是,在那年头儿,远隔重洋,返乡旅游?无异痴人说梦!后来在美国的饭馆里可以看到桌上摆着的小广告牌“青岛啤酒”,就感到无比的亲切。我就要跟我的美国朋友解释,中国人的青岛啤酒这么出名,是德国人留下的酿酒文化,再加上青岛的好泉水。  在父亲的散文中不时提到他在青岛时的生活,例如《酒中八仙》的豪饮,与闻一多自美国别后在青岛再度享受他们二人的真挚友情。……

媒体关注与评论

  实秋老师离开我们已超过二十年了。文蔷大姊这本“忆昔”我急盼展读,使我在心灵上再现亲炙实秋老师,多知道我所未知的往事。14世纪大文豪佩脱拉克认为以写作传世可战胜生命的短暂。实秋老师早已是历史人物。为历史人物写记事感怀的文字也是一种奉献,一种功德。以前胡适之先生提倡写“传记”,我觉得怀人记事的文字同样值得提倡。生命如飘尘,只有那些最高的智慧与思想永远闪烁光辉,鼓舞着后来的人。我们愿为传薪者。  ——何怀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春华秋实 PDF格式下载



为了梁秋实买的,初衷只是想多了解生活中的大师,没想到梁家的女公子叙事手段也不错,而且对生活也很有感悟,大概是出生书香门第,在往来无白丁、连孟母三迁都求不到的环境中长大,而且历经抗战,有过颠沛流离,有过家人分散,有过赴美留学,还曾在相夫教子多年后开创教育事业,重拾学业获得博士学位……这样的历练将梁女士淬成了值得我们敬重,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看她的书,听她的喟叹的人。


刚拿到就迫不及待地读了,非常喜欢,很喜欢梁实秋的文章,通过这本书对他的生平有了更多的了解,一个风度翩翩、学贯中西、爱生活的学者跃然纸上。


从另个侧面再了解梁实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