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百年美文人物卷(上中下)

季羡林 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

季羡林 编  

页数:

810  

前言

  上一世纪的百年中,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确如鲁迅所说,中国文坛上“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个中原因,不难揣摩。我国有悠久的散文写作传统,所谓经、史、子、集,其中都有极为优秀的散文,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无法攀比。  “五四”新文学是中西文化碰撞的产物。其后,欧美文学一步一步地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创作。小说、戏剧的思想内涵、感情色彩虽仍然是民族的,但在形式上,同欧美的则毫无差异。诗歌学西方,读起来是越读越乏味。而散文则相反,虽在情调方面,在韵味方面,也受到西方的影响,然中国的白话散文凭借着几千年的丰厚积淀,含英咀华,吸萃扬芬,吞吐百家,熔铸古今,所以“五四”以来的诸多文体中,散文堪称一枝独秀。留给我印象最深刻最鲜明的有鲁迅的沉郁雄浑、冰心的隽秀玲珑、朱自清的淳朴淡泊、沈从文的轻灵曼妙、丰子恺的厚重平实、杨朔的镂金错彩,其余大家,也是各有千秋。

内容概要

  上一世纪的百年中,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确如鲁迅所说,中国文坛上“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个中原因,不难揣摩。我国有悠久的散文写作传统,所谓经、史、子、集,其中都有极为优秀的散文,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无法攀比。  “五四”新文学是中西文化碰撞的产物。其后,欧美文学一步一步地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创作。小说、戏剧的思想内涵、感情色彩虽仍然是民族的,但在形式上,同欧美的则毫无差异。诗歌学西方,读起来是越读越乏味。而散文则相反,虽在情调方面,在韵味方面,也受到西方的影响,然中国的白话散文凭借着几千年的丰厚积淀,含英咀华,吸萃扬芬,吞吐百家,熔铸古今,所以“五四”以来的诸多文体中,散文堪称一枝独秀。留给我印象最深刻最鲜明的有鲁迅的沉郁雄浑、冰心的隽秀玲珑、朱自清的淳朴淡泊、沈从文的轻灵曼妙、丰子恺的厚重平实、杨朔的镂金错彩,其余大家,也是各有千秋。

书籍目录

上卷首语/001范爱农/001忆韦素园君/008忆刘半农君/013爱罗先珂君/016志摩纪念/022怀废名/026怀晚晴老人/032追悼志摩/035忆守常/044悼亡室黄靖贤夫人/049悼鲁迅/055忆鲁迅/058志摩在回忆中/060雕刻家刘开渠/065光慈的晚年/068悼胞兄曼陀/073我所认识的丁文江先生/076记爱妻莲舫/085遥忆老舍与闻一多/095元气淋漓的傅孟真/101悼玮德/114郭君梦良行状/121给亡妇/126我所见的叶圣陶/130林风眠先生/134怀李叔同先生/138悼夏丐尊先生/145我的母亲/150大地的女儿/155先父梦岐先生/159我的老伴——吴文藻(之一)/164我的老伴一吴文藻(之二)/172不毁灭的背影/184友情/190忆冰心/195忆郁达夫先生/206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213崇高的母性/219深夜怀友/226不算情书/229祖母/236怀念萧珊/240怀念曹禺/252纪念傅雷/256记问渠君/259芸姊/265中雁冰先生印象记/271我所认识的梁漱溟/276悼念顾颉刚先生/280巴金和我们在一起/288三姐夫沈二哥/293辜鸿铭/299两位美学家/310忆白石老人/315一代才女林徽因/322窗子内外:忆林徽因/333回忆鲁迅先生/338哭冯至先生/371回忆陈寅恪先生/377记郁达夫/388亡人逸事/393忆侯金镜/397哭徐迟/400不会老的小丁/416芬先生/425阿丹不死!/429胡风与我这一对“虎”/433赵树理在北京胡同里/436我和胡风同志相濡以沫的情谊/444萧军印象/458金岳霖/462三叔达夫/473当代人的悲剧/502她这一辈子/515我与新凤霞/524“十年生死两茫茫”/530岁暮怀小川/535怀侯喜瑞/543忆俞平伯/545下忆胡适之/557我看苏青/568星斗其文,赤子其人/583赵树理同志二三事/592记熊十力/596记郭绍虞/600我的良人/604冯牧的牧歌/621痛定思黎澍/624忆台静农先生/637一起共患难的友人和导师/660我们叫他端木/669太阳下的风景/675永远活在安格尔的家园/695我亲二哥黄宗淮/699我的婆婆/706又送高晓声/713哭小弟/718紧相随,盼君归/722沙田七友记/729怀念方令孺老师/750华老师,你在哪儿?/756谁说草木不通情/760回忆聂绀弩/769风雨中的雪峰/775严文井印象/779记韦君宜/7S5书比人长寿/791忆马蹄疾/796哭三毛/800祭父/803我不是个好儿子/813在梦的远方/819忆季镇淮先生/824在冬天,怀念梅志/831

章节摘录

  报馆案是我到南京后两三个星期了结的,被一群兵们捣毁。子英在乡下,没有事;德清适值在城里,大腿上被刺了一尖刀。他大怒了。自然,这是很有些痛的,怪他不得。他大怒之后,脱下衣服,照了一张照片,以显示一寸来宽的刀伤,并且做一篇文章叙述情形,向各处分送,宣传军政府的横暴。我想,这种照片现在是大约未必还有人收藏着了,尺寸太小,刀伤缩小到几乎等于无,如果不加说明,看见的人一定以为是带些疯气的风流人物的裸体照片,倘遇见孙传芳大帅,还怕要被禁止的。  我从南京移到北京的时候,爱农的学监也被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他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我想为他在北京寻一点小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机会。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终于又非走出这熟人的家不可,便在各处飘浮。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夜间独坐在会馆里,十分悲凉,又疑心这消息并不确,但无端又觉得这是极其可靠的,虽然并无证据。一点法子都没有,只做了四首诗,后来曾在一种日报上发表,现在是将要忘记完了。只记得一首里的六句,起首四旬是:“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中间忘掉两句,末了是“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  后来我回故乡去,才知道一些较为详细的事。爱农先是什么事也没得做,因为大家讨厌他。他很困难,但还喝酒,是朋友请他的。他已经很少和人们来往,常见的只剩下几个后来认识的较为年青的人了,然而他们似乎也不愿意多听他的牢骚,以为不如讲笑话有趣。  “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他时常这样说。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百年美文人物卷(上中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