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少数民族环境艺术概论

刘向华 刘向华 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9-12出版)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刘向华 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9-12出版)  

作者:

刘向华  

页数:

178  

前言

少数民族美术是我国民族艺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艺术学与民族学学科的建设中始终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高等美术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专门领域。我国少数民族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当代艺术、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少数民族原生态艺术保护等众多领域的建设发展,其教学与科研成果也是支撑国家整体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当前,新中国少数民族高等美术教育已经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史,50年来,不仅为我国少数民族美术事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全国各民族高校美术院系和各民族地区艺术院校,都在教学实践当中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从而形成了我们最为重要的办学特色。虽然各民族院校、美术院系,在成立以来一直为发挥少数民族美术特色做着不懈的努力。但从教学现状来看,我们所拥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的办学特色还未能以体制创新的新模式体现出来。尤其是现今,还没有完成一部系统完备、学术与教学水平一流的民族美术教育系列教材。鉴于此,在2007年1月,由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发起,联合河北美术出版社、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在北京召开了“首届民族美术教育发展论坛”,会议集中了全国各民族高校美术院系、民族地区美术院校30多家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共同就民族美术教育的发展、民族美术教育系列教材的建设等问题展开研讨,最终确定了全国少数民族高等美术教育单位联合编写、出版这套系列教材,以创举共襄盛典。少数民族美术学科包括三大范畴。一是少数民族传统美术;二是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三是少数民族地区当代美术实践。在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美术教育领域中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次出版的系列教材共11部,全部涵盖了上述三个学科分支,涉及少数民族主题绘画、少数民族建筑、服饰和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各个领域。其中有些是老教授在多年教学经验基础上的总结,有些是作者最近几年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他们以直接的少数民族美术实践为引导,探索适合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多元性特征的民族艺术教育规律,从而促进当代少数民族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和创作的繁荣。当代民族美术教育,如何更好地在新的历史时期持续为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建设输送高级专业人才?如何通过教育保持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可持续自我发展的特色?这将是全国少数民族高等美术教育工作者一个持久面对的重大课题。这套系列教材的出版,仅仅标志着我们为此迈出的第一步。

内容概要

  《中国少数民族高等美术教育系列教材:少数民族环境艺术概论》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环境艺术的含义及概况、少数民族民居环境艺术概述等。

作者简介

刘向华,1976年生于湖北,199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2004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4年至今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园林及民旅环境艺术教学与艺术研究及创作。

书籍目录

绪论 少数民族环境艺术的价值和意义确认及其基本实践和理论研究框架体系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环境艺术的含义及概况第一节 时代条件下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第二节 少数民族环境艺术的概念辨析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环境艺术的含义第四节 少数民族环境艺术概况第二章 少数民族民居环境艺术概述第一节 少数民族民居环境艺术空间上的差异性及其基本划分第二节 少数民族民居环境艺术时间上的稳定性第三节 少数民族民居环境艺术形式的同一性及其群体意识第四节 少数民族民居环境艺术构筑的集体性第五节 少数民族民居环境艺术作为一种适应环境的生存方式展现的文化根性第三章 木竹架构的少数民族民居环境艺术第一节 木竹架构的少数民族民居环境艺术第二节 侗族民居环境艺术第三节 壮族“干栏屋”民居环境艺术第四节 傣族竹楼民居环境艺术第五节 景颇族民居环境艺术第六节 苗族、土家族民居环境艺术第七节 独龙族民居环境艺术第四章 土石砌筑的少数民族民居环境艺术第一节 土石砌筑的少数民族民居环境艺术第二节 彝族土掌房民居环境艺术第三节 哈尼族民居环境艺术第四节 藏族碉楼民居环境艺术第五节 羌族碉楼民居环境艺术第六节 布依族石板房民居环境艺术第五章 拆装移动的少数民族民居环境艺术第一节 拆装移动的少数民族民居环境艺术第二节 蒙古族民居环境艺术第三节 藏族及裕固族毡帐民居环境艺术第四节 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毡房民居环境艺术第五节 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民居环境艺术第六章 庭院围合的少数民族民居环境艺术第一节 庭院围合的少数民族民居环境艺术第二节 维吾尔族民居环境艺术第三节 满族民居环境艺术第四节 达斡尔族民居环境艺术第五节 白族民居环境艺术第六节 纳西族民居环境艺术第七章 少数民族环境艺术的生态性第一节 少数民族环境艺术的生态观念第二节 少数民族环境艺术与生态环境的相适关系第八章 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环境艺术的发展第一节 少数民族环境艺术发展的“复合”理念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环境艺术的民族性及其多元化发展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环境艺术的生长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环境艺术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设计学科,其内涵随着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宽泛,呈现出动态性的变化特征。虽然本质上它所关注的无非是人类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的艺术,目的是为人创造出符合人体科学需要,适应人各项活动要求,舒适宜人并承载人类一定审美及诸多精神诉求的空间环境。但学科发展的历程使其内涵不断产生变动:虽然从整个人类的历史而言,人类最早在按照自己的各种需要来布置原始住屋和美化生存空间环境时就诞生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室内设计、陈设艺术和园林庭院设计等现代环境艺术所囊括的内容,我们在这里所谓的环境艺术所涉及到的许多内容其实早在人类从事住宅等建筑之始时就已经开始出现了。但作为一门学科其所涉及的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实际上局限在建筑的室内空间,被称之为室内设计。随着学科的发展,室内设计的范畴已不能适应本专业发展的实际和需求,其设计领域已不局限于室内空间,而是扩大到包括室外空间环境的整体设计、地区或城市环境的城市设计,成为与建筑、园林等密切联系的综合性设计艺术。有观点认为“在狭义的层面上,环境艺术设计面向于人工环境的主体——建筑。现阶段的环境艺术设计,通过建筑的内外空间,以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的专业定位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在当代,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森林热带雨林肢解、野生动植物递减灭绝、海洋污染、荒漠化、有害废弃物转弃、发展中国家地区公害云云。种种的危机使人类把对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付诸于行动中,以指导人类的各项行为。当代环境艺术就是以保持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为指归而产生的,那么在当代,环境艺术的内涵就与环境生态学的理念密切相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前有观点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含义又作出了如下的概括:“在广义的层面上,环境艺术设计应理解为‘环境’的艺术设计,即以环境生态学的理念来指导艺术设计。”(二)环境艺术设计概念变动的原因以上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的历程说明了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环境艺术设计事实上始终是一个扩展和变动中的概念。而促使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不断扩展和变动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第一,环境艺术设计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人们依据包括社会及个体在内的主体需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而不是依据定义而作,因为任何定义总显得是相对的。设计理论的包容性和设计实践的丰富性,使任何定义只能从一些时段相对主要的方面而不是所有方面揭示出设计的本质内涵。而不同时代的自然环境客体及社会环境中人的生活方式与包括精神状态在内的生存状态及其内在主观需求随着时间向度的线性行进都在发生变化。这就决定了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的不断扩展和变动。第二,科技的不断发展使环境艺术及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始终呈现出扩展和变动。当代的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非物质设计”的概念,生成了前所未有的网络环境,使环境艺术在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上存在;非物质环境已经成为E时代新新人类的重要生存环境,非物质环境本质上其实是人类在对自身空间向度限定的克服过程中获得了更多时间向度上的自由度,使时间、空间、客体、主体之间关系展现出一种崭新的存在方式及可能性,从而使主观参与时空复合作用的机会、方式和效用发生了巨大改变,也就获得了许多往昔难以想象的可能。这是一个有待从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角度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而崭新领域。总之,可以确认的是科技的发展使环境艺术及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始终呈现出扩展和变动。


编辑推荐

《少数民族环境艺术概论》:国家“211工程”·中央民族大学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少数民族环境艺术概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