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代室内装饰构造与实训

王英钰 等编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辽宁美术出版社  

作者:

王英钰 等编著  

页数:

10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当我们把美术院校所进行的美术教育当做当代文化景观的一部分时,就不难发现,美术教育如果也能呈现或继续保持良性发展的话,则非要“约束”和“开放”并行不可。所谓约束,指的是从经典出发再造经典,而不是一味地兼收并蓄;开放,则意味着学习研究所必须具备的眼界和姿态。这看似矛盾的两面,其实一起推动着我们的美术教育向着良性和深入演化发展。这里,我们所说的美术教育其实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技能的承袭和创造,这可以说是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其二,则是建立在美学意义上对所谓艺术人生的把握和度量,在学习艺术的规律性技能的同时获得思维的解放,在思维解放的同时求得空前的创造力。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教育往往以前者为主,这并没有错,只是我们更需要做的一方面是将技能性课程进行系统化、当代化的转换;另一方面需要将艺术思维、设计理念等这些由“虚”而“实”体现艺术教育的精髓的东西,融入我们的日常教学和艺术体验之中。 在本套丛书实施以前,出于对美术教育和学生负责的考虑,我们做了一些调查,从中发现,那些内容简单、资料匮乏的图书与少量新颖但专业却难成系统的图书共同占据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有意思的是,同一个教师在同一个专业所上的同一门课中,所选用的教材也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由于教师的教学意图难以通过书面教材得以彻底贯彻,因而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室内装饰构造概述 第一节 本课程的教与学 一、《室内装饰构造与实训》与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关系 二、如何讲授《室内装饰构造与实训》 三、如何学习《室内装饰构造与实训》 第二节 室内装饰构造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第三节 室内装饰构造的设计原则 一、实用功能原则 二、审美功能原则 三、安全、环保原则 四、经济性原则 五、系统性的创新原则 第四节 室内装饰构造的类型 一、饰面构造 二、配件构造 第五节 设计、材料、构造、施工、验收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二章 楼地面装饰构造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使用和装饰功能要求 二、楼地面的基本构造组成 三、楼地面装饰的分类 第二节 楼地面装饰的基本构造 一、整体式地面的装饰构造 二、块材式地面装饰构造 三、木楼地面的装饰构造 四、软质制品地面装饰构造第三章 墙面装饰构造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使用和装饰功能 二、墙面装饰构造的分类 第二节 墙面装饰的基本构造 一、抹灰类墙面装饰构造 二、贴面类墙面装饰构造 三、贴挂类墙面装饰构造 四、贴板类墙面装饰构造 五、裱糊类墙面装饰构造第四章 顶棚装饰构造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使用和装饰功能 二、顶棚装饰构造的分类 第二节 顶棚装饰的基本构造 一、直接式顶栅的装饰构造 二、悬吊式顶栅的装饰构造 三、金属板顶棚 四、镜面顶棚装饰构造 五、格栅类顶棚的装饰构造 六、软膜顶棚装饰构造第五章 室内装饰构造设计实例 第一节 项目概念设计与协调 第二节 施工图设计与深化 第三节 装饰构造案例分析 一、该方案的设计原则 二、基础工程 三、饰面工程 四、配饰工程后记

章节摘录

  3.吸声要求  为创造室内声环境,对于有吸声要求,尤其对空间较大、使用人数较多的空间。一般来说,表面致密光滑、刚性较大的楼地面层,如磨光石材、水泥、瓷砖等对声波的反射能力较强,基本上没有吸声能力。要减少地面的过度反射,宜使用吸声能力较强的软介质弹性地面材料,例如化纤地毯。  4.弹性  楼地面是与人体接触面积最大的界面,支撑人体的各种活动,直接影响人的行走舒适感。标准高的建筑装饰应尽可能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作为楼地面饰面层,一来可以增加人行走的舒适度,二来可以对吸声减振、隔绝撞击传声产生作用。某些专业性较强的建筑场所,如医院宜采用弹性地胶;健身房、舞台、运动馆等地面,则宜采用弹性木地面。  5.装饰要求  楼地面装饰的设计要结合室内空间的划分、家具陈设、交通流线、建筑的主要特征等因素综合规划。其色彩功能、材质美感和纹理,则要与墙面、顶棚装饰统筹考虑,作为一个空间系统进行整体调整,不可以孤立设计。不同材质、图案、色彩的地面装饰,可以起到划分空间区域、引导视觉流程、影响空间风格与氛围等作用。因此,应该综合考虑诸如空间划分、视觉导向、色彩调和、质感品质、家具饰品、人的活动情况、美感等各方面因素,处理好地面与其他功能界面的关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室内装饰构造与实训 PDF格式下载



适合高职高专的教材,不错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