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五千年演义

杨世铎 辽宁少儿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辽宁少儿  

作者:

杨世铎  

页数:

376  

前言

  我于1986年开始参加工作算起,至今已经过了24年的时间了,一直从事着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故而,要说到给广大的青少年们推荐历史读物,我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的。因此,值此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约我在工作之余,抽出一点儿时间为他们即将全新再版的“镇社之宝”——大型丛书“五千年演义”写序之机,我便欣然提笔。  大凡学过一点儿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是一门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正是因为如此,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过去性:发生了,就永远成为过去,不能重复。换句话说,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实际上是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认识,即历史学家对人类过去的回忆和思考。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出,历史学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历史学不可能把自己的价值定位在追求描述历史的真实性上。这就引出了下面的一句话:“历史有什么用?”年鉴学派史学大师布洛赫曾遭到其幼子此般的质问。  对于一般人而言,不管你学习的是什么,都会有上述这样的想法。因为,任何学科面向的,都应该是未来,而不是过去——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正是基于此种考虑,有的朋友就会觉得,历史一点儿用处没有,因为它不能给非常现实的我们带来任何物质财富。  但我不这么看。对我来说,历史非常有用,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任何我们想要的东西——借用一千多年前的宋真宗在他的《励学篇》中的话说,就是:“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您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证据嘛,就不用我多说了吧?我纪连海本人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么?您想啊,如果不是我本人多年沉浸于历史学科的研讨,人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组能找到我么?即使人家一不留神发了昏,找到了我,我能够挑起这副担子么?我能够取得“百家讲坛”栏目开播九年来无人能及的0.69%的收视率么?换句话说,如果不是我本人多年沉浸于历史学科的研讨,能有我今天的成就么?如果不是我本人多年沉浸于历史学科的研讨,您能知道我是谁么?现在的问题在于: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依我看,差距就在于你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是否遵从了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几十年前所说的非常精辟的“认真”二字。中国有句古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话说到了这儿,很自然的就会有个问题:应该看些什么样的青少年通俗历史读物呢?“五千年演义”这套书,在它刚刚出版的时候,我就看过,当时就觉得不错。这次又经认真修改后再版,质量更加精良,是一套水平较高、值得推荐的青少年通俗历史读物。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儿浅见,您的感觉如何呢?看了,就知道我所言不虚了。  纪连海

内容概要

  《五千年演义:两宋春秋》写的是两宋的历史,从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写起,到元灭宋为止,以民族矛盾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两宋三百多年的风云变幻和一些人物的荣辱沉浮,详细描写了赵匡胤、寇准、李纲、韩世忠、岳飞、包拯、文天祥、王安石、苏轼、李清照、宗泽、韩佗胄和“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擅渊之盟”、“王安石变法”、“隆兴和议”、“合州之战”等重要人物、重要事件。

书籍目录

序言前言再版说明(一)再版说明(二)第一回 习文练武立志报国 东征西讨屡建奇功第二回 兵变登位录用旧臣 征服叛逆消除后患第三回 李重进全家投火窟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第四回 统一天下大势所趋 先南后北所向披靡第五回 大权独揽官职分离 重文轻武擢用英俊第六回 烛影斧声千古之谜 饷尽援绝北汉降宋第七回 高梁河辽军初获胜 雁门关杨业出奇兵第八回 拼力死战杨业捐躯 和战争议转攻为守第九回 王小波李顺大起义 宋太宗纳谏立太子第十回 寇准主战御驾亲征 辽兵受创澶渊议和第十一回 元昊称帝争雄称霸 仲淹戍边屯田练兵第十二回 忠臣良将勇当重任 文人才子力主革新第十三回 出知开封兴利除弊 察勘刑狱铁面无私第十四回 王安石变法开财源 司马光编书警后世第十五回 “三不足”精神开新路 保守派围攻改革家第十六回 苏东坡遭贬黄州城 王安石退隐江宁府第十七回 沈括著作《梦溪笔谈》 毕异发明活字印刷第十八回 赵估登基腐败无道 蔡京入相搜刮民膏第十九回 方腊起义波澜壮阔 童贯镇压四处受挫第二十回 洪载叛变义军不屈 宋江失节朝廷招安第二十一回 金朝南侵李纲抗敌 大兵压境奸相求和第二十二回 李纲罢相群情鼎沸 陈东上书慷慨激昂第二十三回 金兵反扑北宋覆亡 赵构南逃中原抗战第二十四回 保卫滑州前仆后继收服辽将足智多谋第二十五回 国破家亡官兵哗变 弃城失地留守降敌第二十六回 兀术穷追赵构下海 世忠堵截岳飞伏击第二十七回 国破家亡颠沛流离 痛定思痛长歌当哭第二十八回 奸臣秦桧受遣归宋 骁将岳飞征讨游寇第二十九回 收复六州壮怀激烈 北伐无援国耻难雪第三十回 均贫富钟相举义旗 中诡计杨幺遭挫败第三十一回 卖国君臣屈膝乞降 爱国将士奋勇挺进第三十二回 挥泪班师功废一旦 绍兴和议丧权辱国第三十三回 秦桧恶死遗臭万年 孝宗即位冤案昭雪第三十四回 理财备战反对道学 出兵北伐诗人明志第三十五回 杀叛将讨金获胜利 刺重臣大权落贼手第三十六回 蒙元南进宋朝灭亡 人民抗战可歌可泣

章节摘录

  第一回习文练武立志报国东征西讨屡建奇功  本书说的是公元960年到公元1279年北南两宋的历史。  从北宋建国到南宋灭亡,一共经历了大约320年。这三百多年的风云变幻,出了不少动人心魄的故事,我们就从赵匡胤说起吧。  赵匡胤,祖籍涿(zhuo捉)州(今河北涿州市),父亲名弘殷,从小骁勇,善于骑射,后唐庄宗时,曾管过禁军,娶妻杜氏,治家很严。杜氏先是生了一个男孩儿名匡济,不久就夭折了。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公元927年)杜氏又在洛阳的夹马营内,生下了赵匡胤。这孩子一生下来,全身古铜色,十分健壮,手脚乱挠乱蹬,人们都说是个奇儿。他在父母的精心抚育下渐渐长大,体貌雄伟,性情豪爽。他跟着父亲,经常出入兵营,见士卒们骑马,他就学骑马;见士卒们射箭,他也练习射箭。加上父亲把着手儿指教,他的骑射技艺很快就超过了别人。  一次弘殷带兵出征,匡胤在家侍奉母亲。母亲对他说:“儿啊,你父亲出征在外,你在家可要好好读书,以求将来有个好的出路,也免得你父亲挂念。”  匡胤头一歪,两只小眼一瞪,说:“母亲,治世用文,乱世用武,如今这世道混乱,兵戈相交,儿愿熟练武艺,留待后用。以后如有机会可乘,能够安邦定国,才算不虚度此生呢!”  杜氏见他那自负的神气,心中不快,板起面孔说道:“儿啊,但愿你能继承祖业,不要玷辱了赵家门楣。这就是我家的大幸了,还图什么大功名、大事业哩!”  匡胤道:“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过是一个将门之子,他为什么就能统治天下?儿虽不才,也要和他比一比,轰轰烈烈地做个大丈夫。”  杜氏终于忍不住,生气地说道:“你胡说些什么!世上说大话的人,往往后来没有出息,我希望你不要瞎闹,还是老老实实地读书去吧。”  匡胤见母亲动怒,不敢多嘴,默默地退出了母亲房间。  事实上,他生性好动,屁股根本坐不住,读书读不多长时间,就跑出去玩,同邻居的孩子们驰马角射。大家都赛不过他。  有一次,一个少年故意牵了一匹未经驯服的烈马,来访赵匡胤。正巧匡胤出门,见是平日一起玩耍的朋友,便问道:  “你牵马到哪里去?”  少年答道:“这马狂纵得很,还没有一个人敢骑它,我想你的骑术高明,也许能驾驭它驰骋一番,所以特来请教。”  匡胤接过缰绳,仔细打量,只见这匹马黄鬃(zong宗)黑鬣(lie猎),浑身膘肥毛亮,就像披着闪光的绸缎,只是比别的马高大一些,并没什么异样,便微笑道:  “天下没有难骑的马,越是怪马,我越是要骑。只要想办法驾驭它,怕它强到哪里去!”  少年故意激他说:“你也别这样说,的卢马常常伤害主人,你还是小心点好。”  匡胤笑道:“不能驭马,又怎能驭人?你就看我跑一回吧。”  少年说:“我去找一个马鞍子备上。”  “不用了。”匡胤说着,从少年手中拿过马鞭,奋身一跃,跨上马去。那马也不等鞭策,扬起头咴咴嘶鸣,然后嘚嘚地扬起四蹄,风驰电掣一般向前急跑,翻起的泥花四处飞溅,倏忽间跑了五六里。  眼看前面来到了城墙,城门不很高,门前来往行人很多。匡胤唯恐飞马入城,撞伤来不及躲避的行人,正要拨转马头,从原路返回,可这马没戴衔勒,根本不听他约束。匡胤十分焦急,正在低头想办法,不料这马跑得越来越快,腾云驾雾一般,三脚两步到了城门下。匡胤抬起头来,恰巧左额碰在门楣上,连忙把身子往后一仰,一个倒筋斗,坠下马来。  那个嫉妒赵匡胤的少年,原在马后追赶,远远地看见赵匡胤从马上摔下来,不禁幸灾乐祸地说:“匡胤啊匡胤!今天任你脑袋是铁打的,也要摔个粉碎了!”  这个少年正说着,猛然看见匡胤一下子从地上爬起,这时那匹马已往斜道上蹿了一箭之地。匡胤跑步急追,不一会儿就追上了,纵身一跃,重又跨上马背,这一回他用鞭拦住马头,马儿顺从地随鞭回头,顺着原路平安地回来了。  那少年在途中与他相遇,见他从容自若,面不改色。少年惊问道:“我正在为你担忧呢。我想你从马上坠下,一定会受重伤的。你身上感到疼吗?”  “没什么。这马确是懔悍,要不是我见机翻下,头颅早已碰碎了。”匡胤说罢,将马交与那少年,各自回家去了。


编辑推荐

  《五千年演义》是一套统一布局,分卷撰写,多卷合成的大型历史丛书,共计十八本,从炎黄传说写到五四运动,系统地反映了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概貌。本套丛书采取“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用文学讲述历史的内容,文史结合,是一部好看的信史。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五千年演义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