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精神
2011-1
北方文艺出版社
郭运德
248
《守望精神》是由郭运德编写,《守望精神》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历史遭遇娱乐潮》《打造文化产业的菱形结构》《尴尬的文艺批评》《从风光到文化的深刻置换》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第一辑文化的定力文化塑造社会形象弱者的骄傲要不得找准文学的历史定位要畅销更要长销文学的时尚与流行文坛拒绝“注水肉”流行与品位文坛恶意炒作当休矣“秀”出泡沫“秀”不出华彩有几多“红楼”可入梦娱乐泛化实堪忧历史遭遇娱乐潮历史题材创作的“真实”界说历史呈现中的价值判断经典的改编与“戏说”名著难当重拍之苦何必拿“美女”说事良知的宽度打造文化产业的菱形结构“大片”的误区票房·品味与文化价值摸清家底方可延续文脉“申遗”少留后遗症关于“申遗”一文的答问变革中守望京剧的精魂尴尬的文艺批评“重赏”之下激活文艺评论的生机——从《“重赏”之下》获奖谈起文坛需要真正的批评——跋仲言系列文艺短评《直面文坛》第二辑一道靓丽的文化景观传奇·信史·命运本色就是力量荧屏呼唤阳刚之气响鼓无须擂重锤从风光到文化的深刻置换历史风云的精彩呈现风雨之后见彩虹胡笳汉月奏壮歌真情传递感动在质朴中感受震撼一个深刻主题的轻松阐释军事题材创作的新境界红色影视剧的审美新开拓敲响和平年代的国防警钟“热带风暴”淬军魂在反差中凸显艺术张力于平淡中开掘浪漫善良最具亲和力让人物命运演绎历史小人物命运折射大时代变迁传统美德的当代演绎艰难推启变革的大门荧屏涌动改制潮外乡人正融入城市生活让舞台上的英雄走向永恒第三辑让民族艺术瑰宝重放异彩——关于京剧继承创新的几点思考“上来”与“下去”的辩证法关于副刊的几点思考艺术发展的三个关键词不断提高文化的竞争优势全球文化的趋同与求异新时期文艺:风起云涌30年新时期文艺学建设的成功实践关注文艺的价值取向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后记
文化塑造社会形象 通常人们习惯于用经济发展、文明程度、民主状况和生活水平作标准来评判某个国家或地区,岂不知文化特别是文艺作品对于展示地域风貌、塑造社会形象,有时并不比经济、政治、军事等的影响和作用来得逊色。一部《雾都孤儿》让伦敦与雾结下了不解之缘,一部《巴黎圣母院》成就了一座教堂,一部《水浒》令梁山好汉名闻天下,一部《少林寺》使嵩山少林声名远播……,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最近,那位曾因饰演电影《小花》封过影后、因出演《大班》引起华人一片责备之声的著名演员陈冲,在经历过好莱坞近二十年的打拼之后,深有感触地发现:“在好莱坞,包括李连杰和成龙,片商只会看到你的东方特征——男的要会打,女的要有东方魅力”。“会打”指的是武功,而“东方魅力”无非是些“打女”、妖女、妓女、小妾之类。陈冲的感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除了洋人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无知和浅薄之外,还有他们关于中国社会形象的扭曲地把握。这其中,排除政治偏见和种族歧视的因素,文化传播中有关中国形象的“塑造”也难辞其咎。 走向世界的愿望是美好的,也是社会进步必需的。但文化的过度入超和一味地投其所好、按照别人设定的路数去生产适应洋人口味的文艺产品的做法,确乎影响着自身的文化安全和国家对外形象。在我们对外文化交往中,古代文化的介绍多于当代文化,当代文化的介绍中描写蛮荒、武侠、情爱和宫廷政治斗争的东西多于正面描写当下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作品之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着。许多外国人通过文艺作品了解到的中国多是些荒蛮古拙的原始生态、勾心斗角的宫廷斗争、革命斗争的恩怨情仇和以打打杀杀为主的中国功夫,尽管我们不否定这些作品的文化价值,但它们一蜂窝传播的结果,无疑在不自觉中为洋人塑造出一幅另类的中国社会的文化形象,也在某种意义上印证甚至助长了西方社会对于中国的偏见。对此,理应引起高度重视与警觉。 长期以来,我们在毫不犹豫地认可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时候,往往不去认真注意这样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文艺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在不经意、不察觉中塑造着一个特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形象。尽管这种“社会形象”并不是在一朝一夕间完成,但这种由文艺塑造出来的“形象”一旦定型,就会在人们心目中打下深刻的烙印,成为人们对于某一特定地域评判的挥之不去的固定印象。在我们通过文艺作品读出有关法国人的浪漫、英国人的高傲和美国人的强悍之时,好莱坞的导演们却从中国作品中仅仅读到了有关中国的功夫、带神秘色彩的蒙昧和集贩毒、盗窃、色情、暴力于一体的黑社会之类的东西,以至在大英博物馆这样的科学殿堂,中国人依然保持着留长辫穿马褂的形象,这恐怕是生活在当下时代的国人所始料不及的。 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香港。过去若干年,香港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反复被凶杀、暴力、色情和黑社会包围着,给人的印象那就是冒险家和邪恶势力猖獗的乐园,香港也成了世人心中的文化沙漠。改革开放后,人们有了更多的全面了解香港的机会,看到了香港大量的经济社会进步的积极方面,然而在思想意识深处有关香港的不良印象却一时难以根除。对此,不少香港艺人都有过深切反思。 关注中国社会的文化形象,意在提醒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自觉增强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绝无意否定艺术家在题材、体裁和主题方面的选择自由。我们在尊重艺术规律和创作个性的同时,对于那些一味地戏说经典、歪批圣贤,一味搞下半身写作、宣扬滥情,一味渲染暴力、追求感官刺激,一味搜奇猎异、迎合不健康文化需求的恶俗化创作倾向,必须坚决抵制。这种不顾职业操守、不讲社会效果的做法,既是对中国民族悠久文化传统的亵渎,也是对当下文化受众的恶意伤害。社会主义的文化艺术要反映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塑造并维护中国社会的良好文化形象,为改革和建设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文化氛围,向全世界展示一个古老民族在新世纪焕发新生机的精神风貌。在这个伟大的事业中,每个艺术从业者都承担着一份义不容辞的社会道义。 《弱者的骄傲要不得》 处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离不开国际间的交往与合作。在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成果全球共享的历史进程中,组织些科技、文化、体育和物质产品的评选和竞赛活动,以促进国际交流和行业发展,肯定十分必要;积极参与各类竞赛,力争拿个奖项,以提升国家或行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更是无可厚非。然而,热衷于各种国际评奖,削尖脑袋挤进某个奖项,甚至不惜花大钱买个假奖,以此来标榜自我,招摇过市,挟洋奖以自重,这是一种典型的极度不自信的弱者心态。 自大与自卑是对孪生兄弟。当开放的清风吹绉闭关死水的时候,一些人从锁国形成的盲目自大一下堕入极端的自卑之中。技不如人,一切皆不如人的感觉,导致“外国月亮比中国更圆”。急切渴望得到洋人认可,一切均唯洋人马首是瞻,西方的标准成为他们衡量周围事物是非优劣的惟一尺度。于是乎,忙碌于在各种场合寻求洋人的认同,成了某些人抬高自我的不二法门。为了能够拿到一个可怜的奖项,背着产品满世界转悠,从这个展台到那个赛场,真正的国际大奖一个没拿到,捡拾个毫无知名度的小奖回来,立马觉得自己身价倍增。他们大言不惭地高调呼喊着“为国争光”的口号,大肆炫耀,胡弄百姓,替自己镀个金身。不论这个“国际奖”掺了多少水份,只要拿到了,就仿佛有了“尚方宝剑”,有了在国人面前堂而皇之吹嘘的资本。岂不知,这种弱者的可怜的骄傲,恰恰是内心虚弱的狂妄表征。 事实上,在以发达国家利益为主导的各种国际游戏规则面前,发展中国家祈盼平等相待的愿望有时只能是天真的幻想。不仅经济领域的国际标准由强势者制定,文化交往也受制于国家实力的强弱。科学技术指标服从于强势集团利益,强势文化也易于影响并同化弱势文化。弱势者往往把强势一方预设为一种现代的、发达的、时髦的东西,在享用它们的方便、快捷和实用的同时,也伴随诸多价值观念的认同。这认同的背后,实际上是弱势对强势的响应和臣服。如果发展中国家一味自甘沉沦,以强势者的认可为价值导向,那么就可能在急切的心理焦虑中乱了自己的阵脚,在一片盲目的“国际影响”的狂热中迷失自我。 我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为人类历史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且不说东方文化圈的影响力,仅在启蒙主义时期就作为欧洲崇拜摹仿的偶像,成为西方改造神权社会、步入现代文明的原动力。莱布尼兹、伏尔泰、歌德、康德、托尔斯泰、毕加索、卡夫卡等世界级文化大师,都十分钟情中国文化,从中华民族历史文明中汲取过丰厚营养。我们绝不能妄自菲薄,在舍本逐末中坠入民族虚无主义的泥淖。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我们需要学习外国的一切优秀科技文化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竞争,争取平等的国际发言权和国际交往的主动权。但中国的国际地位,不能靠花里胡哨的表面文章来争取,而是靠扎扎实实地办好自己的事情,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靠负责任的大国行为和无与伦比的“中国制造”来确立。 依赖各种虚有其表的奖项换来的弱者的骄傲,只能是自欺欺人的小把戏,自强、自信和底气,或许比别人廉价的认可更为重要。
文化的定力、流行与品位、有几多“红楼”可入梦、良知的宽度、尴尬的文艺批评、在反差中凸显艺术张力、全球文化的趋同与求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