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情忆.名人.美文

伴随编辑部 伴随编辑部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1-09出版)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伴随编辑部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1-09出版)  

作者:

伴随编辑部  

页数:

458  

内容概要

  蔡先生回国后住在上海的时候,似乎曾经跟了吴先生到他的府上去过。但是除上一所一楼一底的房子之外,什么也不记得。也许这一楼一底的房子还记忆的错误,实在不曾去拜访过也说不定。但是那时候一个印象是相当清楚的。也可以说是蔡先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大约是在张园举行的许多群众大会之一吧,蔡先生的演讲是在那里第一次听到。《情忆·名人·美文》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和经典著作。

书籍目录

忆蔡元培 蔡元培传略 蔡先生的回忆(陈西滢) 名人故事:《三聘鲁迅》 名人之间:《名人忆评蔡元培》 蔡元培作品精选 《洪水与猛兽》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节选)忆周作人 周作人传略 知堂先生(废名) 名人之间:《周作人与废名》、《周作人与梁实秋》 周作人作品精选 《乌篷船》 《喝茶》忆夏丐尊 夏丐尊传略 丐尊先生故后追忆(王统照) 名人之间:《夏丐尊与李淑同》、《夏丐尊与朱自清》 夏丐尊作品精选 《白马湖之冬》 《原始的媒妁》忆刘半农 刘半农传略 忆刘半农君(鲁迅) 名人之间:《刘半农与鲁迅》 名人家庭:《刘氏三杰》 刘半农作品精选 《情歌》 《饿》忆胡适 胡适传略 忆胡适之(节选)(张爱玲) 名人故事:《胡适与小贩》、《白话电报》 胡适作品精选 《差不多先生传》 《我的母亲》忆许地山 许地山传略 敬悼许地山先生(老舍) 名人之间:《许地山与老舍》 名人故事:《善讲笑话》 许地山作品精选 《春桃》忆袁昌英 袁昌英传略 记袁昌英女士(苏雪林) 名人之间:《袁昌英与苏雪林》 名人自述:《不言而教》 袁昌英作品精选 《行年四十》 《爱美》忆叶圣陶 叶圣陶传略 我所见的叶圣陶(朱自清) 名人之间:《叶圣陶与朱自清》 名人故事:《为冰心书写广告》 叶圣陶作品精选 《稻草人》 《没有秋虫的地方》忆郁达夫 郁达夫传略 论郁达夫(郭沫若) 名人之间:《郁达夫与沈从文》、《郁达夫与刘海粟》 郁达夫作品精选 《钓台的春昼》 《我的梦,我的青春!》忆茅盾 茅盾传略 雁冰先生印象记(吴组缃) 名人之间:《茅盾与鲁迅》 名人故事:《“茅盾”由来》 茅盾作品精选 《谈月亮》 《白杨礼赞》忆徐志摩 徐志摩传略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林徽因) 志摩在回忆里(郁达夫) 名人之间:《徐志摩与林徽因》、《徐志摩与邵洵美》 徐志摩作品精选 《翡冷翠山居闲话》 《再别康桥》忆王统照 王统照传略 怀王统照(李健吾) 名人之间:《王统照与陈毅》、《王统照与臧克家》 王统照作品精选 《青纱帐》 《芦沟晓月》忆庐隐 庐隐传略 关于庐隐的回忆(苏雪林) 名人婚恋:《庐隐与郭梦良》 名人自述:《我对于恋爱的主张》 庐隐作品精选 《吹牛的妙用》 《秋光中的西湖》忆朱自清 朱自清传略 哭佩弦(郑振铎) 名人故事:《改名自策》、《典当买书》 朱自清作品精选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背影》忆郑振铎 郑振铎传略 湖畔夜饮(丰子恺) 追念振铎(冰心) 名人之间:《郑振铎与王任叔》 名人故事:《无私抢救国宝》 郑振铎作品精选 《宴之趣》 《海燕》忆丰子恺 丰子恺传略 丰子恺(赵景深) 名人故事:《丰子恺放生》、《丰子恺与牙医的情缘》 丰子恺作品精选 《蝌蚪》 《口中剿匪记》忆闻一多 闻一多传略 中国学术界的大损失(朱自清) 名人家庭:《闻一多与闻立鹤》 名人故事:《闻一多在青岛大学》 闻一多作品精选 《五四断想》 《红烛》忆老舍 老舍传略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季羡林) 名人婚恋:《老舍的“情书”》 名人自述:《老舍自传》 老舍作品精选 《断魂枪》 《养花》忆冰心 冰心传略 遗爱在人间——悼念冰心大姐(臧克家) 名人婚恋:《冰心与吴文藻》 名人自述:《只拣儿童多处行》 冰心作品精选 《小桔灯》 《一只木屐》忆废名 废名传略 怀废名(周作人) 名人之间:《废名与胡适》、《废名与鲁迅》 废名作品精选 《菱荡》 《五祖寺》忆沈从文 沈从文传略 怀念从文(巴金) 谈沈从文(节选)(黄永玉) 名人之间:《沈从文与巴金》、《沈从文与黄永玉》 沈从文作品精选 《鸭窠围的夜》忆罗淑 罗淑传略 纪念友人世弥(巴金) 名人之间:《罗淑与巴金》 名人故事:《痛斥兵痞》 罗淑作品精选 《轿夫》 《弄堂里的叫卖声》忆梁实秋 梁实秋传略 怀念梁实秋先生(聂华苓) 名人之间:《梁实秋与闻一多》、《梁实秋与老舍》 梁实秋作品精选 《吃相》 《老年》忆朱湘 朱湘传略 我所见于诗人朱湘者(苏雪林) 名人之间:《朱湘与徐霞村》 名人故事:《朱湘的尊严》 朱湘作品精选 《烟卷》 《采莲曲》忆丁玲 丁玲传略 丁玲的“傲气”(施蛰存) 名人之间:《丁玲与瞿秋白》、《丁玲与鲁迅》 丁玲作品精选 《我们需要杂文》 《夜》忆靳以 靳以传略 悼靳以(冰心) 名人故事:《靳以与(收获)》 靳以作品精选 《一人班》 《鸟和树》忆钱钟书 钱钟书传略 写《围城》的钱钟书(杨绛) 名人婚恋:《钱钟书与杨绛》 名人家庭:《钱钟书与钱基博》 钱钟书作品精选 《窗》 《吃饭》忆萧红 萧红传略 风雨中忆萧红(丁玲) 名人婚恋:《萧军与萧红》 名人之间:《萧红萧军与鲁迅》 萧红作品精选 《烦扰的一日》 《中秋节》忆苏青 苏青传略 我看苏青(节选)(张爱玲) 名人之间:《苏青与张爱玲》 名人自述:《我的手》 苏青作品精选 《论夫妻吵架》 《过年》忆张爱玲 张爱玲传略 遥寄张爱玲(柯灵) 名人名言:《张爱玲有关情感的妙语》 名人自述:《关于名字》 张爱玲作品精选 《公寓生活记趣》

章节摘录

蔡先生回国后住在上海的时候,似乎曾经跟了吴先生到他的府上去过。但是除上一所一楼一底的房子之外,什么也不记得。也许这一楼一底的房子还记忆的错误,实在不曾去拜访过也说不定。但是那时候一个印象是相当清楚的。也可以说是蔡先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大约是在张园举行的许多群众大会之一吧,蔡先生的演讲是在那里第一次听到。他的演讲,声音不高,而且是绍兴口音的官话,内容是朴质的说理,不打动听众的情感,所以他在台上说话,台下的人交头接耳的交谈,甚至于表示不耐烦。所以演讲辞更不能听到。蔡先生的演说也就很快的完毕了。十年以后听众对蔡先生的态度不同了,演辞不至于听不见,然而他演说态度、声音,与内容似乎与我第一个印象没有多大的出入。蔡先生不能说是一位雄辩家。 再会见蔡先生,是在十年后的伦敦。那时候蔡先生是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校长,到欧洲去游历。在伦敦摄政街的中国饭店里,北大学生开了一个欢迎会。名义上虽是北大学生,可是原先与北大没有关系的也多人在场,我自己便是一个。此外记得起的还有张奚若,钱乙藜,张道藩。在场的北大教员有章行严与刘半农两位,学生则有傅孟真,徐志摩,徐彦之,刘光一等。那时我新买了一个照相机,初学照相。即在中国饭店的楼上照了两张团体相。这相片到抗战以前还存在,现在可无法找得到了。 蔡先生在伦敦时的故事,现在只记得二三个,大约因为稍微带些幽默,所以至今没有忘掉。有一次伦敦大学政治学教授社会心理学者怀拉斯请蔡先生到他家去茶叙,座中有他的夫人与女儿。陪蔡先生去的是志摩与我两人。起先我们任翻译。忽然志摩说蔡先生在法国住好久,能说法语。怀夫人与小姐大高兴,即刻开始与先生作法语谈话。一句句法文箭也似的向先生射去,蔡先生不知怎样回答。我为了解围,说蔡先生在法国只是作寓公,求学是在德国,所以德文比法文好。怀夫人、怀小姐不能说德语,只好依旧作壁上观。怀拉斯说他从前到过德国,可是德话好久不说已不大能说了。他与蔡先生用德文交谈了几句话。我记得怀指窗外风景说SCHON,蔡先生说IE—BRACBON,可是这样的片言只字的交换,没有法子,怀先生说还是请你们来翻译吧。 一次我与志摩陪蔡先生参观一个油画院。里面有约翰孙博士的一张油画像。我与志摩说起约翰孙博士的谈吐,骨气,生活状态,很像中国的吴先生。在出门的时候,蔡先生选购了几张画片,微笑着的说“英国的吴先生的画像也不可不买一张”! 最难忘的一次是某晚在旅馆中蔡先生的房间里。一向总是有第三人在一处。此时第三人却因事出去了,房内只有我与蔡先生两个人。那时与蔡先生还不知己,自己又很怕羞。要是他做他自己的事倒好了。可是蔡先生却恭恭敬敬陪我坐着,我提了两三个谈话的头,蔡先生只一言半语便回答了。两个人相对坐着,没有谈话。心中着急,更想不出话来。这样的坐也许不到半点钟,可是在那时好像有几点钟似的。幸而第三人来了,方才解了当时的围。 民国二十一年冬与吴先生同船由法回国,到了上海,得北大之聘,又与吴先生同乘津浦北上。拜访蔡先生后没有几天,蔡先生即在一星期日中午在香厂的菜根香请吃饭。吴先生坐首席,同座都是从前在英国的熟朋友。饭后一干人一同步行从先农坛走到天桥。当时感觉到一种北平闲暇的趣味。可是没有多少时候,空气突然紧张,蔡先生离京南下,此后他便有十年没有到过北平。 大约是民国二十一年的春天,蔡先生到武昌珞珈山住过几天。武汉大学的同人给他一个很热烈的欢迎。可是那时候我正病卧在床上,不能够行动。倒是蔡先生走上百余级石级,到我住的高高在山坡上的家。,作病榻前的慰问。对于一个后辈,而且实在是很少见的人,看做亲切的朋友,这是蔡先生待人接物的本色,是他所不可及的一个特点。 就是这一年的夏末——还是次年?暑假时我从南昌去北平,因平津路突然不通,乘船到南京,改由津浦路北上。到南京后得知蔡先生正在此时北上,出席中华文化基金董事会,一同相约同行。在车上除了一位基金会的美国董事外,没有什么很熟识的人,所以有一天以上的朝夕相处。这时与伦敦旅馆中大不同了。自己没有了拘束的感觉,没有话的时候也并不勉强的想话说。可是这一次蔡先生谈话很多,从中国的政治教育到个人琐事。特别是过泰安附近时,我们在窗口凭吊志摩遇难的地点,谈了不少关于志摩的回忆。蔡先生带了几瓶南京老万全的香雪酒,是朱骝先送他在车上喝的。第一天晚餐时我们两人喝了一瓶——应该说是蔡先生一人喝一瓶,因我只能陪二三杯。那晚上蔡先生虽没有醉,脸却红得厉害。第二天中晚两餐喝了一瓶。蔡先生说这样正好,听说他每餐得喝一点酒,但并不多。P4-5


编辑推荐

《伴随》编辑部编著的《情忆名人美文》包括:忆蔡元培、忆周作人、忆夏丐尊、忆刘半农、忆胡适、忆许地山、忆袁昌英、忆叶圣陶、忆郁达夫、忆茅盾、忆徐志摩、忆王统照、忆庐隐、忆郑振铎等。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和经典著作。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情忆.名人.美文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