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实用和声基础(上)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编 上海教育
出版时间:

2001-8  

出版社:

上海教育  

作者: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编  

页数:

103  

内容概要

  《实用和声基础(上)》是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专教材,《实用和声基础(上)》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编。《实用和声基础(上)》内容的编排方式采用图文结合,易于读者欣赏。《实用和声基础(上)》的主要内容有:和弦、四部和声与原位正三弦的陈述形式、原位正三弦的平稳连接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和弦第一节 和弦的构成与种类一、和弦的构成及和弦中各音的名称二、和弦的种类第二节 大、小调式中的和弦一、三和弦及其名称与标记二、主要的七和弦及其名称与标记第三节 和弦的原位与转位一、三和弦的转位及其名称与标记二、七和弦的转位及其名称与标记第四节 和弦的音响特点第二章 四部和声与原位正三和弦的陈述形式第一节 四部和声一、声部名称与各声部常用音域二、记谱形式第二节 原位正三和弦的陈述形式一、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二、旋律位置与排列法第三节 伴奏音型及其与和弦的对应关系一、伴奏音型的概念二、伴奏音型的分类及其表现特点三、伴奏音型的简易形式及其与四声部和弦的对应关系第三章 原位正三和弦的平稳连接第一节 正三和弦的功能关系与序进格式一、和声功能二、正三和弦的功能关系与序进格式三、根音关系与共同音第二节 声部进行方式一、单声部的进行方式二、多声部结合的进行方式第三节 和弦连接的方法一、和声连接法二、旋律连接法第四节 不带旋律的简易伴奏音型一、音型模式的构成二、音型的持续三、音型中的声部进行第四章 为歌曲配伴奏(一)第一节 一段式(乐段)歌曲的句式结构与终止式一、一段式(乐段)歌曲的句式结构二、终止式三、一段式歌(乐)曲的终止布局第二节 为歌曲旋律配置和声一、调式音级的和声內涵与和弦选择二、为歌曲旋律配置和声的步骤与注意事项第三节 将和声图示转化为伴奏音型第五章 正三和弦的转位第一节 第一转位——六和弦一、正六和弦的特点与作用二、正六和弦的重复音与排列法三、不同级和弦之间含有六和弦的连接四、同级和弦的转换第二节 第二转位——四六和弦一、四六和弦的特点二、四六和弦的类别与用法第六章 属七和弦及其转位第一节 属七和弦的基本特点一、结构与标记二、功能性质与音响特点第二节 属七和弦的解决与声部进行一、原位属七和弦解决中的声部进行二、属七和弦各转位的解决与声部进行三、属七和弦的转换第三节 属七和弦的预备一、前缀和弦二、七音的引入方式第四节 运用情况一、属七和弦与属三和弦二、属七和弦的原位与转位第七章 为歌曲配伴奏(二)第一节 加用转位和弦及属七和弦的不带旋律的伴奏第二节 带旋律的伴奏编配一、伴奏的织体层次二、编配步骤第八章 副三和弦及其应用第一节 概述一、副三和弦的结构二、副三和弦的功能属性与和弦的功能分组三、运用副三和弦的意义与价值四、副三和弦的原位、转位与重复音第二节 副三和弦的应用一、和声语汇二、含副和弦的连接中的声部进行第三节 加用副和弦为歌曲配置和声一、和弦选择的依据二、和声配置举例第九章 和弦外音及其应用第一节 和弦外音的种类一、弱外音二、强外音第二节 歌曲旋律中和弦外音的判断与和弦选择一、和声的功能关系与和弦选择二、和声节奏的疏密与和弦选择第三节 和弦外音在伴奏织体中的应用一、旋律层面是的和弦外音二、伴奏层面中的和弦外音第十章 副七和弦及其应用第一节 概述一、副七和弦的结构与音响特点二、副七和弦的功能特点第二节 工工,及其转位的预备与解决一、预备二、解决第三节 及其转位的预备与解决一、预备二、解决第四节 副七和弦在伴奏中的运用一、运用副七和弦的条件二、为歌曲配伴奏举例第十一章 伴奏织体的减薄与加厚第一节 少于四声部的简易伴奏音型一、和弦结构与声部进行二、三声部简易伴奏音型的分类与构成第二节 伴奏织体的加厚一、柱式和弦音型申的声部重复二,分解和弦音型的扩展三、伴奏织体层的复合

章节摘录

  第三章  原位正三和弦的平稳连接主调音乐的横向衍展,是由一系列和弦的衔接构成的,和弦序进与声部进行则是其衔接的基础。  第一节 正三和弦的功能关系与序进格式一、和声功能如同调式中的音级具有不同的特性一样,建立在调式各音级上的和弦也都具有一定的性质。这种性质首先分为稳定与不稳定两类,作为调中心的主和弦是唯一稳定的和弦,其他各级和弦均具有程度不等的不稳定特性;在不稳定的和弦中,又可划分为属功能与下属功能两种不同的性质。主和弦连结、吸引着其他各级和弦,在和声进行中起着调中心的统率作用;不稳定和弦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倾向、支持着主和弦,推动着和声的进行。和弦在和声进行中的这些性质与作用,称为和声功能。二、正三和弦的功能关系与序进格式正三和弦包括了调式中三种不同的和声功能和所有的七个音级,是最基础、最常用的和弦,具有调式支柱的作用。作为属功能代表的V级和弦与下属功能代表的!V级和弦,分别在上下纯五度对主和弦的调中心地位形成最有力的支持;同为不稳定性质的属和弦与下属和弦,其不稳定程度又有差异,根据和弦音的构成,属和弦的不稳定程度以及对主和弦的倾向性均强于下属和弦。当两个不稳定和弦连续进行时,一般总是按渐变原则,将不稳定程度更高的和弦放在后面,于是在正三和弦之间形成一个具有逻辑关系的功能循环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实用和声基础(上)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