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世界文学名著心理案例集

徐光兴 编 上海教育
出版时间:

2004-10  

出版社:

上海教育  

作者:

徐光兴 编  

页数:

31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世界文学名著心理案例集》着眼点首先是心理学专业学习者和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阅读或研究的需要。案例分析法在世界各国的心理咨询专业人才的教育、训练中,起到无法估量的重要作用。案例研究的特征是以人物的个性经历和问题行为来表现人生的百相,它形象生动、有血有肉,心理学工作者可以从中窥视到人性的丰富和复杂。  案例研究的理想做法,是把真人真事的咨询过程作为临床分析的材料。但是这里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在人的心理世界与精神深处,有个人不愿曝光的隐秘部分,从保护个人的隐私和人权出发,真实的个体是否愿意公开自己的咨询案例,是必须慎重考虑的;二是即使个人愿意公开自己的案例,但这样的案例是否具有“典型性”,即是否具有“研究分析”的价值,仍须值得考虑。

作者简介

  徐光兴,1989年出国留学,获心理学博士和教育学博士。1998年作为上海市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引进回国。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  《心理医生手记》  《跨文化适应的留学生活》  《情绪智力的测定与训练》  《学校心理学——心理辅导与咨询》  《临床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援助的学问》  《奇妙的仪式——强迫症的精神世界解秘》  《儿童游戏心理辅导》  《心理咖啡》等。

书籍目录

序论原始的心理创伤——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弑父恋母”案例分析本我和超我的战争——莎士比亚《麦克白》的精神动力学分析孤岛余生——《鲁滨孙漂流记》之创伤后应激障碍分析一颗被蒙蔽的心——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偏见形成的心理分析厚重人格面具下的灵魂——司汤达《红与黑》中于连个性化心理分析生命,为何轻言放弃——歌德笔下少年维特自杀的心路历程浴火重生的凤凰——《红字》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案例分析罪恶后的梦魇——陀斯妥耶夫斯基之《罪与罚》主人公噩梦心理分析爱与恨——《呼啸山庄》主人公希克厉的双重人格分析被禁锢的灵魂——《包法利夫人》中一例躁狂抑郁症的心理分析我该怎么办——莫泊桑《皮埃尔和让》中一例应激障碍的心理分析失身之累——《苔丝》的性创伤精神分析为情驱使的一生——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主人公之自恋人格的精神分析惩罚与解脱——安娜·卡列尼娜自杀的心理历程自我的意志——简·爱的人格成长分析畸形的母子关系——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保罗恋爱的心理剖析征服内心之路——约翰·克里斯朵夫的青春期心理成长经历分析魔鬼与天使同在——《蝴蝶梦》中吕蓓卡病态人格的分析悲剧的灵魂——鲁迅《阿Q正传》的精神创伤自救剖析萎缩的精神世界——《围城》中方鸿渐的爱情婚姻心理剖析猜忌多疑为哪般——罗贯中《三国演义》里曹操多疑性格的心理分析性压抑下的牺牲品——施耐庵《水浒传》中潘金莲的精神分析从叛逆者到大英雄——吴承恩《西游记》中孙悟空个性心理分析变态的情爱——日本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中“风流公子”的心理分析编后记

章节摘录

  在古希腊英雄时代,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被人杀死之后不久,古希腊人又遇到了新的灾祸。赫拉为了向她的情敌塞墨勒(酒神的母亲)报复,打发一个人面狮身的妖怪来害底比斯,这妖兽坐在城外的山上,背诵一个谜语,问什么动物有时四只脚,有时两只脚,有时三只脚,而脚最多时最软弱。凡是回答不出的人都被它吃掉了。底比斯人正在失望的时候,那流浪的俄狄浦斯前来道破了这谜语,他说是人。因为一个人生下地时是四只脚。成年后站起来两只脚,年老了以后加上一根拐杖,又成了三只脚。那妖怪听了,便跳崖自杀了。那些感恩的底比斯人便拥戴俄狄浦斯为王。俄狄浦斯娶了拉伊俄斯的寡妻伊俄特斯。  一天。俄狄浦斯偕众侍从白宫里出来,看见祭坛的祭司和一群乞援的人坐在宫前,就问他们为什么坐在这里。祭司告诉他,底比斯遭了瘟疫,田间的麦穗枯萎了,牧场上的牛也死了,妇人流产,到处一片荒凉,充满了悲叹和哭声。俄狄浦斯道:“我已经派我的内弟克瑞翁到皮托去求阿波罗的神示,看怎样才能拯救这城邦。”  正说着,克瑞翁回来了。他按照俄狄浦斯的吩咐,把神示告诉在场的人:应该严惩杀害前任国王拉伊俄斯的凶手,不论他是谁。克瑞翁还告诉俄狄浦斯,拉伊俄斯是在出国去求神示的途中被人杀害的,只有一个随从逃了回来。说是碰上了一伙强盗,国王是被强盗杀害的。底比斯人曾经追究过这件凶杀案,可后来遇到了人面狮身妖怪的事,也就放下了。俄狄浦斯决心把这个案件查清楚,消除这场瘟疫。  俄狄浦斯向底比斯的长老们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世界文学名著心理案例集 PDF格式下载



通过这本书了解了文学中的心理动态,对文章的了解和鉴赏以及写论文都有好处


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待文学大师们笔下的人物,这本在大学时候的图书馆看过,结果去书店买一只没有买着,终于又在当当发现了。人生是心理学的游戏,一切的悲剧和喜剧都是心理角度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同,当我们从新的视角在去看待这些人物的时候,我们会对那些经典的作品有更进一步新的认识。大师们笔下的人物是虚构的,文学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经典中无论什么场景都可以映射到我们的生活中来,进而让我们更好地去看待自己的人生与生活。


通过案例来说明问题,由浅及深,值得一读,并且案例很有代表性


好看,正在读


还不错,运速也挺快的。内容很好,价格也很实惠。


当年图书馆看的,超好看。。超。。。好看。。。当年咱就想买来着,但是不知道去哪买,书店都没有,愁煞人了


给朋友买的,直接寄给了他,非常喜欢,说正是他想要的!


不错速度还是蛮快的!!!


感觉像是博客写的那些文章,分析篇幅较为简短。


此为一个完整系列,目前差一本就全齐了。


自觉有用!


   换个角度看名著。
   每天上外国文学课,是我的一大痛苦。因为那个老头就只会照本宣科。虽然教材是他主编的,可是如果他上课只是念书上东西,那我们来上他的课又有什么意义呢。书,上了这么十几年的课,书上的每个字我们都是认识,理解也不是大问题。老头的课实在是无聊。
   在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让我知道原来外国名著也有有意思的一方面。书中我最喜欢的是对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解析。作者把它归集为自恋情结,而福楼拜的《包法力夫人》被解释为一个得了躁狂抑郁症的女人。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对自杀事件的一种分析。
   《苔丝》是身体上的创伤的一个人的巨大的杀害。
   《简爱》是一个女人自我意识的发展历程。
   《西游记》中的唐僧对待孙悟空像是父亲对待自己的顽劣的孩子,而观音就是慈爱的母亲。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偏见和达西的傲慢是人之常情。
   …………
  


  2007-01-24 08:48
  发表
  
  
  这两天一直在看这个,感觉很不错,最初借它的缘故是因为它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分析,所以就不加思索的拿了.看了后发现里面的分析很全面,更加深刻了解人物的角色和心理,感觉很有共鸣,而且用的是我喜欢的心理学来分析,让我感觉更感兴趣.总之,觉得是个好书,在此推荐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
  
  
  
   PS:这有个目录: 序论
  原始的心理创伤
   ——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弑父恋母”案例分析
  本我和超我的战争
   ——莎士比亚《麦克白》的精神动力学分析
  孤岛余生
   ——《鲁滨孙漂流记》之创伤后应激障碍分析
  一颗被蒙蔽的心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偏见形成的心理分析
  厚重人格面具下的灵魂
   ——司汤达《红与黑》中于连个性化心理分析
  生命,为何轻言放弃
   ——歌德笔下少年维特自杀的心路历程
  浴火重生的凤凰
   ——《红字》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案例分析
  罪恶后的梦魇
   ——陀斯妥耶夫斯基之《罪与罚》主人公噩梦心理分析
  爱与恨
   ——《呼啸山庄》主人公希克厉的双重人格分析
  被禁锢的灵魂
   ——《包法利夫人》中一例躁狂抑郁症的心理分析
  我该怎么办
   ——莫泊桑《皮埃尔和让》中一例应激障碍的心理分析
  失身之累
   ——《苔丝》的性创伤精神分析
  为情驱使的一生
   ——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主人公之自恋人格的精神分析
  惩罚与解脱
   ——安娜·卡列尼娜自杀的心理历程
  自我的意志
   ——简·爱的人格成长分析
  畸形的母子关系
   ——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保罗恋爱的心理剖析
  征服内心之路
   ——约翰·克里斯朵夫的青春期心理成长经历分析
  魔鬼与天使同在
   ——《蝴蝶梦》中吕蓓卡病态人格的分析
  悲剧的灵魂
   ——鲁迅《阿Q正传》的精神创伤自救剖析
  萎缩的精神世界
   ——《围城》中方鸿渐的爱情婚姻心理剖析
  猜忌多疑为哪般
   ——罗贯中《三国演义》里曹操多疑性格的心理分析
  性压抑下的牺牲品
   ——施耐庵《水浒传》中潘金莲的精神分析
  从叛逆者到大英雄
   ——吴承恩《西游记》中孙悟空个性心理分析
  变态的情爱
   ——日本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中“风流公子”的心理分析
  编后记
  
  
  
  
  还没看完,但是对这几篇印象较为深刻,推荐
  
  失身之累
   ——《苔丝》的性创伤精神分析
  为情驱使的一生
   ——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主人公之自恋人格的精神分析
  畸形的母子关系
   ——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保罗恋爱的心理剖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