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战国东方五国文字构形系统研究

赵学清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0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

赵学清  

页数:

287  

字数:

293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战国文字上承两周金文,下接小篆及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本书选择战国时期齐、燕、韩、赵、魏的文字作为研究对象,对战国文字的真实面貌进行描写,对它进行断代研究,为汉字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战国东方五国文字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文字资料的研究,作者发现它们在构形上是成系统的。这种系统与汉字发展其他阶段上的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战国东方五国文字的构形系统可以从三方面来看,第一,它们的基础构件及其构字比例和甲骨文、金文比较起来已经相当完善;第二,从构字模式上看,形声字的比例大幅度上升;第三,从汉字结构层次上看,层次结构占据绝大多数,平面结构很少。这些表明,战国东方五国文字的构形系统已经成熟。

作者简介

赵学清,男,1966年生,山东莘县人。1986年本科毕业于山东聊城师范学院中文系。1991年7月在武汉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7月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000年12月进入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3年8月出站。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五国文字的单字整理与分析 第一节 单字整理的意义和目的 第二节 字际关系 一 异写字 二 异构字 三 同形字 第三节 单字的认同别异和字表制作 一 单字类聚与认同别异 二 单字统计与字表制作第二章 五国文字的构形系统 第一节 字形折分的原则 第二节 汉字的构件 一 汉字构件的类别 二 基础构件的确定 三 构件的功能 四 构件的归纳 第三节 五国文字的结构层次及构形模式 一 五国文字的结构类型 二 五国文字结构的功能模式第三章 关于五国“文字异形”的讨论 第一节 五国“文字异形”的讨论 一 “文字异形”的提出与含义 二 “文字异形”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五国“文字异形”的内容 一 五国文字的差异和字体风格 二 五国文字的差异和异写字、异构字 第三节 五国“文字异形”的评估和认识第四章 五国文字与秦楚文字的比较 第一节 五国文字与楚系文字的比较 一 个体字符的比较 二 文字系统的比较 第二节 五国文字与秦系文字的比较 一 个体字符的比较 二 文字系统的比较 第三节 秦始皇“书同文字”的性质及作用初探 一 “书同文字”的措施及其性质 二 “书同文学”的作用和启示第五章 五国文字和传抄古文关系初探 结语 一 五国文字构形系统已经比较成熟 二 五国文字是战国文字体系的一部分 三 五国文字呈现出明显的字体风格差异附录 参考文献 器物代码表 战国东方五国文字字形表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战国东方五国文字构形系统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