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谣俗蠡测

钟敬文 著,巴莫曲布嫫,康丽 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3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

钟敬文 著,巴莫曲布嫫,康丽 编  

页数:

305  

字数:

206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民俗演示人类历史轨迹,民俗随笔摘取社会人间世象,凝聚哲学思辨,曲现代作家、民间文艺学家、民间文艺学家、考古学家、文化人类学家、历史学家、民俗学家精心撰写的民俗学术随笔,是他们长期从事田野作业,社会调查,研究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创造的理论结晶,融学科交叉,历史考察与人生哲理于一体,展示了丛书的视野与品位。

作者简介

钟敬文(1903)本世纪初年,出生于广东湛第丰县。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家、散文家。早年留学日本,研攻民俗学。抗日战发时期,曾在南方前线从事宣传工作,并作有报告文学多篇。前后历任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及香港达德学院讲师、教授、研究生导师。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任北京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 一 十日、扶桑和乌鸦 二 蟾蜍、兔子和嫦娥 三 植物起源传说 四 从石龟到石狮子 五 民族志与古典神话研究 六 斗牛的起源与农耕 七 医药的源起与民间信仰 八 巫与医 九 古代民俗中的鼠 十 《老鼠娶亲》 十一 刘三驵乃歌圩风俗之“女儿” 十二 《杭俗遗风》 十三 《东国岁时记》 十四 重刊《北平风俗类征》 十五 民间艺术丛谈 十六 民间图画展览的意义 十七 高密民间美术 十八 关于民间戏剧 十九 看了乐亭皮影戏以后 二十 傩戏面具 二十一 丰富的中下层文化 二十二 民居漫话 二十三 传统文化随想 二十四 谈民族下层文化 二十五 节日与文化 二十六 民间节日的情趣 二十七 岁尾年头 二十八 忆社戏 二十九 花的故事 三十 啖槟榔的风俗 三十一 天问室琐语 三十二 我与她 三十三 六十年的回顾 三十四 难忘的杭州时期 三十五 民俗文化学思想的来龙去脉 三十六 反思与体会 三十七 屈原与民俗文化 三十八 文学研究与民俗学方法 三十九 诗和歌谣 四十 略谈巴赫金的文学狂欢化思想 四十一 民众生活模式和民众教育 四十二 民俗文化的民族凝聚力 ……编后记


编辑推荐

  十日,扶桑和乌鸦蟾蜍、兔子和嫦娥,斗牛的起源与农耕屈原与民俗文化,民俗生活模式和民俗教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谣俗蠡测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质量不错,价格又实惠。


大家经典,值得细读。


书的纸张不错,内容更不错。


我觉得书的内容很零碎,很散!


《谣俗蠡测》一书是我继《中国民俗通史——清代卷》之后在当当第二次上当的垃圾!论传统文化目前台湾及海外属正常水平,大陆垃圾甚多,很多著述都在水平线以下,稍不留神,就会上当!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海外水平最高,其次港台,大陆最次!事实也是:追根溯源,根在海外,是外国人最先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开启了利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本体论、系统论的思路去研究整理中国文献的先河。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大陆)民俗研究队伍的质量堪忧!鄙人感觉费先生的话高屋建瓴,一针见血!大陆作者,尤其不中不老的一代文化学人没有严格规范的学术根基,行文大多都是业余白话,用语邋遢不够精炼,毛病多极,钟文尤甚!而读者期盼的真正的中国白话原来在49年之前的大陆,现在大都在台湾作者那里。此书只能反证民俗的根脉原在民间,余无可言之处!你看过顾颉刚师的《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之后,再看此书,简直腐儒一个!惨不堪言!鄙人从事视觉艺术,原不想对此块作过多言论和评价,言多有失么,实在太看不过去了,请诸位后生擦亮眼睛啊,再不要让这类不伦不类的东西在但当晃悠了!你看看台湾的一般硕士论文大都在150页上下,大陆此类腐儒还是什么民俗专家、博导,哎呀,让后生脸上无光啊!关于大陆社会科学研究,***在90年代就指出,原话记不太清了,大意是“我们的科学研究现在(指90年代)比较弱,而社会科学一块儿不是弱,是差得太远。”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时你不妨看看1900前后那些来中国的外国人写的书,感受远比我们自己来得真切和敏感,同时还让你有一种国际视野在里面。真切期盼如李铸晋、汉宝德、白谦慎、雷德侯、李零、彭德之类作者,这些作者要么引经据典、详察博征,要么立身刚健、发一家之言,读来令人感觉气息崇正、深思飞扬!写书要么紧个样,要么放个样,谣俗蠡测一书不紧不松,还不如去读地方志、去和老农聊天!


    钟老的“命题作业”
  
    ——钟敬文民俗随笔《谣俗蠡测》编后记
  
  
    作者:巴莫曲布嫫 康丽
  
  
    时在春中,阳和方起。作为后学,我们在钟敬文教授97岁华诞之际,终于完成了先生亲自命题的特殊作业:编选出了这本沉甸甸的民俗随笔。
  
    先生亲自将本书定名为《谣俗蠡测》,意味十分深长。我们在文章的选读过程中,也渐渐领会了先生的寓意。“谣”、“俗”二字,实则涵盖了先生一生学术探索历程的一体两翼。在此,“谣”蕴含着先生的民间文艺学研究;而“俗”则综括着他对中国民俗学的理论思考。作为中国民俗学的奠基人之一,先生常常以“我是五·四的儿子”为骄傲,当年他积极投身于“歌谣学运动”,以歌谣的搜集与研究为始端,踏入民俗文化的华野天地,在中国民俗学八十个春秋风雨如晦的曲折进程中,始终孜孜不倦地耕耘着,探索着,建树着,始终秉持着“知难而进,除死方休”的学术精神,直至今天,他依然精神抖擞、敏赡睿思地奋斗在民俗学教学与科研的第一线。正如学界所知,三十年代,他从歌谣学草创鸿图,建构了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学科体系;八十年代,他立足于民间文艺学在新时期的拓展,又标举了民俗文化学的崭新蓝图;世纪之交,他又更新了民俗学中国化的全新阐释,倡导要建立起“一国多民族的”中国民俗学派。在先生一生的著述中编选这部随笔的同时,我们从先生走过的漫长学术历程回观了中国民俗学的发展进程,而“谣”、“俗”二字正是其中最为重要求索且相互关联着的两个维度。
  
    我们师从先生,虽然知道每一阶段的学习都只能是在艰辛蹒跚之中才能在学养上有所增进,却未曾想到本书的编选,不仅是一种“读解”,更是一种“聆听”,翻开每一篇文章,那字里行间都在讲述着先生各个时期的学艺经验,文中始终流动着智慧与哲思、又不乏情趣与诗意,使我们收获到了如此丰厚的德与知。先生历来强调为人与为学的关系,在每一届新生踏入校门的第一堂课上,先生都会从“首先学会做人”讲起,而在他的著述与文章中往往会在论及学术的同时透露出他对人性与品格的高度重视。仅从本书题中的“蠡测”二字,就能从中窥见先生对为人与为学的深刻把握。我们都知道“以蠡测海”这个典故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而先生立题落笔于此,言近旨远,含蕴着以小见大,探渊索珠的寓意,可谓“一言而巨细咸该,片语而洪纤靡漏”。而先生本人作为老一辈的民俗学家,后学景仰的学术巨擘,却以“蠡测”概括本书结集的指归,从中可知先生庄重的治学态度与严谨的自我评价,更深藏着他虚怀若谷的谦逊谨慎和高远弘毅的大家风范,也贯注着发人深思的警策。
  
    我们想,这也是先生“命题作业”的初衷,他要求我们将编选工作当作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去自觉体认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的要义,去认真思索做人与问学的宏旨。在历时数月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先生多次亲自指导,从他一丝不苟的圈批中,从他认真听取的眼神中,我们领悟到了先生教书育人的良苦用心。“谣俗蠡测”四个字,让人玩索不尽,抽绎无穷。正如在我们《中国民俗学史》的第一堂课上,先生的高足董晓萍教授在题为《跟着先生学治史》的指导报告中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怎样学到先生的‘真功’?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的,我们应该在治学过程中不断地向自己追问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
  
    在此,我们还应就本书的编选工作向读者作一个交待:
  
    先生一生著述宏富,文章华翰,已经出版的文集与选集等以身高,而从这套丛书的角度来考虑采择也当不失其“随笔”之旨趣。故,全书所收的58篇文章,也可谓“蠡酌管窥”先生的学术楷式,故以兼具学术性与趣味学为原则,在编排顺序上力图从具体的民俗事象,到中国民俗学史的回顾,再到学科理论的思考。从时间跨度上看,早自1933年的《中国的植物起源传说》,近迄1999年的《建立中国民俗学派》;从文章体类上看,内容广泛,有长有短,不拘形式,举其要者,大凡有这几类:其一,丛考杂辨式的学术性札记,如《十(九)日、扶桑和乌鸦》、《从石龟到石狮子》、《民俗中的鼠》等,或证古经,考今俗;或说事象,析俗理,辨疑惑,多属先生早期研究中在名物考释、事象分析中的一得之见,或一家之说,贯古通今,洞中肯綮,即使对今天的民俗学研究来说,也同样深有值得参照的学术价值; 而先生早年倾力所著的学术长文,也依据上文所述的学术性与趣味性的原则,节选其中一、二另题按序收编,如《巫与医》、《植物起源的传说》等,以飨读者。其二,随笔丛谈式的散记,如《传统文化随想》、《天问室琐语》、《啖槟榔的风俗》等,主要是话文化,记风土,示俗趣,明事象,探学艺,以至一书之评解,或述某俗之偶感,举凡所录杂识,皆意兴所致,亦庄亦谐,别有情趣,从中不难品味到先生作为诗人和散文家的文心智思,词约事丰,皆有妙谛。其三,学理阐发式的述论,如《民俗文化学思想的来龙去脉》、《屈原与民俗文化》、《建立民俗学的中国学派》或叙或议,因事见理,由浅入深,清简晓畅,文笔生动,既具学术性的思辩,又具有知识性的开启,读者定有会心,从中领悟民俗与民俗学的潜在的义理与显豁的意蕴。其四,先生平素所作的题跋,即使是在这样平易的话语谈说之中,也不乏精见,胜义迭出,而且总是让人顿悟而邈远……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掌握的材料也难以尽纳其中,编选过程中也定有疏漏、缺失与不周之处,敬请读者给予指正。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从接受任务到编选成书,我们的心绪始终萦绕着心动与感动:心动于先生给了我们这个问学受益的机会,感动于先生蠡测谣俗的博大胸怀。我们希望先生这部民俗随笔的出版,能为更多的读者打开通向民俗学胜境的一道窗口,去品味其中的民俗意趣与文化蕴藉。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非曰能之,愿学焉。
  
    我们愿与读者共勉。
  
  
    编 者
  
    1999年4月24日
  
    于北师大民间文化研究所
  
  
    
    钟敬文著:《谣俗蠡测──钟敬文民俗随笔》,
  
    巴莫曲布嫫、康丽编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钟敬文也能代表中国民俗学的最高水平?
读了钟敬文的《谣俗蠡测》,甚为失望。
论传统文化目前台湾及海外属正常水平,大陆垃圾甚多,很多著述都在水平线以下,稍不留神,就会上当!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海外水平最高,其次港台,大陆最次!
事实也是:追根溯源,根在海外,是外国人最先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开启了利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本体论、系统论的思路去研究整理中国文献的先河。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大陆)民俗研究队伍的质量堪忧!鄙人感觉费先生的话高屋建瓴,一针见血!大陆作者,尤其不中不老的一代文化学人没有严格规范的学术根基,行文大多都是业余白话,用语邋遢不够精炼,毛病多极,钟文尤甚!而读者期盼的真正的中国白话原来在49年之前的大陆,现在大都在台湾作者那里。此书只能反证民俗的根脉原在民间,余无可言之处!
你看过顾颉刚师的《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之后,再看此书,简直腐儒一个!惨不堪言!
鄙人从事视觉艺术,原不想对此块作过多言论和评价,言多有失么,实在太看不过去了,请诸位后生擦亮眼睛啊,再不要让这类不伦不类的东西在但当晃悠了!
你看看台湾的一般硕士论文大都在150页上下,大陆此类腐儒还是什么民俗专家、博导,哎呀,让后生脸上无光啊!
关于大陆社会科学研究,***在90年代就指出,原话记不太清了,大意是“我们的科学研究现在(指90年代)比较弱,而社会科学一块儿不是弱,是差得太远。”
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时你不妨看看1900前后那些来中国的外国人写的书,感受远比我们自己来得真切和敏感,同时还让你有一种国际视野在里面。
真切期盼如李铸晋、汉宝德、白谦慎、雷德侯、李零、彭德之类作者,这些作者要么引经据典、详察博征,要么立身刚健、发一家之言,读来令人感觉气息崇正、深思飞扬!
写书要么紧个样,要么放个样,谣俗蠡测一书不紧不松,还不如去读地方志、去和老农聊天!


相关回应见: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564083/


2010-01-22 05:13:03 民俗学的秋菠 (Amazing, folkloristics...) 请楼上的看清楚再予以置评。《谣俗蠡测》是在“民俗随笔”丛书中出版,何谓“随笔”?自然不是研究专著。你拿来与顾先生的《秦汉的方士与儒生》进行比较能成立吗?


2010-01-22 08:40:46 品三 见过许多崇洋媚外的,没见过崇洋媚外到了这么无耻地步的。
30年前,我们的学术规范没有恢复和建立起来,我们的学术水平确实显得比较弱。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这位老兄对学术进展毫无知见,居然还在拿几十年前的老话来批评当代学术,真是可笑复可怜。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学术,钟先生这些文章,大都是几十年前的随笔小品,又不是正式论文,谁说过这些东西就代表民俗学最高水平了?
如果我也以“论文”的要求来要求所谓“克来妻嚎”的这篇狗屁文章,你不也是一文不值吗?


2010-01-22 12:42:19 英古阿格 (阿格) 假如中国民俗学需要几个假洋鬼子的青睐才能“名正言顺”,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坚守阵地,熬苦求真,中国民俗学有这样一批开拓者、坚守者,中国民俗学有着不凡的过去,也会迎来辉煌的明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