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教程
2004-2
上海文艺出版社
顾仲安
283
无
《中国硬笔书法教程》包括硬笔书写的重要性及其发展概况;硬笔书写工具;选帖;临摹;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
第一章 硬笔书写的性要性及其发展概况 第一节 硬笔书写的重要性 第二节 硬笔书写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硬笔书写工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纲笔 第三节 墨水 第四节 纸张 第三章 选帖 第一节 选择帖的重要性 第二节 选择标准 第三节 要借鉴古代碑帖 第四章 临摹 第一节 选帖的重要性 第二节 选择标准 第三节 临帖的方法 第四节 临摹的技巧 第五节 临摹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 第一节 钢笔书法与毛笔书法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 钢笔书法与毛笔书法的特点比较 第三节 习书是否一定要从毛笔书法入手 第四节 钢笔书法要临鉴毛笔书法 第六章 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 第七章 书写笔顺规则 第八章 楷书 第九章 行书 第十章 楷书向行书过渡 第十一章 行楷的笔画 第十二章 行楷的偏旁部首 第十三章 行楷的笔法和结构 第十四章 硬笔书写章法 第十五章 日常应用文的书写方法 第十六章 硬笔书法欣赏 第十七章 参赛作品 第十八章 钢笔字帖鸟瞰 第十九章 国内外钢笔发展的趋势 第二十章 圆珠笔的发展、构造及使用
右点 要求起笔轻,向右下侧按,然后顿而回锋收笔,笔势向左上。 左点 要求向左下侧轻落笔,用力下按回锋收笔,笔势向右上。 竖点 重落笔下按后移笔向下,然后向左上回锋收笔,笔势向上。 横点 由左向右轻落笔,移笔下按后往左回锋收笔。 长点 它的起笔、收笔与右点同,只是中间要慢慢用力向右下侧按,由细到粗,由轻到重,腹部稍呈弧形。 横 钢笔楷书中的横,可分为长横、短横、斜横三种。横的基本原则是平。而这平,不是一般的水平,是稍带斜势的平。 长横 起笔略重,然后稍稍提起,由左向右运笔,接着用力按后稍驻,向左回锋收笔,笔势向左。长横书写时中间运笔轻而快,两端重而缓。 短横 一般情况下,轻落笔后向右用力下按,趋势略微上翘,稍驻后回锋收笔,笔势向左。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如果用在左边为重落笔,用在右边则仍轻落笔。 斜横 书写要求基本与长横相同,只是横的倾斜度要比长横大。 竖 钢笔楷书的竖则分为长竖、短竖两种。长竖中又可分为垂露、悬针两种。竖的基本原则是直,也就是不管在中间、两边还是上下,竖都要写得直,不可倾侧歪斜。 垂露 要求起笔稍重,顿而提笔向下,最后驻笔向上,回锋收笔。两端用笔稍重且缓,中间运笔轻而略快。 悬针 要求起笔略重,顿而用力下行,中间蓄势,然后疾速出锋,呈银针状。 短竖 要求重落笔,顿而提笔向下,末端稍驻,回锋向上收笔。 撇 钢笔楷书的撇有平擞、斜撇、竖撇三种。撇不大容易写好,它运笔快,柔中带刚,因此,练习的时候尤要注意 平擞 其特点是短而锐。要求落笔稍驻,然后迅速向左撇出。向左撇时,边用力边提笔像宝剑一样锋利 斜撇 要求起笔略顿,然后用力向左下方,中间蓄势,最后快速提笔出锋。其状如兰花叶子,一般与斜捺相呼应。 竖撇 要求起笔顿而竖直向下,中间蓄势,然后转笔快速用力向左下方提笔出锋。 捺 钢笔楷书的捺分为短捺、平捺、斜捺三种。捺的过程姿态多变,按提结合,韵味无穷。……书摘1 2.归纳的技巧 归纳,就是临写者对所临之帖在临写过程中深入分析研究,抓住特征,从点画、结构到章法,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因为每一个书家的书体都有他的特征,临写者抓住了这些特征,摸索出规律,临写时便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说把帖中的各种点法、横法、竖法、撇法、捺法等零件拆开来,分类集中一起,分别临写,就可以掌握各种笔画的走势、风格、特征,然后临整个字;又比如按范字偏旁部首、组合结构归类,然后选临每一类有代表性的字;又比如根据自己临帖中的某一方面的弱点,集中临这几个字,每次要求不同,先练点画,再练结体,后练笔法和气势,最后综合练习。 按规律分类临写的方法,首先要学会归纳,才能找出规律。它便于临写者集中时间和精力,较快地了解和掌握某一笔画和某一结构的带有规律性的共同书写方法,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比较的技巧 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才能提高。比较是临摹之道,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临摹不是整篇誊抄,因为那只是形式上的临摹。临摹的关键在于比较。字帖上的字和自己临写的字是比较的双方。比较,是一笔一画地分析解剖,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细心对照。从笔画的方向、线条的长短、点画的关系、曲直的角度、位置的高低、部件的间距、形状的大小、首尾的笔致以至各部分之间的搭配、主次的关系、局部的造型和整体感觉的比较,等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检查,逐一解剖,细心对照。哪一笔像,哪一笔不像;哪一个偏旁,结构像,哪一个偏旁,结构不像;同一个字中,哪个部件部位没摆好,哪个部件部位很妥当……多看多想,训练自己的眼力,寻找自己的差距。第一遍发现的未临好的字,尽量在第二遍临摹时加以纠正或至少纠正一部分。这样,观察力、审美观念在不断提高,范字在大脑里的印象不断深化,每临一遍皆有收获,才能进入书家常说的:“心中有字,然后手上有字”的可喜境界,写出来的字渐渐接近原帖。 4.读帖的技巧 临帖贵熟读,忌生临,更不可“死”临。 临帖之前先读帖,读帖就是多看字帖。 读帖可以正襟危坐,临窗拜读;可以夜深人静,冥思苦读;可以湖畔漫步,欢快地读;可以见缝插针,有空就读;如逢出差,随身带帖,乘车候船、饭前饭后,抓紧片刻快快地读;无论何时何地,合上眸子,脑海荧屏,幻出字帖,悠哉游哉,潇洒地读……不过,读帖有个规矩,循规而读,方有收获。 一是认真观察每个字的整体形态,从一个一个的单字中去细心体会整个字帖的风格流派,使自己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二是认真分析字帖中每一个单字基本笔画的用笔特点。用笔特点主要表现在笔画线条的轻与重、徐与疾、长与短、曲与直等方面。分析基本笔画的写法是读帖的一个关键。 三是认真掌握每一个单字的结构、偏旁所占比例的大小,掌握每个字的重心所在。 只有用心读帖,反复读帖,才能把握这本字帖的用笔、结体、布局等特点、方法、要领,边读边临,边临边读,默记精华,背帖时心中有数,下笔时不至迟疑,进步自然就快多了。 5.测验的技巧 在临摹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之后,进行应用文或书法、章法的自我练习、测验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先将字帖上临过的文字拆散,重新组合成一段或一篇应用文内容。鉴于这种练习不临原帖内容,而仅默其单个字的书写字形规律,所以既有背帖的功夫,也会自然流露明显的个性特点,甚至于写出新的风貌。自我测验时不可以拿帖找字临写,待测验后将写成的应用文的字样到字帖中找同样的字进行对照比较,差异较大者再逐字临摹,强化记忆,再进行一次测验。说实在的,这种办法是一个由人(临帖)到出(有传统基础,又有个性特点)的过程。这种读帖的技巧,既提高了兴趣,又促进了书艺。第五节 临摹中应注意的问题 1.摆脱旧我、开辟新路 有人测验过,同一个人重复写一个字,小学低年级学生写的,形体很不相同;而成长人写的却非常相似。这说明书写的年份越长,印在大脑里的字迹越根深蒂固,所以,一般说来,习字对于中小学生,对于一些字体尚未成形、不良书写习惯尚未形成的青少年来说,相对要容易一些。他们一旦有了正确的引导,选择一些合适对路的字帖,并在临帖的方式方法上加以科学的指导,并长期持之以恒,那他们就比较地容易接受新的字体,会收到良好的习字效果。 但是,不少年纪渐大的中青年、老年人,以前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书法基础训练,在学习中也没有注意将字写得美观大方,平时书写时兴之由之,结构笔画完全按自己多年习惯随意挥洒,错误的书写方式已经定型,心理上形成了一种书写定势,以致于一动笔就拋不开原来的积习。 这其中不少同志,为了想写好字,纠正以前的积习,并且买来字帖认真临摹,甚至临了很长时间,但是,收获不大,见效不快,这是什么原因呢? 主要是在临写过程中,没有下狠心摆脱“旧我”的决心。他往往只是打算在现有的字体上作些小改小革,修修补补,尽管口头上说自己的字不好,但毕竟对自己朝夕相随多年的书写习惯颇有感情,很有几分自我欣赏的心理,难舍难分,藕断丝连。因此,在临帖时,或则对字帖视而不见,或则看得不仔细,临得不真诚,常常按自己固有的意念,随意改变笔画,处处顽强地表现自己原有的笔画字形。如此状态下的苦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并未掌握,旧的习惯“势力”不肯退出自己的脑子,离开了字帖,老的写法仍然跃然纸上。这种老是自己“学习”自己、表现自己、年纪越大越难摆脱的惰性,严重影响着学习的进步,久而久之,对自己的字能否练好便丧失了信心。 所以说,临帖中必经的第一扇大门是摆脱旧我,忍痛割爱,做到“无我”,压抑自我,通过临摹训练,掌握和运用字帖中点画、结构的种种规律,然后将它们发挥在自己的书写过程中,这实在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 2.先专后博,先入后出,是一条正确的学习书法之路 临摹字帖,只是掌握书法艺术技巧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首先应当定一本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名帖作为自己起步的“宗主”,专攻的目标。必须从开始学习时起就忠于字帖的原貌,朝夕相处,苦心孤诣,循规蹈矩,一心一意,反复临写,不得加杂半点自己的主张,直到把这本字帖字体的运笔、结体、章法以及神采气韵内蕴风貌,全部吃透了,掌握了,意态毕肖,形神兼备,才叫人帖,就是“写进去”。……
“字如其人”,字是一个人修养、人格的外化。能写一手漂亮、潇洒的好字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如果你的这个梦想还没有实现的话,《中国硬笔书法教程》会教给你怎么与你的梦想更接近。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