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纪念集
2002-6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鲁迅纪念馆 编
345
《周文纪念集》中的“亲友回忆”部分的文章除少数几篇外,大部分是周文同志的家属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采访得来的,这次我们根据采访录音将它们整理了出来,这些整理后的文章大部分又经叙述者本人或他们的家属审阅,在此我们向他们表示感谢! 在《周文纪念集》之前,关于周文同志的研究已出版过《情钟大众》、《论周文》等专集,因此书中的“业绩评述”部分所收的文章主要是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周文同志从事革命工作和文学创作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以他的努力在革命工作、文学创作、文艺大众化实践以及报纸编辑出版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为现代文化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亲友回忆忆周文同志 夏征农周文同志的精神财富 王尧山斯人已逝友情长存——回忆与周文早年在故乡的交往 胡青柏忆少年时期的朋友周文 兰悦忠周文参加革命前的经历 郑育之关于周文同志在上海工作时的片段回忆 郑玉颜怀周文 萧蔓若周文引导了我 牧野周文在成都片段 车辐杂忆周文在“文协”成都分会 方敬周文与大众读物社 胡采回忆大众读物社 张思俊我和周文同志相处的时候 方之中回忆《边区群众报》的出版和大众读物社 刘立夫回忆周文二三事 王修缅怀我的老首长——周文同志 成应生我可敬佩的老领导 刘成信虽死犹生 张惜卿心书 何枫业绩评述来自故乡的纪念 吉庆英走向“左联”的周文 张小红坚定顽强脚踏实地的战士——周文在上海的革命活动 李小英令人敬仰的职业革命家周文 徐则浩试论周文的小说创作 李丹朱文华关于周文纪念鲁迅的文章 李浩地方文学的革新——简论周文成都时期的文艺创作乔丽华周文对陕甘宁边区公文改革的贡献 李忠全周文在马列学院的语文教学工作 王仲清一个遥远的身影——对周文的断想与思考 胡发云从“周文专库”看周文 蔡敏遗文小辑鲁迅先生是并没有死的把鲁迅先生遗留下来的艰巨放到我们大众的肩上来学习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与思想斗争“学习鲁迅精神”鲁迅成都的纪念“蚍蜉撼大树”鲁迅先生与反对复古鲁迅先生和“左联”鲁迅先生与文艺大众化从鲁迅的杂文谈到实味鲁迅先生的党性向中国文化新军最伟大与最英勇的旗手学习——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纪念鲁迅先生逝世第十周年改编民歌的一点意见——《四川民歌》序二儿歌六首秧歌二首民歌四首四川的童话四川的童话(二)四川的童话(三)血印和尚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周文自传《周文自传》整理附记 周七康资料二则周文生平简表 周七康编周文研究资料目录 何俭朝编后记
周文同志的精神财富 周文同志和我交往比较长,1932年我们就认识,1934年我接替周文同志担任“左联”组织部的部长,和其他方面工作的接触,因此,我对他比较了解。后来他到四川到延安,我们就分开了,并且有很长的时间,一直到解放以后才有机会再见面。我感觉周文同志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他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他终身都是为了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因此他不管在任何的环境下面能够坚持下来,和困难做斗争,和敌人做斗争。共产主义信念是他的精神上的动力,没有这个动力,就不可能发挥他这样的重要贡献。 第二点:是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的是他高举无产阶级的文学,从这一点出发,和中国的实际结合,因此他的创作有战斗性,具有时代的巨大的启发性,特别是他高举大众化的旗帜,对当时左翼文化运动的发展有着实际的贡献,这在文学史上也有着独特的意义。 第三点:我们向周文同志学习的是艰苦朴素,不怕困难,坚持斗争这个宝贵的精神,这一点我们在过去是有深刻的感受的。那时在“左联”时期,生活都是要靠自己,周文同志在那个时候还抱病坚持创作,用创作来维持他的生活,这样艰苦的生活是很不容易度过的,以后不论在四川也好,延安也好,周文同志都是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