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万古江河

许倬云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6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

许倬云  

页数:

356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上,我所看到的十分有限,正如渚岸望江,有时看到波涛汹涌,有时看到平川缓流,终究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假如用河流为比喻,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如黄河、长江。黄河、长江,源头相距不远,都在巴颜喀喇山区,一向北流,一向南流。这两条大河的水系,笼罩了中国的大部分疆域,然后殊途同归,倾泻于太平洋的黄海与东海。两个水域分别在中国的北部和中南部,界定了两个地理环境,呈现了自己的文化特色。黄河九曲,夭矫如龙,先是昂首北上,接着俯冲南下,然后迤逦向东,倾注大海,带走了万仞黄土,铺散在千里平原,天玄地黄常为中国宇宙的本色。黄河带给中国肥沃的土壤,也挟来一次又一次的洪患劫难。中国人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也积聚了文化的创造力。因此,本书封面以黄河为象征。只是长江水系,支流复杂,多姿多采,也许更近似文化长河的变化景象。长江源自巴颜喀喇山下的涓涓细流,先流向西南的深谷,袭夺金沙江,再流入四川接纳沱江、岷江、嘉陵江,汇集了藏边甘青的灵水,始成洪流。从此,大江东流,在冲破大巴山的拦阻时,奔腾叫啸,两岸峰高及天,神女雾掩,巫峡云遮,藤萝垂碧,滩险水急。江水又东,出峡之势,直泻千里,奔入湖广丘陵湖泊,于是浩荡奔放,始成大器。江水又东,一路收容湘资沅澧,以及赣江、清江带来的南方雨流和汉水带来的中原黄土,更有雍容广大的气象:星沉平野,月上东山,远树近山,江渚沙洲,美不胜收。自此东下,江水浩瀚,日月出入其中,隔岸但见山影。过了南京,遂与海通,广陵夜潮,石城汐止。江海相拒相迎,进退之间,或则江水积淀成洲,拦江截流;或则江流冲刷,裂岸崩石。终于大江倾泻入海,一时还不能与海水融合,俨然是蓝色大海中的一条绿色潮流。有大江带来的水流,挟来的数千里泥沙,海洋始能成其大。百川朝宗,天下众流都在五洋七海中泯合,无所区别!中国文化从源头的细流,长江大河一路收纳了支流河川的水量,也接受了这些河川带来的许多成分,终于汇聚为洪流,奔向大海─ ─这一大海即是世界各处人类共同缔造的世界文化。本书是为这一代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也就是中国文化成长发展的故事,及对于这一过程的解释。在这一故事中,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都不断变化:由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一步一步走向世界文化中的“ 中国”。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和“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这一“自己”与“他者”之间的互动,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也占有更大的地理空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经历了数千年,一个多元而复杂的中国文化体系,终于成形。本书叙述的故事,因此是一个主角与场景经常转变的曲折历程。正如广场上的活动,可能只是几个人之间的谈话,逐渐吸引了附近别人的参与,经过几度转折,竟聚集为不少的群众,讨论的主题也可能远离了原来的谈话。当然,这样的譬喻,究竟还是太简单,不足以形容文化史的复杂性。本书各章的标题,得益于梁任公先生《中国史叙论》中所述的观念,将中国文化圈当作不断扩张的过程,由中原的中国,扩大为中国的中国,东亚的中国,亚洲的中国,以至世界的中国。凡此阶段,因为我们的时代已与任公的时代不同,举凡中国文化史的史料、中国历史的知识,以及其他文化历史的研究,于最近百年来均有长足进展,是以本书不仅有自己设定的断代,于各个段落的界说也有自己的认知,而毋须受任公历史观念的约束。既然本书是以中国文化圈的发展为主要着眼点,其不同于一般中国通史的内容在于不以政治体为界定中国文化圈的断代标杆。因此,本书完全与中国传统正朔纪年的理念脱钩,是以公元纪年划分为几个大段落。公元纪年,只是为了约定俗成的方便。这些大段落的起讫,也只是取其年代的整数。文化演变是逐渐的,不能刀切豆腐,干净利落地切断演变线索,是以,本书于叙述历史事件的变化时,稍有超前落后若干年,逸离断代的情形。为此,本书的前半(第一章至第五章),以公元1500年为断代下限,此时正是全球经济体系成形的前夕。后面三章,叙述的则是中国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五百年。这五百年间,中国体验了没顶的惊险,也学习着弄潮儿冲浪的功夫。这是占人类社会四分之一人口的庞大族群,以数千年积蓄的能量,投身演出的五百年悲喜剧!本书既以文化发展为主题,应当同时论列文化内容及文化外延。在文化内容方面,本书将于日常文化、人群心态及社会思想多所注意,尤其注意一般小民百姓的生活起居及心灵关怀。中国的正史,一向是帝王将相、圣贤名流的记录。近世新出版的通史,仍不能摆脱以政治史为纲之旧习,日常生活部分少见着墨。本书转移叙述的重点,并不是轻视朝代更迭、国家兴亡,以及各时代的典章制度、嘉言懿行。凡此项目,史学界前辈均已有过叙述。本书之另有着重,其实也是为了补苴一般通史的空白。今日读史的读者,不同于旧时,在这平民的时代,大率受过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对历史有兴趣。他们关心的事,当为由自身投射于过去,希望了解自己何自来,现在的生活方式何自来。本书在此等处着手,既为了针对读者的求知欲,叙述日常生活及诸种心态观念的来龙去脉,也是为了这些事项本身的演变有其漫长的过程、丰富的内涵,值得史学工作者探讨。中国文化,本有内华夏、外诸夷的传统。近世以来,民族史学与民族国家的建构同步进行,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现象,近代中国史学不能自外于这一潮流。于是,中国人的历史观承受上述两项因素,每每有中国文化自我中心的盲点,以为中国文化既是独步世界,又是源远流长。中国史学对于中国以外的事物,大多不大注意,甚至于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史实,也往往存而不论。本书呈现的中国历史,是一个接纳多元的复杂体系──这样的形象,与中国文化中心论的观点颇为不同。中国文化的特点,不是以其优秀的文明去启发与同化四邻。中国文化真正值得引以为荣处,乃在于有容纳之量与消化之功。本书为了弥补自我中心观念造成的缺陷,于文化圈的内外关系,特加注意。在这一主题范围,本书不仅注意中国文化放射于其他文化的影响,也将注视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域外文化曾有过的影响。本书目的,除学术兴趣外,也不辞冒天下之不韪,拟对国民自大心态的偏差,尽规劝谏诤的努力。如前所述,今日的世界已渐为一体,任何地区的居民都必须与其他社会或其他文化的成员,有所交往。过分自大,难免自蔽,于己于人,均非健全正常的心态。为此,本书将于中外文化交流的现象,在每章中特有专节讨论。除了文化交流现象以外,本书也将有专节,比较中国文化及其他文化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特定现象。比较研究,可以有助于了解文化发展中,哪些是历史的共相,哪些是自己的殊相。老子说,知人为之智,自知为之明。所谓知己知彼,没有可作为参考的比较,即不易有真正的自知之明。本书各章都有中外文化比较的专节,其所以选取各该历史现象为比较的主题,并不意味该一时代只有这一现象值得注意,却毋宁是选取一项,当作标本而已。大致言之,本书于史前部分,并不设定“中原”观念,而于历史时代所谓的 “中原”,也常有不同的定义。在空间上,“中原”是移动的,可由秦汉的黄河中游及关中,扩大为中古时代的华北,再移转到近古时代的东南,以至近代的沿海。而且,“中原”作为讨论中国文化史的观念,也与讨论政治史的内涵不同。中国文化,若作为一个文化圈,则在每一个时代,都可以超越政治或地缘定义的“中国”。最堪注意的,则是中国文化于中古以来,俨然是东亚许多地区共同参与的一个文化体系。本书第四章以下,于中国文化系统的讨论,即有不限于中国地区的理解,其中若干中外比较,是为了解释中国历史发展之特点,讨论他处史实则是为了陈述时代背景。总之,今世所有的文化体系,都将融合于人类共同缔造的世界文化体系之中。我们今日正在江河入海之时,回顾数千年奔来的历史长流,那是个别的记忆;瞩望漫无止境的前景,那是大家应予合作缔造的未来。万古江河,昼夜不止。谨以此书,向千百代的祖先,献上敬礼!最后,撰成此书,许多观念得自一生师友与学生的启发,一并致谢,恕不能列举了。撰写过程中,汉声同人,尤其吴美云、汤世铸两位费力最多,甚感。曼丽时加鼓励,本书书名,即是她想到的!

内容概要

本书以江河流域的扩大比喻文化的进展,从中国文化发轫的地理空间开始谈起,论及史前时期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分合,然后再细述中国文化在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一步步扩大进入世界体系的历程。全书以中国文化面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帝国压力下的“百年蹒跚”为结束。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有民俗生活、思想信仰等。更重要的是,本书不但摆脱了中国文化本位主义,也着重于庶民观点及大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每每以全球文化的高视点,来诠释多元、复杂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其视野之开阔、思路之宽广,实为相关著作中所仅见。 《万古江河》是许倬云毕生智慧的结晶,也是他对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的创新诠释!本书以江河流域的扩大比喻文化的进展,从中国文化发轫的地理空间开始谈起,论及史前时期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分合,然後再细述中国文化在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一步步扩大进入世界体系的历程。最后,全书以中国文化面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帝国压力下的「百年蹒跚」为结束。《万古江河》近27万言,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有民俗生活、思想信仰、文学艺术、经济社会的演变、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互动等,字里行间既有高空鸟瞰式的宏观洞见,又有具体日常生活的细微描写。

作者简介

许倬云,把严谨、精深的学术内容,能阐释得举重若经,又能叙述得深入浅出,非大学者不能为。许倬云这位享誉国际的著名历史学家,就是这样一位学贯中西历史、识跨不同学科的大学者。
  许倬云,193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自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后,先后执教于我国台湾

书籍目录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第1节 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第2节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第3节 农业与聚落 第4节 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第5节 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第6节 复杂社会的出现 第7节 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3世纪) 第1节 进入青铜时代 第2节 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第3节 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第4节 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第5节 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第6节 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第7节 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第8节 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第9节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第1节 普世国家体制 第2节 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第3节 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第4节 民间的信仰 第5节 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第6节 走向南方 第7节 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第8节 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第9节 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东亚的中国(公元2世纪--公元10世纪) 第1节 秦汉帝国的崩解 第2节 中国与周边民族 第3节 佛教的影响 第4节 文学与艺术 第5节 天文、数学与医药 第6节 中古的衣食住行 第7节 经济形态的转变 第8节 民族关系 第9节 中国对外关系 第10节 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公元10世纪--公元15世纪) 第1节 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囝体制 第2节 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第3节 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第4节 经济与多元网络 第5节 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第6节 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第7节 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第8节 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第9节 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公元15世纪--公元17世纪) 第1节 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第2节 人口与生活资源 第3节 大海波涛 第4节 第一波西潮 第5节 明代的工业 第6节 明代的市场经济 第7节 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第8节 明代思想的转变 第9节 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第10节 明朝时的台湾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公元17世纪--公元19世纪中叶) 第1节 清帝国的性质 第2节 台湾的开发文化冲突问题 第3节 清初民族与 第4节 清代学术风气 第5节 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第6节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第7节 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第8节 中国与西方 第9节 通俗文化 第10节 当时的欧洲百年蹒跚(公元19世纪中叶--公元20世纪中叶) 第1节 内忧与外患 第2节 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第3节 教育制度的改变 第4节 近代中国的武化观象 第5节 都会文化的勃兴 第6节 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第7节 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第8节 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第9节 台湾百年的变化后言图表索引

章节摘录

书摘以沙漠草原为主的草原文化 先从北边说起:蒙古地区横跨中国的北方,草原上的牧人逐水草而居;而东北地区,有大河和密集的大树林,那里的居民靠渔猎维生。草原牧人与东北森林居民是最早接触和交流的族群,他们的生活习惯有不同处,也有相同处,不同处是森林居民比较定居,相同处是他们都靠牧、猎维生,都能跨马作战驰骋千里,攻伐其他地区的居民。中国历史上重要事件之一,就是北边的牧人和猎人,会时时因粮食不足而南向侵犯农业地带。农牧的分界线,即是长城所经之处。自古以来,牧人、猎人与农夫之间,沿着长城线往来拉锯,贸易与战争都在此进行。 两条大河,两个文化区 中国的农业地带应划分成两个地区:一是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和黄土平原;一是长江流经的长江中下游。黄河、长江都源自青海的巴颜喀喇山,起源地相差不过几十里,但两条河流在中游地段,一向南一向北,跨度极大。它们的跨度,象征了中国本部历史的多元发展。最后,黄河、长江分别流入黄海、东海。这两条大河,一是黄色,一是绿色,正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 黄土平原上的居民,背向青天脸向地,艰苦求生,每一份粮食都是靠自己的汗水换来的。土地要经过耕耘成为熟地,双手上的厚茧缝里充满了黄土,因此他们坚定地固守在家乡,不愿迁移。他们吃苦耐劳、安土重迁,心态比较保守。但他们在南方长江流域的邻居就不一样了。长江经过高山以后,流入丘陵,穿过四川的峡谷,奔向有着湖泊和小河流的大平原。丘陵山林里有足够的粮食,湖泊和河流旁有许多肥沃的土地,所以这个地区居民的生活是快乐的,心态是活泼的,他们愿意变动,也不在乎变动。他们的歌唱有如树林里的清风和溪谷里的流水。 北方的黄河文化孕育了循规蹈矩、守分安命的儒家;在南方,出现的却是多思辨,甚至是辩证式的老子和庄子,对宇宙充满了问题。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圆圆的曲线一直都是南中国最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相对而言,黄河流域的艺术表现形式却是正方、正圆、正三角,极为厚重。 这两个文化区之间,只有一些像秦岭和伏牛山不算很高的山,并且有许多通道相通,所以黄土的中国和长江的中国,虽似隔离,却能持续不断地交流、冲突,相互刺激,终于并合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地区。黄土中国和长江中国,一硬一软、一方一圆、一绝对一相对,这两条路线的交织,使得中国思想既能谨守原则,又能应付时代的变化。正如北方的石刻和南方后来发展的水墨画,既有具体的写实,也有抽象的写意,相互交织成既复杂又丰富的艺术传统。P002-004

后记

走过了数千年的历程,中围文化经过了无数的起起伏伏,这一文化圈的中同人也体验了无数的悲欢离合。返顾中同文化发展的轨迹,最可注意的是其兼容并蓄的胸怀;为此中国人遭逢外来异质文化时,常常能够吸收其精华,融入自己文化体系。同时,若一个思想体系趋于独断,以致僵化时,常有内发的修正,使中国文化有更新的机会。但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两潮冲击下蹒跚颠簸;中国人也因之对于自己的文化传承,由怀疑而至扬弃。中同文化儿乎有可能在地球上消失。实际上在19世纪以前,中同人白诩为天下之中,中国人的历史即是文明的历史。19世纪以后,中同面对世界,不能不接受现实,于是学校的教科书有了“ 外国史”或“世界史”,与“本国史”或“中同史”成为两个平行的课程。自此,“内”与“外”、“自己”与“他者”,截然划分,竟似两个对立体;如果中外有所接触,大致又经常是两者之间的对立,甚至是彼此的冲突。19世纪以后,中国在同际交往上所经历的挫折与屈辱,造成了中国人自卑与虚骄的复合情结,更强化与深化了上述中外隔离冲突的心态。然而,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加速进行的时代。世界各地区之间,将难有区隔,中国曾经自成局面,俨然东亚天下的中心,中国文化的发展,也俨然有自己的过程。其实,中国从来不能遗世而独立;中同的历史也始终是人类共同经验的一部分。在今天,如果中同人仍以为自己的历中经验是一个单独进行的过程,中国人将不能准确地认识自己,也不能清楚地认识别人。中国人必须要调整心态,从中外息息相关的角度,认识自己,也认识世界别处的人类。我们人类曾经同源,经过扩散于各处后,义正在聚合为一个共同的什会体。各处人类曾走过不同的途径,义终于走向共同的方向。我们曾有过自己的历史;这些独特的历史,又终究只是人类共同历史中的不同章节。至于强势两方文化,在走向全球化的今日必须有“他者”提供不同的思想与行为,以弥补其数百年淀积的不足。世界各处的中国人及中国文化圈覆盖的东亚邻人,在这一过程中,尝试不同方式的融合贯通,发挥了“他者” 的观照与反省。这一现象的后面,正有长期蓄积的张力,于稍有可以发抒时迸出巨大的潜能。循此方向进行,今天的全球化现象,也许竟是人类厉史上最令人振奋的大事。在各种文化相激相荡时,人类社会终于走向天下一家,其中各文化体系的精粹,将成为全体人类的共同文化资源。经过这一转折点,非西方国族重获活力,能与数百年来的“主流”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并且由此对话弥补彼此的不足。我们盼望,今日科技文明、工业生产为手段的市场经济,以及国族范国的民主政治,能纳入中同文化的以仁为己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文精神;能纳入印度文化众生平等的观念,以矫正人类的妄自尊大;能纳入伊斯兰文化对自然的尊重,以匡正人类浪费资源、毁坏环境的错误。这一重要的志业,有待全体人类的自觉与合作。人类过去彼此杀害的罪孽已经太多了。我们必须学会在互谅互信中,彼此扶助,相搞相将,完成人类文明另一次的重大突破。两千余年前的文明突破,几个主要文明先行的圣哲,为人类界定了存在的价值。这一次突破,是为了再度闸释那些圣哲界定的价值,使人类主宰了下万年的世界上,真的有了人类长久憧憬的新天新地,新的伊甸,真正天下为公的大同境界。在此时,中同人责无旁贷。巴颜喀喇山的雪水,在最近的未来必流入大洋。在彼此相通的海洋中,长江、黄河的水滴,将与别处的水滴混合。那时,中国的江水河水、印度河、恒河、尼罗河、波斯湾、红海、地巾海、密西两比河、亚马逊河、刚果河……各处的水滴将在本来就分不开的大洋之中,难分彼此!万古的江河,不只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作者受梁启超《中国史叙论》启示,将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作中国文化圈不断扩张的过程,分为中原的中国,中国的中国,东亚的中国,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世界的中国以及中国近百年现代化浪潮的蹒跚历程。世界范围内进行比较的宏阔视野、纯熟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对于一般读者阅读习惯的照顾,使得这本摆脱帝王将相的中国通史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中华读书报


编辑推荐

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有民俗生活、思想信仰等。更重要的是,《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不但摆脱了中国文化本位主义,也着重于庶民观点及大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每每以全球文化的高视点,来诠释多元、复杂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其视野之开阔、思路之宽广,实为相关著作中所仅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万古江河 PDF格式下载



建议:购买此书的同志可以再阅读<求古编>.《万古江河》是许倬云毕生智慧的结晶本书以江河流域的扩大比喻文化的进展,从中国文化发轫的地理空间开始谈起,论及史前时期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分合,然後再细述中国文化在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一步步扩大进入世界体系的历程。最后,全书以中国文化面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帝国压力下的「百年蹒跚」为结束.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表达关于大陆某一段历史的阐述和对将来的展望.当然,这一定是有原因的.文明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沉重的地方在于两点:一,于作者来说,太难太难把握;于读者来着,太难太难判断;二:文明的标准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想起一句笑语,在大学的时候嘲笑某些老师时候用的:有知识没文化.将这六个字作为一个注解吧.最后,强烈地推荐这本书给大家.一句话:完全对得起花费的时间和银子.


《万古江河》是许倬云毕生智慧的结晶,也是他对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的创新诠释!本书以江河流域的扩大比喻文化的进展,从中国文化发轫的地理空间开始谈起,论及史前时期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分合,然後再细述中国文化在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一步步扩大进入世界体系的历程。一是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和黄土平原;一是长江流经的长江中下游。黄河、长江都源自青海的巴颜喀喇山,起源地相差不过几十里,但两条河流在中游地段,一向南一向北,跨度极大。它们的跨度,象征了中国本部历史的多元发展。最后,黄河、长江分别流入黄海、东海。这两条大河,一是黄色,一是绿色,正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


本书的外观很特别,封面和封底,可以合盖在一起,像个精致的盒子。作者的语言也很有特色,阅读中,经常会发现很多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那些字词让你感觉很亲切也很好奇,好像在某个久远一点的时间里应该相识。这或许与作者不在大陆生活有很大的关系,然而,相同的文化根源使得这些字看起来不仅亲切,也别用一番韵味。

本书正文8章356页,共计27万字。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有民俗生活、思想信仰、文学艺术、经济社会的演变、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互动等,字里行间既有高空鸟瞰式的宏观洞见,又有具体日常生活的细腻入微的描摹。本书以多民族和全球视角阐释中国文化的发展转变,汉文化只是中华文化缔造者之一,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也各有其特色,她们与汉族彼此影响,相互吸纳,相互融合,最后形成了当今多民族的多元文化体系,同时,全书每每以全球化的高视点,来诠释多元且复杂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视野开阔,思路之宽广。

通读下来,发现这是一本难得的高级历史教科书。作者倡导一种大历史观,这正是我所喜爱的。打破中国史、世界史的划分界限,把主体放到更广阔的区域中来学习研究,不仅视野开阔,思路也宽广。举例来说:作者主张将辽宋金元时代上下延伸,时间跨度约五六百年;地域不仅扩大到东亚大陆也包含太平洋沿岸看做一个整体;再与全球的其他区域(比如欧洲区域、中东区域)进行比对研究。

阅读过程中,不仅学到很多知识,还会有许多新发现。比如:作者通过对两河流域和东亚的农业起源比较,得出“农业起源于山地,不在大河的冲积平原,后续的文明发展则是在河谷平原出现”的结论。这的确是我之前没有领悟到的,一直认为农业是理所当然的起源于平原。还有,“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只指涉意大利半岛,及北面的东西大路。关于鸦片战争的危害,以前的了解仅限于对身体的危害,对于经济结构、社会和教育体制的影响一无所知;八年抗战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更是闻所未闻。许先生的讲解让人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在感到颇有收获的同时,也会有一些疑问和困惑。有人曾问:华人往生,是否必须先在天竺转世,多此一周折?作者笑称此人为浅识之士。我到觉得这是个好问题。遗憾的是,在于当时是如何消除这种声音的,作者并没有给出讲述。“明代活泼的商业,在外销利润足供挹注之外,还另有融资的来源”,这句话也让我十分好奇,可惜不能全部理解。另外,关于“中国的青铜工艺由西方传入”和“车是外来事物”的观点,和“文明东渐说”有相似之处,鉴于作者在书中的有力佐证较少,个人会保留地学习。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就是目录的排版方式让我不太适应,不过看上去倒是很好看,参差有致,像起伏的山峰。


将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作中国文化圈不断扩张的过程,分为中原的中国,中国的中国,东亚的中国,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世界的中国以及中国近百年现代化浪潮的蹒跚历程。


许倬云的书,一是继承了台湾学者一贯的严谨态度,这种态度我第一次领略还是在殷海光的《中国文化之展望》里;二是有开放的眼光,谈中国的问题,但绝不局限在中国的范围之内,而是将其视作世界文化发展的一部分,万古江河最归入海,这应该是所有中国文化研究者都应该学习的。


许先生一如既往的用他的理论,精耕农业、网络和文官体系来讲述中国历史,只不过这次讲的比较长,从头到尾了。大众读物,自然没什么深度,但学术性、思想性并不缺乏。此书作为中学教科书或者大学通识教育的教科书是在合适不过的了,最好能搭配着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来看,弥补批判力不足的缺憾。

具有世界性视野,也是许倬云这部普及类历史学著作的又一特色。每当论述一段历史时期之后,许先生总会将同一期的当时世界上最具代表国家进行文化的比较。如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国的比较;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的比较等等,这既为作者的著作特色,亦为作者的治学特色。许先生的另一本薄薄的以讲座形式整理出来的专著《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也是具有这样的治学特色。

相同的文化根源使得这些字看起来不仅亲切,也别用一番韵味。
  


这本书是微博上一位大家推荐的,之前听说过作者,但没读过他的书,觉得也就是这几年新兴起来的几位台湾学者作家,后来去深入了解了一下,买了问学记,感觉叙事手法和内容我都很喜欢,这次买了作者的两本书,万古江河一书装帧真的很漂亮,只可惜送来时候书封底有一道明显的折痕,不过算啦,总体印刷很精良,内页手感很好,而且书的内容更棒,从民俗文化地理的基层角度,系统的描述了中国文化大河的源远流长。好书!


把严谨、精深的学术内容,能阐释得举重若轻,又能叙述得深入浅出,非大学者不能为!他对中国文化多元且复杂的发展过程,提出宏观、创新的诠释,是一本值得仔细研读的好书!


万古江河是许倬云先生的代表作品,作者带着对祖国文化的深厚情谊,款款徐来,引人豁目。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 题目起的有气势


许倬云的这部《万古江河》写大气磅礴,纵贯几万看,横与纵相结合,从几万年前的我们祖先的几个地点的形成,与国外对比,比如古印度的恒河流域等等,深刻挖掘,证据确凿,令人信服。语言精练,视野开阔,观点鲜明,洞若观火,对于我们知晓更多更深的历史起到了大大的作用,这样作品,通俗易懂的写出来,功力相当的了得呀!好书,国人多看看这方面的书,大有益处,不晓得自己历史的民族是可悲的,也是不能长久的,更是被人轻视的!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许倬云先生从文化变迁的角度,展现中国历史的变迁,给文化和历史开辟了新的空间,不管是方家还是兴趣爱好者,都值得一读。


许倬云先生的书不错,这本书适合于了解一般中国历史文化


没有按照一般历史叙事方式,而是关注了许多一般史学家不在意的方面。以中国文化圈的形成于发展为线索,不一样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的多元文化。。。气势磅礴,引人思考


本书侧重讲述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发展变化,视野开阔、思路宽广,很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许倬云对中国文化有着创新的诠解,是本好书


历史对于大多数人是陌生和神秘的。《万古江河》把中华民族从旧石器时代开始至今的文化娓娓道来,凝练了作者心血。叙述平实,流畅简洁。真是一本好书!


看了许先生的作品,惊叹不愧是大家的手笔,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讲述古今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平易朴实,深入浅出。作者讲解宋史,明史时,既无一般作者的汉民族主义情绪,又没有一般人的天朝情怀。客观,充实是我对许先生这部作品的总体印象。尤其是在介绍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对比西方1500年以后的情况,比较中西的启蒙运动,社会结构,文化倾向,经济状态,使我们对中国在近代史上衰落的根源有了清楚的认识。只是先生介绍的历史太长了,篇幅上难免有所限制,所以很多重大问题仅是一笔带过,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不过简约绝不可能埋没本书的伟大。值得一看,推荐!


翁同龢下岗:皇帝的老师不好当(完整版)
王鼎杰
笔者按:本文刊载于《百家讲坛》杂志蓝版2009年第八期,发表时因版面限制做了多处删节,现特将完整版贴出,与诸位同好共同商榷。

光绪二十四年,农历是戊戌年。
自从进入这一年后,老北京城就风波不断,新闻迭出。这不,四月十一日刚死了恭亲王。四月二十七日,整个北京城就又哄传起了又一个天字号新闻:曾经给皇帝当过老师的军机大臣翁同龢,下岗了。
四月二十七日,是翁同龢的生日,具体说,是他的六十九岁生日。本来,这似乎是个好日子。因为久旱的北京,终于迎来了一场春雨。这场春雨自凌晨一点就开始下个不停,虽然不大,但却已足以稍解民困。时任军机大臣的翁同龢这些天一直在为春旱担忧,所以也不顾六十九岁高龄,竟为这一场春雨激动的不能成寐。这股子激动劲还一直延续到上班时间,翁军机看奏折也比平日效率更高了一些。但是,接着就出现了凶兆。
皇上召集军机大臣议事,却特地安排翁师傅不用进来。对于老于官场的人们而言,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翁同龢索性一个人“独坐看雨”,这一看就看了一个多钟头。其间,老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终于,密议的结论出来了,这是一份措辞严厉的上谕:
“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翁同龢近来办事多不允协,以致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且每于召对时,咨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于词色,渐露揽权狂悖情状,断难胜枢机之任。本应查明究办,予以重惩。姑念其在毓庆宫行走有年,不忍遽加严谴。翁同龢著即开缺回籍,以示保全。特谕。”
其中,“毓庆宫行走有年”一句,说的就是翁同龢多年当小皇帝老师的往事旧功。所谓毓庆宫,在紫禁城斋宫右侧,正是当年翁师傅教育小皇帝的御用教室所在。而协办大学士的头衔也不得了。在清朝,能够身兼大学士与军机大臣双重身份的人被誉为“相国”,足见权位之高。翁同龢曾两入军机,并最终在光绪二十三年七月李鸿藻病故后,补缺成为协办大学士。再加上他帝师而且是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的资格,那真是火的无以复加了。现在,这样一个大人物突然落马,自然要在北京城里激起一片反响。
据翁同龢日记所载,当他接到上谕的一刻,就百感交集,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外面的人,当然听不到他的哭声。后人也未必都看过他的日记。但却不妨碍人们做更大胆的想象与揣测。
这道上谕迅速转化成无数条看不见的微波,渗入到京师的角落旮旯之间,激起一片片尘埃。
人们纷纷传说着这个新闻,并开始努力给这件事情提出一些解释。
渐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新事件的发生,说法还真就有了,而且还不止一个版本。
据上海方面的报界灵通人士说,这次翁同龢的下岗是和十几天前恭王的过世有密切关联的。原来,恭亲王自甲午出山,收拾残局以来,对翁同龢的种种言行多有不满,故而便趁临死之际,给了老翁致命一击。当时,皇帝问恭王“朝中人物谁可大用”,恭王答以:李鸿章、荣禄、张之洞、裕禄。皇上又问翁师傅如何,这一问不得了,当场就把恭王给激动的回光返照了,来了一大通病榻演说:“是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者。”恭亲王先回顾了甲午战争前朝廷对朝鲜的三个战略决策:一,收朝鲜为郡县,封其国王为韩王,仿照孔子后人的衍圣公待遇,世袭王位。二,派出重兵入朝鲜,先定守局,学习西洋列强,变朝鲜为中国的势力范围。三,保持朝鲜独立,并逼其对外开放,便三韩为公共通商之国,引列强互相制衡,自然不怕日本挑衅。但当时翁同志刚从户部入军机,很有些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激情,对这平韩三策全部打入冷宫,只是“一味夸张,力主开战,以致十数年之教育,数千万之海军,覆于旦夕,不得已割地求和。”引发列强来我大清国争相圈地,这不都是翁师傅造成的吗?这一番演讲激起当时官场里素不满翁同龢的官员们的群起弹劾,皇上没辙,为了保住老翁的晚节,只好将其“解组归田”。换言之,这已经是皇上的天恩优待了。——这是《申报》的观点。
但是,有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纯属道听途说,因为据知情人士称,恭王根本就没和皇上有过这么一段对话。这次冲突的起因不在于历史问题,而在于现实冲突;起因也不是外交,而是内政。说白了,这是新旧之争的结果。
原来,光绪自甲午战争惨败后,一心改革,以雪国耻,所以就逐渐的开始重用新党,主持变法。这就不免激起旧党的不满。四月二十三日,也就是翁师傅下台前四天,光绪颁布了《定国是诏》,决定全面变法,也就等于向保守派全面开战了。而翁师傅就是因为太靠近新党,所以才被殃及池鱼,成为旧党的打击对象。而旧党收拾翁同龢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敲山震虎,让光绪知难而退。
这个说法迅速取代了上一个传言,广为传播。传着传着,就有明白人站出来解读其深层含义了:所谓新旧之争只是表象,根本问题在于帝党与后党之争。
这个说法也有根据。
当初西太后立光绪为帝,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为了选个小崽子,好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这是宫廷内外、官场上下无人不知的公开秘密。现在,小崽子长大了。西太后也没办法,只好让皇帝爷亲政,但事实上的朝政却通过错综复杂的人际安排,牢牢掌握在太后的手里。可是,皇帝不想当傀儡。这矛盾就产生了。
全北京都知道,翁师傅是光绪的心腹老臣。可就在老翁倒霉的五天前,荣禄被授大学士管户部,刚毅则以协办大学士调兵部。这两个人都是西太后的死党,北京人都知道。而户部管钱,兵部管军,是毫无疑问的核心机关。那边厢,双双荣迁。这边厢,两代帝师的老师傅就下岗了。这天底下会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吗?在综合分析了这些关键信息之后,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总结说:一切矛盾归结到最后都是帝后矛盾。这件事情的第一推动力非西太后莫属。皇帝本便受牵制,这一下更是势单力孤咯……
这最后一个说法迅速流传,从官场到茶楼,从街头巷尾到外交使馆,一时传的是沸沸扬扬。
但是,真相究竟如何?惟有此时正准备走人的翁老师傅自己最清楚。


翁同龢觉得有点委屈,甚至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确实,翁师傅的心中充满了难过。因为只有他知道事情的真相,这次把他扫地出门的既不是所谓的“保守派”政敌(因为翁师傅自己就不怎么开明嘛),也不是西太后,而是他的好学生——光绪同学。
而光绪赶他回老家,也不是因为死了的恭亲王那其实并不存在的进言,而是因为翁师傅阻挠新法的推行。
想到这里,翁师傅不由悲从中来。
翁同龢是帝师,他老爹也是帝师。翁同龢是状元,他大哥的儿子又是状元。在寻常人看来,那是何等的荣誉。也只有身在局中的他们,才深知什么叫“高处不胜寒”。
这世上,老师难当,皇帝的老师更难当。
今天的中国家长,天天喊减负,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他们从来没有看过光绪的课程安排。
今天的中国学生,基本上只学两门语言,一门是汉语,一门是英语。如果遇上不鸟英语,只学汉文的学生,那就更爽了。因为当你不学英语的时候,就会发现你突然有很多时间可以支配,可以看很多古今中外的闲书,写很多不吐不快的闲文章,去干很多兴致盎然的闲事。
可怜光绪,贵为皇帝,却从小就要学三门语言:满语,蒙语,汉语。这还


万古江河看历史文化


许倬云老先生以其深厚的史学功底全面讲解了他所知道“万古江河”


对中国历史文化历程的一次概述,比较适合理科生,谢谢


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不同于马教历史观和帝王将相的政治史,许倬云老师完全从文化的发展史入手娓娓道来深入浅出。


无论从整体上,还是细节上,徐老都为我们把握住了中华历史文化上的每一处要点,从平凡的人和事出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起起伏伏给了十分中肯的见解,对我们今人了解过去的历史有很大的帮助和启迪。对此,我们更要勿忘历史,珍惜和爱护我们这些得来不易的悠久历史文化,把这些历史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因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精神,里面融入了几千年的智慧激荡,就好比我们每一个人的记忆一样,如果一个人失去过去以往的记忆,那将是多么可怕呀!


许倬云是学贯中西的大师,这本算是总结性的巨著,好好读一读这本书,可以知道中国历史的伟大。


因为之前买过(读过)本书作者的其他两本书,感觉作者写的不错,所以这次就买了这本书。作者为台湾学者,搞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感觉大陆肯塌下心搞学术的人太少了,而贪官又太多了,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投身学术研究,欧美日不仅已经甩开我们几个世纪了,就是港台也已经甩开我们几十年的差距了。


这本书值得买来看看。1、书的内容侧重于讲中国的社会文化史,而非教科书中都听厌了的帝王将相史。2、本书的最大的特点是,作者在论述中国社会发展的同时,会与同时代的其他世界文明做比较,这是比较少见的,也使人很有启发。我同学的一个师兄曾做过这书的编辑,说里面错误百出。但我觉得在一些细微的史实方面与其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观点也无可厚非,但并不影响这本书的整体价值。


虽然李敖先生不欣赏许倬云,认为他是GMD的御用文人,但是我很欣赏许倬云的书,有深度,用比较学来分析中国历史,有见地。


作者站在很高的角度评论中国的历史文化


无意中看到!从小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痴迷,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

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无论是外装还是书的内容,都是值得一读或者收藏!


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才能更好了解现在,喜欢的可以阅读一下


我在广州日报上看到这本书的推介,阅读后发现的确不错,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源远流长,适合普通人看看


中国历史文化值得一读!


从独特的视角解析历史。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新的转折即将到来!圣人再世,将点燃燎原的火种开创新世纪的万古江河!


最近对中国文化有兴趣了,老师推荐的.


老师推荐的,对于了解中国文化大有裨益,慢慢品味


关于中国文化的大作


万古江河万古流.....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史,你又了解多少?......不错的书,值得一看


一部大历史,人文、经济、文化、相融合的过程……


万古江河,作者信手拈来,不拘一格,不可不读!!!


《万古江河》还没看,看目录不错


万古江河万古长,许先生的书,大气


从文化视角,分析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非常有启发性,非常开阔眼界,启迪思维。


许倬云的学术地位是有目共睹的,这本书是顶尖历史学家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来的中国史,包罗万象,又不失于芜杂,强烈推荐。


书中内容没仔细看,但是还是自己还是拜读先生的观点,中国历史的发展可以说是最有历史味道,所以值得读读


已看过电子书,经与人交流知道了历史学大师许倬云,也就买了纸质书再收藏.


读过两本许倬云老先生的书,都很棒,适合历史初学者阅读。这本书里读到不少新观点,受益匪浅。


许倬云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作品见地很深,一直都是看电子版的,但深感他的书有必要收藏就买了,包装、印刷、排版、纸质都很好,价格也公道,值得买的好书!


许倬云的作品,还是值得信赖做学问,能够精细而微,而又能总括鸟瞰,便称大家


是对传统文化深入研究的一本书,非常深入,观点新颖。


许倬云的书基本都有一定价值,当然,文字过于严肃,虽然是学术作品,但是要是能够深入浅出就更好了


断代方式从文化而不是从政权,更清晰也多了个视角。另外结合地域、气候,以及与同时期外国的比较,很有启发性。


从历史的源头一路走来,让人领略气势磅礴的文化。


这本书是许倬云先生的代表作了算是,写的非常好,值得阅读


大视野,新角度,解读历史,解读文化


由河流到历史,曲折、蜿蜒、奔腾的民族文化扑面而来。


喜欢历史文化类的图书,受益匪浅!


这两年史学类的研究著作,只读余英时和许倬云两人


大师扛鼎之作,论述、观点掷地有声。清新的文化史观。


装帧十分精美!内容更是受益谢谢当当,谢谢许倬云老师


看出了很多文化中的道道


对中国社会的研究十分透彻,视野开宽!


这本书很好,作为对中国文化史感兴趣的初级学者来说,既有趣味性,又能学到东西,推荐!只是这个版本比较大、比较厚,随身携带有些不便。


不错,将历史学的材料和文化研究很好的结合到一起


不一樣的歷史文化研究 真正的大曆史 贊!


以江河为线索,梳理历史,有独到的发现。


最近对文化很感兴趣,书不错


文化演义。


书写的不深入,但对普及而言也很好。
对文化、民族的交代较全面。


有历史感,有文化味


千年文化,一一展开,非常受益


许倬云的经典之作,多品读~


虽然不算许倬云最好的作品~但还不错~书的质量好


许倬云先生的小书,随似信手拈来,但仍谨守史家法度。读起来很有味道。好书


许倬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值得一读


许倬云的好书,经典。


很喜欢许倬云的书~~很有趣,通俗易懂


许倬云大师的书,我都买


很好看的书,许倬云的代表作之一


好书,宏观的理解中国历史,大家的作品


最早听说这本书是从《话说中国》那套书的出版中,但是和《话说中国》相比,这边呢红素的学术气息更浓厚,受益匪浅


此书写法独特,思路清晰,刚读了三分之一就感觉受益匪浅,是了解中国历史的好书。


从另一中视界来看中国历史。


对于中国历史的解读,角度新颖


好书好书好书。中国历史的真正体现。


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耐人寻味的书


中国历史


适合很多人看,了解中国历史。


思路和文字都非常好,举重若轻,对中国爱得理性.


首先说说缺点:设计装帧很不规范,是那种类似于正方形的开本,我所见的上海文艺出版社似乎仅此一例开本。其他出版社,此类开本几乎也是首次见到,放进架内极不舒适。其他方面,装饰、纸质、配图,几乎都无可挑剔,又想到一点,配图稍嫌简略。
作者眼界很开阔,历史地理知识展开气势磅礴,很多文化史实的提出与考证都颇建心机和功力,最难得是文字平实、通畅、深入浅出,稍有文史知识的读者便可细细品读,增长知识,提升眼界。我是网上看过片段,专门找当当买的,非常满意。另外,正好赶上促销,原价33,现价21.5,还赶上打折赠5元,实收16.5,简直是太便宜了。话说回来,再便宜的书,只有好好读才有价值……


喜欢该作者的书,内容中水份少,比较严谨,又不枯燥。喜欢历史的人一般都好喜欢读的。


此书撇去中国人的历史优越感,从更宏观的视角解读历史,将中华文明的宏大进程层层展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古近中国史和世界史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发现历史的魅力,看到民族的精神,这些或光辉、或惨淡的流年岁月,正是我们历史的本来面目,也正是我们所要正视和珍视的。


从大历史、大地理和普通人相结合的角度来阐述,很赞的一本书!


不错的历史读物,作者看历史问题的视野和角度有其独到之处,值得一读


这本书是历史老师要求我们去图书馆借的,但是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所以特地上网买了一本。
首先性价比很高,很厚的一本,内容相对高中历史学习来说很全面,很值得去细细读的一本书。
封面设计很好,长宽也很适合阅读和做笔记。


就是喜欢他的历史书,描写还算比较客观.不错,值得一看.


作者视野开阔,视角独特,值得一看.


经典之作,不可不读。作者视野开阔,讲解透彻入理。


不错,具体在第二次阅读再谈!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