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易中天文集·第8卷

易中天 易中天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1-05出版)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易中天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1-05出版)  

作者:

易中天  

Tag标签:

无  

前言

收入本卷的《品人录》,是“中国文化系列”的第四本。1999年初版至今,十余年间已累计发行六十多万册。如果不是后来还有《品三国》,这本书的销售,至少对于我,就算是创了纪录。即便如此,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它仍然堪称“超级畅销书”。 那么,《品人录》为什么能成功? 我想,恐怕首先因为历史的魅力。历史是不能也不该被忘记的。正如密芝勒所说,谁把思想局限于现在,谁就不能了解当今的现实。人,总是生活在历史和传统之中,谁也无法割断历史和传统来生存。如果忘记了历史,那他在现实生活中也一定“找不着北”。现实不能改变历史,历史却能帮我们看清现实。所以**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但是,并非所有的历史著作,都能成为畅销书。这不可能,也没必要。因为绝大多数历史学家做的工作,原本只是为了文化的传承,文明的延续。他们的态度,也是“为学术而学术”。这就不必考虑普通读者。只要学术界认可,就行。 我不是历史学家。所以,我关心的,不是学术界认可不认可,而是怎样才能有更多的读者。我的读者是没有专业限制的。青年学生、机关干部、公司老总,官员和文员、教师和律师、市民和农民,只要有兴趣,都可以阅读。我希望他们能在轻松愉快之中阅读,读完以后又能有所收获。总之,我的目标,是“高品位,广读者”。 这就要用“随笔体”了。道理也很简单:我们的写作,既然是为了“人文关怀”,为了“广大公众”,那么,我们跟读者的关系,就应该是朋友,也只能是朋友。人文关怀是“人对人的关怀”,不是“神对人的关怀”。那就得说“人话”,不能说“神话”。何况,咱们是人,人家也是人,没什么两样。要说有区别,也就是咱们想得多一点,想得深一点,还不敢说都想全了,都想对了。也有咱们没想到,读者想到了的。所以,咱们著书立说,充其量也就是跟读者交换心得。就像朋友们聚在一起,总要聊聊天一样。朋友之间聊天,哪有打官腔、掉书袋、咬文嚼字、装腔作势的?写成“随笔体”,岂非理所当然? 可见,文体决不仅仅只是一个表述问题,更是一个立场问题,态度问题。也就是说,当你写作时,心里有没有读者?如果有,你把读者放在什么位置上?你和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就决定了我们的写作态度和方式。如果心里根本就没有读者,写出来他们爱不爱看,当然无所谓。而且,如果原本就不打算有很多读者,也可以无所谓。 问题是,许多人其实还是希望自己的著作,能够有人看的。那么,为什么仍然会遭到读者的拒绝?我猜测,态度不好,是重要原因。比方说,把读者当成“受教育者”,一开口就是居高临下的腔调。你想,这年头愿意读点书的,头脑没那么简单吧?谁吃你这一套呀!再比如,不管读者有没有兴趣看,只管按照自己那一套去说。这也有问题。你写的又不是教科书,人家为什么非读不可? 这就要端正态度,调整心态,转变立场。所谓“端正态度”,就是不要总把自己当成教育者;所谓“调整心态”,就是不要总认为自己高明;所谓“转变立场”,就是要站在读者这边想问题。比方说,他们想知道什么,不想知道什么?他们对什么有兴趣,对什么没兴趣?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哪些问题,哪些障碍?甚至哪些段落他们会跳过去,哪些地方又会觉得你没说清楚,或者不过瘾?等等。 总之,我们要树立“读者至上”的观念,要把读者真正当成“上帝”,当成“衣食父母”,当成“服务对象”。当然,人心各异,众口难调。让所有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问题的关键,只在于我们有没有这份心。 说起来,这也是我多年教学的经验。实际上,写书和上课,道理是一样的:谁不把学生和读者放在心上,学生和读者就不会把他放在眼里。至于用什么文体,如何表述,怎样学会做“标题党”,都不过技术问题。 态度决定成败,技巧倒在其次。 如此而已。 2010年11月28日

内容概要

自央视“百家讲坛”热播以来,易中天便一跃成为电视传媒观众眼中的“明星学者”,其畅销作品如《品三国》系列,“品读中国”书系、《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及续篇《中国智慧》、《国的惆怅》、《帝国的终结》等,深受全国广大读者的欢迎。
《易中天文集》除了全部收入上述经典作品之外,还将易中天在学术耕耘领域重要的代表作《〈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和《破门而入》一举囊括。此外,以《高高的树上》为代表的文学创作,以《书生傻气》、《公民心事》为代表的现实关注,全方位地展现了易中天为人为文的神采全貌。本书是《易中天文集》第八卷《品人录》。
《易中天文集》第八卷《品人录》讲述老百姓的事情,态度闲适,读起来轻松愉快,而又深刻地切中要害,令人常有“还真有那么回事”的感慨。

书籍目录

态度决定成败品人录项羽 一 贵族与流氓 二 项羽的毛病 三 韩信的错误 四 刘邦的长处 五 项羽之死曹操 一 做能臣,还是做奸雄 二 天才与蠢才 三 宽容与报复 四 几桩谋杀案 五 无情未必真豪杰 六 可爱的奸雄武则天 一 这个女人不寻常 二 大尾巴羊 三 血染的皇冠 四 左右开弓 五 进退两难海瑞 一 屡被罢官的官 二 不合时宜的人 三 无法医治之国 四 难以成功的事雍正 一 如此父子 二 如此兄弟 三 如此君臣 四 如此朋友 五 如此皇帝 六 如此帝国 七 谁是赢家文化与人后记再版后记附录:关于“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的正解

章节摘录

项羽最后还是打败了。他败在了刘邦手里。 成者王侯败者寇。胜了的刘邦人模狗样地当了皇帝,败了的项羽便只好自认倒霉,不但再也当不成霸王,还得去见阎王。 这当然很惨,而且还很窝囊。 说起来,失败这事,原本也并不那么可怕。“胜败乃兵家常事”么!再说,人生自古谁无死?死不足惜,败也未必可耻。只不过,不是败在别人手里,而是败在刘邦手里,便不免让人想不通。 项羽怎么会败给刘邦呢?项羽是英雄而刘邦是无赖,项羽是贵族而刘邦是流氓。项羽的出身是很高贵的。他的家族,在当时即被称作“名族”。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陈胜起义,天下云集相应,处处揭竿而起。东阳(今安徽省天长县)人杀县令,欲立陈婴为王,陈婴却主张去投靠项氏。他说:“我依名族,亡秦必矣。”陈婴的不敢为王,主要是胆小怕事,怕当出头的椽子。但他说项氏是名族,威望高,号召力强,却也是事实。事实上项羽一族,是很有些来头的。据史书记载,项,原本是西周时期黄帝后代姞(音吉)姓的封国,其地在今河南省项城县。春秋时,项国被鲁国所灭。后来,楚国灭鲁,就把项地封给了项羽的先人,这一族也就因而姓项。所以,项羽祖籍河南项城,和清末民初一位风云人物袁世凯是同乡。 封在项地的项氏一族,世世代代都是楚国的将军。到了项羽的祖父项燕时,运气就不太好了。公元前224年,即秦始皇二十三年,秦将王翦(音简)攻破楚国,俘虏了楚王,项燕便只好去做流亡政府的将军,在淮南起兵反秦,结果兵败身亡。项羽自己,则出生在下相,即今江苏省宿迁县。后来,又随叔父项梁逃到吴中,即今江苏吴县。所以,项羽又是江苏人,和江苏沛县人刘邦也算老乡。 想来项羽少时,过的已是破落贵族的生活。不过破落归破落,贵族还是贵族。因此项羽正儿八经地有名有字:名籍,字羽,又字子羽。这也是当时贵族子弟的通例:婴儿出生三个月后,要择吉日剪一次头发,并由其父命名;男孩长到二十岁,女孩长到十五岁,则要举行冠礼或笄(音基)礼,由嘉宾取字。有名,意味降生;有字,意味成人。此外还有一系列的权利和义务,但只有贵胄子弟才有,平民子弟是没有的。此外,有了字,就有了尊称,这也是平民子弟没有的。①项羽有名有字,说明他是贵族,而且举行过冠礼,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 刘邦的祖上老刘家,可就没有那么显赫了。刘虽然也是姬姓古国(在今河南省偃师县),开国君主是周匡王的儿子刘康公,可是在周贞定王时便已绝封,立国不过百十年,与刘邦一家也八竿子打不着。刘邦的父母,既非当朝重臣,亦非社会贤达,可能连名字也没有。《史记》说刘邦“父曰太公,母曰刘媪”,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刘大叔刘大妈。大叔大妈当然不是名字,可见是“无名之辈”。 刘邦自己其实也是没有名字的。史书上说他“小字季,即位易名邦”,可见“邦”这个名,是他发迹后才追加的。至于“季”,也不是什么字,而是排行。古人的排行,曰伯仲叔季。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刘邦的长兄名伯,次兄名仲,没听说还有个叫刘叔的三哥,则所谓“刘季”,便不过就是“刘三”或“刘四”,有点“不三不四”。或者干脆就是“刘小”,和“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意思差不多。 刘邦的出生,也很可疑。《史记》说,有一次刘大妈睡在湖边上,梦中与神相遇。当时电闪雷鸣,天昏地暗。刘大叔跑过去一看,只见一条蛟龙正在他老婆身上,回来以后就有了身孕,生了刘邦。这显然是开国帝王们都惯用的装神弄鬼手段,目的无非是要证明自己命系于天,君权神授,是不折不扣的“真命天子”。这种伎俩,老早就有人玩过,比如有莘吞薏苡而生夏禹,简狄吞燕卵而生商契,姜嫄踏巨人足迹而生周弃(稷)等等,都不过是“野合”的伪饰之辞,也是对夏商周三代始祖的神化,我在《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一书中已有破译。诸位如有兴趣,不妨找来一看。 先圣既已作出表率,后人自然不妨效法,反正不会有人傻乎乎地去做实证研究的。不过,不吹牛还好些。一吹,就会露出马脚,反倒让人疑心刘大妈这个小儿子,没准竟是个“野种”。《史记》说刘邦相貌奇特,“隆准而龙颜”。这当然原本是要证明刘邦是“真龙”,但岂非恰好反过来证明他和他爸他哥长得都不像?像谁呢?这就只有刘大叔知道了。反正刘大叔当年肯定看到了什么,但可以肯定看到的不是“龙”。史料证明,刘大叔对他这个来历不明的小儿子并不怎么喜欢,也从来就没有把他当成什么“龙种”,反倒常常说他是个“无赖”。如果刘大叔真的看到了那条龙,似乎就不该持这种态度。 刘大叔既然并不当真把刘邦看作自己的儿子,对他的教育和约束也就不太认真。除了骂他“无赖”,不如刘二勤勉外,其他都很放任。于是刘邦从小就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也不怎么把家里的钱当钱,就连本朝太史为他做传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好酒及色”,“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大约那时他整天不过是在到处闲逛,或在酒店里和一些同样不三不四的男女吃吃喝喝,打情骂俏,其实是个混混。后来,总算谋了个“泗水亭长”的差事。秦制,十里为亭,十亭为乡,则亭长比村长高半级,比乡长低半级,是个相当于公社生产大队长的基层干部,而且还是试用的。这种差事,算不得官,只能算是吏,而且是小吏。权不大,事不少,好处不多,麻烦不少,一般体面人家子弟不屑于做,老实巴交的庄户人家又做不了,最合适刘邦这样的痞儿和混混去做。刘邦当了亭长以后,除发明了一种竹皮冠,装模作样地戴在头上外,倒是没有什么官架子,依然嬉皮笑脸,吃喝嫖赌,而且经常在酒馆里打白条赊酒吃。刘大妈心疼她这个小儿子,常常去帮他还酒债,而且总是加倍地还钱。于是刘邦在邻里乡间,便博得一个“大度喜施”的美名,很有些人缘。P3-7

后记

写完《读城记》,再写《品人录》,似乎顺理成章。 如果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那么,人物就是一幅展开的画,谁都可以鉴赏品评。但,正如读城的关键在于读,品人的关键也在于品。读,要读出品位;品,要品出滋味。总之,要能说出点名堂来。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国历来就有品评人物的传统。孔子就曾品评过不少人,包括他的学生。孔子的品评,以精练准确见长,言简意赅,一语中的,比如“由也果”(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通达)、“求也艺”(冉有多才)、“雍也可使南面”(仲弓可以当领导)等等。孔子认为,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品评人物,在他那里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这种智慧在魏晋时期就变成了美。魏晋是品评人物风气最甚的时代。一部《世说新语》,几乎就是一部古代的《品人录》。那时的批评家,多半以一种诗性的智慧来看待人物,因此痴迷沉醉,一往情深:“萧萧如松下风”,“轩轩如朝霞举”,“濯濯如春月柳”,“岩岩如孤松之独立”,“偎俄若玉山之将崩”。这种对优秀人物的倾心仰慕,乃是所谓魏晋风度中最感人的部分。 自然也不乏幽默睿智的。比如说见夏侯玄“如入宗庙,琅琅但见礼乐器”;见钟会,则“如观武库,但睹矛戟”。后来鲁迅先生比较陈独秀与胡适,便有异曲同工之妙。先生在《忆刘半农君》一文中说:“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捉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地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这样的人物品评,谁说不是艺术,不是哲学? 可惜,我们的大学里,不管是文学系、艺术系,还是哲学系、历史系,都不开人物品评课,更没有这个专业。报纸和刊物,自然也只有文学批评、艺术批评而没有人物批评。或者只有人物传记、人物故事,没有人物鉴赏。其实,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有鉴赏价值的。品酒,品茶,品画,品诗,何如品人? 于是就有这本《品人录》。 或许有人要问,你这本书,是历史家言,还是小说家言?我要说,既非历史家言,也非小说家言。因为每一史实,都有史料为据,没有一件事是我编的。而且所据之史,也多为正史,很少用野史的材料,以免唐突古人,因此不是小说家言。不过,史家重在记,本书则重在品。每一篇都是人物的品评,不是人物传记。对于人物的心理,亦多推测,因此又不是历史家言。总之,正如读城不是说城,品人也不是记人。对于这些大家都很熟悉的人物,相信读者不会仅仅满足于记述和描写。 从城市中读出文化,从人物中品出思想,这就是我写《读城记》和《品人录》的初衷。 “片云心共远,永夜月同孤。” 易中天 1999年9月26日 记于厦门大学凌峰楼


编辑推荐

易中天先生通过《品人录》,在对中西文化的研究中,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里,对这些生活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努力挖掘着文化的内核,给予理论的阐述。全书讲述老百姓的事情,态度闲适,读起来轻松愉快,而又深刻地切中要害,令人常有“还真有那么回事”的感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易中天文集·第8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