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黄宾虹艺术随笔

卢辅圣 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3-1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

卢辅圣 编  

页数:

24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新文艺·现代艺术大家随笔:黄宾虹艺术随笔》初版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今年适逢上海文艺出版社建社六十周年,我们重新整理出版这套丛书,奉献给新一代的读者。
  《新文艺·现代艺术大家随笔:黄宾虹艺术随笔》所选均为中国现代艺术名家,入选作品主要是关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感悟的文字,以散文、随笔为主。

书籍目录


梅花古枘传
滨虹草堂减古玺印铭并叙
贞社征集同人小启
论上古三代图画之本原
洪秋潭莲藕图序
玉器总论
美术周刊弁言
宾虹丽语
古画微
艺观学会征集同人小启
黄山前海纪游
沪滨古玩市场记
华南特刊小引
画学月刊弁言
画法要旨
论中国艺术之将来
致治以文说
精神重于物质说
画学升降之大因
怎样才是一张好画
中国画学之人格
画法初基多秘而不宣
说艺术
国画理论讲义
画学通论讲义
水墨与黄金
自叙
改良国画问题之检讨
山水画与道德经
文字书面之新证
说蝶
国画中外之观测
养生之道
……

章节摘录

版权页:画称岂术,艺本树艺,术是道路,道形而上,艺成而下。画之创造,古人经过之路,学者当知有以采择之,务研究其精神,不徒师法其面貌,以自成家,要有内心之微妙。自来中国言文艺者,皆谓书画同源。作书之初,依类象形谓之文。文先有画。夏商周之画,著于三代钟鼎尊彝泉玺甲骨匋瓦之属,至于近世,出土古物,椎拓精良,影印亦富。周代文盛,宣王时史籀作大篆,文字孳生,书与画始分。周秦汉魏I断法,石刻图经,犹文字之不用象形而已,改篆为隶矣。春秋之前,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学业掌于官守,为朝廷所专有,定于一尊,人民自足,不相往来,愚民无学,可以治生。东周而后,至于战国,王室衰微,列国争斗,时事变迁,民不聊生。文学游说之士标新立异,取重诸侯,其不得志者,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以传道于来世。诸子百家纷纷而起,学术发达,冠绝古今。国运绵长,皆由文化伟大之力。画即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中,结绳画卦其先务也。秦汉魏晋画法,留传金石为多,国体专制,辅佐政教,宗庙、祠堂、道观、僧寺,咸有图画。两晋六朝顾恺之特重传神,陆探微、张僧繇、展子虔,其技益工。至于唐代,有吴道子,尤以气胜。王维画学吴道子,称为南宗。南宗北宗之分,倡于明季。然南宗之画,常欲溯源书法,合而为一。宋开院体,画专尚理。而元人上溯唐宋,兼又尚意,显有不同。明初沿习宋元,文微明、沈石Hj、唐六如、仇十洲,稍变其法。清代士夫,祖述董玄宰,专宗王烟客、石谷、廉州、麓台及吴渔山、恽寿平,以为冠绝古今,遂置前人真迹于不讲。而清代之画,遂不及于前人。然学者犹沾沾于形似之间。以论画家优劣,区别而次第其品格,言神妙能三者之外,而为逸品。不明画旨纯与书法相通,而其蔽也,不能博综古今图画之源流,与评论优绌之得失。虽庋藏卷轴,不过皮相其缣墨,而于古人之精神微妙,迄无所得,岂不谬哉!故惟深明于六法(南齐谢赫言六法,日气韵生动,日骨法用笔,日应物写形,日随类傅彩,日经营位置,日傅摹移写),上焉者合于神理,纯侔化工。下焉者得其形似,亦非庸史。至有狂怪而入于歧途,虚造而近于向壁者,虽或成名,可置弗论。董玄宰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合作画。诚哉!闻见不可不广,而雅俗不可不分也。古今名家,以画传者,不啻千万。然其天资学力,足以转移末俗,振饬浮靡者,代不数人。兹举大概,间附己意,次其编第,著为浅说云。


编辑推荐

《黄宾虹艺术随笔》编辑推荐:也许出于巧合,黄宾虹的一生可分成相等分而又相对立的两个阶段:前46年表现出感叹号式的政治热情,后46年则用省略号来记述自己的艺林生涯。黄宾虹画学作为后一阶段的中心事业,既交叠着政治上的消极性和文化上的积极性,光大了他所景仰的古代遗民画家的生命形态,又整合了个性的执著和自我的开放,衍化为圆通无碍、自强不息的人生榕局。其所体现的心灵模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黄宾虹艺术随笔 PDF格式下载



黄宾虹的文笔还是可读性很强的


这么经典好书,可是编撰的有些简单,注解也没有,真搞不懂卢辅圣是在做什么?不过就是原搬黄宾虹的文稿重新印刷取名罢了!这算是对死人的知识版权盗用吗!


还没仔细看,大体不错


喜欢!很好 ,从版式到印刷质量都满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