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透视学

胡亚强 胡亚强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01出版)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胡亚强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01出版)  

作者:

胡亚强  

内容概要

《艺术设计名家特色精品课程:透视学》分10个章节,较全面地分析透视各种现象,系统地讲述透视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和特点,分步直观地示范透视基本作图方法。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强调基础知识,基本图法的重要性。特点是以面授,上课的口吻进行表述,学生和读者如亲临课堂。详细的作图步骤更适合学生自学。丰富的透视应用图例增强学习的可读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作者简介

胡亚强,男,1961年生于上海。1989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留校任教至今。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美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二十余年从事透视学和绘画教学和研究,多次参加高等教育大纲编写和各类考试的出卷、阅卷工作。油画、雕塑、国画、设计等各类美术作品参加全国性美展15次,省市级美展25次,4次举办个人画展,曾获全国级铜奖、优秀奖等各类奖项,曾设计、制作室内效果图和大型壁画。作品被中国奥委会、美术馆、艺术机构、画廊、会所等收藏。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透视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为什么要学透视学 第三节透视学的发展与空间的认识 第四节中西透视学的特点与异同 第二章名词解释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主要名词解释 第二节视向的种类和透视图关系 第三节视点位置的选择与构图的关系 第四节视点的确定和主点、视平线的定法 第三章平行透视 第一节平行透视的形成和概念 第二节平行透视的规律与特点 第三节平行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第四节平行透视应用实例 第四章成角透视 第一节成角透视的形成和概念 第二节成角透视的规律与特点 第三节成角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第四节成角透视应用实例 第五章倾斜透视 第一节倾斜透视的形成和概念 第二节倾斜透视的规律与特点 第三节倾斜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第四节倾斜透视应用实例 第六章俯视和仰视 第一节俯视和仰视的形成和概念 第二节俯视和仰视的规律与特点 第三节俯视和仰视图的基本画法 第四节俯视和仰视应用实例 第七章曲线透视 第一节曲线透视的概念和种类 第二节曲线透视的规律与特点 第三节曲线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第四节曲线透视应用实例 第八章人物透视 第一节人物头部的透视 第二节人物全身的透视 第三节人物在各种环境的透视变化和基本画法 第四节人物透视应用实例 第九章阴影透视 第一节阴影透视的形成和概念 第二节阴影透视的规律与特点 第三节日光阴影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第四节灯光阴影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第五节阴影透视应用实例 第十章反影透视 第一节反影透视的形成和概念 第二节反影透视的规律与特点 第三节水面反影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第四节镜面反影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第五节反影透视应用实例 总复习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4.西方轴测图法 西方的轴测图或称轴测投影是平行投影中能显露景物三度空间的称轴测图。轴测图中的“轴”是指坐标轴X、Y、Z,也是长、高、宽三个相互垂直的向度,是三个轴长、高、宽方向位置的依据。它是假定观者是在无限远处看到的图形,是环境艺术、工业造型设计和建筑设计常用的方法。轴测图中的立方体长、高、宽的三轴线的长度保持等长,是可用尺来量,没有消失点,各面边线都是相互平行的,是平行四边形和菱形,固不是透视图。而透视图有消失点各深度是用X或M测点测深度,各面的边线是互不平行的变线是梯形。在平行投影中,光线对投影面垂直照射,所成投影称正投影;而光线对投影面倾斜照射,所成投影称斜投影。光线投射方向与角度不同,所得的轴测图样式不同,可分为正轴测投影和斜轴测投影两种。 (如图1—39) ①正轴测投影 正轴测投影又可分平面轴测(水平斜轴测)和均角轴测两种。 平面轴测 平面轴测是以立方体底面平行于水平面并以水平面为轴测投影面时形成的投影或将景物地面为基础,向上斜引高度线,光线斜度大于45°角时,高度线可任意长度或1倍、1/2倍,作出有正、侧两立面的三面轴测图,或向上垂直引高度线的两面轴测图。这种投影图法常用于画建筑小区、广场、展厅和室内布置效果图。


编辑推荐

《艺术设计名家特色精品课程:透视学》编著者胡亚强。透视学是属于绘画专业和设计专业的技法理论课程,是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必修课,也是成功视觉艺术家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艺术设计名家特色精品课程:透视学》是依据高等艺术院校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编写而成的教课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透视学 PDF格式下载



好书,服务好可以质量好,内容也好,买了真好


想学透视必看的教程啊


帮朋友买的,,朋友说质量很好,快递神速


内容很好,就可惜是胶刷的容易断胶,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