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传染病学

马亦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8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马亦林  

页数:

1303  

内容概要

  本书分总论、病毒性感染、衣原体感染、立克次体病、支原体病、细菌性疾病、螺旋体病、深部真菌病、寄生虫病、全身感染综合征等十章及临床微生物学、医院.感染、感染与微生态、人工肝与肝移植、传染病与生物恐怖、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观察期、预防接种、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常见的杀虫和灭鼠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12月1日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12个附录,近200万字。全书内容几乎涉及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领域的所有问题,对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包括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病理、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防及其与形态、生理、生化、微生物等各交叉学科相关重要内容,以及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相关的新技术作了详细介绍和深入讨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反映了国内外当前最新研究成就和研究动向,资料新颖、丰富,论据充实。  全书条理分明、言简意明、深入浅出,很适合于高等医学院校学生以及从事传染病、内科、卫生防疫工作者阅读,并为医学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中必备的参考书,对从事多年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及科研人员亦具有参考价值。书末附有中、英文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作者简介

马亦林(Ma Yilin),1928年生,1951年毕业于浙江医学院。现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学、科研及医疗临床工作52年,在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防治方面,曾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多名、博士研究生12名。负责或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级及省级等科研项目,开展对血吸虫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及抗感染药物的耐药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曾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0)、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1999、2003)及二等、三等奖多项。曾任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全国常务委员及浙江省主任委员多届。从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参加编写《传染病学》(教材和参考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的传染病分册、《汉英医学大词典》流传词目、《中华内科一感染性疾病》及《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等专著。曾任《中华传染病杂志》等6本杂志编委。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 第四节 传染病的特征 第五节 传染病的诊断 第六节 传染病的治疗 第七节 传染病的预防第二章 病毒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流行性感冒 第三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 第四节 麻疹 第五节 风疹 第六节 幼儿急疹 第七节 天花与猴痘 第八节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第九节 水痘与带状疱疹 第十节 巨细胞病毒感染 第十一节 EB病毒感染 第十二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十三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十四节 肠道病毒感染 第十五节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 第十六节 病毒性胃肠炎 第十七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十八节 甲型脑炎 第十九节 森林脑炎 第二十节 尼帕病毒脑炎 第二十一节 其他病毒性脑炎 第二十二节 口蹄疫 第二十三节 黄热病 第二十四节 西尼罗热 第二十五节 流行性出血热 第二十六节 其他病毒性出血热 第二十七节 登革热 第二十八节 艾滋病 第二十九节 病毒性肝炎 第三十节 狂犬病 第三十一节 细小病毒感染 第三十二节 慢病毒感染 第三十三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I型和II型感染 第三十四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第三十五节 朊粒病 第三十六节 抗病毒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第三章 衣原体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肺炎衣原体感染 第三节 沙眼衣原体感染 第四节 鹦鹉热及原体感染第四章 立克次体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斑疹伤寒 第三节 恙虫病 第四节 斑点热 第五节 Q热 第六节 人埃立克体病 第七节 巴通体病第五章 支原体病第六章 细菌性疾病第七章 螺旋体病第八章 深部真菌病第九章 寄生虫病第十章 全身感染综合征附录中文索引英文索引


编辑推荐

本书分总论、病毒性感染、衣原体感染、立克次体病、支原体病、细菌性疾病、螺旋体病、深部真菌病、寄生虫病、全身感染综合征等十章及临床微生物学、医院感染、感染与微生态、人工肝与肝移植、传染病与生物恐怖、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观察期、预防接种、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常见的杀虫和灭鼠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12月1日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12个附录,近200万字。全书内容几乎涉及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领域的所有问题,对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包括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病理、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防及其与形态、生理、生化、微生物等各交叉学科相关重要内容,以及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相关的新技术作了详细介绍和深入讨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反映了国内外当前最新研究成就和研究动向,资料新颖、丰富,论据充实。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传染病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