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老年护理学

鲁亚平 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7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鲁亚平 编  

页数:

213  

前言

为了适应《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学高职高专教材质量,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为让全国医学高职高专院校有足够的、高质量的教材可供选用,以促进医学高职高专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教育部“十一五”高职高专教材规划精神,全国医学高职高专“十一五”规范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编写了本套教材。本套教材将吸收现有各种同类教材的合理创新之处,以内容精练、质量上乘、定价合理为目标,突出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教学内容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并加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材特点)1.教材编写原则紧扣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基础课教学要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2.教材结构由传统单一的理论知识改为由三部分组成,即各章理论知识内容之前,依据教学大纲列出“教学要求”,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各基础学科还列出了护理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的课时安排,以供参考;在各章理论知识之后列出“实验指导”,以方便师生使用。3.本套教材的编写人员多是各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他们均来自基础教学和临床工作的第一线,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增强了适用性。4.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与临床实际的联系,减少了一些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了一些临床应用性的实验。(适用范围)本套教材主要供以高中为起点的三年制和以初中为起点的五年制医学高职高专的临床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及卫生管理类的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供卫校、成教医专的相关专业使用。(鸣谢)在本套教材的建设推广过程中,得到全国20多个省市60多所院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殷切希望各学校师生和广大读者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检验,提出宝贵意见,以使本套教材更臻完善。

内容概要

  在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老年护理学”是较新开设而越来越重要的课程。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新世纪医学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精神,在全国医学高职高专“十一五”规范教材编审委员会的组织下,我们编写了这本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的《老年护理学》教材,主要供全国高等医学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医学专科学校的护理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和社区老年保健工作者的培训用书或参考书。目的是培养合格的老年护理人才,适应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需要。  本教材共分14章约30万字,内容包括老年护理学的有关概念、学科特征和研究范畴;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老年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老年人的健康评估与沟通技巧;老年人保健管理;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疾病护理、社区护理,以及临终关怀的理念、方法和技术等。另外,本教材还介绍了现代循证护理的基本方法和国内外老年护理专业的一些新进展,较好地体现了老年护理专业多学科知识和能力有机融合的特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老年护理学概述  一、老年护理学的概念  二、老年护理学的研究范畴  三、老年护理学的学科特征  四、学习老年护理学的意义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一、老年人年龄划分和人口老龄化的标准  二、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概况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 第三节 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展望  一、发达国家老年护理的经验  二、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方向第二章 衰老生物学理论与衰老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第一节 衰老理论  一、老化与衰老的概念  二、衰老机制的生物学学说  三、现代生理衰老理论的研究方向  四、衰老生物学理论对护理的意义 第二节 衰老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一、皮肤变化  二、感觉器官的变化  三、呼吸系统的变化  四、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五、消化系统的变化  六、泌尿与生殖系统的变化  七、神经系统的变化  八、运动系统的变化  九、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十、造血与免疫系统的变化第三章 老年心理学相关理论与老年心理保健 第一节 老年心理学相关理论  一、心理学理论有关老年发展阶段的主要观点  二、老年心理学相关理论对护理的意义 第二节 影响老年人心理的因素及健康心理的促进  一、伴随老年而来的心理变化  二、影响老年人心理的主要因素  三、老年人健康心理的维护和增进 第三节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与护理  一、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和精神困扰  二、护理措施第四章 老年社会学理论与人口老龄化策略 第一节 老年社会学相关理论  一、与老年社会学相关的理论学说  二、老年社会学相关理论对护理的意义 第二节 老年人社会角色的转变与适应……第五章 老年人健康评估与老年人际沟通技巧第六章 老年人生活基本需要与居家护理第七章 老年疾病的护理概述第八章 老年心血管理系统疾病护理第九章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第十章 老年消化系统疾病护理第十一章 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护理第十二章 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护理第十三章 老年其他疾病护理第十四章 老年临终关怀

章节摘录

插图:这个过程包括回忆过去和积极地寻求对自己人生成就的肯定。早年取得成功的人们在年老时,往往会感到人生充实,而那些自感碌碌无为一生的老年人则可能会体验失望。当老人回顾人生,为自己的付出所获的成功而喜悦时,便会有成就感,并会对老年生活具备适应和圆满的生活态度,这就达到了自我完善的境界。如果对于过去的人生觉得懊丧,碌碌无为,那就陷入到自暴自弃和悲观失望之中,失去完整的自我,同样会对老年生活失去信心,出现不适应、精神困扰或心理障碍等表现。所以,人生的最后阶段仍需要成功地去解决人格发展中的危机。理想地解决危机能使老年人形成智慧的美德,反之,会留下失望和遗憾。二、老年心理学相关理论对护理的意义1.帮助护士理解老年人的行为表现 护士在为老年人开展护理服务时,应将老年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指导,来分析并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问题。例如,当独自行走不便的老人想外出散步而力不从心时,护士可借助轮椅、手杖等特殊的辅助工具,协助老年人外出,接触大自然,走亲访友,以缓解因怀旧、思念亲情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再如,当老年人丧偶后,出现社会隔离的悲伤心理反应时,护士可应用积极性的语言和行动,安慰体谅老年人,做好心理护理,使其持续的情感波动趋于乎和。因此,学习老年心理学相关理论,可帮助护士理解老年人的行为表现,并时时通过心理护理的无形渗透,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传递情感的关爱。2.指导护士在护理活动中发挥老年人的生命潜能,使其获得理想的生命活动 人们进入老龄期后,生命功能衰退,社会活动能力明显下降,但是,老年人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尊严,获得健康的生命和基本的生存权利。按照马斯洛关于人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当老年人的较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护士应鼓励老人谋求获得更高层次的需要。这样,可使老年人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20世纪50年代,美国护理学家多萝西亚·E·奥瑞姆(Dorothea Elizabth Orem)提出了自我护理理论,其定义是指个体为维持自身的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所采取的一系列自发调节行为。自我护理能力是人获得生存的动力,也是促使老年人建立自我结构完整的基础,当老年人具备全部或部分自护能力时,就有了生命的意义.从事老年护理的护士工作不是保姆般的包办代替,而是努力去挖掘老年人的生命潜能(即便是痴呆老年人也有部分正常的生命功能),并鼓励、指导和协助老年人依据自己尚存的生活能力去完成日常生活。例如,对卧床不起的老年人,尽量通过轮椅车介护(即帮助)去餐厅用餐,以使老年人时刻享受到用餐的快乐。用餐时,当手指精细运动受阻时,护士为老年人配备特殊的餐具,尽量使老年人能独自完成饮食。当老年人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还具备力所能及的生活能力时(如折叠衣服、洗澡、做饭、坐轮椅外出购物等),便会从心理上和行动上战胜自我,获得生命健康长寿。因此,学习老年心理学相关理论,可指导护士在护理活动中发挥老年人的生命潜能,使其获得理想的生命活动。3.适时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护士应当用老年心理学相关理论适时对住院和居家老人进行指导,如遗传因素与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指导老人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晚年的功能减退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质量和功能状态。护士在进行健康指导教育时,应注意发挥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老年人自我护理。同时,要努力做到:①熟悉老年人的个体情况并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②护士应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若发现自己在某一方面尚有欠缺,应立即复习或查阅有关资料。③具有应变能力,能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变化适时进行健康教育等护理活动。


编辑推荐

《老年护理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老年护理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