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眼部感染实验诊断规范

倪语星 等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倪语星 等主编  

页数:

35  

字数:

30000  

内容概要

本书借鉴国际上最新的观念、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各类眼部感染的临床与病原菌检验要点、眼部标本的检查材料和培养基、涂片的处理和检查结果的解释、细菌培养结果的处理和解释、非培养诊断试验及结果解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和眼部感染的血清学试验等内容,其目的在于建立一整套适合我国情况、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化操作规范。 本书可为广大临床微生物学工作者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师参考使用,为眼部感染实验诊断规范化提供了参考工具书。

书籍目录

一、各类眼部感染的临床与病原菌检验要点 (一)睑皮肤炎 (二)泪腺系统感染 (三)眶蜂窝织炎 (四)眼睑炎 (五)结膜炎 (六)角膜炎 (七)细菌性巩膜炎 (八)眼内炎 (九)感染性视网膜炎 (十)与眼科手术和外伤有关标本的检查二、眼部标本的检查材料和培养基 (一)标本的采集 (二)培养基三、涂片的处理和检查结果的解释 (一)直接染色 (二)荧光染色 (三)电子显微镜检查四、细菌培养结果的处理和解释 (一)眼睑和结膜培养 (二)角膜培养 (三)眼内液培养 (四)组织和活检物的培养五、非培养诊断试验及结果解释 (一)免疫技术 (二)免疫荧光技术 (三)鲎裂解物试验 (四)分子生物学技术六、抗生素敏感性试验七、眼部感染的血清学试验

章节摘录

  一、各类眼部感染的临床与病原菌检验要点                                                (一)睑皮扶炎  眼睑皮肤的感染包括病毒性、原发性细菌性脓肿和原有皮肤损伤的继发感染。病毒性睑皮肤炎、原发或复发性疱疹病毒和水疱—疱疹病毒可引起皮疹和周围淋巴结肿大,新鲜的皮疹可以用刮铲边缘刮取。用Tzanck试验(皮疹碎屑用吉姆萨染色),也可作免疫荧光染色,病毒培养和电镜检查。  1.脓肿 表皮的脓疱或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的皮肤硬结,常见于儿童,是由A族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引起。小囊泡需刺破或吸出,渗出液作涂片和用血液和巧克力平板作培养。  2.肉芽肿或脓疱性睑皮肤炎软性下疳、炭疽病、放线菌病、结核病、念珠菌病、芽生菌病、利什曼原虫病以及蝇蛆病都可引起眼睑肉芽肿,用牙科的圆形钻或角膜小钻可自溃疡性损伤部位取出标本。部分标本接种于厌氧或需氧培养基,包括沙氏琼脂和L—J琼脂。为检查麻风分枝杆菌,应刺人皮肤2mm深获取组织涂片作抗菌染色,剪取组织作组织病理检查。利什曼原虫有时可在血平板上生长,但最好用特殊培养基,如Schneider昆虫培养基和Novy—MacNeal—Nicolle培养基,温育在22~26℃。吸出的虫卵可置于血平板上或在有棉花的瓶中,放在生肉和湿沙上。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眼部感染实验诊断规范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