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板桥杂记

(清)余怀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12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清)余怀  

页数:

138  

字数:

106000  

译者:

李金堂 注解  

Tag标签:

无  

前言

  《板桥杂记》与《三吴游览志》的作者余怀(1616-1696),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一号广霞,又号壶山外史、寒铁道人,晚年自号持老人。原籍福建莆田,长期寓居南京。因此,常自称江宁余怀、白下余怀。  余怀生于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1616)七月十四日。清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六月二十日(荷花诞日)去世。享年八十一岁。尤侗(悔庵)《挽余曼翁八绝句》之二云:“老来健在正堪夸,序齿居然先子牙。何意道场终九九,并非太岁在龙蛇。”(《艮斋倦稿》卷九)  余怀生活的时代,正是明末清初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他的一生,经历十分曲折。以清顺治二年乙酉(1645)清军占领南京、南明福王弘光政权灭亡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616——1645,即余怀三十岁前。他熟读经史,学识渊博,有匡世之志,文名震南都。南京国子监(南雍),规模巨大。为参与南都乡试,东南数省学子,常聚学于此。余怀亦曾游学南雍。而与试名列榜首者,多为余怀、湖广杜溶(于皇)、江宁白梦鼐(仲调),人称“余杜白”(金陵俗称染色名“鱼肚白”之谐音)。当时,官南京国子监司业的吴伟业(骏公),十分欣赏这位才情俊逸的文学少年,写了一阕《满江红·赠南中余澹心》:“绿草郊原,此少俊、风流如画。尽行乐、溪山佳处,舞亭歌榭。石子冈头闻奏伎,瓦官阁外看盘马。问后生、领袖复谁人,如卿者?  鸡笼馆,青溪社,西园饮,东堂射。捉松枝麈尾,做些声价。赌墅好寻王武子,论书不减萧思话。听清谈、逼人来,从天下。”(《梅村诗集·诗余》)  崇祯十三年庚辰(1640)、十四年辛巳(1641),由于他才名远播,备受称道,被曾任明南京兵部尚书的范景文(质公)邀入幕府,负责接待四方宾客并掌管文书,如唐代牛僧孺之于杜牧。这时,他二十五、六岁。余怀以布衣入范幕,既表明范对他才干的赏识,也表明余怀与范同有济世之志,而非普通文士可比。

内容概要

  秦淮河畔,长板桥边,歌女名妓情思万种,志士才子风度翩翩。随着朝代的更迭,一切归于破灭,志士隐迹沉沦,歌女流落星散。本书真实记述了明末清初南京歌女名妓的群体形象和悲剧命运,叙述了一个个生离死别的动人故事。

作者简介

余怀
《板桥杂记》与《三吴游览志》的作者余怀(1616-1696),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一号广霞,又号壶山外史、寒铁道人,晚年自号�持老人。原籍福建莆田,长期寓居南京。因此,常自称江宁余怀、白下余怀。
余怀生于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1616)七月十四日。清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3)六月二十日(荷花诞日)去世。享年八十一岁。尤侗(悔庵)《挽余曼翁八绝句》之二云:“老来健在正堪夸,序齿居然先子牙。何意道场终九九,并非太岁在龙蛇。”(《良斋倦稿》卷九)
余怀生活的时代,正是明末清初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他的一生,经历十分曲折。以清顺治二年乙酉(1645)清军占领南京、南明福王弘光政权灭亡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616-1645,即余怀三十岁前。他熟读经史,学识渊博,有匡世之志,文名震南都。南京国子监(南雍),规模巨大。为参与南都乡试,东南数省学子,常聚学于此。余怀亦曾游学南雍。而与试名列榜首者,多为余怀、湖广杜�(于皇)、江宁白梦鼐(仲调),人称“余杜白”(金陵俗称染色名“鱼肚白”之谐音)。当时,宫南京国子监司业的吴伟业(骏公),十分欣赏这位才情俊逸的文学少年,写了一阕《满江红・赠南中余澹心》:“绿草郊原,此少俊、风流如画。尽行乐、溪山佳处,舞亭歌谢。石子冈头闻奏伎,瓦官阁外看盘马。问后生、领袖复谁人,如卿者?鸡笼馆,青溪社,西园饮,东堂射。捉松枝麈尾,做些声价。赌墅好寻王武子,论书不减萧思话。听清谈、��逼人来,从天下。”(《梅村诗集・诗余》)
崇祯十三年庚辰(1640)。十四年辛已(1641),由于他才名远播,备受称道,被曾任明南京兵部尚书的范景文(质公)邀入幕府,负责接待四方宾客并掌管文书,如唐代牛僧孺之于杜牧。这时,他二十五、六岁。余怀以布衣人范幕,既表明范对他才干的赏识,也表明余怀与范同有济世之志,而非普通文士可比。
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复社在苏州虎丘召开大会。大会由郑元勋(超宗)、李雯(舒章)主盟。龚鼎孳、方以智、冒襄、杜�、邓汉仪等复社名流均与会。朱怀也参加了虎丘之会。(《社事始末)
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三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五月,福王朱由崧继位南京,建元弘光。马士英把持朝政,引用阉党阮大铖,排斥忠良,煽构党祸,大肆迫害东林与复社人士。南京成了党争的中心。余怀积极参加了反对马、阮的斗争。后来,他回忆说:“余时年少气盛,顾盼自雄,与诸名士厉东汉之气节,�六朝之才藻,操持清议,矫激抗俗。布衣之权重于卿相。”他又说:甲、乙之际,“阉儿得志,修怨报仇,目余辈为党魁,必尽杀乃止。余以营救周(镳)、雷(�祚)两公,几不免虎口。”(《同人集》卷二)
余怀辞世以后,尤侗挽诗有云:“赢得人呼余杜白,夜台同看《党人碑》。”前一句写文采,后一句写气节,可为他前半生的写照。顺治二年乙酉(1645)五月,清军占领南京,弘光小朝廷灭亡。余怀的生活经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第二阶段:1645-1696,余怀三十岁直至去世。清军占领南京,余怀因而破产丧家。随之而来的,是满族统治者以血腥屠杀为手段强制推行剃发与更换服制的种族文化专制政策。抵抗没有力量,投降无法接受,唯一的出路,就是以道装为掩饰,流亡他乡。长时期的颠沛流离,是他这时期生活的主要特点。从顺治年间直到康熙初年,他经常奔走于南京、苏州、嘉兴一带,以游览为名,联络志同道合者,进行抗清复明的活动。留存至今这时期余澹心的诗歌,在宣泄丧家失国的悲痛、表述抗争复国的壮志,以及流露期盼胜利的心情等方面,均有大量的篇章。
顺治十六年已亥(1659),郑成功在南京城下严重受挫,转而经营台湾;十八年辛丑(1661),明永历帝被吴三桂擒获,次年被杀。与此同时,清政府制造了一系列大案,抗清势力几被摧残殆尽。余怀复明的希望终于破灭。
从康熙八年巴西(1669)起,余怀隐居吴门,以卖文为生。同时,精力集中于学术著作方面。他的老友尤侗写了一阂仿吴梅村的《满江红》,生动描绘了他的落魄凄苦之状:“满目凄凉汾水雁,半头霜雪燕台马。问何如变姓隐吴门,吹萧者?”(《百末词》卷四)他也承认:“颓然自放,憔悴行吟。风流文采,非复曩时。”(《同人集》卷二)然而,正如他的好友吴绮(园次)所说:“慷慨长怀吊古心,颠狂不改凌云气。”(《林蕙堂全集》卷十四)他忍受着心灵上的巨大苦痛,坚守明遗民的身份,拒不出仕,不与清政府合作。他的许多著作,都不书清朝年号。这种守身如玉的崇高气节,不忘故国的高尚情怀,十分难能可贵。他家乡的后学称颂他“高风亮节,可比顾亭林、黄梨洲、王船山诸公”(1936年8月11日《莆田日报》余澹心先生逝世二百四十周年纪念特刊)。
余怀文采飞扬,学识渊博,著述等身。由于诸多原因,许多著作未能刊刻流传,终而散佚。现存的除《板桥杂记》与《三吴游览志》外,还有:《甲申集》七卷、《五湖游稿》三卷、《平原吟稿》一卷、《枫江酒船诗》一卷(残)、《七歌》一卷、《咏怀古迹》一卷、《戊申看花诗》一卷、《味外轩诗辑》一卷、《玉琴斋词》一卷、《秋雪词》一卷、《东山谈苑》八卷、《四莲华斋杂录》八卷、《余子说史》八卷、《现林》一卷、《茶史补》一卷,以及《王翠翘传》、《妇人鞋袜考》、《宫闺小名后录》、《寄畅园闻歌记》,还有大批题辞、序跋、批语、尺犊,以及散见的诗词等等。余怀尝入范幕,却未任官职,也未举乡试,终生为一介布衣。但是,他以文章、气节而极有声于时。著名的“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都很称赞他的诗词,王士�将他的《金陵怀古诗》与刘禹锡并称。以气节著称的姜�、姜垓、叶襄、僧函可等人是他的知交,以诗文驰名的吴绮、陈维崧、曹溶、曹尔堪等人是他的好友,画家王�、吴历,戏曲家尤侗、李渔也是他的挚友。《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更是对他的“古道绝学”推崇备至,亟思见面订交。清朝初年诸多诗文集,都选录他的诗作,评价颇高。在他逝世三百周年时,笔者曾撰文指出:“余怀的崇高品德,他诗文的卓越成就,是我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前言板桥杂记 序 上卷 雅游 中卷 丽品 珠市名姬附见 下卷 轶事 附录一 附录二 盒子会 后跋三吴游览志 序

章节摘录

  板桥杂记  序  或问余曰:“《板桥杂记》何为而作也?”余应之曰:“有为而作也。”或者又曰:“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其可歌可录者何限。而子唯狭邪之是述,艳冶之是传,不已荒乎?”余乃听然而笑曰:“此即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所系,而非徒狭邪之是述、艳冶之是传也。金陵古称佳丽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白下青溪,桃叶团扇,其为艳冶也多矣!洪武初年,建十六楼以处官妓;淡烟、轻粉、重译、来宾……称一时韵事”。自时厥后,或废或存,迨至三百年之久.而古迹浸湮,所存者惟南市、珠市及旧院而已。南市者,卑眉妓所居;珠市间有殊色;若旧院,则南曲名姬、上厅行首皆在焉。余生也晚,不及见南部之烟花、宜春之弟子。而犹幸少长承平之世,偶为北里之游。。长板桥边,一吟一咏,顾盼自雄。所作歌诗,传诵诸姬之口,楚、润相看,态、娟互引,余亦自诩为平安杜书记也。鼎革以来,时移物换。十年旧梦,依约扬州;一片欢场,鞠为茂草。红牙碧串,妙舞轻歌,不可得而闻也;洞房绮疏,湘帘绣幕,不可得而见也;各花瑶草,锦瑟犀毗,不可得而赏也。间亦过之,蒿藜满眼,楼馆劫灰,美人尘土。盛衰感慨,岂复有过此者乎!郁志未伸,俄逢丧乱,静思陈事,追念无因。聊记见闻,用编汗简,效《东京梦华》之录,标崖公蚬斗之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板桥杂记 PDF格式下载



本书真实记述了明末清初南京歌女名妓的群体形象和悲剧命运,叙述了一个个生离死别的动人故事。


读研时一位女同学的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师兄,家住南京夫子庙附近,假期回南京,问诸师妹有何捎带,讲点儿情趣的要雨花石,嘴馋些的要了板鸭,这个女同学什么也没要。

她说:吃吃喝喝有什么意思!不如做个男人,早生三百年,秦淮河畔,朝秦暮楚,夜夜笙歌……

或许每一个小有追求的男人,都曾有过春色满园、左拥右抱的幻想?作为第二性的我们不得而知。不过,看完电影《桃花扇》,品着李香君、董小宛的风流婀娜,即便是女性,往往也会生出一段温柔乡里胡作非为的幻想兼一段感慨:

余生错矣,余生晚矣!

而今,美人黄土,名士青山,风流早被雨打风吹去;六朝粉黛,秦淮风月,恰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读余怀之《板桥杂记》,此憾终可释怀。

《板桥杂记》卷三:雅游、丽品、轶事。透过余怀清丽之笔触,十年旧梦,依约扬州,红牙碧串,妙歌轻舞;洞房绮疏,湘帘绣幕,名花瑶草,锦瑟犀毗;六朝金粉,江左风流,跃然纸上;文人骚客,美姬名妓,栩栩如生……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不管余澹心怎样解释“虽已传芳,实为垂诫”,《板桥杂记》,让今人隔着时空目睹了活色生香的秦淮名妓,风流蕴藉的文人雅士:王月葛嫩沙才,顾眉董白李香,孙克咸冒辟疆,钱谦益龚鼎孳……

再读,一代兴衰,千秋感慨,方觉《板桥杂记》非狭邪至是述,非艳冶之是传也。

于是,温柔乡里,胡作非为的幻想烟消云散。

《板桥杂记》,实为《板桥杂记 外一种》,外一种为《三吴游览志》,独立成篇,亦不错。


板桥杂记{外一种}(明清小品丛刊)


今天收到书,封面给人感觉很素雅。里面对明末清初南京及江南的人文情态尤其是南京旧院一代的风俗人情和秦淮名妓的事迹记载翔实。外一种则是游记类散文,随意自由,凸显出作者的丰厚学识和高洁性情。
注释很详细,很有用。


最近忽然很想看明清时代的人写的散文,于是看到了《板桥杂记》,最初以为说的只是秦淮八艳,原来还不止,写了很多的人物,像是一部“明清奇女子传”,个人很喜欢。书还未到,不知质量如何,不过想来应该是还不错的了。期待。。。


《板桥杂记》里的才子佳人,总比印象中的故事美到不知哪里去。


送货及时,包装完好,以秦淮名妓的故事娓娓道来大时代下众生相


首先从书的质量上来说,这两本书我都很满意。其次从内容上来说,这两本书也很值得细读。最后是物流的送货速度很快,总的来说还是很满意的。花间集中的一部分词从前是看过的,读完只觉唇齿生香,花间派的风格与大家所熟知的婉约派、豪放派都有所不同,别有自己的一番韵味。而板桥杂记,很久以前就听说过但是一直没有机会看,现在买下来正好慢慢看。


听同事介绍的,过去也听说过。不过,今天才下决心买板桥杂记。尽管薄薄的一册书,但是由于是古文,也要花些时间好好研读。相信自己选择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不会错。


一直要买板桥杂记, 终于买到了. 这么好的书, 必须买!


板桥杂记是一本好书,我们应好好阅读!


这个版本是很不错的,注释详备。书中除《板桥杂记》还有《三吴游览记》,绮丽之游、鼎革之叹、文人之笔。


之前读过的板桥杂记是青岛出版社的那本,这次是买来收藏的,想想还是买上古籍的,比起青岛版来说,这本的注解更加精当,而且还对所用的典故引文著名出处。封面清雅,印刷清晰,很喜欢的。。


板桥杂记,闲时在手中翻阅是一大美事,古人古事传颂,古韵流芳。


道尽秦淮河畔的万种风情


板桥杂技是一本好书。


明清小品丛刊系列很好,买了几本,送朋友


因为兴趣买了几本明清杂记看看,不错


明清小品,是代表那个时代的东西,阅读以下,可以了解那时的市井生活。


有点耐心读一来,觉得明清小品的语言真是简洁明快,每个字都精简


旧时秦淮月,还照故纸堆。明末风流,烟消云散矣。


好书,儒家先贤的 生活学术杂记。


趣味小品


一直很喜欢明清小品文 也很喜欢这个出版社 值得一看


明清散文,不错,名气不是很大,但是很有感觉的


这套明清小品文封面素雅,纸张考究,印刷清晰,可以用来收藏。


作为一本笔记,尤其是喜欢明清笔记的,这真是一本好书,尤其是纸张不错,装帧素雅。


很薄,但是很喜歡封面和裝幀。倒是以前推薦的讀物,研究南京者必備。


如果对南京感兴趣,对那些文人轶事,美人传奇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所写故事很有意思


有历史的不一定有感情 有感情的往往忽略历史,本书很好的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可以看出古人确实是在用心写书,而不像现在


金陵的美景盛开,还是看看这本书感觉一下吧!当年的秦淮河上……歌舞升平


这我找寻很久的一本书,书中的况味不是寻常书可比,人物鲜活,亡国丧家之恨绵绵无期。


下面也有注解 不错的一本书


余怀的这本书找了好久,终于发现了,立马拿下!


送给老妈的一本书,她点名要的,很不错的


中华书局令人放心


一本好书,一定要看,一定要买。


纸张太薄,内容可以,开本太小。


书很好,下次还得买


只能说很有感觉啊 很棒


封面好赞,喜欢!


应该是正版 很薄的一小本 没有多余的东西 正是我想要的类型。


还没看呢,应该能好看的吧。


比想象中的薄了好多,纸张印刷什么的不错,内容就不用说了


!!好评!!!!!!!!!!!!!!!!!!!


此书甚好,相见恨晚。


好看,但要静得心来看。


有些慨叹,那时那地,那些才貌双全的女子红颜薄命。不过此书很好


没有认真看过,我想有空的时候翻翻,领略一下古人的生活和思想状态


中华的这套书很好,先买下,慢慢读。


清人余怀的著作。千万别以为作者是郑板桥哦。


还开始没看,感觉不错的样子


讲解的很细致,封面也很清雅


好书,值得细细品


闲暇时刻的良师益友


书很薄,但很好,余怀先生的传世之作。


细细品读古文人随笔,


一直缺货,终于买到了,还没读,一定会喜欢~


读黄裳的书才知道的余澹心,所以买来收着。


刚收到,还没看,书未开封,完好


更爱里面的涓涓流水般的文字


很喜欢这本,找了很久版本都不统一。这个不错了


封面包装排版任何都古色古香 内容很好 注释非常多 很喜欢这个出版社的作品!


很好的书,印刷好,内容也好。慢慢品味的好书。


书的排版一般,但贵在价格便宜!


古时的妓女也有节义,比今人强多了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这套书很好,可惜有几本一直缺货,买不齐。


文笔清丽,叙事独到,人物栩栩如生,很值得一阅


就是排版是简体横排,字行过密,有点不像古籍,稍稍逊色。
其他都好。


小书闲来翻翻很不错


闲暇时阅读


弥补了我对古代妓女的求知欲……


书已收到,很不错。与我的想象符合。待慢慢细读。


何谓沉郁美


纸张一般,但还行。


紙張非常不錯,字跡很是清晰。


还没看,不过不错


不错, 有兴趣的可以读读,不错


秦淮河畔,长板桥边,歌女名妓情思万种,志士才子风度翩翩。


作者把明朝末年秦淮河上的歌女名妓、志士才子,以及周边环境描写得细致入微。书中配有大量的注解,很方便阅读。


明清小品,适合闲暇品读。名为板桥杂记,和郑板桥可是没有关系的。


《板桥杂记》是在当当网上随意浏览时偶然发现的,原先看过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觉得很有情致,于是买来收藏,闲暇时,泡一杯茶,慢慢咀嚼。书固然是不错的,但是我收到的版本却在装订上存在一些瑕疵,原以为上海古籍出版社书的质量原本应该是不错的,为什么我收到的印刷整体是倾斜的,让人感到不可理解。。。


文字香艳,读之如见旧日秦淮,风流公子,红粉佳人。然未若《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之疏淡有味。


薄薄的小册子,才子佳人,故国旧园


明清随笔,见灵见性


买前没有看页数,看到的时候觉得比想象中薄,不过很棒啦~~~


不错,笔记类的小书,值得看。


有注解,无译文。很好。字体大小也合适


正在看,书的质量非常好,古文,记风月之地,非写风月之事,待看完若有体会,再追加评价。


小品文。不错。


上海古籍,一套。


多读古典有好处


板桥在即


居然买重了


笔记小说


板桥杂记(外1种)


比较小的书,而且很薄,但是内容还行


凑单买的,好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