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选评
2005-7
上海古籍
胡果文
179
当来自戈壁滩的沙尘暴吹袭首都北京时,当克隆技术已达到可以复制人本身时,当生产技术的种种发展造福人类而又反过来每每危及人类时,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庄子的著名寓言——七窍凿,混沌死。二千年前这位诙诞的哲人此一惊世骇俗的论断,固然不无虚无主义的偏颇,然而我们不能不惊叹,它于荒唐之中,冷峻地道出了一个真理,作出了一种验证于百世之后的预警。诚然,人类不可能因此放弃对包括科技在内的生产力的开发;然而当先民“麻麦蠓蠓,瓜瓞唪唪”(《诗·生民》)的歌唱,在今天晋陕深沟巨壑密布的光秃秃的黄土地上,已成为杳远的梦影时,我们是否应当警省,在终于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还应当对人类的命运作更深刻的人文关注?新世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应当已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科技发展人文今后已难称健全的人。因此我们愿意为读者,尤其是当今孜孜砣砣于数理化的青年们,奉献上这一套新世纪版的文史哲经典读本,而首先推出的是其中的“文学”之部——《新世纪古典文学经典读本》。 其实,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这种努力,在四十多年前已经开始。由本社及其前身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策划、在上一世纪历时三十余年陆续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与《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两套丛书各八十种,在当时曾影响深远。不少品种印数达数十万甚至逾百万。不仅今天四五十岁的古典文学研究者回忆起他们的初学历程,会深情地称之为“温馨的乳汁”;而且更多的其他行业的人们在涵养气度上,也得其熏陶。然而,人文科学的知识在发展更新,而一个时代又有一个时代的符号系统与表述、接受习惯。这套丛书,正是先前两套丛书在新世纪的继承与更新。 这套丛书继承发扬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十六年来出版普及读物的优良传统,也集结了多方面的正反经验:名家撰作,深入浅出,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固然是其基本特点;而文化传统与现代特色的结合,更是她新的关注。学界近半个世纪以来新的研究成果,从中获得适应新时代读者欣赏习惯的浅切化与社会化的表述;反俗为雅,于易读易懂之中透现出一种高雅的情韵,是其标格所在。 这套丛书在结构形式上又集前述两套丛书之长,将作者与作品(或原著介绍与选篇解析)乳水交融地结合为一体,从而使全局与局部相映相辉,高屋建瓴与积沙成塔相互统一。 这套丛书更是前述两套丛书的拓展与简约。其范围将继文学经典后,再推出史学经典与哲学经典;而在品种上,适应新时代知识浓缩的特点,又简约为文学三十种、历史十种、哲学十种,计五十种。既希望用最省净的篇幅,抉示中华文化的本质精神;又通过三部可分可合的组织形式,以适应广大读者的不同需要。 如果说前述两套丛书代表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前一辈出版人对读者的绻绻心意,那末这套丛书正是本社新一代出版人对新一代读者的世纪献礼。 不必疑虑,在现代化的今天,是否还有必要较为系统地大致地了解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尽管当代域外文化纷至沓来,但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必须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方能落地生根;中国文化的世界性,必将由她的民族性来体现。这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经验教训。也因此,科技知识与人文关怀并重,必然与中西文化的融通互为条件。愿这套以“古典文学经典”为开路先锋的新世纪版的中国文化读本,能成为新世纪一代青年养成健全新人格的助力;所谓薪人类、新新人类,相信都能从中汲取自己必需的新乳汁。
胡果文,1948年2月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先后出版的著作有《中外人事制度比较》、《十大战役》和《中国古代军事艺术》等多部,并发表历史类论文十余篇。此外,作者还在公共管理、区域行政规划等领域承担完成了多次政府咨询课题,并发表了相关论著。
编者的话导言一、以德为先二、以和为贵三、戒奢以俭四、戒惰以勤五、举贤任贤六、民为邦本七、严于律己八、宽以待人九、庄敬自强十、重义轻利十一、志存高远十二、持正不阿十三、诚而有信十四、教而有道十五、忠于职守十六、精于政事十七、廉洁白守十八、谦虚谨慎十九、从善如流二十、嫉恶如仇
《国语》是一部先秦时期知统治阶级教育贵胄及其子弟的伦理学著作,它深层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伦理道德,从中那个时期的伦理理念与伦实践中,我们不仅可以汲取正面的精神力量,还可以了解当时的历史,提高古汉语阅读欣赏能力。
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