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入门
2006-8
上海古籍出版社
罗义俊
256
无
经典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开创了人类生命的价值之源,是整个文明社会的精神支柱。本书的特点是形式独特、新颖,阐发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丰富的现实意涵,适合各种读者阅读。本书首先以理解老子、认识老子为基点,结合作者长期以来政治、社会和人生问题上的思考,藉《老子》所内蕴的丰富智慧,进行生发、解读。 经典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开创了人类生命的价值之源,是整个文明社会的精神支柱。在当今读书界与出版界出版的“重读经典”的呼唤声中,上海古籍出版社顺应时代需求,约请专家学者撰写一套“经典解读丛书”。每本著作由三大块组成:背景辞典;原著助读,包括基本概念与范畴解读与文本赏析;原著选(全)编,内容有原文、注释与翻译,本丛书的特点是形式独特、新颖,阐发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丰富的现实意涵,适合各种读者阅读。本书首先以理解老子、认识老子为基点,结合作者长期以来政治、社会和人生问题上的思考,藉《老子》所内蕴的丰富智慧,进行生发、解读。
罗义俊(1944-),男,浙江宁波人,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与当代新儒学
经典的价值在于文化(总前言) 小辞典 原著助读 基本观念与范畴解读 引言: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第一章 大道冲虚与生命境界 第二章 正言若反与生存智慧 第三章 无为治国与政治批判 第四章 兵者不祥与社会理想 写作赏析 原著全读 老子道德经上篇 第一章 “体道 第一” 第二章 “养身 第二” 第三章 “安民 第三” 第四章 “无源 第四” 第五章 “虚用 第五” 第六章 “成象 第六” 第七章 “韬光 第七” 第八章 “易性 第八” 第九章 “运夷 第九” 第十章 “能为 第十” 第十一章 “无用 第十一” 第十二章 “检欲 第十二” 第卜三章 “■耻 第十三” 第十四章 “赞玄 第十四” 第十五章 “显德 第十五” 第十六章 “归根 第十六” 第十七章 “淳风 第十七” 第十八章 “俗薄 第十八” 第十九章 “还淳 第十九” 第二十章 “异俗 第二十” 第二十一章 “虚心 第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益谦 第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虚无 第二十_二” 第二十四章 “苦恩 第二十四” 第二十五章 “象元 第二十五” 第二十六章 “圣德 第二十六” 第二十七章 “巧用 第二十七” 第二十八章 “反朴 第二十八” 第二十九章 “无为 第二十九” 第三十章 “俭武 第三十” 第三十一章 “偃武 第三十一” 第三十二章 “圣德 第三十二” 第三十三章 “辩德 第三十三” 第三十四章 “任成 第三十四” 第三十五章 “仁德 第三十五” 第三十六章 “微明 第三十六” 第三十七章 “为政 第三十七” 老子道德经下篇 第三十八章 “论德 第三十八” 第三十九章 “法本 第三十九” 第四十章 “去用 第四十” 第四十一章 “同异 第四十一” 第四十二章 “道化 第四十二” 第四十三章 “遍用 第四十三” 第四十四章 “立戒 第四十四” 第四十五章 “洪德 第四十五” 第四十六章 “俭欲 第四十六” 第四十七章 “鉴远 第四十七” 第四十八章 “忘知 第四十八” 第四十九章 “任德 第四十九” 第五十章 “贵生 第五十” 第五十一章 “养德 第五十一” 第五十二章 “归元 第五十二” 第五十三章 “益证 第五十三” 第五十四章 “修观 第五十四” 第五十五章 “玄符 第五十五” 第五十六章 “玄德 第五十六” 第五十七章 “淳风 第五十七” 第五十八章 “顺化 第五十八” 第五十九章 “守道 第五十九” 第六十章 “居位 第六十” 第六十一章 “谦德 第六十一” 第六十二章 “为道 第六十二” 第六十三章 “恩始 第六十三” 第六十四章 “守微 第六十四” 第六十五章 “淳德 第六十五” 第六十六章 “后己 第六十六” 第六十七章 “三宝 第六十七” 第六十八章 “配天 第六十八” 第六十九章 “玄用 第六十九” 第七十章 “知难 第七十” 第七十一章 “知病 第七十一” 第七十二章 “爱己 第七十二” 第七十三章 “任为 第七十三” 第七十四章 “制惑 第七十四” 第七十五章 “贪损 第七十五” 第七十六章 “戒强 第七十六” 第七十七章 “天道 第七十七” 第七十八章 “任情 第七十八” 第七十九章 “任契 第七十九” 第八十章 “独立 第八十” 第八十一章 “显质 第八十一” 后记
无
《老子》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多年之前就有在看老子,那个时候还年青,(虽然现在也不大。。),浅浅的看过一知半解,真正的经典需要不断的重温,孔圣人说过,温故而知新。现在读的体会与之前大不相同了,相信这与社会阅历有些许关联的。若干年之后再回过头,那时的理解又是什么呢,应该会有更多的共鸣吧。让我们静静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