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唐诗接受史
2006-7
上海古籍
查清华
332
无
欣喜地看到清华这本《明代唐诗接受史》书稿终于问世,我实已等待多时了。记得还是在九年前,清华随我攻读博士学位,不久便选定明代诗学为主攻方向。三年后写出学位论文《明代格调论诗学研究》,在答辩会上颇得一些专家学者的好评,希望他继续努力,加工成专著出版。我也催着他早日将成品拿出来,可他总是说:“还需要多看点材料,多作些思考。”一晃眼四五年过去,书稿仍不见踪影,不过我知道他并未闲着。这期间他承担了我所主持的《唐诗学史稿》明代部分的撰写,又在各种刊物上陆续发表专论多篇,就所述及的范围而言,较之原先的博士论文确实显得更充实也更深入,这当然是在为书稿做准备的。终于到了去年秋天,眼看着和他同时甚或晚几年毕业的博士们,一个个将学位论文变成专著,他似乎也有点沉不住气了,发誓说:“明年一定交出答卷来。”于是才有了眼前三十多万字的著作。 为什么清华要对这本书稿倾注如许心力呢?除了他惯常持有的锲而不舍的人生态度外,主要是因为他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唐诗作为我们民族艺术文化宝库里的瑰宝,是人所皆知的;它在民族诗歌传承中呈现出独特的风采,后世有所谓“唐音”与“宋调”之辨,亦已成为耳熟能详的历史公案。但将历代的唐诗研究视为一门学问——唐诗接受学(或日唐诗学),且将其发展、演化的脉络梳理成唐诗的接受史(唐诗学史),则还属于晚近兴起的新的学术生长点,是大有可为的待开发领域。而在这个领域中,明代的唐诗接受无疑占据着十分显要的位置。明人“举世宗唐”的诗学风气,不仅推动着唐诗的接受活动向着普泛的对象和多样化的形态展开,更在诗学观念的提炼和诗歌体式的辨析上达到相当精深而细微的地步。可以说,唐诗学之成为一门学问,是在明人手里才得以真正实现的,而整个中国诗学理论与实践的建设亦由此而上了一个台阶。 明乎此,当不难理解作者何以要在这个题目上化大力气了。就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著作而言,它确实做到了对明代唐诗接受史的系统清理和总结,不仅揭示了接受活动所由发生的历史环境,勾画出其三大段六小段的基本进程,还对各个时期、各家各派的唐诗接受观念与方法加以细致的比较分析,对各种接受形态亦均有具体而翔实的考察,其中含有不少作者独到的发现与思考。我尤其欣赏书中有关明代唐诗文献学的认真发掘与重点阐说,这类涉及选诗、编集、汇刻、圈点、评注、考释等多样形式的接受活动,原是我国古典诗学传统里的一大宗遗产,关联到许多方面的文化现象和审美情趣,但由于零散而不成体系,每每为当今论者所忽略。本书所下的工夫虽尚是初步的,却也能为今后的诗学研究提供范例。 当然,学问永无止境,清华自己也未必以既有的成果为满足。他曾对我说:“明代诗学特别是格调论诗学,理论上还大有可深入的余地,文章并未做足。”我以为,这样的说法是符合认识规律的。在写成这本著作之后,或许他会有进一步的考虑,要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探索,不断奋进,我热切地期卑着。
序第一章 概说第一节 明代唐诗接受的社会文化背景第二节 明代唐诗接受历程第三节 明代宗唐诗学的主流与别派第二章 洪武至永乐:复古思潮中的唐诗接受第一节 浙籍诗人的崇唐倾向第二节 吴中诗人对唐诗的审美取向第三节 闽中诗派与高楝选唐诗第三章 洪熙至成化:理学思潮中的唐诗接受第一节 理学视角下的唐诗价值第二节 从台阁诗人到李东阳第四章 弘治至嘉靖中叶:格调论唐诗学的兴盛与低落第一节 前七子的唐诗接受第二节 七子同调的唐诗观第三节 其他各别派之唐诗观第五章 嘉靖中叶至隆庆:格调论唐诗学的复兴与改良第一节 后七子对格调论唐诗观的弘扬第二节 后七子对前七子的修正与超越第三节 明代唐诗接受的几个争议焦点第六章 万历:性灵论主潮下的唐诗接受第一节 性灵论的崛起与唐诗接受第二节 格调论唐诗学的深化第三节 道学家的唐诗观第七章 天启至崇祯:唐诗接受的多元走向第一节 格调论唐诗学的蜕变第二节 唐诗观由格调走向神韵第三节 经世思潮下的唐诗接受第八章 明代唐诗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第一节 明前期唐诗的重刊、选编与评注第二节 明中期唐诗的重刊、汇刻、选编与评点第三节 明后期唐诗的汇刻、选编与评注参考书目后记
《明代唐诗接受史》做到了对明代唐诗接受史的系统清理和总结,不仅揭示了接受活动所由发生的历史环境,勾画出其三大段六小段的基本进程,还对各个时期、各家各派的唐诗接受观念与方法加以细致的比较分析,对各种接受形态亦均有具体而翔实的考察,其中含有不少作者独到的发现与思考。书中有关明代唐诗文献学的认真发掘与重点阐说,这类涉及选诗、编集、汇刻、圈点、评注、考释等多样形式的接受活动,原是我国古典诗学传统里的一大宗遗产,关联到许多方面的文化现象和审美情趣。
无
前几年买的书,买回来便没有看了。昨天打算认真看一下,结果翻开先踩到了两……堆……屎。第一章说明代结束了元朝三百年的统治。第二章征引了一段话,以证明明代印刷术的发达,结果竟然是引的《菽园杂记》中的一段,说国子监学生写的仿书被拿去做各种用途,似乎是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的意思,跟印刷什么关系啊?仿书难道是印刷的?完全不可解。这也是个博士,这也是个大学里混饭吃的,唉唉。奇怪的事天天有。
好像前几年到现在这一个阶段,关于明清的唐诗选本的研究是一个热点。新出的书有多种。这一本的题目比“选本研究”更广阔,因为它的材料不仅出自明朝182种唐诗选本,来自诗话的亦有不少。一方面,可以说选本研究中包含唐诗接受的部分;另一方面,亦可说唐诗接受的历史中包含选本研究的内容。这两项研究互为表里,但就个人而言,我对唐诗接受史更感觉到兴趣。与此相关的还有,关于明人复古思潮的研究是之前的一个热潮了,这里面包含一部分唐诗接受史的内容,但此次单把唐诗拎出来,显然将这个问题变作一个诗学问题,跟那些唐宋派、七子派的分野虽有一些关系,但更注重各家著述当中对具体诗学问题的品鉴和考量。
我还没有读完,只是挑着读了一些,就这些来看,这本书的材料功夫很扎实,他征引了很多材料都非常能警人耳目。许多问题都是大问题:
1,明朝人如何看待本朝人与唐人。他们将自己与唐人相拟,以此人比附彼人,比如王杨卢骆与吴中四士。
2,六朝与唐诗的关系。六朝不类汉,初唐超越六朝而追汉。但一直有不同意见,言唐诗从六朝中来。
3,唐无五古。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辨体”。
4,唐人七律第一之争。也是在“辨体”。这座次排的,实际上是他们的“七律观”;
小问题也有趣得紧。比如,
谢榛从虚字上面认出唐诗的流变,让我冷水浇背。“凡多用虚字便是讲”,从虚字上面演变出一个宋调。但今天看去,明诗比宋诗用虚字之风尤甚!明诗与唐诗比,竟是虚字与实字的地位全颠倒了!尤其是那些花月小说里面!“也曾”、“便是”、“还将”、“记取”、“转向”、“不知”处处皆在!更不消说什么“去”、“来”、“到”、“中”、“谁”、“犹”!
从前读明诗,都不用看,就用鼻子闻一闻,都知道不是唐人写的。如今才知道原因了。……
不过明诗里面是有好诗,而且不少,很多,相当之多。现在在我心中,明诗的地位越来越高了。
不仅我们今天的唐诗观基本是受明人的影响之后得来的;而且明诗缔造了一种我们对旧诗的认识,只是自己浑然不觉而已。今日之诗绝非唐人之诗,只需看看我们对“谁”、“处”这些字的爱好便知道了!
跟读小说的经验类似:唐文章“貌古神清”,明文章旖旎容易亲近。
这年头垃圾满天飞,博士论文尤其不可信~~
从前读明诗,都不用看,就用鼻子闻一闻,都知道不是唐人写的。
……噢?
我还以为自己造诣很深。原来是古人的安排
额,是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