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净土思想的黎明

(美)肯尼斯·K·田中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7月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美)肯尼斯·K·田中  

页数:

165  

译者:

冯焕珍 等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被尊为隋代“三大师”之一的净影慧远,是中国佛教思想史上一位重要人物。慧远的一部《观经义疏》,对西方净土理论的阐述多有见地,并产生相当的影响,但在中国净土宗的谱系里,慧远却未能配享祖师之位。导致这样的原因,是他的净土思想不为净土宗大师所接受,他的理论被历代净土宗行者所忽视或受到曲解。美国著名佛教教授、国际真宗学会会长肯尼斯·K·田中在本书中,通过极细致的文献梳理与辨析,揭示慧远净土思想的特点,并进而对其在净土宗的地位予以重新评估。

书籍目录

总序译者序前言导论:对正统的挑战第一章 净土思想在印度和中国前慧远时期的开展第二章 慧远在中国北方佛教中的地位第三章 《义疏》的文献背景第四章 对《观经》的处理第五章 往生:因行与品位第六章 《义疏》对《善导疏》的影响第七章 结论书名缩写参考书目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净土思想在印度和中国前慧远时期的开展  南方的礼拜与学术活动  随着《阿弥陀经》的传译,新《无量寿经》和《观经》的传译在南方引起了弘讲这些经典的学问僧的注意。例如,净土教义的信徒法度(500年卒)在摄山弘讲《无量寿经》①。梁朝首都建业知名的涅槃学者宝亮(509年卒)曾向三千多听众广弘众经,偏重弘扬的有《涅槃》、《胜鬘》等经典,同时弘讲《无量寿经》近十遍⑦。  除开这种关注,与《法华》、《涅檠》、《般若》、《维摩诘》这类更著名的经典比起来,相对说来净土经典是相形见拙的。没有什么讲师撰著过有关这些经典的净土论著或注疏。相反,《涅架经》在6世纪早期却有大量注疏,梁武帝敕令宝亮和另外几人将这些注疏纂集成一部71卷的注疏——《(大般涅槃经)集解》③。净土注疏的匮乏,表明人们对净土经典的学术兴趣很薄弱。在这种气氛中,净土传承的任何学术性宗派或法统都不会在南方兴起。   北方的礼拜与学术活动  相比之下,北方展现了大众性和学术性两种活动。北魏时期,大众性的净土活动基本上在由在家信众建造的石像中得到了体现。现存最早的两尊阿弥陀佛像是518年由在家女众建造的,是这个时期现存l2尊塑像中的两尊。这些塑像藏于龙门石窟,其中一尊的题刻记录了一个寡妇对他已死去的丈夫早日往生西方净土的祝愿。更早的塑像表现的是调和论者的礼拜,在这种礼拜中的塑像是弥勒、释迦牟尼或其他佛,但其题刻证实了对西方净土或极乐世界的种种愿望④。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净土思想的黎明 PDF格式下载



老外写的,蛮有意思。


  对于往生净土的有效因行,我赞成静影慧远法师所提倡的发菩提心而非善导法师提倡的阿弥陀佛的愿力(我不否认弥陀愿力的力量,而是强调此愿力是以菩提心来完成发力的,没菩提心是接不了这个愿力的)。我赞成现世发菩提心,反对善导法师将发菩提心推到我们往生后的净土中的观点。我认为〈无量寿佛经〉与〈阿弥陀佛经〉对于劝诫志求往生净土的僧俗四众应广修万行,这包括禅定、观想、行善、持戒,而不是仅局限于持名念佛,甚至过分的把持名念佛的地位拔高至凌驾广修万行之上,而应将其至于万行体系之中!
  净土即往内求而非在外,外在的只是清静自性的一种显现。如果把外在的净土作为一种实实在在的目标对象,这种观点我是看不出与基督教讲的天国有什么区别!现在把净土与安乐国(土)、极乐、安乐净土,视为同义词明显就是所谓正统净土中的相关佛学家的注疏中创立的。至此与〈八千颂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十地经〉、〈维摩诘所说经〉中表达的净土是"清静佛土"的大乘菩萨行,且"清静"指引导众生安住于通往觉悟的菩萨土的精神过程此净土原意的思想,完全截然不同了!大乘佛教众多三昧之一的佛现前三昧相关的诸行之一就是阿弥陀佛观,这种观是一种传统佛教禅观及禅定技巧的表达,志愿往生的修行人通过观想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协侍菩萨的相好,观察每个相好,从而引向"见"。如此修行得当,对象会清晰显现的修行者面前,由此证得三昧及内在上的成就,这类三昧境界是修行者往生与成佛的保证。而持(称)名可以消除罪业;称名与忏悔一同导致罪业的消除,以此反过来加快了解脱目标--三昧的证得!故净土实则应以观行为重点,辅助以"称名、礼拜、作愿、观察、回向"!要现世就生发菩提心且开展空性智慧的次第学修,由此开发出坚固如十字金刚杵的正信,将此正信再融入弥陀修法!
  当前的汉地净土宗与日本净土净宗极似,过分拔高了称名念佛的效果,从而忽略了,净土念佛仅仅是摄受根性下劣众生的一种方便教义,依四意趣来说属别时意趣。根据《佛学大辞典》上说是:“如说称多宝如来名,便可决定等正觉,称阿弥陀名,便可往生极乐,是为劝懈意者,就别时利益说之,非言今直得之。犹如依一钱而说得百钱。是就别时说,故名别时意趣。”这说明净土教义,它是为鼓励往生净土和觉悟是来生获得的利益。而这体现的是一个众生只有圆满了漫长而艰苦的修行后才能在遥远的未来获得觉悟的精神,而不是现在净宗广泛宣扬的“空手套白狼”“以小博大”“努力于世间事业投资于来世产业”的思想内容。净宗法门的修行不要犯上述的垢病,要广修万行,自利利他;从自利上来讲要礼拜、赞叹、持名念佛、作愿(修止)、观察(修观),从利他来说要回向。净土法门博大精深,不要把持名念佛就当作此法门的全部。
  放开正统净土宗、日本净土真宗及本愿法门那种过度拔高持名念佛的方式不说,净土法门是非常殊胜的,这是一种非常讲究禅修的法门,是以阿弥陀佛及其极乐世界为对象的一种佛现前三昧的修法,这点其实在〈般舟三昧经〉中其实表达得已经很清晰了。所以我个人认为印度时期的净土思想及修法,是非常重视"止观"禅修内容,甚至在净土这个体系中是作为重点与主要目标来对待的。回过头来看汉地正统净土及日本真宗,仰仗佛力对不对?肯定是对的!但是不应该低估凡夫众生实现其证悟、成就等目标的能力!更要清楚的是,不管是自力还是佛力,支撑这个力量的支点就是自己当下修行的刻苦与精进,菩提心、空性的智慧及经验、止观禅修的方式等等,这些造就了手中的碗,如此天降甘露才能盛满。如果只是仰仗佛力(天降甘露),而不去筑实自身的状态,这就犹如拿着一个有洞的甚至是残缺的碗去接甘露,请问怎么可能接到一碗甘露呢?成佛在己不由他,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味的强调佛力,而将自身要达到的标准大大降低甚至弱化及删除,那这种方式将离佛法越来越远而离基督教越来越近!
  净土宗将净土佛教与其他大小,显密佛教体系做了一个强烈的独立性,而其依据就是难行道与易行道的分别,将易行道用于净土教义。至此净土佛教就变得很特殊。一旦遇上其他诸派与净土佛教观点相对时,就以易行道赐予净土佛教的特殊性来给自己圆场。但实际上,难行道与易行道的区别是用于菩萨道上到达不退转地(八地菩萨)是才出现的区分,而净土道将其搬到凡夫位来使用,以证明净土道的特殊性与独立性!而后,在易行道的解脱系统中,极其注重佛愿力即他力的概念。与佛愿力相比,凡夫众生的修行几乎没什么份量,成就的主要重心在净土道佛教中由凡夫众生的行为转为了他力的愿力。这种重心主体的不同才是净土佛教与其他佛教诸派的最大的不同。其他显密佛教诸派强调、重视、肯定凡夫众生实现其证悟,成就等目标的能力,而净土道的佛教在发展中逐步弱化此种众生的能力,逐渐转变为一种带有强烈宗教崇信色彩的角色,至此净土佛教与佛教相比已经更大大的接近基督教的方式及道教的神仙崇拜了!佛陀有一则究竟了义的开示:成佛在已不在他。此外本师化现人身乃为后学之寻求完全究竟之道的行者展示了凡夫众生如法修持,定可成就无上果位的能力,甚至一生就可证的能力,因为众生本具的此种能力不可思议!
  持名念佛可以是往生的正因 这点我也不否认。但这个正因要开花结果就必须要菩提心这个承载正因的根本土壤。同时为了保证开花后结成果实的成功率,那就非常仰赖于修行者自身"观佛三昧"修到什么程度了。
  〈无量寿经〉发菩提心的教示作为往生净土极为殊胜的大乘修行。发起往生净土的菩提心是极其重要的内容!往生净土的方法有四种:1、修观;2、修净业;3、修心;4、系念,礼拜,赞叹,称诵阿弥陀佛名号的方式一心回向。这里要注意二点:1、这四种方式都是在升起菩提心这个前提下才有意义。2、我个人认为持名念佛只是引发了往生净土的意愿,是不是仅靠这点就能往生,这对于普通凡夫有一定难度的,当然对于极利根器的修行者来说,仅持名而往生是有可能的。所以这四种方式的第四种方式既是独立的方式(上根器成就,中根器往生,下根器消业结缘)亦是前三种方式"积资"后的一种引导意愿的结合形式。
  正统净土宗认为"观"是种难度极高的禅定形式,只有圣道门的修行者才具备修观的能力,并非普通凡夫能力所及,同时又将净土教义的受众群体归类为这种普通凡夫,并且在长远的正统净土宗发展中强化对净土信众对于自身是普通凡夫,故不能或极难从事修观这种实修方式的自觉,从而将原始净土修法中作为三个主要修法(另二个是修心与修业)的"修观"降低为辅助修法,将原始净土法门中处于辅助修法地位的持名念佛摆在了主要修法的地位上,并在长期的净土佛教发展中,对修观越来越不重视,甚至与其相关严肃的研究与实证的指导都在根本上出现了缺乏的状态!加上净土佛教对于教义与戒律的轻视、正信与崇信的混淆、菩提心与信心主次关系的颠倒等问题,净土佛教俨然已走出了一条与其他大小二乘、显密二宗不同且独立的道路,此道路的趋势就是日本真宗的本愿法门(此法门有严重问题)产生的土壤,由于病根相通,故我大胆断言,汉地的正统净土佛教,其本愿法门化的趋势,将非常强劲且迅速。对此我个人表示极度的关注、谨慎与不安!
  "观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法,而在净土法门中,这也是主要修法。观佛也有许多不同程度的方式,如:究竟的观身实相要,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一般来说,净土法门中的观佛,并不使用这么高的方式,而只是要求,取佛形象,系想思察。如果欲往生的修行者连这种"观"的修法都在主观上懈惰于作,仅喜好干干世间事,动动嘴皮子的口头出世活的方式,这种方式能成功,合理吗?如果说其合理,那除正统净土宗外,其余的大小二乘、显密二宗都得集团躺枪,甚至佛陀的本生示现、历代各派祖师的亲践及传承指导都是带领众人齐绕远路、险路,罪孽深重、吃饱饭撑着了!所以本愿法门之兴并非佛法之兴,乃附佛外道、附佛魔道之兴!回过来继续说这个修观佛的问题,一位净土行者,刚开始听闻、学习了菩萨藏的教义,对于十方无量刹土及佛名具备一定的了知,随即收摄意念,观察诸佛,以此净化自相续,或是内心升起胜解。在这个基础上,发:彼佛出世,我当生彼的愿。此时因为前面修行的基础,这时的发愿就是非常重要且有力,而非一种流于口头的无根之草。大致上泛泛可以这么谈,但要注意的是,任何实修指导,必需有明师指导,仅靠看文字是没用的,就此"观佛"的法门来说,在实际修持中,其寂静与止息虚妄思想和概念,缘心谛理,系念现前,停住不动;智慧利用,穿灭烦恼,观智通达,契会真如等具体的实践过程及实修指导,都只有具格上师处才能真正获得无误!
  既然"修观"在净土法门中是这么重要,那正统净土佛教为什么反以持名念佛为重而非常轻视观的修法呢?因为正统净土佛教认为,佛观、净土观等观的修法是以凡夫无力相应的空慧为基础的,所以凡夫还是以念佛称名最好。对于此正统净土佛教的观点,我是非常反对的。首先正统净土佛教在圣凡阶位问题上是错误的。正确的是,凡夫分为外凡(十信)与内凡(十住、十行、十回向),而圣者则为十地。也就是见道以下为凡夫,见道(含)以上为圣者。因为净土法门中的观的修法是面向凡夫宣说的,故(初)地以下的四十阶位(十回向、十行、十住、十信),也是可以完全可以实修"观"的修法的对象。但正统净土佛教在这里就有问题了,他们认为,圣者的范畴为十地及四十阶位,而四十阶位以下才是"凡夫",且净土法门中"观"的修法是面向圣者宣说的。可以看出,正统净土佛教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吸引教众、扩大影响力,有意降低了十信位者的门槛,同时,为拔高及"特殊化"与"独立化"持名念佛,作了许多铺垫,而类似这样的做法正统净土佛教可不止用了这么一次!
  正统净土佛教有意降低标准,与其在发展过程中将原本主要修法的观、业、心,地位大大降低,拔高原本属于从属、辅助修法的念佛法门,是有着非常直接且复杂的关系的。我上几篇微博谈了正统净土佛教有问题的圣者与凡夫阶问题。这其实已经在指出正统净土佛教有意将"观"这种修行方法排除在凡夫之外,刻意拉高修观的门槛,将修观这种修行方法所使用的对象错误的厘定为圣者(根据正统净土佛教的叛位十信位及其以上都是圣者,以下都是凡夫)这种高等的存在。而事实上,净土的修观方式的对象完全可以是普通的、无力的凡夫(正确的叛位为初地前都为凡夫,详见我上几篇微博),只要此凡夫接受化导,如法修持,那就能依修观这种修行的方法而成功。而正统净土佛教,为了吸引教众,就让他们认为"像自己这样的凡夫的条件与资质是低等的,故最可行的修行方法就是具信念佛"。正统净土佛教的这种宣传,将诸如"修观"等许多原本就是面对凡夫而非圣者的有益的、有力的、基础根本的修行方法,华丽的枪毙了,这实在是很不好的趋势!
  既然说到了正统净土佛教有意降低阶位的问题,那对于九品往生的判位,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注意:以下出现凡夫的范畴的定义分为正统净土佛教认为的与非净土佛教二种,具体请参考我前几天在微博中谈的圣者与凡夫的阶位问题]首先,我们来看正统净土佛教持的观点:1、上上品大乘极善上品(凡夫);2、上中品大乘大乘凡夫;3、上下品大乘发大乘心(凡夫);4、中上品小乘持小乘戒凡夫;5、中中品小乘无善凡夫;6、中下品小乘(临终前)未遇佛法之(凡夫);7、下上品大乘续善知识教化之凡夫;8、下中品大乘不能持戒之(凡夫);9、下下品大乘作五逆十恶等不善业之(凡夫)。这种正统净土佛教的判位明显过低,按这种标准大街上随便挑十个人里面,能往生的至少可达半成。这明显就有问题,就算以法报化三身净土中最低的化身净土,再取化身净土中低层面的圣凡同居土来和这个正统净土佛教的判位来比较,还是能明显的看出这个标准定得太低了。对此我更赞成另一种判位:1、大乘四地以上菩萨;2、大乘初到三地菩萨;3、大乘习种(十回向、十行)和性种(十住);4、小乘前三果圣人(入流、一来、不还);5、小乘见道前的内凡与外凡;6、小乘见道前的世俗凡夫;7、8、9、这下三品为大乘外凡(十信),依罪业上的区别处在下三品相应的品味,就算是下三品都是已开始修大乘道而尚未入道品者。在更深入谈这个九品判位前,思考一下为什么正统净土佛教有意把标准降低得如此之多?我觉得有正面与反面二种解答,从正面来讲,历代净宗大德深知此地众生刚强难化,如若和盘托出九品判位,标准这么高,定然趋之者寥寥,不如降低而宣,令众广聚,群习念佛此简单易行之道,纵不能往生,也可因积习故,结上法缘清静业障,人天乘还是有较大可能的,为下几世能继续修行佛法提供了更大的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进入三恶道的可能性。从反面来讲,净宗后起之秀,未见祖师深义,只见其心灵鸡汤式的方法,大有揽众之效,令净宗势力与影响大增,再加上历代执政者深明此宗暗合愚民之道,故扶持以打压佛门其他诸派,以图长远将见修深邃的佛法之道,改造为浅显心灵之慰剂,化为世间宗教、心理之流,如此中空佛教,可令佛教精华尽失,名存而实亡!
  关于上述出现的高低二种九品判位,正统净土佛教解释为:高的为观果判人,低的(正统净土佛教持的观点)为据因判人,从果判,位则高,从因判,位则地。正统净土佛教这种解释是错误的,因为品位是指在这个世间达到的,修行者在到达净土前就有了品位区别,所以正统净土佛教自圆其说的因判低而果判高,是不成立的。因为其品位决定修行者最终往生净土前等待莲花开敷所需的时间长度。正统净土佛教坚持低的判位标准,也与其迎合民众有直接关系,对于争取教众非常有优势。但我认为正确的应是高的判位标准,需要补充的是,正确的判位标准中,上下品为伏忍:种性和解行位;上中品位信忍菩萨;上上品为顺忍及无生忍菩萨。从这里上三品就能看出,净土法门是非常殊胜的,利根器与极利根器修此法门不仅证得地上菩萨果位,甚至是处于无生忍这种高位阶的菩萨地位。另外正确九品判位中,下三品众生为刚刚开始修习大乘的人,依其所犯,罪过的轻重判位。也就是下三品的众生范围为较高的外凡到较低的、甚至善趣以下尚未入道者,以罪过轻重程度构成下三品品位差异。说到这里基本上正统净土佛教的判位标准错误在那里已经很清楚了。简单来说,正统净土将理应是下中品与下下品,拔高至中中品及以下;将理应是下上品与中下品,拔高至中中品至上上品。这种有问题的判位,为有问题的本愿法门的兴起作了铺垫。正统净土佛教的善导法师将原本修观的内容转为礼拜礼忏的观念,将净土法门从佛教传统禅观,转向为"特殊化"的正统净土佛教的礼忏之法,再加上其他力往生的确立及凡夫入报土的思想,如此直接就能引出本愿法门的思想。故汉地净土宗现在的趋势就是日本净土真宗本愿法门那一套,因为其病根一致,病基相同。


现在很少有人愿意这么想,汉地是不是都是拈轻怕重,这点也确实说明了后继者没有大胆相应众生根基改革和指出问题,如此吸引信徒是不是急功近利了?不想却还是弄成了婆婆嗲嗲的专属了。可叹啊


从净土宗内部来说,这种心灵鸡汤式的方法,能尝到甜头,汉人不像欧美人在精神层面有着热度与兴趣,也不似印度人在精神与哲思上面有专恒的深度。汉人更多表现在功利下面的精神枯乏,在这种情况下,类似于指向性的、物质性的、世俗性的内容,传播及影响会很快也大。比如:近年来在汉地高速发展的基督教、净土宗等,它们其实用的是同一种方式,这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说,并不是汉人的福,恰恰说明汉人在精神方面,有很大的问题。。。


呵呵,想来从古至今大部分还是如此功利性,难怪这个大染缸很厉害,可想而知华严和天台的式微也有其所然。


华严与天台的式微,有一部分原因是此二家虽可说在见地上是汉传佛教最高者,然却没有相应的实修法门以证。这是大问题,而实证的窍诀,都在禅宗那里。再加上当时的政治变动,所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