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财富博客

Robert Scoble,Shel Israel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Robert Scoble,Shel Israel  

页数:

261  

译者:

李宛蓉  

Tag标签:

无  

前言

新空间洞开,人人都是财富主角两年前,当《新营销》杂志推出《博客营销》专题时,虽然我们对这种新兴营销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给予积极评价,但仍然没有想到,这种形态会在门户网站的推波助澜下,在中国以如此迅猛的姿态铺开,迅速成为网民们的新宠。博客被如此迅速而广泛地应用到传统以及新型企业的营销中,这不足为奇,如今越来越多自信的中国企业对于新生事物抱有近乎天然的实践热情,各种营销方式被迅速应用,快速流行。但这还只是博客这种新型沟通方式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的一角。真正具有颠覆意义的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媒体,沟通方式出现多维交互性,沟通平台日益全球化。博客创造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潜力与可能。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只是渐次开放了部分思想与地理的空间,就已经使中国的财富激增,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未来,随着以博客为代表的新营销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空间的洞开所带来的财富将无可限量。更重要的是,在未来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中,人人都可以成为财富主角。中国影星徐静蕾靠着博客的力量成长为全球知名艺人。未来你将看到“蝴蝶效应”在现实生活中以规模方式集体上演。每个人都具有改变世界的能量与潜力,都具有引发财富重新分配的革命力量。而这些,源于我们所处空间的无限洞开。博客,在新时代将协助我们打开新空间,踏入新的财富之门。而这些变化正在我们身边倾情上演。当然,我们仍然可以习惯太阳照常升起,可以无视这种革命的来临,那么依然年轻的我们将不可否认地快速沦为旧世纪的遗老遗少。不信?那我们走着瞧。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斯考伯(美国最多人阅读的企业博客作者)和谢尔·以色列(资深技术顾问)相信,博客已经开始改变企业的面貌。他们阐释说明了员工博客如何改变外界对微软的观感,敢说敢做的NBA球队老板如何运用博客和球迷连接,小企业和大公司又如何能从博客获益……另外,还有万一使用不当,博客又会招致怎样的灾难。  斯考伯和以色列直言不讳,这是卓越博客的基本要件,因此他们在说完博客的好处之后,也以同样诚实的心态讨论博客的危险,他们在书中检视各种风险和管理风险的方法,并且亲身实践自己的立论。  数十年来,企业总是单方面向顾客传递信息,却美其名曰 “沟通”。如今来了博客──这是企业与顾客“对”话,可以让双方坦诚相对的好机会。本书作者访问了五十几个各行各业、各种层级的对象,用新颖、独特的思考方式,证明了博客可以修补公司形象,重建顾客已丧失的信任感。另外,这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教你如何遂顾客所愿,也解释了为何你的企业可以倚重博客的力量。  更可贵的是,本书还指出了当企业在试图发展博客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内部冲突与外在挑战,而企业又该以何种态度与制度,正面予以回应,让博客自然地在企业内发展。同时又告诉你,经营一个健全的企业博客,不仅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当企业发生危机时,它还可以成为扭转危机的重要手段。

作者简介

罗伯特·斯考伯协助微软主持第九频道(Channelg)网站,他本人从2000年开始架设自己的博客并在几周内被邀参加史蒂芬·沃兹尼克的超级舞会(苹果电脑的发明人和公司的共同创始人),曾获得《财富》、《快公司》和《经济学人》等多家著名杂志撰文推崇。
  每年点击他博客的读者超过350万人。斯考伯的博客地址是http://scobleizer.com。

书籍目录

推荐序Ⅰ 博客改变商业世界推荐序Ⅱ 新空间洞开,人人都是财富主角推荐序Ⅲ 博客如何影响我序言 商业博客真的能赚钱导言 现在就得加入博客大军第一部分 对话的时代 第1章 与顾客沟通的绝佳方法 第2章 翻天覆地的商业革命 第3章 紫牛效应加强版  第4章 金律:以真面目示人 第5章 公司虽小,触角却长 第6章 我就这样当上意见领袖 第7章 既是公关天敌,也是利器 第8章 是文化现象还是科技流行 第9章 阳光是最佳菌剂第二部分 聪明经营博客 第10章 博客的错误示范 第11 章 博客的10项基本功 第12章 搞革命可能颠沛流离 第13章 用博客扭转危机第三部分 是科技,也是人性 第14章 不断升级的强大武器 第15章 一桩聪明又便宜的生意

章节摘录

莱恩•普赖尔(Lenn Pryor)加入微软公司时,对公司的科技成就十分倾心。他是1998年才到微软任职的,由于本身醉心科技,他并不了解这家公司当时已经在世界各地都很不得人心。“第一次觉得奇怪,是我拜访客户时,对方不是很高兴见到我。”他说,“阻碍我与客户关系发展的,竟是我在微软上班这件事,代表公司的两个人物(盖茨和鲍默)坏了我的好事。”普赖尔觉得自己因为和“地球上最有钱的两个人”共事,就被当做了另类。后来这样的事一再发生。.有一次他和一个客户一起出去吃晚饭,本来气氛还很愉快,然后客户突然安静下来,沉默一会儿之后脱口而出:“你知道吗,莱恩(Lenn,普赖尔的名字),我真没想到你是这么好的人,我真没料到。”普赖尔追问:“呃,为什么呢?”客户回答:“因为你替微软工作,而微软是彻彻底底邪恶的。可是你怎么看都不邪恶,如果不是你隐藏太深,就是我看错你们微软了。”这种经历让普赖尔感到困扰,因为他代表微软,而客户似乎认定他是不可信任的,这样的矛盾在他心里盘绕了多年。微软每两年召开一场专业开发工程师会议(Professional Developer'sConference,简称PDC),为期一周的大会暂时中断了仇恨微软的情结。会上大约有6000名软件开发工程师和2000名微软员工混在一起,他们一起观看新出炉技术的展示,分享点子,一起吃比萨、喝酒、掏出家人照片与对方分享,大家其乐融融。普赖尔回忆说:“我们其实都是朋友,这时候我们在客户的眼中变成了普通人,他们也在我们眼中变为一般人,所有的误解都消失无踪了。”可是大会一闭幕,神奇魔法也瞬间消失,普赖尔知道,除非他想出别的办法来维系这种美好的感觉,否则欢乐气氛将烟消云散:“我们又会变成邪恶的家伙——微软。”接下来的一星期他度日如年,仍然沉浸在会场美好的回忆中。对了,那天回家时他还感冒了。几天之后,普赖尔正在冲热水澡,想要赶走感冒药带来的不适,霎时间一道灵光击中了他。在PDC大会上,出现了人与人的沟通,微软员工亲眼见到客户、亲耳听到客户的声音,而不只是面对一堆统计数字。同样,顾客见到的微软代表也是真实的人,假如普赖尔能够设法把这份人性的感觉带进日常生活中,那么微软与顾客的关系将可能永远改观。普赖尔明白,微软需要的是某种开放的渠道,要让微软变得有人性。可是即使真的有这样的开放渠道,也需克服许多困难才能达成。他心想,自己也许能在微软内部建立某种形式的实境电视(Reality TV),如此就能通过网络将信息传送给外界。譬如他可以把摄影机带进微软,呈现软件开发工程师和科技大佬们的真实面貌,以及他们工作的场所。普赖尔会保留这些影片的原貌,不加以剪接和编辑,也不以营销手法润饰,影片中当然更不会出现身穿西装、晒了一身古铜色肌肤、圆滑善言的讲评人。这个主意在微软内部酝酿了一段时间,然后第9频道的概念成形了。这将是个没有剧本、即兴演出的影像博客,也是微软公司唯一的官方博客,它的名称源自联合航空(united Airlines)的开放语音频道(这个频道能让搭乘飞机的旅客在起飞、飞行、降落期间收听飞行员的对话)。普赖尔很了解联合航空的这个第9频道,因为收听这个频道时帮助他克服了对飞行的恐惧。“我和联合航空关系恶劣,尽管我因为公务不得不依赖他们,心里却被他们吓得半死,可是这家公司没有任何一个人出来做些什么,好让我对他们的印象好一点。这番话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普赖尔问道,对他自己想出来的比喻顽皮地微笑。普赖尔说,收听飞行员的对话,治好了他搭飞机的恐惧。他由衷地说:“我愈了解飞行员,就愈能体会他的最大利益也是我的最大利益,我相信,用害怕搭飞机的乘客的感受来形容人们对微软的印象是再贴切不过的了。”于是普赖尔和第9频道小组决定,微软也应该建立自己的第9频道。普赖尔的想法是“真实地与人们分享我们的生活,之后他们就会明白我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因此能得到他们的信任。”他构想中的第9频道将可能重新界定科技传播(evangelism)。传统上,技术传播师(techevangelist)是通过文字描述公司产品的特色与优点,并加以散播,借此强化这些产品的好处。现在普赖尔想要改变焦点,从产品转变到关系。普赖尔和同事杰夫•桑德奎斯特(Jeff Sandquist)向顶头上司维克•冈铎特拉(Vic Gundotra)提出这个点子。冈铎特拉是科技传播平台(Platfornl Evangelism)的总经理,他听说这个计划是要让一个家伙拿着摄影机在公司走道和办公隔间里乱逛,一边拍摄员工,一边还要他们谈谈自己的工作与生活,马上觉得这个点子有些疯狂。不过冈铎特拉喜欢这主意,同意让普赖尔和桑德奎斯特放手去做。他们一致同意这项计划一开始应该低调进行,当然绝对不能掺入营销花招。他们也晓得微软内部也有人会持反对意见,但冈铎特拉表示会提供掩护和个人的大力支持。普赖尔决定重新调整第9频道小组成员,刚好公司最近雇来了一个叫做斯考伯的家伙还不太清楚自己在微软的角色是什么。普赖尔两年前就认识斯考伯,当时斯考伯在魏纳经营的UserLand公司工作,并得到了魏纳的指导。斯考伯的作品丰富且满怀热忱,他还是个狂热的博客迷。他在自己的个人博客Scobleizer上,一个晚上就贴文50次之多。加入微软之前,斯考伯曾经在NEC担任技术传播师,研究平板计算机(tablet PC)。他在担任那个职务时曾经参加过一次微软开发工程师会议,公开建言鲍默“赋予微软更人性的面貌”(鲍默当时送给他一张签了名的一元美钞,谢谢他提供的点子)。当NEC推出首批大获用户称赞的平板计算机时,斯考伯送给微软内部两名员工一人一台新出炉的产品,一个是盖茨,另一个就是后来雇用他的冈铎特拉。


编辑推荐

《财富博客》将介绍:斯考伯使人们对微软的工作有了感性的认识,他在客户和微软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是微软件事业的一部分。——比尔•盖茨《财富博客》还指出了当企业在试图发展博客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内部冲突与外在挑战,而企业又该以何种态度与制度,正面予以回应,让博客自然地在企业内发展。同时又告诉你,经营一个健全的企业博客,不仅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当企业发生危机时,它还可以成为扭转危机的重要手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财富博客 PDF格式下载



博客是最具优势市场营销工具之一(林时安书评)当博客的确是目前最具营销穿透力的工具之一,它具有多项市场营销的优势:一、最省钱而最有效的营销工具。二、最真实,同时也最具实时性的市场信息反馈系统。三、经常是激发创意的信息来源。四、对企业而言,是最具经济效益的内部信息交换平台。


怎样写好博客及吸引受众的博客,在经营博客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好的博客具备的特点。博客需要注重透明性、真实性、内容吸引人、开放等。注意写博客的是人,需要在博客上表现作为人的特质,不是冰冷的机器。需要交互,而不是单向传播。有兴趣经营好博客的人可以看下。


枯燥中蕴涵哲理,相信读了肯定有收获,但是阅读起来比较痛苦。毕竟不是咱们中国人自己写的书,同时如果是中国人写的这类型的书,就没有看的必要了


此书不知道是不是只有一本了,装订极差,歪歪斜斜的。怱攸顾客索!本来印象还可以,现在不打算在买了。


其中一个作者后来又写了本《微博力》,两个一起看,可以了解更多博客、微博的故事,书内容不错,只是我收到的一本有点小脏


这本书从商业角度剖析了博客的价值


BF做网络营销的,于是买来看看有没有帮助。


大概浏览了一下,觉得还不错,希望细读之后能够找到所需要的东西。


企业家看待博客可以有三种视角,一是将其视为网络传播工具的一种,由于不少私人博客无视互联网著作权规定而肆意转贴娱乐圈八卦甚至掐头去尾的编造,有些老板也认定博客低俗得很,非常畏惧开博,生怕由此惹上什么麻烦;二是终于又找到一个可以操练企业公关战术的渠道,公司和老板本人都在网上开设博客,大凡门户网站都不错过,任命专门人员通过博客发布新闻稿,手法高明一点的公司通常运用博客来配合实施营销策划方案(多以假扮的独立博友身份吹捧公司、产品、服务,一旦原形毕露,关掉博客似乎并不耗费多少成本),更有甚者热衷于将老板在公司内部的讲话稿原样照帖,然后很抵触的删除批判性的博友评论;三是认识到企业与客户、其他利益相关者、公众之间深度互动沟通时代的到来,博客是其中一种威力巨大的组件。2000年前后,微软已然取得商业领域的巨大成功,但企业形象却糟糕得很,恶意并购摧毁竞争者、想尽办法嘲弄美国和欧盟反垄断检察官、最大化赚取利润却心安理得的让顾客承受软件的安全瑕疵。8年后的今天,比尔?盖茨捐出个人全部资产而饱受好评,但当时这家伙却没什么好口碑,传媒人士通常貌似公允的首先肯定此公乃商业奇才,然后不怀好意的指出微软的多个革命性产品都不是盖茨创造,继而冷冷的评论微软的战略让人看不到未来。当时IT界、传媒、消费者甚至认为,不论怎么变化,“只要不是微软就好”。微软公司的一些员工在商务交往中,常常被告知“我真...没想到(邪恶的)贵公司还能有你这样的好人”,要是您身处其间,是不是觉得非常尴尬?博客成为微软改善形象、重新获取部分业界和客户信任的重要工具。《财富博客》的第一作者罗伯特?斯考伯曾是微软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该书开篇即讲述了这个艰难而重要的进程。事实上,在这个进程中,微软内部也有不少人倾向于本文第一段中前两种视角,担心博客泄密或招惹是非,罗伯特?斯考伯自嘲的说,实在没什么好担心的,微软开博一定会有很高的新闻价值,读者们都好奇的来看这个“邪恶帝国”又在搞什么,名声也不能再糟了。微软每两年召开的专业开发工程师会议带来了启示,大批软件开发工程师和2000名微软员工混在一起,大家都成了朋友,大会期间所有的误解似乎都消失无踪(会后立即恢复原样)。这是问题的关键,通过该类会议人与人直接沟通,这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公司、定制产品与客户的交流方式,微软不再是那个要从你口袋中抢劫软件许可费的傲慢地痞,实境的工作场所视频录制、员工日志重建了微软人性化面目的血肉。博客通过互联网降低了全球传播的信息链长,盖茨和他的同僚有机会不被脸谱化的定义为处心积虑的技术骗子。可能你会问,为什么博客能达成改善企业形象的效用,而公司官方网站却不尽如人意,相比之下,后者在功能选项上不弱于前者。按照许多企业CEO的想法,公司官方网站体现了正规秩序,行动和效能“可控”,而博客需要“低声下气”。对了,这就是答案,博客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对话,具有低成本发行、可以搜索、社会性强、强力传播、RSS订阅推送、链接便利六大好处,其他沟通方式或许具有上述好处中的一两种,却不如博客全面。企业通过博客放低身段变得可亲,对话使人建立信任感。《财富博客》一书介绍了大量名人、公司通过博客,赢取营销、客户支持、内部沟通、股东关系、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案例,很值得一读。但作为中国读者的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却是博客“惹祸”的故事,譬如某企业家博文遭致网民痛批、某企业运用博客炒作被揭穿、不少名人伪装成匿名网友用阿谀恶心的话来自我吹捧(网站技术升级使之面目洞穿),更有过来者苦口婆心的告诉你,博客、论坛、电子邮件、MSN、QQ都是泄露企业机密的“绝佳渠道”,据此不少企业不仅封闭了员工办公电脑的所有存储外接插口,而且通过上网监控软件禁止员工浏览博客。国外企业、大公司和名人的例子常常成为故事却不能深入人心,这源于企业博客的概念诞生以来没人去总结简洁、可操作的经验。《财富博客》说了一通我们过去很可能从商业期刊庞杂报道中看到过的故事后,终于转入正题,提出了“如何打造一个日进斗金的财富博客”的五条铁律:1.“只聊天,不推销”。2.“经常贴文,保持趣味”。3.“写熟知且人们较关心的话题”。4.“博客省钱但花时间”。5.“倾听使你更聪明”。本文发表于《新京报》“书评周刊”7月19日,此处有删节 阅读更多 ›


  贵州出差,来回飞机上就看完了.整书闪光点有一些,但没什么逻辑性,而且内容比较早,对现今的blog发展借鉴意义不大,企业blog的描述更是言之无物,就是口水话的堆砌。


  这是一本讲述博客功用的书,也就是影响力。他会告诉你博客可以做什么,博客比传统媒体的优势在哪里。其实核心就是“对话”。你开口,很多种方式可以让别人主动发现你,然后与你对话,别人觉得你很好,那就口碑宣传,渐渐你的博客圈会健康起来。你给别人说话,别人也会注意到你,好的博客就会倾听你的建议,并尝试就某些彼此感兴趣的话题深究下去。
  
  可惜这本书在05年发表,所以最后一章讲趋势的blog失去了意义。不过书中描述的很多现象在中国内地还未出现。其实,内地博客的篇章刚刚翻开。
  
  博客伟大,互联网伟大。
  
  PS:这个财富博客的财富更多是精神向的,是一种“品牌”“口碑”的财富。对于博客营销或者获利模式没有涉及,一点都没有涉及。恩~很好看。


  【法则1】博客是信息时代的影响力工具之一
  
   博客是英文webblog的简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网络日志”。
  
   在网络上写日记是一个很形象的说法,但是,这并没有说日记该如何写,或者可不可以不写通常人们理解的那种日记。
  
   有人在网络上故弄玄虚地爆料或泄露隐私,也有人在网络上当他的意见领袖;
  
   有人把博客当自己的媒体专栏,也有人把博客当成情感倾诉的容器;
  
   个人把博客当成是个性化展示的舞台,企业把博客当成与客户沟通的工具;
  
   在所有的博客后面,都赫然站立着一个人或一群人。博客是他们人生的网络秀场。
  
   Email和IM太有私人性质,而BBS又被斑竹们划归有等级公共秩序。只有blog公私兼顾。
  
   Blog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这样一种工具或平台:技术的复杂性被屏蔽了。只要愿意和合法,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声音。
  
  【法则2】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写博客
  
   有这样一种说法,互联网上主要有6类用户:原创者、评论者、收集者、参与者、观众和不活跃分子。
  
   原创者和评论者是写博的主要群体,而大部分用户可能更喜欢偶尔记录一下心情,写几句话的mini blog。
  
   从信息产生的链条来看:原创者和评论者属于内容的创造者,而收集者和参与者则属于过滤放大器和反馈器,他们是信息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喷嚏能手,观众和其他人等则属于信息的消费者。
  
   我们可以通过写博来做些什么?
  
   作为个人,博客是你自己的影响力建立工具,个人的品牌管理的一种方式。如果你足够的创意,博客就是你的舞台。
  
   作为企业,博客是一种新型的商业对话策略。市场就是对话,品牌就是个性化地建立和客户的信任关系,建立一种长远的持续的合作关系。
  
   相对于传统的广告营销,博客可能显得更加柔软、亲切,更加富有人性的技巧。
  
   很多企业建立自己的VIP杂志,也有不少企业的老大们开始写博,这是更高形式的领导或营销。其影响力传播价值不菲。
  
   哪些人不适合写博客?
  
   写博是有禁忌的,做的好,锦上添花,做砸了,惹出一堆的麻烦。王石在博客上说错话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握有秘密的人不要写博。据说,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现年20岁的女儿凯瑟琳竟在网站上将老爸的神秘行踪全面曝光,不但使英国政府每年花在布莱尔身上的高达200万英镑的保安费用泡汤,而且把自己的老爸完全暴露在恐怖分子的枪口下。类似这种情况,闭嘴不是什么坏事。
  
   哪些人应该写博?
  
   学生应该写。因为学生最不缺乏空闲的时间,最缺乏的是耐心和坚持。写博算是一种自我认知和学习表达交流的工具。
  
   如果从10岁到20岁,每周写一篇博客,有500多篇原创文字。不一定会给你带来自己的财富,但是,一定会让你收获不小。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成长和想法,是一件真正很酷的事情。
  
   在写的过程中,可以学会倾诉、调整心情,也可以学会收集资料等等,重要的也是了解和接触社会的一种方法。会认识很多朋友,也会见识一下什么是网络暴力。
  
   专业人士应该写。可以跨越组织的局限,形成有利于职业发展的人脉圈子。过去,很多专业人士容易把自己的知识当成宝贝收藏起来。而现在,与其收藏不如分享。一个人的知识毕竟有限,而且知识更新的频率决定了保留的程度。
  
   以后的某些企业应该有一个职位:首席博客官。相当于市场营销的新闻发言人。
  
  【法则3】博客的存在不会管你是否可以用博客赚钱
  
   博客会过时吗?
  
   跟其他所有的工具一样,博客的存在都有其产生并流行的理由。博客可能会在以后被更好的工具所替代,但是,可能不是现在。
  
   需求和工具结合在一起,但是两者并不是一回事情。
  
   人们从来都喜欢音乐,但是以前用walkman磁带机听,现在都用MP3听。需求是一直存在的,改变的只是满足需求的工具。
  
   人们因为交流和对话的需求是永久存在的。而作为网络的对话工具,博客是目前方式中比较好的一种。
  
   所以说,博客存在的理由,跟能否用博客来赚钱的理由,不是一回事情。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关于财富的认识问题:在新经济时代,真金白银的是财富,影响力也是财富。
  
   博客会过时吗?
  
   这个问题的提出,好像是在说:不赚钱的东西就会过时。这是想用博客直接变现的人的想法,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人使用博客的想法。
  
   如果把博客当成一种独立的产品和服务,希望马上变现,那么悲观的想法是必然的。
  
   博客的商业模式中经常被忽略的东西,跟其他行业没有什么两样:哪些是自己的关键客户,客户的利益在哪里?
  
   很多人搭建了博客服务平台,然后就忽悠大家上来,希望大家免费为其贡献内容,然后,希望坐享其成。
  
   从信息传播的整个链条来看:
  
   原创者和评论者的利益动力何在?
  
   收集者的动力何在?
  
   观众才不管你是否赚钱呢,他们乐在其中。如果你关门大吉,大家马上就去另外一家耍,没啥粘不粘性的。
  
   博客运营商之间也是高强壁垒,能把别人的博客搬到自家的网上,就不许把自家的东西迁移出去。大家各自为政,忘记了互联网的基本精神就是:分享。
  
   樊篱树起,传播阻断。你不能最大化客户的价值,客户没有收益,博客就只能沦为玩具。
  
   博客的商业化运营,可能需要借鉴搜索服务的经验:搜索是一种服务,它挂靠了广告服务模式,依赖数以千万计的网络联盟参与者,才如虎添翼。
  
   博客本身也是一种服务,需要更加开放的定位策略,服务好传播链条上的关键客户,给客户带来价值,然后,才给自己带来财富。
  
   博客会过时吗?
  
   换个问题来问:你觉得榔头会过时吗?
  
   如果你需要用榔头去敲一个钉子,它就不会过时。问题不在工具上面,而是我们认识工具的方式。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工具的用途,是否合理地使用了它。
  
  【法则4】博客是你的延伸
  
   跟任何工具一样,人创造工具,同时,世界又被工具所改变。
  
   博客不仅仅意味着写文字赚钱,还有更多:政治家用来选举、环保人士用来拯救地球、企业用来推销啤酒.....
  
   任何工具都不会按照专家预设的方式被使用,它总是被反复发现,被时间磨砺成跟最初面目全非的样子,让人叹为观止。
  
   博客是你的延伸。只要你想象,从来就没有任何限制。
  
  
  喷嚏网-原创 www.dapenti.com
  
  


LZ就是原创者和评论者,我就是一个收集者、参与者兼观众。
其实我写博客的初衷是以后自己出名后,方便整理成回忆录。。。


我推荐先~


喜欢这本书,哪儿有卖?


如果从10岁到20岁,每周写一篇博客,有500多篇原创文字。不一定会给你带来自己的财富,但是,一定会让你收获不小。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成长和想法,是一件真正很酷的事情。
  
   在写的过程中,可以学会倾诉、调整心情,也可以学会收集资料等等,重要的也是了解和接触社会的一种方法。会认识很多朋友,也会见识一下什么是网络暴力。


其实我写博客的初衷是以后自己出名后,方便整理成回忆录。。。
----------------------------------------------
丫是牛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