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画学全史

郑午昌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郑午昌  

页数:

408  

字数:

38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内容,即本此意支配。周秦以前,绘画幼稚,资料不充,另法叙述外:自汉,迄清,则画代为章,章分四节:曰概况,曰画迹,曰画家,曰画论;兹将四者之内容,及其相互之关系说明之:  概况概论一代绘画之源流派别及其盛衰之状况,凡与绘画直接或间接有关系之各事项,如思想、政教诸类,所以形成一代绘画者,穷源竟委,亦为有系统有证印之说明。 画迹举各家名迹之已被赏鉴家所记录,或曾经目睹而确有价值者集录之。其间尤重要而可称为代表作品者,则说明其布局、设色、用笔之法,别定其神、逸、妙、能、优劣之差,比较对勘,小以见各家之作风,大以见一代之画学。唐以前,画迹之见于记录者不多;唐以后,乃渐富;至明清两朝,盖不可胜数矣。本书尽量收录,以俾参证。 画家画家自汉而后,日多一日,有清一代至四千余家,势不能尽行收录,因择其当时宗匠,可称为代表作家者,录其姓名、爵里、生卒年月等,能详必详。其声望较逊,关系较轻者,则按其所擅何法,以次类录其姓名;其更下者,则从略。 画论画论有作自画家者,有作自鉴藏家者,或论画之理法,或论画之流传,或论画之优劣,要皆研究绘画,独有心得之言。读其文,可以想见其人与时对于绘画上之艺术思想趋势焉。本书博采众说,录而述之,其重大之著述,限于篇幅,不及尽录者,则或从其类而著其名,或提其要而标其用。 四者互可质证,互有发明,不能偏废。然按其实际,可分为二组:概况为一组;画迹、画家、画论为一组。 前者系后者撮要之叙述,后者系前者分股之详解。读者既读概况,欲更为详实之研究,则可读以下三节。兹将四者相关之程式,略以图示。

作者简介

郑午昌(1894-1952),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美术史论家、出版家。本书初印于1929年,为现代中国画史研究的开山奠基之作,被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誉为“中国有画史以来集大成之巨著”。全书以实用时期、礼教时期、宗教化时期、文学化时期为中国画史分段,各个时期、各个朝

书籍目录

《中国画学全史》导读序自序实用时期 第一章 画之起源与成立  第一节 画之起源  第二节 画之成立礼教时期 第二章 夏商周秦之画学  第三节 图画应用与三代政教  第四节 周秦间之画家 第三章 汉之画学  第五节 概况  第六节 画迹  第七节 画家  第八节 画论宗教化时期 第四章 魏晋之画学  第九节 概况  第十节 画迹  第十一节 画家  第十二节 画论 第五章 南北朝之画学  第十三节 概况  第十四节 画迹  第十五节 画家  第十六节 画论 第六章 隋之画学  第十七节 概况  第十八节 画迹  第十九节 画家  第二十节 画论 第七章 唐之画学  第二十一节 概况  第二十二节 画迹  第二十三节 画家  第二十四节 画论 第八章 五代之画学  第二十五节 概况  第二十六节 画迹  第二十七节 画家文学化时期 第九章 宋之画学 第十章 元之画学 第十一章 明之画学 第十二章 清之画学附录 一 历一代关于画学之著述 二 历代各地画家百分比例表 三 历代各种绘画盛衰比例表 四 现近画家传略

章节摘录

  第四章 魏晋之画学  第十一节 画家  自汉以来,能绘事者已不尽工匠,魏晋士夫之以画名者,据可考而言,不下数十人。虽不及后世之盛,以比秦汉,则已有空前之观。在蜀则有诸葛亮、诸葛瞻、张飞、李意其等;在吴则有曹不兴、赵夫人等;在魏则有少帝曹髦、杨修、桓范、嵇康、徐邈等;在晋则有司马昭、肃宗、荀勖、温峤、史道硕、王廙、王羲之、王献之、夏侯瞻、谢安、戴逵、卫协、顾恺之、张墨、江思远、贾惠远、康昕等。诸葛亮字孔明,琅玡阳都人,建兴时,封武乡侯,曾为南夷作图。《宣和画谱》亦称亮善画。诸葛瞻字思远,亮之子也,工书画。张飞字益德,涿郡人,封西乡侯,好画美人。李意其蜀人,先主伐吴,问意其,意其求纸笔,画兵马器仗数十纸,盖亦善画者。杨修字德祖,华阴人,建安中举孝廉,署主簿,善图人物。桓范字符则,沛国龙亢人,正始中拜大司农,善丹青。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其先上虞人,魏中散大夫,入晋不仕,善画人物。徐邈字景山,燕国蓟州人,封都亭侯,正始中拜大司徒,尝画缁鱼,悬岸旁,能使獭来。曹髦字彦士,文帝孙,好学夙成,善图绘人物故实。苟勖字公曾,颍川颍阴人,魏大将军,入晋封齐北郡侯,善人物士女。温峤字太真,太原祁人,咸和初,为江州刺史,善画。史道硕,善绘故实,工人物及鹅,其兄弟四人,皆以善画得名。王羲之字逸少,以秘书郎中起家,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善绘故实,尝临镜自写真。王献之字子敬,羲之第七子,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征拜中书令,善丹青,画鸟兽牛马,风神超越。夏侯瞻吴人,画人物,神韵不足,精密有余。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人,官拜太保;江思远陈留圉人,庾亮请为儒林参军,皆善画。张墨善画人物,重取精灵。司马昭字子上,懿次子,善画佛像,颇得神气。贾惠远号东林,雁门人,尝画江淮名山图。外国人康昕,亦以能画称。


编辑推荐

  《中国画学全史》博采众说,录而述之,其重大之著述,限于篇幅,不及尽录者,则或从其类而著其名,或提其要而标其用。四者互可质证,互有发明,不能偏废。然按其实际,可分为二组:概况为一组;画迹、画家、画论为一组。前者系后者撮要之叙述,后者系前者分股之详解。读者既读概况,欲更为详实之研究,则可读以下三节。兹将四者相关之程式,略以图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画学全史 PDF格式下载



蔡元培评本书为“中国有画史以来集大成之巨著”。宗白华以“空前”评本书:“叙述详明,条理周密,文笔畅达,……诚是一本空前的著作。”(《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黄宾虹以“度世之金针”评本书:“吾友郑君午昌,工诗文,善绘画,方闻博雅,铄古逴今,阅数寒暑,辑成卷帙,名曰《中国画学全史》。有条不紊,类聚群分,众善兼该,为文之府。行见衣被寰宇,脍炙士林,媲美前徽,嘉惠后学,家珍和璧,人握隋珠,则度世之金针,迷津之宝筏,无以逾此。”余绍宋以“开先河”评本书:“独出心裁,自出手眼,纲举目张,本原具在,虽其中不无可议,实开画学通史之先河,自是可传之作。”(《书画书录解题》)郑午昌(1894—1952),中国近代画家,著名美术史学家和画学家。原名郑昶,号若龛,别署丝鬓散人。擅画杨柳,人称“郑杨柳”。曾任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首创汉文正楷字模,办汉文正楷书局,任总经理。历任国立杭州艺专,上海美专教授,并与谢公展等组织蜜蜂画社。寄居上海多年,画名,书名甚大。书学褚遂良,融魏碑,并参画笔。1952年卒于上海。理论代表作有《中国画学全史》,1929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又有《中国美术史》,1935年中华书局出版,列入“中华百科丛书”。后书针对英国美学家雷特(HerbertRead)《艺术之意义》一书的中国艺术观而立论,认为欲求“中国新艺术”之发展,唯有复兴民族艺术兼吸外来“滋补”之一途。


对郑午昌的学术和画品、人品有所耳闻,看过此书,果然不凡,本书特别邀请黄宾虹作序,非同一般,这二位都是学者型画家,博采多学,使我非常敬重的大师,可以说,他们的书和作品须经反复品读才能逐渐明白!所以,立志于山水画兴趣的读者,买进就是了,品质和水准够分量,问题只有一个:持续的学习和阅读,加上必要的研究,能坚持下去吗?


的确是好书,值得细看研究


郑昶的东西,很文人,值得参考与借鉴


价钱不错,书也不错~


这个商品不是一般的很不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