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宋代心性中和诗学研究

楊挺 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

2008-5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作者:

楊挺  

页数:

27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宋代心性中和诗学研究》主要采用哲学与诗学相结合的方法,力图发掘宋代心性学的渗透对诗学所产生的影响。宋代儒者与诗人身份的合一,使这一渗透变得自然而深入。《宋代心性中和诗学研究》以范畴讨论为主,首先通过对宋前中和观念的清理,以及对中和、中庸和一系列兼容相类范畴的考察,找到宋代中和观念的源头与支流,并对宋代中和观念兴盛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色进行探讨,发现宋代中和观念与前代的中和观念最为根本的区别即在于“未发之中”与“已发之中”的不同。  《宋代心性中和诗学研究》认为宋代心性中和诗学体现在诗歌创作与品鉴的整个过程之中,包括积累、表达、呈现、品鉴等各个阶段,所以《宋代心性中和诗学研究》将心性中和诗学置于此一过程之中加以考察。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源流与义界第一节 源流第二节 义界第二章 本旨舆功用第一节 诗与天地第二节 诗与政教第三节 诗与心志第三章 修养与蓄积第一节 才气与修习第二节 情性与涵养第三节 命遇与守道第四章 流溢舆呈现第一节 有节与有余第二节 中和与平和第五章 说解与涵咏第一节 无邪之思第二节 置心平易第三节 讽味涵咏结语主要参考书目后记补记

章节摘录

  绪论  一、研究现状  宋诗之研究,由来久矣,宋人自论其诗已啓其源。清代宋诗派兴起,宋诗研究始局面大开。近年来,宋诗研究的发展顯得势头喜人,在作家研究、派别研究、总体特徵研究方面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由于“五四”以来对宋明理学进行激烈批判,而程頣的作文害道说又往往被视为理学家的代表诗论,所以宋诗研究在宋代哲学与诗学的结合方面顯得欠缺。但我们知道,宋代理学对诗学的影响并非只有消极的一面,而理学之外,蘓学、王学以及永康、永嘉之学皆对诗学有所影响。这一点已经成为当代研究宋诗的学者们的共识。所以,宋代哲学对诗学的渗透研究大可为之。虽然当前宋代诗学研究对此问题的研究已颇为成果,但仍留有较大空间可供发挥。  二、选题意义  宋诗之中和观念,论宋诗者間有论及。但由于中和審美是中国古代社会源远流长的一种美学观念,人们往往认为宋代中和观念只不过是这一长河中的一段,被笼罩在整个中国中和观念这下,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故而尚无系统研究。  美学界对中和之美的研究兴趣十分浓厚,由于中和之美的源头在周汉,所以当前研究多就周汉的中和之美讨论之,故而多重于形式上的不偏不倚,而未能注意到中和要求深入到美的创造者——人心之中。人们未能注意到宋代心性学的兴起,中和之美源于中和之情,而中和之情源于“性兴天道”的中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宋代心性中和诗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