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越缦堂诗文集(全三册)

【清】李慈铭,刘再华 校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01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清】李慈铭,刘再华 校点  

页数:

1622  

字数:

1137000  

译者:

刘再华 注解  

Tag标签:

无  

前言

丛书是一种汇集各种同类性质或不同类性质以及多种性质的重要著作而辑印聚集在一编的大部头书。正式启用(丛书)这一名称,盛于明清两代。在此以前,虽有丛书性质而并不称为丛书的,如宋人所辑的《百川学海》等,还不算在内。丛书从正式启用此名到发展,越来越多,有以时代为范围的,如《漠魏丛书》、《唐宋丛书》;有以辑佚书为范围的,如《汉学堂丛书》,有以史翠方志考订研究为专题的,如《广雅书局丛书》、《史学丛书》之类;有仿刻或翻刻以至影印宋元古籍版本为宗旨的,如《士礼居丛书》、《古逸丛书》、《续古逸丛书》之类;有以校勘古籍为宗旨的,如《抱经堂丛书》、《经训堂丛书》、《岱南阁丛书》之类,这都是汇辑多家著作于一编者。此外,又有刊一人独撰著作的,如清王初桐《古香堂丛书》、张云璈《云影阁丛书》、焦循《焦氏丛书》、朱骏声《朱氏丛书》、丁晏《颐志斋丛书》、胡薇元《玉津阁丛书甲集》、况周仪《蕙风丛书》、易顺鼎《琴志楼丛书》、吴之英《寿栎庐丛书》、曹元忠《笺经室丛书》章炳麟《章氏丛书》等,凄指不可尽。

内容概要

李慈铭一生混迹官场,留给人们的却是一个集学者、文学家与名上于一体的文人形象。年轻时从宗稷辰游学,到北京后与张之洞、王先谦、周寿昌、谭献、黄以周、朱一新等著名学者有过交游,治学承干嘉汉学贵风,博览群书,长于经史考据之学。《清儒学案小传》论其为学‘洞明三《礼》,尤精小学,博极群书,勤于考订,兼尊宋学’,‘学者服其翔实,翕然称之’。一生著述宏富。经学方面,著有《十三经古今文义汇正》人说文举要》、《越缦经说》、《音字古今要略》;史学方面,著有《汉书后汉书札记》、《后汉书集解》、《北史补注》、《唐代官制杂钞》、《宋代官制杂钞》、《元代重儒考》、《明谧法考》、《南渡事略》、《国朝经儒经籍考》、《军兴以来忠节小传》、《绍兴府志》、《会稽新志》等。这些著作,大部分没有写定,今天已难以搜寻。但作者留下来的数十册《越缦堂日记》则详细地记录了他对近千种书籍的评议,议论精湛,颇多创获,从中可见其学问功底的无比深厚。比较而言,李慈铭在史学方面的造诣尤为精深。汪辟疆说‘越缦喜谈经学,实非所长。一生学术,乃在乙部,披阅诸史,丹黄满帙,其博闻强记为时流所叹服’。杨树达认为李慈铭‘乃承钱(大昕)、洪(颐煊)之流,而为有清一代之后殿者也’,充分肯定的也是他在史学考据方面的突出贡献:

书籍目录

序言前言白华绛跗阁诗甲古今体七十首删一首 甲辰九月偕羣从侍大父游兰亭 书燕策后 乙巳正月 诗大父直河新宅合乐夜宴 乙旦万 予十二岁时秋日随先君子侍大父游吼  山饮于花明禅院两大人赋诗皆用声  字韵命予和二首今日检得改录存之 丁未九月 赠王于迈 丁未九月 题鉴湖秋思图用前题者韵 秋霖积旬同社友分拟唐人闺怨塞上曲各一首 雨中侍大父至州山吴氏园看菊花主人已逝秋事无存回泊秋湖饮赏终日赋七绝二首 丁未九月 惆怅 戊申二月 秋日游杭州武林山至灵隐寺憩冷泉亭 乙酉九月 初夏舟出徐山邮绿梅里尖之麓至清水闸二首 庚戌五月 访樵风泾至郑太尉祠辛亥十月 过愿石湖南宋葬宫嫔处 以下壬于……附录一 相关传记资料辑录附录二 相关序跋资料辑录附录三 相关诗文评论资料选辑附录四 李慈铭年谱简编

章节摘录

恼近城市未捐遂幽寻。会龙桥歌在西郭外一里,虹桥之南,今名会龙堰。慧日阁深抚帝坐,相公馆客访奇货。两龙浴水来夹舟,保长惊呼贵人卧。雷奔电啖导客行,仙源庆牒稽图名。帖报新恩得龙子,万岁巷裹愁琴声。一龙飞腾上天去,烛影赭袍挟临御。可怜折断双晶莲,墀下殿岩摔头舞。一龙朱邸开会稽,投怀再见雏龙飞。嗣皇庆寿放金扇,隆国承封曳玉衣。五十年来六更毕,大龙枯颅琢饕餮。白头青盖牵羊行,绕柱龙孙拜番佛。镂簟珠襦散不收,雪川碧血几经秋?谁知龙鞯千官卫,不及西溪土一杯。当时戚里承恩泽,卫王鲁国同朝列。不堪潜邸问虹桥,留与桓溪夸鹊楔。鄞桓溪全氏.箱宗时建鹊巢,楔见全谢乌鲒琦亭集,迎恩门外夕阳斜,终古桥痕漾采霞。渔童打桨人东浦,指点荒邨保长家。鉴湖柳枝词十二首越王台畔柳垂垂,多事东风作意吹。八百里湖规作镜,供他十万画蛾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越缦堂诗文集(全三册) PDF格式下载



李慈铭,不知道为什么说到的人很少,其实才气是有的,但是貌似这个人就是找不出来任何一个突出的地方,所以,不容易被炒作起来而挂在人们的嘴边。文章是好的,就是标点太粗心,错处比比皆是。上海古籍的书居然都这水平了,一叹。


李慈铭的生平不用多介绍,80年代香港的一小薄本专著还专门拿他作晚清文人兼政客的典型个案来研究呢,看来李氏确有典型性。上古的这套书其实并没有这个图上显得这么厚重,三本书是中小厚度的,我觉得比较精致。虽然中册的书皮中间不知在哪道环节给弄了一个食指肚大小的洞,但没影响到书体,我也就用胶带粘粘将就将就了。什么时候把中华书局的那个三卷本日记选也搞到手呢?


书品相不错。我是在亚马逊搞活动时订购的。亚马逊不以价低利微而废约,不因采购困难而放弃。守信重诺,令人感动。我喜欢亚马逊。


这套书很好,慢慢看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