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肇论集解令模抄校释

(日)伊藤隆壽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日)伊藤隆壽  

页数:

481  

Tag标签:

无  

前言

  夫惟华夏、日本,乃一衣带水之国邦,其历史交流,如束逝江流之悠长。佛教传于中国,实中原西域文化交流之硕果。汉武帝建元三年,敕张骞之西域二旦帝五凤元年,厨宾王遣使中原。其后哀帝元画兀年,大月氏国使伊存,口授浮屠于博士弟子景卢。是以佛教渐于汉地传扬。  后秦姚兴,迎鸠摩罗什于长安,事之译经。罗什不辜所望,奠大乘佛教洪基于东亚,旨渊而功炳。罗什门下,俊英辈出,如僧敷、僧肇、慧观、道生等者。就中僧肇,尤为翘楚。其于凉州奉罗什而师之,后注《维摩诘经》,发《般若无知》等四论,即所谓《肇谕》,堪当融会佛教之典范。《肇论》之妙,贵在华梵交融。其文华言释梵义,华义解梵言,深有发明,常为黑白二众,爱而读之。梁末小招提寺慧达首疏《肇论》正(后历代疏注,层出不穷。  是书所校疏注,乃秘思说、净源集《肇论中吴集解》及净源撰《肇论集解令模钞》二种。虽其刊于有宋而中国失传至今。所幸将来日本,传抄复得存世,然积年秘藏古寺,未能流通。  吾事《肇论》及僧肇研究有年,亦略识流传日域相关文献。今幸与林呜宇博士联袂,得将此珍本公刊于众,诚可喜哉!是书虽经吾等中日两国学人点注,孤陋之处难免,傥有未安,以待来哲。若有补流通,广利见闻,则吾辈之愿足矣。

内容概要

《肇论》一书,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影响深远,后世注疏颇多。本书所用日本“真福寺本“《肇论中吴集解》与《肇论集解令模钞》为目前为止最为完整、最可信赖的存世版本,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本校释以此为底本,并分别以罗振玉《宸翰楼丛书》所收《肇论中吴集解》和日本东京文化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三好鹿雄钞本《令模钞》为校本,对《肇论》、《肇论中吴集解》与《肇论集解令模钞》三部的文本作了大量细致而可靠的考释、集辨和校勘,对正确理解原文大有裨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书籍目录

序解题肇论集解令模钞校释凡例肇论集解令模钞序肇论集解令模钞卷上肇论集解令模钞卷下附录:肇论勘校一览表后记

章节摘录

  遮诠虽详,表诠未备,幽致既密,微言亦隐。  「遮诠」下,明遮表二诠者,略抄云:「遮谓遮其所非,表谓显其所是。又遮者栋却诸馀,表者直显当体。如诸经所说真妙理性,每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无因无果、无相无为、非凡非圣、非性非相等,皆是『遮诠气若云知见觉照、灵鉴光明、朗朗照照二/惺惺寂寂等,皆是表诠。若无知见等体,显何法为性,说何法不生不灭等,如说盐云不淡是遮,云咸是表;说水云不干是遮,云湿是表。诸教每云绝百非者,皆是遮醉,直显一是,方为表语。真石言「遮诠虽详」者,详,广也。以八部《般若》洎《破相》诸论二:了当姚秦时,已传东夏,故云「虽详」。「表诠未备」者,如《华严》,梵,天虽斋此土,而未翻宣;《楞严》、《圆觉》诸经,《起信》.《十地》诸论,犹在西竺;唯《法华》、《净名》等经,流通于此,故云「未备」也。「幽致既密」者,约体遮诠既密。《大经》云「如来心意识,俱不可得」是也。「微言亦隐」者,寄用表诠亦隐。《大经》又云「但应以智血【量故,知如来心」困】是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肇论集解令模抄校释 PDF格式下载



内容翔实,文献的整理与校对也十分到位,是日本学者所整理的佛教文献,值得我们细细借鉴。


这是一部力作!


国内没有的佛典要有人取经回来


这是一本值得收藏和研究的好书!


非常难得的本子。


目录太过简单,想快速地重温书中的某些内容观点比较困难。书还是值得一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