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传教士汉文小说研究

宋莉华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08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宋莉华  

页数:

375  

Tag标签:

无  

前言

  近年来,历史上曾以汉字为载体的东亚国家的汉文作品,以及西方来华传教士创作的汉文作品,开始受到国际和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前者主要包括韩国、日本和越南等国家,后者主要为欧美等国传教士。国内学术界习惯将其统称为“域外汉文作品”或“海外汉文作品”。  在海外汉文作品中,汉文小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其中,东亚地区原属汉字文化圈和儒家文化圈的双重历史身份,其创作的汉文小说不仅都是用汉字写成,而且它们在道德伦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大都遵循儒家思想而展开,这种“大同”现象在东亚汉文小说中得到了形象而生动的体现,并深入到小说的取材、主题、结构和人物塑造等各个方面。与此同时,东亚各国汉文小说也真实反映了儒家思想文化在其传播过程中与本土文化不断交融而产生的“小异”乃至背离。全面研究其“大同”和“小异”,或日其“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我们不仅可以具体感受到中国和东亚各国在思想文化上的相通之处,而且可以清楚地看到各国文学和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不同特点。

内容概要

本书是“海外汉文小说研究丛书”中的一本。所谓传教士汉文小说,具体而言,是指西方来华传教士为了宣扬教义或改变中国人的观念,用汉语写作或翻译的小说。本书对明末至晚清的传教士汉文小说分门别类,点面结合地作了详细论述,基本理清了传教士汉文小说之起因、因承和发展线索,并对其文学地位与艺术价值作了客观的评价。本书资料翔实,持论有据,为迄今为止第一部全面研究传教士汉文小说的论著。

书籍目录

绪论:传教士汉文小说研究现状述略 一、本书的研究对象——传教士汉文小说 二、传教士汉文小说的学术研究价值与研究现状 三、本书的研究预期与难点第一章 马若瑟与早期天主教传教士白话小说《儒交信》 一、作为汉学大师的马若瑟 二、稀见天主教传教士汉文小说《儒交信》 三、《旧约》索隐派神学观与《儒交信》的创作第二章 早期基督教中文期刊的小说策略 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二、《特选撮要每月纪传》 三、《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三章 第一部新教传教士汉文小说:米怜《张远两友相论》一、问答体小说的先驱与中西文化的交融 二、长期的流传与众多的版本 三、中西读者的接受与影响第四章 高产的德国传教士——郭实腊的小说创作与评点 一、对中国白话小说的重视与借鉴 二、中西方文化碰撞的产物 三、欧洲文化优越论及其强势话语权第五章 《中国丛报》译介的中国古典小说及其对传教士的影响 一、小说作为汉语学习和了解中国习俗的教科书 二、《中国丛报》译介的小说 三、《中国丛报》的流传与影响第六章 宾为霖与《天路历程》的译介 一、宾为霖的“天路历程” 二、翻译《天路历程》 三、宾为霖译本的流传与影响第七章 街头布道家杨格非及其汉文小说 一、街头布道家——杨格非 二、圣教书局与杨格非的中文著述 三、《引家当道》——展示理想的中国基督徒生活的小说 四、武林吉与《引家当道》的韩译本第八章 李提摩太与《回头看纪略》的译介 一、活跃于晚清变革时局中的传教士译者——李提摩太 二、从《回头看纪略》到《百年一觉) 三、适逢其时的乌托邦小说第九章 传教士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萌蘖 一、福音小说 二、寓言与童话 三、亮乐月的文学贡献 四、重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与儿童观第十章 19世纪传教士小说的文化解读 一、文化适应政策的延续 二、章回小说中的问答体与中西文化的对话 三、传教士小说的文化属性及其在近代历史语境中的阅读附录一 19世纪西人汉语读本中的小说 一、小说入选汉语读本 二、小说的改编及其独立的文本价值 三、汉语读本及其小说的文化传播意义附录二 19世纪西人小说中的白话实验 一、白话小说的倡导与写作 二、从旧式白话到北京官话 三、社会影响及历史地位附录三 西方来华传教士汉文小说书目简编

章节摘录

  基督教在华传播通常被视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交流,其中儒家学说与基督教的关系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学者们对此提出了合儒、补儒、超儒等多种阐释。从传教学的角度看,传教士汉文小说为研究基督教在华传播史提供了新的案例和材料。它反映了西方传教士改变传教的思维方式,试图利用中国民众对于小说这类休闲读物的需要达到传教目的的做法。而思维方式一旦发生改变,就会在更多的方面表现出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系列文化适应的传教方式,而这也真正触及了异质文化交流的客观规律。传教士汉文小说也与传教士的其他中文著作一样,往往从儒家学说中寻找有力的思想观念资源和支持的依据,作为基督教进入中国读者内心的通道。小说中大量引用儒家经典,以儒释耶,而且常常采取简单而醒目的方式,即将儒家论点直接与《圣经》教义并列,表明二者持论相同。在翻译宗教术语时,尽量从儒家典籍中寻找对应的词语。同时尽量尊重中国的文化传统、民族习俗及礼仪。为迎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审美需求,传教士们模仿传统章回小说,用白话写作小说,摹拟书场语境与读者进行交流,以“看官”指称读者。在写作中遵循白话小说的最为典型的叙述程式,添加回目、楔子,熟练地使用说书人的套语,如“话说”、“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等等,并在叙述中穿插诗词典故。事实上,在发展一种行之有效的传教策略过程中,传教士们不仅有过彷徨与犹豫,甚至有过激烈的矛盾与斗争。如马若瑟作为耶稣会《旧约》索隐派神学的代表人物,坚信中国古经中史实的可靠性,认为可以从中国典籍中发现原始宗教启示的痕迹,寻找到基督教信仰的奥秘。他的小说《儒交信》,就是试图在天主圣教与儒学之间实现一种调和,以便建立一种更适合于中国民众的传教方式。他的书写策略所体现的对异文化的包容,使耶稣会感受到他的危险性,在教会内部引起很大争议,未能加以推广。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传教士汉文小说研究 PDF格式下载



是自己想要的,比外面便宜不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