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

吴滔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吴滔  

页数:

33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为清史项目之一。明中叶以降,江南地区涌现出大批商业市镇。尽管这些市镇在形式上已有别于传统村落,却并未游离于帝国行政体系之外,始终没能建立起一套类似欧洲中世纪城市那样的相对独立的行政管理体制。本书以苏州地区为例,结合社会经济史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力图突破从西方经验出发的“城乡二分法”及“城市化理论”的预设,对以往学界关注得不够的一些课题如市镇起源和镇管村机制的形成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从环境交通、赋役区划、民间信仰、主佃关系诸角度较全面地审视了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的关系。

作者简介

吴滔,1969年生,江苏南京人。现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1991年毕业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获农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在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史和历史地理学,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

书籍目录

《研究丛刊》总序序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学术史回顾 二、水乡:市镇与农村联络的前提 三、本书的基本思路和篇章安排上编 制度与历史第一章 “专业市镇”兴起的机制 第一节 由归有光《论三区赋役水利书》引发的问题 第二节 两个市镇的兴起 第三节 沟通与防卫:“镇区范围”之多重表达第二章 “镇管村”体制的形成 第一节 明初县级以下“画地为牢”区划的确立 第二节 市镇的地位与市镇辖区 第三节 乡镇自治:市镇“固有境界”的重构 第四节 余论第三章 分厂传统与市镇区域之塑造:以嘉定宝山为例 第一节 从分厂事件到分厂传统 第二节 “厂董”职责的扩大和“(粥)厂”功能的转化 第三节 从厂镇合流到地方自治下编 空间与人群第四章 村庙和镇庙:从民间信仰透视城乡关系 第一节 “解钱粮”习俗之种种 第二节 村庙的自主性第五章 “一田两主”制和主佃关系的新格局 第一节 一田两主制及其对主佃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抗租事件与租栈的设立第六章 在城与在乡:士绅的生活空间及对乡村的影响 第一节 从居所的变动透视士绅的城居与乡居 第二节 耕读与服贾:士绅择业对居所的影响 第三节 乡村公益活动组织者身份的变化结语附录一 参考文献附录二 重要名词索引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 PDF格式下载



正是研究江南市镇,淘到这本书,蛮有用。


一本有关城镇地理方面的专业书,很不错。


吴先生的东西,是在很不错,治学严谨,很有原创性


作者长期关注江南,还算有深度的研究。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