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云间深处

尹军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尹军  

页数:

34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一年前,我曾为《文化松江》写过一篇序言。弹指间,仅年余时光。尹军先生又推出了新作《文化松江》姊妹篇——《云间深处》。书稿沉甸甸的,颇有些份量,令我想起左宗棠的联语:“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拜读之余,又感怀起艾青写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只有情溢云间的赤子,才能年过五十依然笔耕不辍。尹军非闲人,他在工作之余,朝夕伏案,于灯光点点中焊接起五年业余时间,一息尚存,不落风帆,义无反顾地走向云间深处。这种年复一年、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恰是文化自甘清贫、坚守理想的可敬之处。阅读书中文章,几乎都带有据史而论、有感而发的文华风采,像松江菱、黄耳犬、放鹅庄、斗茶、石人等篇目,既似天际银河清波,又如云间划过的鹤鸣声声,读来清琅轩美。那些叙述云间书画艺术成就的文章,文绪枝繁叶茂,文采摇曳多姿,思接干载,视通万里,体现着上海之根的厚重底蕴。细心品读《云间深处》中的诸多风云往事,如在苍茫云海间坐听天籁之音;声音渐进,又像云浪滚滚,排闼而来,给人启示、教益,乃至久远的心灵震撼。

书籍目录

序言(野风)壹 云间故事集锦 华亭鹤唳,复闻悲鸣 松江人常说起的三位名相 神童“端哥”夏完淳 中国第一位杰出的心理医生顾定芳 陈子龙与仓城广场轶事 追忆眉公往事 康熙御题“兰笋山”传奇 松江“华尔公馆”与“猪猡厅” 史量才死亡档案揭秘 戴望舒情恋松江雨巷 启功题写“书在华亭”事略 美国“世博之父”蒋一成是伲松江人 田园画家吴玉梅 会替主人买酒的叶榭犬 新浜“白牛塘”贰 云间往事考述 “云间”别称与“玉出昆冈”之说探源 浅说“华亭”见于史籍前后 由陆氏姓源追踪引出的话题 “二陆”回击北士轻慢南士 陆机《平复帖》释疑新探 陆机《怀土赋》的写作时间和背景 陆机、陆云退居华亭故里十年乎? 朱元璋为何要对松江课以重赋 明代砖刻照壁上的怪兽是“狳”吗? 明代松江第宅园林兴盛初探 从华亭人修复“永寿宫”说开去 析《辍耕录》记曹操“疑冢” 《赤壁赋》与松江关联初探 夏完淳、郑成功联诗传佳话 顾绣先为华亭文化名人赏识 明代松郡妇女地位见闻琐谈 松江雷家代有人出 胡公寿绝迹青楼 松江文化大家族——宋氏家族 松江“石人”轶事 清代华、娄两县先贤祠事略 话说葬于松江的“定国夫人”墓 康熙于松江府御书赞誉董其昌书湛 水次仓关帝庙轶闻三则 白龙潭与“三龙桥” 有感于微派古建筑落户广富林叁 云间文化纵横 松江,上海的根脉 云间诗话 浅谈钟嵘《诗品》品评云间二陆 一路追寻,看云间文化霞染万里 努力写就“书在松江”的文化传承篇章 从韩国人那里感受传统文化情怀 浅论提升松江城市竞争力的文化准备 松江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初探 明代松汀的中围记忆 黄浦江起点的文化脉息 笑侃松江地名 小议松江的地震 于婚礼仪式间想到松江老宅文化 云间“三”字书声朗 浅识“松江府衙菜” 松江沉睡古籍一览 程十发的书画钤印肆 云间史海掇英 松江蓝印花布 松江菱 话说松郡“全节堂” 从小昆山陆讳将军墓说起 松郡名医王一鹏传闻 杨幽妍避难辰山引发的故事 董其昌书画代笔人琐谈 状元钱福“诗才”了得 国父情缘与中山装 松江风光多“十景” 从横山“放鹅庄”说起 松江人情怀中的那些家犬 梦圆秀野“鲈乡亭” 也是园茶馆即景 也说“麻将”与“麻将文化” 话说“斗茶” 松江皮影戏溯源 桐识“红花草” 云间纪事短语伍 云间义苑论坛 “开申之祖”、“浦江之父”立说由来 由陆机“中博”感言想到的 呼唤“草根”明星 “米老鼠”与“黄耳犬” 倾听老人说往事 感言“水脉扬波唱新歌” 泗泾园林文化待兴之我见 话说松江“老房子” 感言“张泽羊肉节” 扬我“大气谦和”礼仪风范 松江沃土厚积“刨新”活力 感曰:“千年上海看松江” 由松郡清官留美名想到的 举“文化自信”火炬照亮松汀前程 强化博物馆产业开发意识 用文化情怀去规划南部新城 陆 附录 上海根·故乡情——歌唱松江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朱东润在《陈子龙和他的诗》一书中写道:“他不仅是畿社的杰出诗人,是云间派的卓越代表,从某些方面来看,他是杜甫以来的一位重要诗人。”沈雄在《古今词话》中说:“大樽文宗两汉,诗轶三唐,苍劲之色,与节义相符,乃《湘真词》一集,风流婉丽如此!”近代南社诗人柳亚子就推崇云间派,诗云:“平生私淑云间派,除却湘真便玉樊。”句中“湘真”指陈子龙的《湘真阁》,“玉樊”指夏完淳的《玉樊堂集》。云间诗派中有许多青史留名的诗人,如夏允彝、宋征舆、李雯、杜麟征、周立勋、徐孚远、彭宾、杜登春、夏完淳等,其中,夏完淳著诗集《南冠草》,1943年春,郭沫若先生依据夏完淳的抗清事迹编写了五幕历史话剧《南冠草》,此后,被改编成越剧等多种戏剧形式广泛传播。在明代松江诗坛上,董其昌、陈继儒、钱福等人的诗作成就也堪称大家。古人作画,画面上往往有三道自成一体的文化艺术光波,一是绘画,二是书法,三是诗文。三者齐备,这幅书画诗文俱佳的画作便有了无限的升值潜力。董其昌和陈继儒,既是明末著名的书画家,又是文学家和诗人。董其昌在与陈继儒的交往中,曾写过30首《赠陈仲醇徵君东余山居诗》,以表达彼此间的欣赏。在东余山过着隐士生活的陈继儒,穷尽峰泖之胜,时常吟啸忘返。他写过大量反映峰泖胜景和田园生活的诗词,既婉约清丽,又真实感人。陈继儒虽与董其昌是知己好友,但仕途生涯迥然不同。董其昌34岁中进士,累官南京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陈继儒29岁焚儒衣冠,绝意仕途,归隐九峰。不过,董其昌还是受到了陈继儒的一定影响,身在朝政之中,心在自然山水。任职期间,他多次请假或长期告病休于桑梓,读书、游历、作画吟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至理名言就出于董其昌之口。董其昌79岁时,7次上章谢政,才得以归里。华亭人钱福,是明代会试、殿试连中第一的状元。史书评说,钱福的“诗文藻丽敏妙,援笔立成”。在他创作的多篇诗文中,有一首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明日歌》,诗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昏滚滚水东流,今日悠悠日西坠。明日明日能几何,请君解我明日歌。”

后记

2009年5月,《文化松江》出版后,我意犹未尽,总觉得还有许多值得写的松江故事有待倾诉。于是,又花了一年多时间,成此新作《云间深处》。因为是《文化松江》“姊妹篇”,所以保持了前书的基本体例和风格,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史实、故事和文学性兼而有之的文风。书稿写成后,听了一些意见。朋友们说我的新作是“文章俊得底蕴助”。说文章俊,实在不敢当;说松江厚重的文化底蕴助我成书,却是言辞达意,相当确切。我知道,自己的心早已被文化松江的巨大磁力所吸引。一年多来,告别牛哥,迎来虎弟,在春来冬去的路上,又匆匆复匆匆地奔向收获的秋天。尽管写作时间有限,走笔匆忙,但想到文章出炉后,要被领导和师友评点,要过同行之眼,必须严谨实,一丝不苟,方能过关。故,在查询引用史料、陈述观点以及行文等方面,尽量做到不盲从,以期不负“文化松江”美名。


编辑推荐

《云间深处》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云间深处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