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晚清政治与佛学

蒋海怒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2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蒋海怒 著  

页数:

28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晚清政治与佛学》系作者在其中山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基础上修改而成。《晚清政治与佛学》集中探讨晚清佛学的政治伦理维度。作者认为:晚清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是佛学与政治思潮关涉日益紧密,而政治思想家多兼佛学家,进而形成以政治改革为重心的"政治佛学"。"政治佛学话语"渊源自乾隆末年彭绍升和戴东原之间的儒佛之辩,并经龚自珍和杨文会的次第开展,最后在1890-1911年之间形成了虽历时短暂,然而却影响深远的近代政治言说范式。清末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等人均以佛学思想为媒介提出自己的政治思想,由此呈现了佛学与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的诸多联系。《晚清政治与佛学》在吸取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人物为线索,探讨了晚清思想家及各类佛学信仰共同体与政治思潮的关涉,对许多晚清思想史问题作出了新颖别致、饶有兴味的"知识史"考察。该书部分内容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宗教哲学季刊》发表。

作者简介

蒋海怒,中国哲学博士(南京大学),佛教思想史博士后(中山大学),现为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人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著作有《慧远》(云南教育出版社)、《宗教与哲学》(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合著)等,译著有《正统性的意欲:北宗禅之批判系谱》(上海古籍出版社)、《自由史论》(译林出版社,合译)等,部分译稿刊登于《汉语佛学评论》。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近3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佛教本觉思想研究”(批准号:08CZJ002)及省部级项目多项。

书籍目录

导论 菩提萨陲身影里的邦国和族群/1 一 丙申映像:晚清思想遗影/1 二 新学家群体的宗教“偏至”期/3 三 佛学·经学·西学/9 四 知识—信仰共同体/14 五 语境与修辞/17第一章 由尼山而入灵山:彭绍升淑世思想探微/21 一 彭绍升与清代中期的学术传统/22 二 反抗朴学:戴彭之争与所牵涉儒佛论衡问题/32 三 发皇心曲,代下注脚:《居士传》中的历史与政治/41第二章 衰世莫若学佛:龚定盒公羊学佛学合论/49 一 积思释道:定盒家世交游与嘉道士大夫学佛风气/51 二 和会汉宋:定盒学术思想之融通特质/56 三 考据与批判:定盒天台学订正/62 四 世运与劫运:公羊学与佛学/68第三章 兴佛与兴邦:杨文会经世思想探源/73 一 幕客身份与人道因缘/75 二 体与用:经世思想的两个层面/78 三 新与旧:宗教与政治伦理论述/83第四章 从《忘山庐日记》看清季佛学清谈风尚/90 一 丙申映像:近代佛学的一个剪影/91 二 忘山庐主人及其日记/94 三 佛学清谈诸元素/96 四 佛学清谈诸议题/101 五 佛法与政治/110第五章 公羊学与佛学:康有为托古改制的异域思想资源/113 一 思想认同的困境/113 二 康有为思想中的公羊学和佛学/118 三 以佛证经的类叙法/123 四 宗教大一统:从信仰到意识形态/126 五 佛学与制度变革思想/132 六 太平世与极乐世界:《大同书》制度安排中的佛学关怀/135 七 天人新说与乐感政治/142第六章 出乎天天,入乎人人:谭嗣同政治佛学阐微/148 一 三年·三人·三种学问/149 二 仁学与佛学/155 三 浏阳之牵合公羊学与佛学/163 四 唯识学与科学主义问题/169第七章 自_由主义的佛学格义:以梁启超群学思想为视角/174 一 自由与群学/176 二 “公德”与“群治”/178 三 自由与真如/182 四 迂而乖本的格义/185第八章 佛徒与国士:宋恕的“处士横议”/187 一 处士横议:论宋恕学术气质/188 二 宋恕与永嘉思想传统/191 三 宋恕之学术批评/194 四 宋恕与晚清士大夫佛教信仰/198 五 空有之间:以《佛教起信篇稿》为例/203 六 结论/206第九章 朴学与佛学之间:论章炳麟佛学三变/208 一 世道权辞:章炳麟早年之佛学思考(1894—1899)/209 二 作为革命道德的佛学想象(1900—1908)/216 三 庄释互证与文本政治:《齐物论释》(1909—1916)/224 四 没有着落的政治佛学/243第十章 严复的译学与佛学/247 一 翻译理论与晋唐译经传统/247 二 西学概念与佛教名相的对勘/249 三 从《天演论》案语看赫胥黎和严复佛学理解的差异/254第十一章 帝道真如:杨度出入禅学因缘考论/257 一 近代禅宗的衰歇与复振/258 二 丁酉明心:政治理想断裂中的连续/260 三 无我宗与无政府主义/265 四 结论:作为思想史范式的“入佛”/270结语 政治佛学的终结/271参考文献/275后记/287


编辑推荐

《晚清政治与佛学》系作者蒋海怒在其中山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基础上修改而成。本书集中探讨晚清佛学的政治伦理维度。作者认为:晚清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是佛学与政治思潮关涉日益紧密,而政治思想家多兼佛学家,进而形成以政治改革为重心的“政治佛学”。“政治佛学话语”渊源自乾隆末年彭绍升和戴东原之间的儒佛之辩,并经龚自珍和杨文会的次第开展,最后在1890-1911年之间形成了虽历时短暂,然而却影响深远的近代政治言说范式。清末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等人均以佛学思想为媒介提出自己的政治思想,由此呈现了佛学与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的诸多联系。本书在吸取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人物为线索,探讨了晚清思想家及各类佛学信仰共同体与政治思潮的关涉,对许多晚清思想史问题作出了新颖别致、饶有兴味的“知识史”考察。该书部分内容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宗教哲学季刊》发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晚清政治与佛学 PDF格式下载



内容扎实,很少见的好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