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亚洲语言文化交流研究

日本关西大学亚洲文化交流研究中心 编 日本关西大学亚洲文化交流研究中心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03出版)
出版时间:

2009-3  

出版社:

日本关西大学亚洲文化交流研究中心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03出版)  

作者:

日本关西大学亚洲文化交流研究中心 编  

页数:

178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自古有之,源远流长,研究成果也可以说是汗牛充栋。而当我们将文化交流的研究放入“近代”这一语境,尤其是在“西学东渐”这一大背景之下时,在选题、方法论等方面是否应该具有时代的特点?在这本论文集中我们就试图给出我们自己的回答。15世纪以后的大航海时代,世界不但在人员往来、物质流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移动和交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促进。这种知识的移动和交流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素材。位于大阪的关西大学,以东西学术研究所为平台在东西文化交流研究方面夙有学殖,大庭修教授等先辈学者为学界留下了极丰富的研究成果。2005年4月,在日本文科省的支持下,我们于所内设立了“亚洲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以期更加深入地开展以东亚地域为中心的文化交流研究。研究中心分设语言文化、思想礼仪、交流环境三个研究班。语言文化班以17-19世纪的汉字文化圈域内语言、词汇的交流,近代民族国家的成立与“国语”的形成为主要研究内容;思想礼仪班主要对东亚各国接受中国儒教文化的历史进行考察,并对儒教的影响现在以何种礼仪形式流传下来等问题进行实地调查;交流环境班的主要课题是对东亚各国互相交流的历史环境进行研究。

内容概要

  《亚洲语言文化交流研究》作为《日本关西大学亚洲文化交流中心海外论丛》系列的第一部,集结了日本关西大学亚洲文化交流中心十余名学者的研究论文,从多种视角来探讨中曰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自秦末与日本建立联系以来,一直保持着友好的交流关系,这一友好的交流关系促使两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展开全方位的交流,并互为影响。《亚洲语言文化交流研究》旨在通过那些历史长河中的零星片断,从“徐福东渡琉球”到“内藤湖南奉天调查”,从“大坂画坛的中国绘画”到“法华灵验传的东传”,向读者展现中曰文化交流史上瑰丽绚烂的篇章。

书籍目录

前言了圆撰《法华灵验传》与高丽佛教安徽九华山的地藏信仰关于《语言自迩集》的若干问题天学和西学:典礼问题的初期展开东亚海上交流与古代中国“海”的观念——神仙的“海”与夷狄的“海”近代西方新概念的词汇化——以“陪审”为例元禄元年(1688)来航长崎的中国船内藤湖南奉天调查的学术和政治——关于内藤文库藏1905年笔谈记录关于儒教祭祀的特性和范围作为例外的汉语——威廉·冯·洪堡特《致阿贝尔·雷慕沙的信》之考察大坂画坛与清代的中国绘画——以沈南蘋与葛蛇玉为中心后记

章节摘录

在东亚范围内所进行的文物、信息,以及人的交流过程中,其主要舞台是海洋。在这个地域,国家间开始频繁交流,这种交流始于中国隋唐帝国的成立。与此同时,朝鲜半岛以及日本列岛的国家开始成熟起来,也大约是6世纪到8世纪这段时期。当然,其间不仅有国家间的官方交流,从石器、玉器到水稻的耕作、青铜器的传播等考古学的交流成果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出,在东亚,人和物的交流从古代就开始了。这些传播有走陆路的,但大部分是走的海路,从山东半岛经过辽东半岛、朝鲜半岛传到日本。以前,有关古代东亚间的交流,正如西岛定生的册封体制论所代表的那样,是研究以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为基础而进行的交流。册封体制论是指中国的皇帝和周边诸国的首长结成君臣关系的政治秩序,在此关系下,以中央的权利和权威为媒介,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周边各国。可是,用这个册封体制谈及东亚世界的交流时,对于作为交流舞台的海洋并未给予充分的关注。因此,本文以中世纪以后活跃在海洋世界舞台的东亚世界交流为背景,探讨古代中国王朝对海洋抱有怎样的态度,以及是如何认识它的。通过这些探讨,来阐明古代中国有关海洋的观念,及其后来对交流产生的影响;同时对东亚文化交流研究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点也将有所讨论。

后记

这本论文集能以现在的形式展现在各位读者面前,首先要感谢那些为翻译工作作出贡献的同学们。沈国威通读了本书的译稿,并在文字上做了一些调整。研究中心的助理研究员及博士后研究员红粉芳惠、薄培林、陈赟、孙青也为校对付出了劳动。上海辞书出版社接受了这本小书的出版。在此之前,我们编纂的《遐迩贯珍》、《六合丛谈》也是在辞书出版社的帮助下才得以和国内读者见面的。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谢意。


编辑推荐

《亚洲语言文化交流研究:关西大学亚洲文化交流中心海外论丛(第1辑》是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日文化交流文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亚洲语言文化交流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