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美国文学选读(第三册)

杨岂深等主编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6-1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杨岂深等主编  

页数:

1004  

字数:

882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不少同志的协助下,我与我的合作者孙铢同志、龙文佩同志总算先后编完了英、美两国文学选读各三册,卸下了十余年压在身上的沉重包袱。在本册付印前,觉得有许多想法,不妨和读者谈谈知心话。自从当代文艺批评中的“读者反应论”流行以来,读者变成了“上帝”(套用时下流行的广告用语)。我这篇序的主要用意,就是希望各方面的读者对这六册文选多提自己的看法,供我们日后修订时参考。  英、美两种文选编完之后,我回顾了一下,有一种现象令我有些迷惑不解。英国文学撇开盎格鲁一撒克逊时期不谈,已有长达七百年的历史。在这七百年间,尽管发展不平衡,还是“江山代有才人出”。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皇冠上的一颗金光灿烂的明珠,但众星环拱,连他也不能独领风骚。继他之后就有了弥尔顿。以近三百年而言,有笛福与斯威夫特、狄更斯与乔治·艾略特等大家辈出,先后辉映。降至二十世纪,乔伊斯与伍尔夫更是推陈出新,光耀夺目。我个人感到遗憾的是在编选《英国文学选读》第三册时,曾拟选用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的《等待戈多》和约翰·罗伯特·福尔斯(John Robert Fowles)的《法国中尉的女人》,这两部作品都有重要的代表性。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选人。不料前两年连《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和《洛莉塔》也已翻译出版,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变化如此之大,令人产生今昔之感。这也说明改革开放给文化方面带来了巨大变化。

内容概要

一、《美国文学选读》由复旦大学外文系编注,共三册:第一册,美国独立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占;第二册,两次大战之间;第三册,战后到八十年代。 二、本书每篇大多由“作者简介”、“题解”、“选文”和“注释”四个部分组成。有少数“选文”因可独立成章,有关评述已在“作者简介”中提到,“题解”便从略;还有少数“选文”较为明白易展,个别需要解释之处已在“题解”中作了说明,“注释”便从略。 三、作家与作品大体按出生年月、发表时间的先后排列。 四、本书承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朱树目前飏教授和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汤永宽先生审稿;并承复旦大学外文系孙骊教授和陆谷孙教授提出宝贵意见。谨在此表示深切感谢。 五、本书编注过程中,承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朱建新、王爱萍、方志平和研究生杨彬彬等同志以及外文系资料室、办公室同志大力协助,亦在此表示深切感谢。 六、参加本书编注工作的同志的名字,注在各自所作的“作者简介”、“题解”或“注释”的后面;如三项(或三项中的前两项)工作系出自一人之手,则名字注在最后一项之后,这里不一一列举。

作者简介

  杨岂深,[复旦大学外文系]教师

书籍目录

Vladimir Nabokov(1899-1977)Anais Nin(1903-1977)Issac Bashevis Singer(1904-1991)Robert Penn Warren(1905-1989)Theodore Roethke(1908-1963)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John Cheever(1912-1982)Irwin Shaw(1913-1984)Ralph Ellison(1914-)Bernard Malamud(1914-1986)Randall Jarrel(1914-1965)John Berryman(1914-1972)Saul Bellow(1915-)Arthur Miller(1915-)Robert Lowell(1917-1977)J.D.Salinger(1919-)Betty Friedan(1921-)Alex Haley (1921-1992)Jack Kerouac(1922-1969)Kurt Vonnegut(1922-)Norman Mailer(1923-)James Dickey (1923-)Joseph Heller(1923-)James Baldwin(1924-1987)Flannery O'Connor(1925-1964)……

章节摘录

  弗·纳博科夫(VladimirNabokov,1899—1977)出生在俄国圣彼得堡一个名门贵族家庭。当时俄国上流社会崇尚法国,但他的家族有亲英传统,父亲德·纳博科夫在家里始终保持着英国式的生活方式。俄国传统背景、法国文化时尚和英国生活方式构成幼年纳博科夫一种特殊的生活氛围;他在六岁时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法国籍的女家庭教师又成了他与法国文化沟通的媒介,圣彼得堡贵族子弟学校吉板的教育却切实培养了他对俄罗斯文化精细的鉴别和欣赏能力。十多岁就试着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尽管据他自己回忆,那些浪漫色彩很重的诗行得到的反响竟是他当时十分钦佩的一位老师兼诗人弗?希皮厄斯在课堂上尽情所作的揶揄和嘲笑。  1917年的革命,把纳博科夫一家抛人流亡者的行列。纳博科夫1919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后来又流寓柏林、巴黎,并用俄文写作。1940年纳粹入侵前夕,他移居美国,一面正式用英语写作,一面辗转在各大学任教,1955年长篇小说《洛莉塔》(Lolita)的出版给他带来世界性的声誉,被誉为“自乔伊斯以来最有风格、最有独创性的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十七部中、长篇小说、五十多个短篇小说、几百首诗歌以及其他文体的作品。1959年辞去教职,移居瑞士蒙特勒,直到1977年逝世。  一个俄国的移民,用非母语的英语进行写作,竟然闯过文体这一关,进入英语大家的行列,真是谈何容易!在英语文学中,这种类型的作家,自波兰裔英语作家康拉德以来,大概也就数纳博科夫最引人注目,算得上是真正出色的文体学家了。他是个很极端的文学本体论者,他在康奈尔大学讲授《欧洲小说大师》这门课程时,始终贯穿着一个相当偏颇的观念:一部书的妙处全在风格与结构,伟大的思想无非是一堆空话”。对。文学性”不顾一切的执著,使他的文学课成了精细的艺术分析和欣赏,因为“研究一部虚构的作品以获取关于一个国家、一个阶级或一个作者的信息是十分幼稚的”,一部作品只是“编织出来的一个美丽的谜”,这个谜不只是要迷了读者,也迷了作者自己。这种文学观念,也使他创作的小说成为一种文体的典范,他调动着语言叙述的一切手段,要使文本本身就成为自在的直接的审美对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美国文学选读(第三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