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罗亭 贵族之家

伊·屠格涅夫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12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伊·屠格涅夫  

页数:

352  

译者:

戴骢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也许很多人会把小说视为闲书,但是本书绝对不属于此列。本书以其营造的完美的悲剧效果,令很多读者潸然泪下,让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给人强烈的美感享受、悲剧的启示和无尽的遐想。本书是一本感悟生活的不错选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罗亭 贵族之家 PDF格式下载



  2008年12月
  
  贵族之家
  
   《贵族之家》讲述了主人公拉夫列茨基——十九世纪中叶,没落的俄罗斯贵族之一——与他表姐的女儿莉莎之间的爱情故事。主人公是一个人到中年的已婚男子,早年婚姻生活美满,却因为无意中撞破了妻子与其他男子的亲密关系而成为婚姻中的不幸者。在与妻子分道扬镳后,拉夫列茨基去造访自己的表姐,遇到了年方十九、美丽而善解人意的莉莎。他们互相吸引,很快堕入爱河。此时传来消息,拉夫列茨基的妻子因病去世。前途一片光明,拉夫列茨基与莉莎开始甜蜜地憧憬起未来。正当他们的爱情终要拨云见日时,拉夫列茨基的妻子却突然回来了,顿时浇灭了两人所有幻想。
  
   故事的结尾是悲凉的,莉莎进入修道院,成为一名修女,而拉夫列茨基独自一人回到乡下,形单影只地度着余生。
  
   有意思的是,《贵族之家》通篇很少令人想起其“贵族”的背景,“家”也仅仅以其最原始的住所意义呈现。当然也许在当时的俄国,只有贵族家庭才不需要为生计发愁,而可以每日悠闲地与下午茶和钢琴曲相伴。然而这些养尊处优的贵族们,在追求自己的理想时头脑可以如此不清晰,而面对自己感情生活时又那样无力控制听天由命,不由地叫人为之惋惜。
  
   以前看小说,只关注情节是否精彩,描写是否动人,很少去细细体会故事背景——包括故事中人物的身世背景、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等等。现在年纪大了,看书不如以前多,反而追究起细枝末节来,还从中获得了不少乐趣。当然,《贵族之家》不需要深入研究,看过即可,如果作者旨在向读者展示一种当时俄国的上层社会生活和精神状态,那他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相比之下,《罗亭》的篇幅虽短,却引起了我更多的思考。
  
  
  
  罗亭
  
   罗亭的出现,是叫人惊喜的:“罗亭说话聪敏睿智、热情洋溢、很有道理,显示出他知识丰富、博览群书。”每个人都为他着迷。然而在一片赞叹与崇拜中,却始终隐藏着某种不和谐。其他食客的排挤,旧日同窗的诟病,给罗亭的完美形象投下了阴影。故事继续发展,罗亭爱上了一个女孩,却在女孩家庭的反对下匆忙退缩了。形势慢慢起了变化,一切都朝着不利于罗亭的方向发展,我也期待着作者给予罗亭一记重击,一个使之体无完肤的批判,来揭开他伪君子的假面具。然后接下来故事却峰回路转,罗亭的真面目渐渐浮现——却非但不“伪”,还很高尚。至此我才发现罗亭其实是拥有纯洁灵魂的正人君子,长于理论和理想,却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实生活,无法把他的满腹才华运用于实际,在为人处事上显得笨拙,每每以遭人驱逐的结果收场。罗亭让人同情,却也发人深思:这个善良的天才,何以终身不得志,最后还“英勇就义”在已经被放弃的战场上?
  
   此时“时代背景”四个字再一次浮现在我脑中。罗亭生于彼时,却不属于彼时。他始终身处上流社会的圈子中,却欠缺了在这一圈子立足的能力。他生在肤浅浮夸的年代,却固执地怀有对崇高理想的热情,以至于最终与周遭格格不入。在每个人都虚伪过活时,罗亭的对一切都探究到底、执着真相的性格无疑将遭至反感。
  
   如果将他纸上的理想进行到底,把自己的雄辩口才和魅力一直发扬下去,罗亭也可以做个“成功者”,他的人生不至于会如此凄凉。不过代价是他也难免成为贵族老爷太太们附庸风雅的玩物。只可惜罗亭是有追求的,他一心要向他并不擅长的现实世界实践他的知识,满怀热情地想为人类做出贡献,这才真正导致了他的悲剧。
  
   罗亭身上矛盾地集合了理想主义的天才和现实生活的废物,如果遇到一个好的时代,如果他自己能够更坚定、更彻底,罗亭可能会成长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伟人。只可惜他生不逢时,又要怒其不争,于是只能在屠格涅夫的笔下,挥舞着红旗和马刀,壮怀激烈地倒在失陷的街垒顶,匆匆结束了纠结的一生。


  我的朋友拉弗列茨基是个有点古怪的正派人,这是不能否认的。
  他出身一个古老而破败的庄园贵族之家,从小受到的教育算不得很优质,他也追求知识,可是到25岁的时候认识了现在这个妻子,并走上了一条完全想不到的道路。
  虽然说他的妻子做出的那些让他不愉快的遭遇,不过他总算取得了自由。过往令人愤慨的经历中,种种羞辱,种种欺骗,都随着他妻子在巴黎的事情而和他划下了最后一道界限。整个o城,大概都知道了他的故事,并报之以同情的耻笑。也难怪,他的妻子那么年轻,时尚,上流社会任何一个男人,都不能不接受她那星光一样的眼神和玫瑰一样的娇颜,相比起不会调情、稍微呆滞木讷的我的朋友来说,那些男人给他的妻子带来的欢乐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后来听说他回到了o市,并开始和一个长久不见的亲戚家走动了起来。你们也知道,亲戚就是每年会通信证明彼此有交集、但有什么事千万不会告诉他们、但他们总是无比迅速的知晓这些事的一帮人。他寡居的远房表姐和她的两个女儿,以及他的(大概是)姑母,她们若有所指却磨磨蹭蹭的谈论着他的心事,他不由得注意到了伊丽莎白,这个小姐极其高贵——并不只是她的身世和长相,还是她对宗教充满虔诚的信仰,对家庭和亲人的热爱,对拉弗列茨基来说就像日月的光辉照亮了他黑暗的人生——不像他妻子、而是真正的光芒。
  
  我的朋友大概在这个时候动情了,他反对伊丽莎白小姐接受花花公子潘申的求婚、并最后给她表白了,而伊丽莎白也恰好爱上了他,年龄、身份、地位都不是限制。这种感情再美好不过了,也许再过两天他们就能走入婚姻的殿堂——至于他的妻子,当他从报纸上得知她已经死去的时候,心中氤氲着喜悦并迫不及待的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小姐是一个很高尚的人,如前所说,她想要为他的妻子祈祷,想乞求上帝原谅她的过错。可是,我的老天,她这样的人,以寻欢作乐为目的的人,怎么会接受得起伊丽莎白小姐的祈祷呢?特别是——当她完好无损的带着自己的私生女回到了拉弗列茨基家中,将他所有美好的愿望都打碎的时候。
  
  于是和所有物是人非的故事一样,拉弗列茨基和伊丽莎白小姐放弃了自己的幸福来成全他妻子的幸福。或许是因为离婚终究不是两个人的事吧,再说就算离婚了又能如何?伊丽莎白小姐完全放弃了追求幸福的权利,因为她始终认为,人生最大的意义在宽恕以至于她潜入了修道院成为了一名修女。如果不能和伊丽莎白小姐结婚,拉弗列茨基先生倒也不觉得人生有什么意思了。
  正如他后来说起自己的妻子的时候,这样跟我们说:
  “她的行为(指她那些难以入目的事迹)并没有破坏我的幸福,只是向我证实我从来不曾有过幸福。”
  
  我最后陪同拉弗列茨基去伊丽莎白小姐所在的修道院,好像并没有完成让他们相见的心愿。但在某一个时刻,恍惚之间我觉得眼前一位高洁的修女便是丽莎,她迈着修女稳重而又平静的步子,走过我们身边的时候没有抬头,可那极其短促的停顿却使我的朋友颤抖了起来,随即她消失在修女的队伍中 ,我的朋友最后叹了一口气,头也不回的迈出了修道院。
  大概他们的一生就这样再也不会有什么交集了,拉弗列茨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人的背影,陡然间显得无比凄凉——
  我想大概是因为,以前在没有人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天地独自一人也不知不觉的过了那么多年,可现在知道有一个相爱的人永远的消失在自己的生命里,连等待都算不上的时光,却变得无比的漫长。
  


  和《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一样,这本小说中的罗亭显然也是一个“多余人”。“多余人”的特征是什么呢?大概,是心里对各种事情充满怀疑,不断地思考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却很难对社会做出什么真正实际贡献的人吧。像毕巧林,他总是能以超然事外的眼光来看待事情的演变和发展,并不时说出他自己思考的结果,给人以震撼的感受。而在《罗亭》这篇小说里,很显然,罗亭是相当能言善道,擅长在人前高谈阔论的,但一旦事情发生在他身上,他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去面对。在娜达丽亚小姐被他的高谈阔论所吸引而对他发生了爱情时,他自己竟然没有发觉,直到他最后一次和娜达丽亚见面时,他才对自己的爱情有所察觉,但还是不那么肯定,以致于让怀着一腔热血愿意与他私奔的娜达丽亚小姐感到失望乃至绝望,而决绝地离开了他。
  
  也是从这时开始,在他遇见这样热烈、纯洁的感情之后,他才对自己的缺点有所认识有所收敛。以后,当他尝试着投入实际生活,争取做一些有益于人的事时,却由于他的个性,和他那种浪漫不切实际的想法而一次次遭到失败。我想,大概因为与他合作的人,也都是像他这样的满怀激情希望能改变些什么的人吧。而他们是意识不到自己的想法的不切实际之处的。
  
  罗亭后来在革命中被打死了,这也是意料之中。像他这样的人,革命来的时候,一定是会满怀热情地投身于革命的吧。
  
  多余人在任何时代都有,但只有在俄罗斯文学中有这样的人物典型。因为他们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但这并不完全是他们自身的原因,社会也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他们是这个社会上的飘泊者,找不到精神的归宿-----这正是他们“多余”的原因。


  这是广袤深邃充满了苦难与悲悯的银色的俄罗斯大地,这是一个宁静而安详有着油画一样明亮色彩的乡下庄园,这里有云雀,有黑麦,有晶莹的露珠,有清新的芳香;这里的人按照长久以来的秩序营造自己的生活方式,生,爱,恨,死,一切是这样的自然而缓慢;这里有形形色色的人在永恒的舞台上上演或喜或悲的剧目,时间和空间就这样慢慢地消去了。陌生的异乡者罗亭的闯入曾经暂时改变了这一切,于是水面上有了苦涩的皱纹,接着又复归于死寂的沉静,一切以原有的轨迹运行,就像空中散着白色光芒的月亮,又在凄冷的风中滑到白桦树的末梢,只留下一道迷离的弧线,(只有娜塔利娅长久的沉浸在了回忆之中,但她也在默默地愈合伤口)
    然而,罗亭的到来真的没有温暖和激动任何的心灵和寒夜吗,不,如同耶稣的布道一样,罗亭以自己的热情和真理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扎下了根,这双粗糙的手在古老的青铜像上划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罗亭的归来与离去是一个惆怅而伤感的风景。
    罗亭是一个永恒的流浪者,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流浪最后终结在了遥远的异乡。异乡的肉身的消失真的可以消弭这种流浪的创痛吗?他在死亡之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找到自己的归宿了吗?当罗亭生命的黄叶飘落之后,他的眸子里该有什么样的影像呢?罗亭经受了爱情与自由这样美好事物的双重挤压,在最终逃离了爱情之后也失去了心灵的自由。
    这个凄然但不美丽的故事让人在凄冷的寒夜里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理想与爱情之间是否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呢?爱欲与真理是否有着一层欲说还羞的暧昧关系,这个热情的宣讲真理和正义的人是如何在心底的深处安排爱情和真理的位置呢?罗亭以自己的方式接受了社会伦理对于偶在个体的伦理的压抑并与之进行了妥协;罗亭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圣徒的献身祭典,将十字架背上了沉重的肩头。罗亭以耶稣宣道般的方式完成了对于这个乡村的启蒙,又在启蒙对象的爱欲的觉醒后惶然离去。这实在是充满了吊诡的奇特的叙事逻辑。以赛亚•伯林说《父与子》是屠格涅夫与自由的困境,那么《罗亭》是真理与爱情的悖谬困境。,也是启蒙与爱欲的困境。
    让我们震撼的是娜塔丽娅的勇敢使这片寒冷土地上的坚冰融化,让我们真正明白了“巨人何以能成为巨人”(摩罗语)这个斯芬克斯一样的谜,正是因为这样在寒冰上绽放的雪莲使流浪者的心震颤,而不仅仅把苦涩与酸辛奉献给只有北风的冬夜。
    在罗亭到来之前,沃伦采夫已经陷入到对娜塔利娅的单方的狂热迷恋之中,娜塔利娅虽说并不是很欣赏沃伦采夫,但是对于这个平静的生活来说,心地单纯而清白的沃伦采夫也许是最佳的选择。但是罗亭的到来改变了这些,罗亭以自己热情和对于真理的献身完成了对于娜塔利娅的启蒙。
    当娜塔利娅第一次见到罗亭的时候,她就“满脸红晕,她那凝视罗亭的目光,时而暗淡,时而放出光辉……”罗亭成了她的精神教父,罗亭的目光使她沉醉。罗亭对于自由,牺牲,死亡,自尊的演说使她“一分钟也没有睡着,连眼也没有合。她用手支着头朝黑暗中凝视;她的血管狂热地跳动,沉重的呼吸使她的胸口起伏着。”就这样,两个人的心扉敞开了,但是在娜塔利娅表白了之后,罗亭却选择了逃离。
    为什么罗亭会放弃自己的爱情呢?宁可带给自己(还有所爱的人)以永久的痛苦,这实在是值得好好考虑的问题,是软弱吗,是因为娜塔利娅的妈妈反对吗——仅仅是这些吗?罗亭对于自己的爱情有没有确信呢。罗亭再三强调的是责任,他必须为他所爱的人负责任,但他不能担保自己能给娜塔利娅带来幸福。当娜塔利娅怀疑他的爱的可靠性的时候,他再三强调说“我是爱您的”;当娜塔利娅说罗亭胆小软弱的时候,罗亭说:“胆怯的是您,不是我。”后来在他给娜塔利娅的信里,他说:“如果我,至少是为了未来的事业,为了我的天职而牺牲我的爱情,那还情有可原,但我只是被落在我的肩上的责任吓坏了;因此,我的确配不上您。”所以他离去了,但上面提到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在长久的奔波和劳碌之后,过了几年,列日涅夫偶然的机会碰到了罗亭,于是两人又有了一番精彩的对白。
    小说尾声前的最后一段是这样的:
    但是外面却起风了,风声不祥地哀号着,重重的,凶狠地打着窗玻璃作响。秋天漫漫的长夜来临了。在这样的夜晚,能安然坐在自家的屋顶下,有一个温暖的角落的人,是幸福的……愿上帝保佑天下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当罗亭奔波在旅途的时候,心里揣着的是这团温暖的火焰,这支撑着他走过了所有的荒谬与孤独。这个温暖的角落在他的心里,直到他倒下的那一刹那。
  
  
  娜塔利娅
    这是一个充满了诗意的可爱的俄罗斯少女,她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极其具有牺牲精神。她让我们明白了“巨人何以成为巨人”(摩罗语)这个长久以来困扰着人们的问题。是的,尤其是当她说出:“请您相信,一个女性不但能够懂得自我牺牲的意义:她自己也会牺牲自己。”的时候。这样的女性我们在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中也曾经见到过,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参加起义的贵族被流放,被判处苦役。不像中国文革时,先知者的亲人与之划清界线,恩断义绝,甚至是落井下石。俄罗斯伟大的女性表现出了独有的品格。流放苦役犯的妻子们跟着丈夫远赴西伯利亚东部边陲,甘心丧失一切公民权利,放弃财产和社会地位,在严酷的气候中 ,在更为严酷的当地警察的迫害下,忍受终身的奴役。他们的姊妹们无权随同前往,但她们从此远离宫廷,不少人还离开了俄国;她们心头几乎全部蕴藏着对受难者不灭的爱。俄罗斯民族绝对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在短短的两百年里,从文化沙漠到文化绿洲。他们能够从斯大林的血腥残暴的统治下走过来,能够从剧变后的困难时期走过来,靠的就是这种精神。我相信,伟大的俄罗斯民族在新的世纪里一定会崛起,让世人刮目相看。
    沉睡的俄罗斯庄园里,这个少女在沉默着。也许没有罗亭的到来,她像那千千万万的人一样,随着春天开花,伴着秋天落叶。但罗亭的到来使她心中的火山喷发了。她在积蓄着力量。


  
  说起文学之林的现实主义著作,
  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法国与俄国的诸多作品。
  如果说,
  以巴尔扎克、左拉为代表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们描绘了“卑鄙的群像”的话,
  那么,
  以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为代表的俄国现实主义大师们则雕刻了“苦难的群像”。
  其区别在于,
  法国现实主义作品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脆弱,
  笔法多为剖解与讽刺;
  而俄国的作品则在同样的揭露与批判之余,
  在字里行间浓烈的散发出一种无论身份不分阶层的粗粝朴质与苦难气息。
  这一点无论在《战争与和平》《猎人笔记》《静静的顿河》,
  或者今日这部《罗亭》之中,
  都有着明显的体现。
  
  谈到《罗亭》,
  就不得不谈到屠格涅夫,
  作为与托尔斯泰一时瑜亮的文学巨擎,
  其造诣与成就自是不用多提。
  而不同于托尔斯泰洪荒浊流般的鸿篇巨制,
  浩汤之笔如沛然之雨,
  浸透社会的各个层面。
  屠格涅夫的作品更像是精心准备的致巧话剧,
  两三场景、四五人物、寥寥数笔,
  灵魂们便错落有致的跳起了社会的舞蹈,
  喜怒哀乐、得失优劣、跌宕起伏,
  无不龙睛俱在、跃然纸上。
  
  纵观全文,
  《罗亭》中出现的场景简单到个位数,
  人物更是屈指可数。
  而正是这几个形神俱到的人物,
  撑起了整部作品的神髓。
  刨除其他文学作品中似曾相识的人物,
  本作最为突出的其实就两个。
  “完美的女性”娜塔莉亚,
  与“多余之人”罗亭。
  
  关于娜塔莉亚,
  我无意赘述,
  一来百年间玩弄左右灯的各色评论人士已经给予了她足够的赞美,
  二来我对所谓美丽勇敢之类分不清是红色还是血色的描述一向抱有怀疑态度。
  
  所以,
  我宁可直入核心,
  谈谈罗亭。
  
  这是个很有趣的人物,
  身上散发着一种与俄罗斯现实主义格格不入的气息。
  纤细、懦弱,
  全部的力量集中在病态的幻想和不屈的嘴巴。
  他自矜高洁不畏权贵,
  却不得不终生颠沛做着不同门庭的食客;
  他富有激情夸夸而谈,
  却完全找不到积跬步以致千里的方向;
  他幻想着颠覆整个世界,
  却连脚下一方泥土都不曾亲手改造过。
  也许,
  他压根不应当出生于寒风凛冽的西伯利亚,
  而应投胎巴黎上流社会,
  在夜晚的名利场向包法利夫人们卖弄辞藻。
  
  顺理成章,
  罗亭的一生,
  自然也就满含了畸化的拜伦式英雄意味。
  
  他栖身富贵人家,
  进行改革屡试屡败,
  可恨饲主不能倾家荡产引颈以随,
  竟然心生疑虑白眼相待,
  恰谓遇人不淑怀才不遇。
  至于何不攘臂而为,
  经营自己的农庄薄田?
  想必是为大事者不屑小行吧!
  
  那么做大事也不错,
  譬如疏通河道造福万民,
  何况有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理应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但是不切实际没有计划,
  仓卒而行后劲乏力,
  末了英雄扼腕分道扬镳,
  也许是天降大任必由之路?
  
  实业不成,
  把美丽的灵魂播种在少年人的心中也好。
  阳光雨露春风过,
  总有芽孢破土,茧蛹化蝶。
  可是苍天在上,
  我们的智者对自己讲的事实都不甚了了!
  面对反驳与责难无以作答,
  雷霆震怒羞赧懊恼之余,
  只有将这排挤归之于人情嫉恨,世态炎凉!
  
  至于那自由之花,人性之华——爱情的果实,
  高尚的罗亭又怎能却步?
  满怀善意充满责任感的毁掉了挚友的恋爱,
  睿智而精明的罗亭更是一眼便认错了单纯的娜塔莉亚水晶般透明的心事。
  思绪混乱之际,
  他像一个勇士承认并接受了爱情。
  当机决断之时,
  他如一位哲人声明了崇高节操,
  便转身逃之夭夭。
  而本应枯守一生或是怒沉河底的少女,
  竟然于数年之后与人结发得享幸福,
  莫非天意,
  便是用苦难去磨砺罗亭高洁的灵魂?
  
  而这无穷的磨砺,
  最终也没能将罗亭砥砺成锋锐的宝剑,
  打磨出的,
  只有斑白的头发,
  黯淡的眼神,
  与堂吉诃德般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落寞。
  
  作为一个旁观者,
  我不得不承认,
  罗亭的每一个动机,
  都是那么高尚纯洁,
  闪烁着自诩为智慧的光芒与鼓吹作人性的华彩。
  而罗亭们的悲剧,
  超越了国度与时代,
  用不屈的懦弱、空洞的幻想与悲惨的人生,
  舔舐着每一代同类们的伤口
  面对罗亭们痛苦寻觅一生的流离,
  我愿发自内心的将他们赞颂为漆黑社会中雪白的羔羊,
  为他们的彷徨与不幸黯然神伤。
  
  但是请不要忘记,
  餐桌与祭坛,
  从来都是羔羊们的归宿,
  而端坐在旁的人们,
  也绝不会为了一餐美食而痛哭流涕。
  羊圈,
  更是从未因他们的来来去去而有些许的改变。
  
  敏言讷行,
  浅尝辄止,
  顾影自怜,
  怨天尤人,
  注定了圈内圈外,
  罗亭们永远是无用而多余的存在。
  
  也许这也是为何全篇向下的作品,
  终于在结尾暗含了一种向上的意味。
  罗亭,
  这迷茫的羔羊,
  终于在生命的终幕离开了羊圈,
  尽管,也许,
  他依然不清楚自己可以成为什么,
  但是至少,
  他明白了自己不再是什么。


   罗亭,历来被认为是俄国文学中经典的“多余人”形象。他胸怀改革大志,竭力鼓吹改革,但在现实生活中碰得头破血流。面对贵族少女娜塔莉娅纯洁、热烈的爱情,他却彷徨、恐惧,反映了贵族知识分子的软弱。但是他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牺牲在巴黎的街垒之上,悲壮的结局给俄国带来了一线希望。我觉得与其扯到给俄国带来了希望,不如说是他对自己的超越,他最终迈出了行动的步伐,为此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应该说,罗亭是个高尚的、有益于他人的人,纵然他只是一个空谈家,他的热烈的思想却在家庭教师巴西斯托夫和少女娜塔莉娅的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点燃了他们的热情和希望。即使只有语言不见行动,他也对他人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如果被影响的范围足够大,谁也无法估量它能导致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不是多余的,更不是失败的。时代或许正需要像他这样的宣传家,来启发青年的心灵。当然,不能否认的是,他的行动上的软弱,使他无法勇敢面对娜塔莉娅的爱情,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无疑深深地伤害了这个觉醒了的少女,这是罗亭无法推卸的责任。罗亭因此也不得不离开栖身的地主家,继续飘零,他的软弱依旧使他吃尽了苦头,直到再次遇到列日涅夫。其实,罗亭的一生还是堪慰的。俗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列日涅夫就是罗亭的知己,作为罗亭大学的同学,先是崇拜他,后来又因他的言行不一而远离他,到最后他彻底地理解了罗亭,并为他的悲剧感到难过。当罗亭在现实中四处碰壁、孤苦伶仃时,有这么一个理解他、同情他的人,我想他是知足了。看看列日涅夫对罗亭的评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罗亭这个形象所具有的意义。
   超越于自己所处时代的伟大人物常常不能为他的时代所理解,这是历史上常有的悲剧。或许罗亭和列日涅夫走的是不同的道路,但他们的心是相通的。有人理解,罗亭就是幸运的。
  


  橡树是一种坚实的树——只有在嫩叶开始发芽的时候,老叶子才会凋落。
   多年以后重读屠格涅夫的《罗亭》,依感百感交集。记得当初年少,读到这一句,怅惘良久。与其说罗亭欣然于嫩叶的萌芽,不如说他更沉浸于老叶凋零的伤痛。罗亭的橡树叶子的比喻,说的是爱情,又不仅仅是爱情。那一曲逝去时代的挽歌,断断续续,却足以牵绊前行的脚步。
   都说罗亭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内心有澎湃的激情,所以口若悬河;也因为憎恨只说不做的夸夸其谈,所以他一生孜孜矻矻,改良革新、修河办学,直至参加战斗然后牺牲。至于与娜塔利娅“见光死”的爱情,岂能简单地以懦弱视之。一个自己都找寻不到方向的人,又怎么能够带着爱人一起走?总觉得“疲倦感”和罗亭形影相随,似乎是在绕着一个圈在不停地奔走。看不到希望的时代和人生,就是一个大圈。
   又也许可以这样看,罗亭的每一个努力,都是试图从旁观者转化为参与者、从“多余人”变为“革命者”。然而,革命自有革命的逻辑,投身时代的洪流,往往为漩涡所吞没。“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可惜,罗亭从来就没有成为弄潮儿的可能。
   罗亭的悲剧,其实也是知识分子的悲剧。知识分子因袭着自宿命而来的历史和文化,唱着悲歌寻找方向。当然从一开始,他们就不曾被视为同路人。他们或许偶尔会成为上流社会客厅的宠儿,却不可能指望成为女婿;他们积极投身革命,但不是消失在秋天漫漫的长夜,就是仆倒在被放弃的街垒。
   从来如此。但也一如既往、不曾改变。
  


  刚读完时,感觉是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是一部挺悲伤的爱情故事,描述的是中世纪贵族之间的一种人情淡薄,虽然相爱,却迫于社会地位上的现实,主人公情笃初开之时本来进入了幸福的婚姻生活,后来却发现妻子辜负了他的信任而彻底地背叛了他,是小说不断进行的一大高潮,直到故事发展到中间部分,作者才安排他于女主人公见面,然而,却又暗示出了一场悲剧即将上演,关于作者的很多思想,过后得细细地品味,贵族的衰落,而新一代新新力量的崛起也许就是小说的主题,然而,对于女主人公的思想而言,信仰高于一切,虽然爱意很浓,最后却选择了当修女,一种不能言说的悲痛,这是命运的差错吧...


  一提起屠格涅夫的《罗亭》大家想到的就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今天,我要替罗亭鸣不平。
  
   如果你只读了故事简介或者小说的一半,那样你才会说出这么不负责任的话! 如果他是行动上的矮子,他会“为大家做一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好事而 头发几乎全白了,腰背佝偻着,穿一件破旧的、缀铜纽扣的常礼服”吗?最后他死于巴黎工人革命的一场起义中,临死前还挥舞着手中的红旗和马刀。尼玛这个形象是侏儒的形象吗?!
  
  罗亭是一个伟大理想的殉道者啊有木有!他把他对娜塔莉亚的爱看做是本能的自私的爱,他对世俗的“屈服”,他也很纠结!只是因为她希望娜塔莉亚能幸福,而不是和他在一起吃苦,因为爱才“屈服”的!娜塔莉亚的爱是年轻炽烈的,不顾一切的,而罗亭的爱则是隐忍的伟大的。
  
  去尼玛的“行动上的侏儒”,被罗亭的口才所感染的人很多,真正理解他的人却没有几个,克己的罗亭只是一个单纯的孩子,你们却如此的诽谤他,臭不要脸的。正是因为当时社会的肮脏,才使罗亭显得格格不入。
  话说回来,思想和行动异常进步的人,总是在他生存的同一个时代得不到认可,最终被那个时代的“子弹穿透了他的心脏”,但是他的存在却是很意义的,他不是完全被消灭了,就像万历十五年间的张居正、戚继光、海瑞。他们的存在已经预示了一个落后体制的崩塌。
  
  真正推进社会进步的,不仅仅是我们熟知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这样的伟人,其实伟人都是站在黑格尔,彼得一世,孙中山这样的巨人的肩膀上的,而罗亭就是巨人的一个缩影,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先行者。
  


  玛丽娅.德米特里耶夫娜.卡利京娜,马尔法.季莫费耶夫娜.佩斯托娃,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拉夫列茨基,这所有一长串的名字,让我晕头转向。看外国书最大的障碍就是长长的音译名字,偶尔还来个昵称,又得重头去看这个昵称到底是说谁。不过话说回来,这么长的名字在他们只是几个单词而已。记得有一次在书上看到一个英国人抱怨说中国人的名字很难记,名字很长,我惊讶不已,原来,己所不欲,已施于人。幸好,名字不会影响文字的魅力。     总以为屠格涅夫是老学究,是马列主义忠实的追随者。看了这两篇,才知不尽然。美好的爱情也可以产生在俄国大胡子的脑袋里。丽莎的美好坚强,娜塔丽娅追随幸福的决心,都让人感受到女孩的柔软与坚韧。看贵族之家之前,先看了序,译者写道:记得当初读到这部小说的结尾时,我五内俱焚,掩卷良久,仍沉湎于小说锥心泣血的悲剧氛围。已经知道结局不是好的,所以总带着悲观的情绪去看,没有希望主角得到幸福。当看到结局的时候反而少了点心理落差,多了对丽莎的钦佩,对文字的深切体会。这么柔弱的女孩,却这么坚定,真让人叹为观止!人性的魅力也正在于此,来自生活,却绝对高出生活,已是人性理想的升华。     每个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之所以流传于世,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深深的爱着自己的祖国吧,这是心灵的支柱,作品的灵魂。作者也在字里行间浸透了自己的爱国之情,读来令人感动。     “难道我果真一无所用,难道世界上竟没有我做得了的事?我常常向自己提出这个问题。”这是罗亭经历人生无数挫折之后的呼喊,因为他“不愿讨好地主,不愿在中学苟安度日,结果每回都必定以你牺牲个人的利益而告终,每回你都不肯把你的根扎入和你格格不入的土壤之中,不管这土地多么肥沃”追求理想的罗亭不愿随波逐流,所以屡次被这个世界抛弃,个人的理想也大受打击,最终为了革命献身也是他为了理想做出的无悔选择。     生活中有那样的瞬间,那样的感受、、、、、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是贵族之家的结尾,也是我深深喜爱的一句话。朴实、真挚。


  "激情是我们时代最可宝贵的品质。我们大家都不可容忍的变得谨小慎微,与世无争,萎靡不振,我们都在睡大觉,血都冷了,谁把我们唤醒,给我们温暖,哪怕只有一刹那功夫,我们也得感谢他。"
  "俄罗斯可以没有我们中间任何一个人,但我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却不可以没有俄罗斯。”
  "世界主义——是无稽之谈,世界主义者是零,比零还不如;离开民族性就没有艺术,没有真理,没有生命,一无所有。没有个性,就不可能有完美的人;只有鄙俗的人才可以没有个性。“
  ”愿上帝保佑,让他遭际的不幸洗涤尽他身上一切不好的东西,而只留下他身上美好的东西。“
  ”为青春,为青春时代的希望,青春时代的憧憬,青春时代的轻信和真诚,为二十岁时我们的心房为之跳动的一切而干杯。。。“
  屠格涅夫小说的少女总是那么优秀。。。


  你与我,各叠有拉夫列茨基同丽莎的性情;前言中说它是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我没听过,手边只有一首1945可勉强充当。夜晚读完,躺下边听边调动感情,果然泪流不止,眼泪沿鬓角滑进耳机里,怕弄湿了机器,连忙努力止了哭泣。这种写法原本好笑,我终于不能免去自我解构的强迫症。我以“解构”为聪明惯了,真就信以为自知若观火。原谅我几乎不曾放过解构你的机会。也许你亦如是观我罢。我愿意相信你的一切为真,你的话,你的文字,你的行动及你的理想。我以前不相信的,在遇到你之后尝试着相信,我尝试相信那曾为我的不信肆意嘲笑的许多事物,当中有好些最后固定下来,成为我无比珍视而尊重的东西。去岁的感谢不是心血来潮,是真心相谢你给予我的,现在回头看自己来时的路,虽知人生偶然无数,每一枚细小的决定都可能改变人生的航向,但是我犹然惊讶地发现,这两年来每一个对我自身来说重大的决定,如草蛇灰线般在时间中贯穿的,始终有你的一份影响。当时你反是疑惑了。
  
  你我曾经的交游,情谊,也许是我敏感,已经失去了。我害怕得不敢加“永远”两个字。你说的如飞鸟一样在记忆里穿梭,那种无力挽留、不能挽留的怅惘,也许还有悲痛,愚拙如我在读完小说后迟迟而切肤地感受到了。我们有没有试过去挽留呢?大概没有吧!就像拉夫列茨基与丽莎二人,任凭事实层面淡下去,断下去,只是在心底默默坚持——也许,是“不可能再动摇了”;也许,是千呐万喊“请您记住我”于无声处……但是,依然不挽留。
  
  那天傍晚同你们分手,黄昏的夕光打在石台上,当时我隐隐感觉到一点困惑的不寻常,一点无解的无望。也许,那个相顾一笑的场景,恰巧做了你我诀别的注脚,也预示着你我之间,从此将永远隔着一个转身的距离。
  
  是呀,我曾如拉夫列茨基般,“近在咫尺地看见了,几乎是把握住了”,“然而它又突然地消失了”,再稍微……不,这是不可能了,已经结束了。你我同走的时候,“您瞧,现在您就走在我身边……”这样的话语也是我曾想对你诉说的;我曾非常珍惜这样的时光,因为你我都知道它得来不易,也许这一生只有这么一次。然而谁也没有开口,我知道我的心,可你想的是什么呢?感觉到什么呢?世事多变,不复有那些个台风将至未至的夏日,不复有那般跋涉远道只为追寻古文中胜景的单纯心境,亦不复有四美具、二难并的会集,更不复有欲语还休的夹着苦涩的期望……也许,真的,“生活中是有这样的一些瞬间,有这样的一些感受……对它们只可以点到为止,而不必刨根问底了。”


   在善的圣殿前
   燃起了午夜的长明灯
   --《罗亭》
  这句诗在书中是用来形容罗亭大学时一个哲学家改革家式的同学的。然而用在罗亭上,我想把“善”改成“改革”。是啊,虽然刚出场的他腹中空空却口若悬河,可是到了离开娜塔丽莎家后,他就开始行动了。或许在那个时刻之前,在真正认识娜塔丽莎的意志强烈和自己软弱的强烈对比之前,他还是个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还只是屠格涅夫笔下另一个“多余的人”,然而到了后来,我们看到罗亭成熟了,强大起来了,虽然屡屡碰壁,他还是在尝试,他停不下来了,他就像风滚草一样,停不下来了。他就像《阿飞正传》里的飞鸟,飞啊飞啊,是没有脚的,是立不住的,只有到了死,才能掉下来。
  
  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罗亭这样的人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多余的人”?那个时候的社会到底需不需要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时代呢?这个貌似风平浪静的时代?
  
  屠格涅夫是肯定“多余的人”的。你看他在《贵族之家》对拉夫茨基充满了同情,他们只是时代的过渡人,老年的他们让位给了新一代,他们是可怜的,但他们也是必须的,任何事物不是都需要有个桥梁,有个过渡吗?屠对于罗亭也是公正的,他借列日涅夫之口,对罗亭的口若悬河软弱无能进行斥责,对罗亭的正直,非谄媚的小人清客,对他后来的种种改革之举都表明了赞许和佩服。这是很公正的。我很喜欢屠格涅夫把自己的作品的立足点放在了这样一类人身上,这类人虽然对世界,对整个社会没有很多立即的宏伟的贡献或创举,但是他们是不可或缺的。
  
  罗亭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是积极的。我们在前面几章可以看到,这个口才非同一般的人好像句句珠玑,他的话能够紧紧的抓住年轻以激动有追求的青年人。青年人在一定的年龄,在他们内心和精神还不足以强大到控制掌握自己的时候,是需要这样一丝丝光明的,这样一个强大的导师的,哪怕这丝光明多么微弱,哪怕这丝光明只是一个假象而已。
  
  时代需要罗亭这样的人,他们有时候是冲在前面的先锋,这固然是非常好的;他们有时候也只是在你背后的一个人,他在战火面前战战兢兢,但是他却在口中念念有词,他能说出一篇篇真理,像一个军师一样,像一面军鼓一样,催促着你前进,诱发着你的斗志。
  
  我想我们的时代也是需要这个人的。我们这个时代似乎太平静了,我们活得太安逸了。虽然我们现实还是很残酷,但是我们有着可以去只为自己奋斗的条件了,我们被告知,只要对自己好,就是对全社会好。我们这代人,似乎没有什么需要我们再去冲锋陷阵了,只需要我们好好的活着,好好的追求着,这就是贡献了。然而我还是有些罗亭这样的人,他提醒着我们,他把我们从安逸的,乐不思蜀的状态中唤醒。在这个屋子里,我们闻着太久的香水的味道了,我们需要放进外面的空气,哪怕那是令人难闻,几欲窒息的气味。他告诉我们还是可以去追求更为宏伟的目标的,比如真理,比如全人类的幸福。而不是活在齐脖子的泥淖中。
  
  《罗亭》和《贵族之家》里主人公的命运让我注意到了书中的一句话,橡树是一种坚实的树,只有暴出新的叶芽时,旧叶才会落掉。不妨把这些“多余的人”比喻成那些旧叶??
  


  屠格涅夫的这几篇小说如《贵族之家》《前夜》《罗亭》篇幅都不长,故事情节也比较简单。围绕一两个家庭,以及几个主人公。屠是擅长于用爱情来表现他所要揭示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背景的。这样有很多好处,当然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情节更为扣人心弦了。
  
  读完后没有很多的感慨,印象最深的就属丽莎的爱情观。所以就简短的谈谈丽莎的爱情了。
  
  丽莎这个角色总是披着宗教的外衣。有时候令人很不解,我们读完了也许会感慨为什么丽莎要去当修女,她和拉夫列茨基在一起不是很好嘛。然而也正因为宗教在她身上赋予的作用,她善良,纯洁,像天使一样,不忍因为自己去干扰了世上万物。她觉得自己的存在,自己与拉夫的爱是种罪孽,导致拉夫对于妻子的死讯无动于衷,甚至于感到解脱;导致拉夫后来不能接受妻子的归来。这一切都因为丽莎太纯洁,纯洁到眼里没刺,能够原谅一切人,包括在我们眼里不可原谅的人。
  
  另外,丽莎心中上帝万能的地位是坚固的。她说“可是上帝结合在一起的人怎么能把它分开呢”?上帝让两个人结合了在一起,为什么还要挥洒一场变故把两个人拆开了。她认为上帝的旨意就是对的。上帝就是守承诺的。丽莎觉得世上的幸福并不由我们做主,是的,那要交给万能的上帝啊。她认为瓦赫瓦拉的出现其实是上帝安排的,那是对她和拉夫罪孽的一种的警告。
  
  这就是丽莎。


  ”人生有那样的一些瞬间,那样的一些情感……它们是只能稍作指点,便一晃而过的。”
  
  背叛、爱与救赎,把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和伊凡屠格涅夫的这本贵族之家联系到了一起。可是,相似的故事情节,却得到了不同的安排。简获得了遗产、罗切斯特受到了灾难,两人终于“平等”地结合;迈克西姆也终于获得了新生,因她(实在记不得名字,书里提到的次数也不多)终将他从阴霾的过去中解脱出来,而他实在也没有犯什么过错,值得幸福;只有屠格涅夫的丽莎和拉夫列茨基走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即便相遇也只是擦肩而过,被爱情燃烧过的丽莎只能在修道院中度过安静的日子,拉夫列茨基的幸福,还未开始,却已结束。
  
  而我能够想得到的唯一的原因就是,拉夫列茨基和前一位似乎还有婚姻关系,那放浪形骸的女人还活生生地出现在书中,不似前两本书中已故的坏女人。看来,遇到一个纯洁的相配的投机的伴侣至关重要,年轻男子决不能被过于放荡的美色迷住双眼。而丽莎的爱,和义务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她决不能为个人的爱背叛上帝。光有爱,离幸福还很远。
  
  有一天,他和她曾多次漫步、促膝长谈的那个美丽花园,在年青一代的欢声笑语中再度新生,而他终于老去。修道院中她,内心可否平静?
  
  新的一代,能否摆脱旧一代的悲剧,真正新生?俄罗斯的命运出处在哪里?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讲的当然不只是爱情。而我的读书笔记,始终只和爱情相关。


  一直对俄国文学敬而远之,因为经常读个几页就被一长串的名字搞得头晕眼花,久而久之,便给俄国文学贴上了无聊啰嗦的标签。而昨天花了一个下午念完了《罗亭》,却是被感动得差点热泪盈眶。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已经不止一次被这类主题打动了,一次次看着怀揣理想的主角成为殉道者,无边的无奈和强烈的共鸣便涌上心头。
  有意思的是,我上个月买的书,直到读到那里才发现,有几章被缺德的人撕了,而这几章恰好是写娜塔莉娅与罗亭分手的过程,在网上搜到后,更觉得撕书的人可恶,以为他把高潮给撕了,在心里骂了几声缺德后悻悻地看了下去,读到最后才发现,真正精彩的在后面,暗暗嘲笑缺德鬼没眼光,把最好的还是留下了。
  大多对罗亭的评价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这是我在读到十二章前的感受。
  罗亭的出场是相当神气的,口若悬河,引经据典,把一个个自以为是的上流社会人和上流社会的沾光者们震得一愣一愣,又是钦佩又是嫉妒。写到高傲的达莉娅·米哈伊洛夫娜的时候,把她明明才疏学浅却硬是要和知识分子们套近乎装文化的虚伪袍子剥得一干二净。而潘达列夫斯基则是极力奉承着这位老婆子,他可以夸耀说主子认识全欧洲、全欧洲也认识她,他可以为了给主子演奏一支钢琴曲弄得紧张兮兮,他可以偷看罗亭跟娜塔莉娅幽会继而禀告主子以示忠诚,如同走狗一般地服侍着上流阶层的人,叫人觉得悲哀。
  罗亭的口才看似征服了这些人物,而其实,就算是平常对他宠爱有加的达莉娅·米哈伊洛夫娜,也不过把他当一个炫耀自己有文化的工具,一想到他贫贱的身份,就坚决不允许女儿与之来往。罗亭最终被撵出了宅第,走的时候备受讥讽,落魄难堪。在马车上,罗亭引用了唐·吉诃德的话:“我的朋友桑乔,自由是人的一种最宝贵的财产。谁能得到上苍赐予的一块面包,无需为了这块面包而对别人感恩戴德,谁就得到了幸福!”起初读的时候,觉得这不过是罗亭被撵时说的自嘲话或是风凉话,而读到末尾罗亭的三段遭遇后,才理解他说这番话的意义。这也许是书中他的第一次觉醒,清醒认识到,想要挤入上流社会是不可能的,最后只能落得个于连式的结果。
  至于罗亭离开宅第的原因,便是达莉娅·米哈伊洛夫娜对娜塔莉娅和罗亭爱情的阻挠。在娜塔莉娅将此事告诉罗亭时,多么期望在她认为博学的爱人那里得到良策,而罗亭的答复却只有两个字:“屈服!”两人的性格此时形成了对立,罗亭尽管能将善恶道义讲得感人至极,却无法为心爱的人承担起责任,而娜塔莉娅,表面羞涩柔弱,内心却刚烈勇敢。娜塔莉娅愤愤地说她看清了眼前的懦夫,而罗亭则是选择了离开。之前他只流于引用他人观点或是说些玄妙的哲学来换取他人崇拜的行为已经有些叫我有些厌恶了,读到这里,对于罗亭的反感又升了一级,哪怕他做一些尝试呢,如此斩钉截铁地说:“屈服!”怎能不使娜塔莉娅伤心。而一直深爱着娜塔莉娅的沃伦采夫扬言要与罗亭决斗的勇敢更是让罗亭的懦弱对比得无地自容。
  曾经的友人列日涅夫对罗亭的评价是,空有激情,但缺乏意志。在刚读完这段分手的章节时,用这个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但故事并未结束,几年后,列日涅夫偶遇罗亭,而此时,罗亭已是白发苍苍。两人冰释前嫌,罗亭讲述了这些年颠沛生活的三段奇遇:想干一番事业却与地主老爷不欢而散,想疏浚河流造福百姓却贫困而终,想用好口才影响下一代无奈遭人排挤愤愤而终。
  由此,我们看到,罗亭是一个有着美好理想的人,但同时又清醒看到了现实。这一矛盾铸就了他悲剧的一生。起先,与娜塔莉娅的爱情,罗亭并非不爱她,也并非真是不敢担责而已,因为他能意识到,在这么一个专制的家庭中,他的地位格格不入,他的话即使能引起一时的仰慕,到头来仍然无足轻重,无论乞求或是私奔或是如何,都无法改变他与娜塔莉娅分离的命运。于是他拒绝尝试,一个“屈服”便失去了年轻气盛的娜塔莉娅的芳心。在骂过他懦夫之后,也无奈这个无法更改的命运,岂是罗亭的一句承诺一个疯狂的举动便可以改变的?
  后来罗亭去尝试了,那三段奇遇是最好的证明。尤其是第二个,他怎么会不清楚自己的贫困根本无法完成工程,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的退缩了,但现实如此,纵有再纯净的理想再华丽的口舌,也改变不了贫困的现状。命运再一次狠狠打击了罗亭。
  列日涅夫评价他缺少意志,可意志或许能创造成功,却有时与自尊与理想相悖。如果罗亭有意志,他可以去忍受地主的怪性格,忍气吞声如同潘达列夫斯基那样阿谀奉承,但那就不是罗亭了。列日涅夫断言,罗亭是穷死的命,而潘达列夫斯基则不会。两人的区别在于,潘达列夫斯基为了名利可以抛弃自尊,而罗亭则将自尊视为做任何事的首要原则,尽管从道义上说,罗亭远比潘达列夫斯基伟大,而现实是如此残酷,当潘达列夫斯基还守着肥差的时候,罗亭只能颠沛苍老。如果罗亭有意志,他也可以安分守己地教一些普通而毫无意义的课程,或是削去棱角,戴上面具与同事搞好关系,继而保住教师的位子,但那就不是罗亭了。他天生的好口才便淹死在平庸的口水中了,与他想象的传业布道相去甚远。他的理想过于宏大,以至于一个小小的学校包容不下,他可以冲破万恶的学校,却冲不破命运束缚。因而,与其说是罗亭缺少意志,不如说是他的自尊与理想不允许意志存在于现实中。
  罗亭最后平凡地死在战场上,和普通的士兵没有两样,甚至临终前还被人说了句:“活该。”战争中,每一个炮弹的发射都伴随着无数无名人士的死亡,他们的生死不值一提。他们中的大多数一事无成,所以墓碑上刻不了他们的丰功伟绩,或是根本无需墓碑来祭奠,他们是“多余的人”。多年后,我们想起那段战争历史,也只记得某某将领某某功绩,我们可以把每场战争的大英雄背得一清二楚,却不知道那些个“多余的人”,哪怕从没有在一般意义上成功过,也因他们的崇高理想的理想而伟大。
  罗亭是一个不值得载入史册的人,因为他一事无成。但同时,他的理想、他的自尊、他的决绝亦足以影响每一个读者。试想,一个一生功绩无数的人在临死前坦诚地说:“那一切其实并非我的梦想”和一个没做成大事的人在临死前满足地说:“我有见过我的梦”,从大角度说或许前者更易被人铭记,而从人一生的旅程来说,前者是有满足点缀的遗憾,后者是有遗憾穿插的满足。罗亭也许不会被人记得,但对于他的一生来说,从最初的屈服,到后来的尝试,到最后的殉道,难道真是“一事无成”?恐怕恰恰是完成了普通人所不敢完成的使命吧!
  罗亭不是没有能力成功,凭其才华只要附和一下庸俗的大潮,至少能收获一次小小的成功。成功有许多种,有难有易,有些人觉得这个方向容易干出一番事业便投身下去,他们评定的标准是难易度,不可否认,经过一番这样的分析,他们的确离成功更近些。而有些人的标准是他的理想,而理想所指引的山峰,往往陡峭难行、荆棘丛生,他们难道没有犹豫过么?他们也曾想过屈服,但他们最终选择去攀登,尽管很多时候,攀不了多久便没了声息,比如罗亭。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造就了许多悲剧。阿拉斯加的天空抚慰不了克里斯托弗的身体,呼喊船长的学生阻止不了基廷的离开,通向自由的酋长唤回不了麦克墨菲的额叶,蒙娜丽莎的微笑掩盖不了凯瑟琳的落寞。他们一个个都怀揣着理想,却都被现实无情地打击;他们在黑夜中呼唤,却无奈被捂住颤抖的嘴唇;他们担起不一定要他们担起的责任,却被一双双巨手摁下单薄的肩头。他们没有一个人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者,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任何人都要富足。拥有理想,并为理想而努力过,便可以说,此生无憾。
  罗亭称自己是“永远流浪的犹太人”,被神判处终身漂泊,得不到想要的爱情,做不了利人的实事,连自己最出人的口才也无处施展。因为屈服,他落魄离开,因为不屈,他愤然告辞,漂泊的一生,最后化作一杯酒一席话,与故人长谈,喝得尽酒香淳淳,道不尽青丝成雪的忧愁。
  《罗亭》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着性格上的缺陷,唯独列日涅夫,罗亭的故友,却让人觉得公正、精明得不可思议。罗亭对于娜塔莉娅的情谊,沃伦采夫的醋意,娜塔莉娅的年轻盲目,达莉娅·米哈伊洛夫娜的虚伪,潘达列夫斯基的奴才相,皮加索夫的傲慢粗鄙,每个人的性格似乎尽在他掌握之中,他看得未免也太清楚了。而对于罗亭一分为二的评价,对过去恩怨的不计前嫌,对三段奇遇的精简评价,简直像一个旁观者或是一个神,因而我多次怀疑,列日涅夫其实就是作者本身对于故事的介入,借他之口来发表对于罗亭及其他人的议论。
  最后,回到那句大多数人的评价: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在读了最后几张特别是尾声后,我认为,这个评价不确切。罗亭的确没干成什么大事业,但他并不是缺少行动,而是受制于各种因素。他也想行动,但由于现实与理想相悖并且他坚守了自己的理想,所以他的行动似乎被淡化了。但它存在过,只是它过于渺小,担负不起拯救所有人的责任,正如前面说到攀登理想的山峰,也许还未站稳就已注定失败,但你能否定这一小步的努力么?
  由此便想到了,何为对策?在评析鲁迅的《药》时,我们记下了这样一句话:“脱离群众的革命是不会成功的。”而对于一个善于言辞的罗亭来说,他完全有能力靠口舌之辩来影响更多人,让更多人明白自己的理想,然而,无论是在达莉娅·米哈伊洛夫娜宅第的高谈阔论还是在当教师时的慷慨讲义,他都用高深的哲学来阐述他的理想,书中也多次提到,宅第的听众和学校的学生对于罗亭的哲学其实是云里雾里,而正是这种云里雾里的感觉增添了他的神秘感,从而造成了某种崇拜。而这只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感染力,实际听者未必理解,继而布道的效果其实不佳。再者,光靠口头的影响力真的能够感染他人从而构成理想旗帜的坚实底座么?似乎更多的时候,人们要目睹无数血的警示,才能看清自己的处境。因而,我们看到了很多殉道者,用几个人的血肉之躯换来更多人清醒。而我们别忘了,罗亭不过是“多余的人”,谁会来理睬他的满腔激情?
  罗亭是个流浪者,当他跪地屈服于眼前的风沙时,他被人睨视,当他挺直腰板向风沙宣战时,只消几秒,便被吞噬在茫茫沙漠之中。


  http://baike.baidu.com/view/72116.htm
  多余人。概念扩大化。
  以前我写评论,还没凑到一百字就不想继续了,后来我发现,其实不是我不想写,当然也有这个可能,最重要的是我根本写不出,非不欲乃不能。
  现在的状态就像这批多余人,只是比他们还惨,因为没钱。这样是不行的,还能维持多久?越活越落后封建了,难听地说。
  是什么“扰乱、戕害了一颗年轻的心”?
  是什么让我停滞不前画地为牢?
  “屠格涅夫之可贵,就在意他并不是那种一开始就把读者紧紧抓住的侦探小说大师,更不是一味雕琢的文人。他是以其最后的结局使读者回肠荡气,沉醉在不绝于耳的余音之中的语言巨匠。”,“看屠格涅夫的小说,不可像我那样抱浮躁的心态,要细细品味,要懂得没有前面的铺垫,何来结尾的苍凉遒劲。”——译者
  我还是写不出,如果有个高中老师逼着也许会多写几行来。


  看南方,中国的某一位新闻发言人,当初赴任时候,就带着一本《罗亭》,呵呵,所以,好奇,买了书来看。
  
  第一部,看到一半的时候,惊叹屠的言语表达组织的精炼,交谈内容的丰富(?),等读到后一般,罗亭对爱情的退却的时候,开始乏味。
  
  没有那种体会感的表达力度。呵呵。没有感染我。
  
  连同《贵族之家》,只是表达了一个有所真爱好的两个贵族青年的不和时宜的潦倒故事。
  
  泛泛平平。
  
  ---以后等我水平高了,会再度。
  ---向屠致歉


   幸福,一个美好的词。它和世界上很多人们孜孜追求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比如温馨的亲情,比如甜蜜的爱情,比如永不背叛的友情。所以对幸福的渴望和追寻也成了许多人生活的目标。然而在屠格涅夫先生的《贵族之家》中,男主人公拉夫列茨基和女主人公丽莎明明已经看到幸福便在咫尺之外,最终仍是眼睁睁看着它溜走,无力挽救。
   拉夫列茨基是一位命运坎坷的俄国贵族。和瓦尔瓦拉结婚后定居巴黎,后者却放荡不贞,仗着丈夫的信任和法国青年厮混。拉夫列茨基愤然回国,遇到了远亲卡里金之女丽莎,并对这位端庄漂亮的姑娘产生了好感。不久后,小报上一则关于瓦尔瓦拉的死讯让他重燃对真挚爱情的追求的信心。更让他开心的是,丽莎也爱上了他。正当他们刚开始沐浴爱河时,瓦尔瓦拉却带着女儿回国了。原来,阴险的她在报上散布自己的“死讯”,趁机逃回俄国,想利用丈夫恢复她的地位。拉夫列茨基和丽莎的幸福化成泡影,丽莎选择到修道院服侍上帝,拉夫列茨基虽然没有与瓦尔瓦拉离婚,却一个人孤寂地度过余生。八年后他重访卡里金家,早已物是人非,故人相继离世,新的一代长大成人。他坐在当年和丽莎互诉衷情的长椅上回忆,不禁长叹:“熄灭了吧,无益的一生!”
   幸福,为什么这么近,那么远?
   丽莎曾质问拉夫列茨基“瓦尔瓦拉在您面前有过错,我不想为她辩护;然而怎么可以把上帝结合起来的东西分开呢”(见第24章);当瓦尔瓦拉回国,打断了拉夫列茨基和丽莎的爱情之路时,她低声地说“我们很快就遭到了惩罚”“幸福不取决于我们,而取决于上帝”(见第42章);当玛尔法姑婆心疼地问她为什么要到修道院出家时,她异常平静地说“幸福没有向我走来过……我都知道,知道自己的罪孽,也知道别人的罪孽,还知道爸爸是怎么积攒了我们这份家产的……所有这些应当通过祈祷来赎罪,通过祈祷……”(见第45章)……丽莎,这位聪明懂事的贵族少女,她本该有幸福的生活,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过丰衣足食的一生。为什么她竟选择在修道院做清贫的修女?为什么她没有勇气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为什么她对命运只是无条件接受?为什么她长在贵族之家,有丰裕的物质享受,却觉得自己不幸福?
   当时俄国的贵族教育逃不了干系。对宗教的极度崇拜已经发展到畸形状态,因此才有丽莎对生活和自己命运的无限顺从。在听童话故事的幼年时光,她听的是阿佳菲娅讲述圣经故事。她很小便在阿佳菲娅的教导下学会了虔诚地祈祷。丽莎笃信上帝,基督教义深入她的骨髓,让她长成了一位不懂得反抗的少女,她只知道凡事都由上帝安排,凡事都要听从上帝的旨意,犯下的过错也要通过在上帝面前悔过才能赎清。这种贵族教育抹杀了人的本性,让人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成为被宗教奴役的工具。它美其名曰让人成为虔诚的教徒,净化人的心灵,其实对人的精神是一种变相的荼毒。
   和丽莎相比,男主角拉夫列茨基更让人倍觉可怜。他和前妻瓦尔瓦拉的生活已经没有共同语言,虽然后来他原谅了她的背叛,但他们的婚姻只是名存实亡。他真心爱着丽莎,但是他们之间的爱情在当时看来却是大大的禁忌。丽莎坚守着她对上帝忠贞的爱,只听从上天的旨意,不敢打破这种束缚,以出家修道院作为自己的解脱。拉夫列茨基无法用爱挽回丽莎,他也知道自己的无能为力,因为他必须“履行义务”,不和瓦尔瓦拉离婚,即使以孤独一生为代价。面对命运这样的捉弄,他只能空叹一句:“啊,丽莎,丽莎,本来我们该多么幸福!”看完小说后,我一直在想,拉夫列茨基为什么不勇敢一点点,啥都不管,和丽莎私奔呢?其实,他背负的束缚比丽莎还沉重。他自小所受的教育,他成人后需承担的社会义务,他在社会上的地位决定了他不能按着他的心意行动。他不是不想和丽莎共度一生,而是他不能。他的痛,比丽莎更强烈,也使这个人物充满了悲剧色彩。他的幸福明明触手可及,但是他只能对天长叹,遗憾和孤寂是这位俄国贵族下半生的生活基调。难怪在8年后重访故居,他会发出令人唏嘘的悲叹:“熄灭了吧,这无益的一生!”
   连贵族都觉得自己不幸福的时代,平民百姓更不用说。拉夫列茨基说“你回头看一看,你周围谁个怡然自得,饱尝幸福”, 直率爽朗的玛尔法姑母是个快乐的老太太,可是她也说“世界上究竟谁过得快活”,我们不难想像,普通大众的生活里能有多少欢乐。太多陈腐的规定束缚了人们追求幸福的脚步,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劳动人民在土地上辛苦劳作,收获的大部分成果却归贵族地主所有,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幸福可言?是谁规定了贵族可以高枕无忧,享受舒适的物质生活,劳动人民却成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却连基本生活保障还成问题?
   幸福,为什么明明看得见她的曙光,却遥远得不可触及?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当拉夫列茨基重返故居时,新的一代已经接班,丽莎的妹妹和弟弟作为俄国新贵族的代表,为这座曾经死气沉沉的庄园带来了新的气息。他们过着快乐的生活,“屋内陈设焕然改观,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新规矩”。拉夫列茨基看着小辈们玩得那么开心,悄悄推出了大厅,独自在长椅上沉思。屠格涅夫先生是不是在暗示,老一辈的贵族已经淡出时代舞台,成长起来的新青年迎来了他们的幸福?
   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也可以在这部爱情悲剧的结局,捕捉到一点幸福的亮色。
  
  
  
  
  
  


  翻开屠格涅夫的小说吧。从数据库里掏出的文献正散发着批评家的怪味儿。赶快翻开原著,用俄罗斯清新的乡土气息将之驱散。
  怪了,这个词儿——批判现实主义,没什么俄罗斯味儿,倒是一股苏联味儿。真不知道这个词是怎么界定的,但也不要紧。当你把原著看作第一位时,批评家的道道儿实在小儿科,特别是描摹原始强力与异国情调的梅里美被划入这个主义时。划入这一流派的许多俄罗斯作家倒还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对语言的精确驾驭,能够在一本书中构建出一个世界。试举一例,《复活》中法庭的门卫,连配角都算不上,竟然出现了名字还有一句外貌描写。这在现代小说技巧中只能叫废话,尤其是俄罗斯名字都像火车一样长。但在那个时代不是,对于这一时期的作家,一个巨细无遗的、精确的世界,不是对读者的折磨或鄙视,倒是一种美学要求。这种观点曾多么大的影响了中国的小说创作,以至于有学者统计《红楼梦》中有多少有名有姓的人物并以此为据,证明该书的伟大。然而当我们在八十年代终于看到真正的西方现代小说时,只能惊呼“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直到今日,余华在小说《兄弟》中有打算回归这一大体起自俄罗斯的文学传统,并命名为“正面强攻”。
  可问题来了,那个丰富、延展、指向无限的世界,是一个现实世界的镜子,还是意向先行的小说世界?在我们以“现实主义”制造了一堆政治宣传品之前,似乎没有意识到“反映现实”可以作为某一政策的图解,所谓历史,不过是政治教科书的一个注脚。
  终于,看够了政策故事书后,我们能以全新的眼光回望十九世纪末的小说。好了我们看看屠格涅夫在《罗亭》中给了我们什么。
  一个清丽的俄罗斯,这是小说超越那些批评而存在的第一理由——写出了只有小说才能表达的东西。这个俄罗斯是最接近真实世界的,寄托了作者全部感情的。这个部分不是作者苦心经营的部分,而是自然流露的,一段景物描写、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
  一系列典型人物,这个部分,倒是那些配角更能引起注意,比如那个虚无、嘲讽的毕加索夫、地主婆雅·米哈伊洛夫娜还有那个热情的大学生巴西斯托夫。
  最后,是作者重点描写的人物——所谓“多余人”罗亭和俄罗斯少女形象娜达丽雅。之所以在此,把他俩与前者分开是因为,这俩个人已超越某种对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典型化,而是直接了当的,作者安排的人物。
  罗亭是“多余人”的形象,这一形象作者经营良久,通过正面、侧面将他性格中的矛盾表现无遗。但同时,这种表现有太多的痕迹,是作者要写个“多余人”,而不是有多余人就在那里。这在侧面描写中表现更为突出,作者不惜让人物替自己立言,对罗亭行为进行褒贬,以至于使有些人物成了作者的传声筒。
  另一方面,是娜达丽雅这一形象。这是屠格涅夫小说中少女形象系列中的一员。与其说她是个现实生活中的人,不如说她身上寄托着作者的美学理想。
  《罗亭》的世界,并不是俄罗斯的镜子,而是作者心灵的镜子。在此之上,田园清新的气息,作者简洁清丽的文句,写成了一部漂亮的小说。但把小说读成历史,或干脆涂成了政治书的注脚,则实在可惜。


   《罗亭》与《贵族之家》是我大三时读过的屠格涅夫的短篇。喜欢和力荐它们的缘故,是我觉得,主人公和自己……哦不,应该说是自己跟主人公在某些方面多少有点儿相像。
   《罗亭》一书中,主人公的悲剧也许在于:罗亭聪明睿智,善解人意,能够引导人们看到未来崭新的希望,可惜他缺失的,是自己强大的执行力与真正的勇气。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来挽救他的同龄人,甚至他的祖国与民族,然而遗憾的是,他没有勇气真的去做。他是阴冷夜空中的一轮满月,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却无法真正给人以温暖,因为毕竟晴朗的天空与温暖和煦的光芒是只有那独一无二的太阳才能带来的。读过《怎么办》的朋友应该知道,那太阳是拉赫美托夫、是罗普霍夫和吉尔沙诺夫,更也许包括薇拉,但是可惜在罗亭的年代,他还不晓得,做什么能让更多的人理解自己的追求。也许一定需要外民族文化的呼唤,俄罗斯人才能真正醒来。凭借当时死气沉沉的俄罗斯自身,他们是不可能在没有西欧先进思想帮助的条件下完成民族改造的。在小说中。罗亭死于1848年巴黎街头的结局对于他个人来说并不是一个悲剧,因为这样壮烈的牺牲于他而言自然是死得其所,但是从我看来,多少有些突兀,我常常怀疑这并非屠格涅夫自己下笔完成的部分,因为这个结尾跟全篇相较多少有点儿脱节。即便真的是屠氏本人所写,对于俄罗斯来说,让思想文化的先驱者们落得如此结局,也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而《贵族之家》当中拉夫烈茨基带给读者的共鸣方式,我猜应该完全与《罗亭》不同。因为罗亭这个人物可以让很多人莫明其妙地感到自身的某个特质附着在这个奇怪的角色身上,而拉夫烈茨基更为离奇的经历,会让人们只能更多地站在旁观者的位置对他进行评价。屠格涅夫笔下的女主角似乎总要面对在原先比较熟悉的追求者与新闯进自己生活圈子中间的陌生人之间的选择。遗憾的是娜塔莉亚的选择完全失败,她没能看清罗亭的心,更没明白,罗亭自己早已放弃了追求幸福爱情的权利;更遗憾的是莉莎明明白白地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却不能与拉夫烈茨基结合,无情的现实将他们的美梦击得粉碎。相比于莉莎遁入空门,拉夫烈茨基一生郁郁寡欢,倒还是娜塔莉亚平凡却幸福的普通人生活与罗亭轰轰烈烈战死沙场的英雄结局,更为值得我们尊敬和接受。


没用的家伙


都可以,最好贴在日志或者留言板上,可以公开看到,标明#书行者#做书评或者书的推荐,最好200字以上:)


JUN,可以把你想推荐的书籍贴到这里来————>http://www.douban.com/note/94778849/
\(^o^)/~谢谢!!


好~=3=


写的真好啊,罗亭,曾经让我一想起就热血沸腾的名字,现在,我正在罗亭当年走过的道路上踽踽独行。


花了几天零散时间读完,看完这篇极好的读后感,心潮澎湃。


顶一顶~~~


少年,这两部是短篇吗?长篇吧!


最后罗亭战死于一场无关紧要的战斗,死在小巷里;甚至死去的姿势也是不雅的,像大麻袋一样脸朝下倒地。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最让人难受与感动的。这是有很深寓意的,当然是屠格涅夫写的。是他在后来修改的时候添加的,也可以说是一抹亮色吧。你看了译后记应该就清楚了~


缺乏执行力...的人...是性格很大的缺陷啊


 最后罗亭战死于一场无关紧要的战斗,死在小巷里;甚至死去的姿势也是不雅的,像大麻袋一样脸朝下倒地。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最让人难受与感动的。这是有很深寓意的,当然是屠格涅夫写的。是他在后来修改的时候添加的,也可以说是一抹亮色吧。你看了译后记应该就清楚了~
…………………………………………………………
深有同感


”屠格涅夫笔下的女主角似乎总要面对在原先比较熟悉的追求者与新闯进自己生活圈子中间的陌生人之间的选择。“
顶这一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