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荒原狼

[德]赫尔曼·黑塞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德]赫尔曼·黑塞  

页数:

193  

译者:

赵登荣,倪诚恩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内容是一个我们称之为“荒原狼”的人留下的自述。他之所以有此雅号是因为他多次自称“荒原狼”。他的文稿是否需要加序,我们可以姑且不论;不过,我觉得需要在荒原狼的自述前稍加几笔,记下我对他的回忆。他的事儿我知道得很少;他过去的经历和出身我一概不知。可是,他的性格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不管怎么说,我对他十分同情。  荒原狼年近五十。几年前的一天,他来到我姑母家,提出想租一间配有家具的房间。当时,他租下了上面的小阁楼和阁楼旁边的小卧室。过了几天,他带了两只箱子和一大木箱书籍来到姑母家,在我们这里住了十来个月。他独来独往,非常好静。只因我们两人的卧室紧紧挨着,有时会在楼梯上和走廊里相遇,所以才得以相识。此人不善交际,非常不合群,我还没有见过别的人像他这样不合群的。正像他自己有时说的那样,他的的确确是一只荒原狼,一只从另一个世界来的陌生、野蛮,却又非常胆小的生物。由于他的秉性和命运的缘故,他的生活到底是怎样孤独,他又如何自觉地把这种孤独看作他的命运,这些我当然是后来读他留下的自传时才知道的。但是,以前我跟他有些小小的接触,有过简短的交谈,对他这个人已经略知一二。我发现,我从他的自传中得到的印象和从以前亲身接触而获得的印象——自然是肤浅得多,不完备得多——基本上是一致的。  荒原狼第一次走进我们家向我姑母租房子时,凑巧我也在场。他是中午来的,桌上吃饭的碗碟还未收拾,离我去办公室上班的时间还有半小时。我一直没有忘记第一次相遇时他给我留下的那种性格不统一的奇特印象。他拉了拉门铃,走进玻璃门,我姑母在昏暗的过道里问他有何贵干。而他——荒原狼——却抬起头发剪得短短的脑袋,翘起鼻子,神经质地东闻西嗅,既不说明来意,也不通报姓名,只是说,“噢,这里气味不错。”他说着,微微一笑,我那好心的姑母也向他微微一笑。我却觉得用这种话问候致意未免太滑稽了,因此有点讨厌他。  “啊,对了,”他接着说,“您要出租房间,我来看看。”  ……  在我看来,这就是他的自传可能具有的对我们大家的启发。所以我决定将它公之于世。顺便提一句,我对这份自述既不袒护也不指摘,任凭读者根据自己的良心褒贬。

内容概要

  小说的主人公哈勒尔是个正直的作家,他鄙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常常闭门不出,令人窒息的空气使他陷于精神分裂的境地。一天他偶尔读到一本《评荒原狼》的小书,顿觉大梦初醒,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人性”和 “狼性”并存的荒原狼。之后他应邀参加聚会,发现与会者都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而他的反战言论遭到斥责,更觉自己孤独;回家时他遇到酒巴女郎赫米纳,获得肉欲欢乐;经赫米纳介绍他又结识了音乐人帕布洛和一姑娘玛丽亚,他在音乐和感官享受中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虑。但当他看到赫米纳和帕布洛亲近时,便“狼性”大发,出于嫉妒将赫米纳杀死。  小说幻想色彩浓郁,象征意味深远,被认为有“超现实主义”风格;托马斯·曼称它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荒原狼》是黑塞中期创作的代表作,亦是他创作生涯中的里程碑。黑塞是20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小说家之一,也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影响最大、拥有读者和研究者最多的作家,他的作品已被译成53种语言,742种译本,总发行量达3000多万册,其中德文版 600多万册,仅占五分之一,其余2400万册为各种文字的外文版。全世界研究黑塞及其作品的专著达50余种,博士论文2000多篇,刊登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的介绍黑塞及其作品的文章有5000多篇。

章节摘录

  哈里·哈勒尔自传  为狂人而作  日子如流水,一天又过去了。我浑浑噩噩度过了一天,以我那种特有的简朴和胆怯的生活艺术,安详地度过了一天。我工作了几个小时,翻阅了几本旧书,像许多上了年纪的人那样疼痛了两个小时,我吃了药,把疼痛给蒙骗了,我很高兴;我洗了个热水澡,躺在热水中非常舒服;我收到三个邮件,浏览了一遍这些多余的信件和印刷品,然后做了运气练习,但今天贪图舒服,就免了思维操练,随后我散步一小时,发现薄纱似的云彩绚丽多彩,像珍贵的绘画柔和地画在天幕上。这真是太美了,如同阅读古书,如同躺在热水中洗澡一样。但是总的来说,这一天并不迷人,并不灿烂,不是什么欢乐幸福的日子,对我来说.这是平平常常、早已过惯了的日子:一位上了年纪而对生活又不满意的人过的不好不坏、不冷不热、尚能忍受和凑合的日子,没有特别的病痛,没有特殊的忧虑,没有实在的苦恼,没有绝望,在这些日子里我既不激动.也不惧怕,只是心境平静地考虑下述问题:是否时辰已到,该学习阿达贝尔特?斯蒂夫脱的榜样,用刮脸刀结束自己的生命?  谁尝过另外一种充满险恶的日子的滋味,尝过痛风病的苦痛,尝过激烈的头疼,这种疼痛的部位在眼球后面,它把眼睛和耳朵的每一个活动都从快乐变成痛苦;谁经历过灵魂死亡的日子,内心空虚和绝望的凶险日子——在这些日子里,在被破坏、被股份公司吸干的地球上,人类世界以及所谓的文化在那虚伪、卑鄙、喧闹、变幻交错的光彩中,像一个小丑似的向你狞笑,寸步不离地跟着你,盯着你。


编辑推荐

  《荒原狼》幻想色彩浓郁,象征意味深远,被认为有“超现实主义”风格;托马斯·曼称它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荒原狼》作者黑塞(1877-1962)是20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小说家之一,也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影响最大、拥有读者和研究者最多的作家,他的作品已被译成53种语言,742种译本,总发行量达3000多万册,其中德文版600多万册,仅占五分之一,其余2400万册为各种文字的外文版。全世界研究黑塞及其作品的专著达50余种,博士论文2000多篇,刊登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的介绍黑塞及其作品的文章有5000多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荒原狼 PDF格式下载



东西不错,价格小贵!!


好书看了几页,就是太薄了,但是价格便宜


《荒原狼》


不错,顶了!好书一本!


彷徨的荒原狼


大爱上海译文


荒原狼 黑塞


包得很严实,发货到货也很快,很好啊


  
    第一次读黑塞的书,选择《荒原狼》最直接的原因是它最薄。花了两个小时读完,从图书馆的座位上按着坐麻了的双腿踉跄起身时,庆幸自己下午没有在宿舍睡懒觉,而是晃悠到了图书馆。
    哈里·哈勒尔是个年近五十,自称荒原狼的作家。他憎恶小市民,但却又选择住在小市民的周围,他喜欢坐在楼梯口闻别人家门口南洋杉的味道,觉得空气里就有小市民家的那种整洁、温馨、井井有条。但却说如果自己在里面住非得疯了不可。
    小说的第一部分是以这本书的出版者的口吻写的,“我”有一次硬拉上哈勒尔去听一个讲座,才刚听了那个演讲者夸夸其谈了几句,哈勒尔就瞥了“我”一眼,然后作者就花了几乎一整页在描述“我”从那一瞥中看到了什么。我一看到这段就乐了,内涵也太丰富了吧!
    
    “这时,荒原狼向我看了一眼,这短短的一瞥是对那些奉承话的批评,是对报告人人格的批评,呵,这是不能忘却、非常可怕的一瞥,关于这一瞥的意义简直可以写一本书!这一瞥不光是批评了报告人,而且还以它那虽然温和然而却带有致命的讽刺色彩置这位名人于死地。不过,这还是这一瞥中最最微不足道的一点。他的眼光与其说是嘲讽的,毋宁说是悲伤的,而且可说是悲伤之极了;这一瞥露出了他不可言状的失望心情。在某种程度上,他坚信这种失望完全有理,失望成了他的习惯,他的内心世界的表现形式。这一瞥中包含的失望的光亮不仅把爱好虚荣的报告人的人格照得清清楚楚,而且还讽刺了此时此刻的情景,嘲弄了观众,使他们失望扫兴,嘲弄了演讲的颇为傲慢的题目;不,远远不止这些,荒原狼的这一瞥看穿了我们的整个时代,看穿了整个忙忙碌碌的生活,看透了那些逐鹿钻营,虚荣无知,自尊自负而又肤浅轻浮的人的精神世界的表面活动----啊,可惜还远远不止这些,这眼光还要深远得多,它不仅指出了我们的时代、思想与文化都是不完美的,毫无希望的,而且还击中了全部人性的要害,这一瞥在短暂的一秒钟内雄辩地说出了一位思想家,也许是一位先知先觉者对尊严,对人类生活的意义的怀疑。这眼光似乎在说:“看,我们就是这样的傻瓜!看,人就是这个样子介顷刻之间,什么名誉声望、聪明才智、精神成果,什么追求尊严、人性的伟大与永恒等等,等等,统统都崩溃倒塌,变成了一场把戏! ”
    
    对这一瞥的描写,作者莫非是在讥讽哈里,而且因为小说的自传色彩,作者或许也在讥讽自己。哈里这个思想家对世界得失望成什么样,才能在匆匆一瞥中都添加这么多的内容啊。
    哈里去朋友家赴宴,看到一张歌德的画像画得如此漂亮,就已经快要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了,后来在交谈中还发现这个朋友居然是个爱国狗,被那些爱国主义论调洗脑洗得非常彻底,大肆批评报纸上那个大言不惭的反战斗士“哈勒尔”,殊不知坐在他对面的就是那个哈勒尔,于是哈里怒了,身体里的狼杀死了人,他将自己内心的怒气化作最尖刻的语言,撒了主人夫妇一脸。真是随性啊!
    他在街上游荡,看着路灯都像是朦胧的泪眼,我这才觉得孤独的时候诗意有多么重要。初三写作文时常常有同学写孤独这个主题,我也写过,但是我那时候真的一点孤独的感觉都没有,我怎么会孤独呢,我有兄弟姐妹爸爸妈妈还有一群朋友陪我玩,完全没有空去体会孤独啊。但是上大学之后孤独感渐渐光顾我的心,不管旁边是不是有人,我就是觉得自己是孑然一身,有时候甚至是打不起精神去解开这样的死结。就像哈里答应了朋友吃晚饭的邀请,但是在约定时间渐渐逼近的时候,他还是会问自己为什么那么看不开,非得从沙发上将疲惫的身躯拖起来,非得将下巴刮得血淋淋,非得跋涉到人家家里去忍着恶心说些客套话。唉,我也很困惑呢。
    但是所幸呢,他在酒吧里遇到了美丽善良又俏皮的赫尔米娜,她教他跳舞,教他生活,还送了他一朵大鲜花——玛丽亚。虽然赫尔米娜一副对生活了如指掌的样子,但是她却说她也不快乐,她虽然懂得跳舞,但她不懂那些高深莫测的音乐或艺术,而哈勒尔则相反,所以呢,这两个人正好互补了。
    当哈勒尔第一次见到赫尔米娜时,他就已经决定要当赫尔米娜的裙下之臣了,恨不得拉着她的裙裾求她每天在自己身边发号施令告诉自己该做什么。我在厌世的时候会问自己,如果有一个人愿意过来对你的人生做决定,你愿意吗?就像《老友记》里面有一集,瑞秋让莫妮卡代她做一切有关感情生活的决定一样。我也希望有一个莫妮卡过来告诉我我现在要做什么。哈勒尔能够遇到赫尔米娜真是幸福。
    在小说开头,哈勒尔在街上游荡的时候,他总是看到一个剧院的信息,“普通人不得进入”,“专为狂人准备”这两条标语持续出现,到了小说的最后,他终于在赫尔米娜一伙人的邀请下,到了那个神奇的“魔剧院”中去了,里面有无穷尽的门,上面贴着各种各样的标语,他可以随意选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扇贴着“荒原狼训练者”的门,门里面是一个驯兽场,一个人拿着鞭子在训练一头狼,那头狼很乖很乖,装死、摆尾不在话下,驯兽师丢了一只兔子一只羊到它面前,狼狼居然没有大开杀戒,而是拥着那兔那羊,营造出一副其乐融融的氛围。它不吃肉,反倒去舔驯兽师手上的巧克力。片刻之后,驯兽师将鞭子交到了狼的嘴里,狼变成了训练者,而人则开始充当被驯服的对象。这个人在地上翻滚嘶吼,还用手指和牙撕扯着那只兔子和羊,大口大口吃着生肉。
    这个场景就是哈勒尔的内心啊,人性和狼性总是轮流占据上风,让自己做出不同的选择。可惜在这一层上,我似乎又没办法有什么共鸣,我的内心似乎并没有什么狼性,有的只是猪性吧,因为太懒了。我的内心常常有一个人在跟那头猪搏斗,如果赢了的话,我就会起床干活。但是输了的话呢,我就会起床打开电脑然后用一整天的时间看电视剧。
    这本书有一些句子我觉得写得很妙。例如“我会很有兴致地去欣赏音乐,像上帝喝醇酒那样把那清淡高雅的音乐唱下去。”
    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描写哈勒尔对人生失去兴趣的那一段。
    “我不知道上哪里去,漫天目的,没有追求,没有义务。生活有一股苦味,我觉得,许久以来厌世的感觉日益厉害,达到了顶峰,生活把我推开并抛弃了。我发疯似地在灰色城市里乱跑,我觉得,什么东西都有一股潮湿的泥土味,有一股坟墓的味道。可不能让这些秃鹰站在我的墓旁,这些穿袈裟发一通伤感议论的秃鹰!啊,不管我往哪里看,往哪里想,等待我的没有一丝欢乐,没有一声呼唤,哪里也感受不到一点诱人的东西,一切的一切都发出一股损耗的腐朽的臭味,发出腐烂的、似乎满意又不满意的臭气,一切都陈旧、枯黄、发灰、松弛、耗竭了。亲爱的上帝,怎么会这样的呢?我原先本是一个虎虎有生气的青年,诗人,艺术之友,漫游世界的人,热情洋溢的理想主义者,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我麻木了,我恨自己,恨所有的人,一切感觉都迟钝了,我感到一种使人恼火的深深的厌恶,我陷进了心胸空虚和绝望的泥坑,然而这一切是怎样慢慢地、悄悄地来到我身上的呢? ”
    因为我也有同感,人生啊,有什么狗屁意思,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快乐。但是所幸呢,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又找到了一点对人生的兴趣,想象力可以让我得到快感,像小说最后那个万花筒一样的魔剧院就让我觉得很开心。
    文学让世界好像有了无数的可能。
    


  如今看来生命早已是一场注定终点的结局,而每个人却还是在寻找。
  
  看完觉得和加缪的《局外人》意思有点像,不过还好有局外人的基础上,读起来还算不吃力,给我印象深刻的几点
  一个是“荒原狼”这个人对于工业社会中太多太多抹杀人本性东西的反感和行为上不顺从,使得自己慢慢的变得好像是社会的边缘人;
  一个是“荒原狼”自身的好的一面,恶的一面,善的一面,自私的一面,他内心承认多面的存在,却不得不在这个虚伪的刻意掩盖其他方面的人群中生存着;
  一个是”荒原狼“在愈演愈烈的现代社会的脚步里寻求自己的将自己灵魂的安放点,故乡,爱情,家庭等等东西发现最后都无法给予其和平,注定是本质上孤独的荒原上的一匹狼;
  一个是”荒原狼“最后的那一段没看懂,来日有时间再看……


   从旁观者角度看,我也一定是一个不合群的人。但是我又非常胆小,和荒原狼一样,我非常害怕别人骂我,别人对我的任何行为会怎么看待,害怕别人用异样的目光看我。我的生活也是异常孤独,也几乎把这种孤独看做我的命运。貌似我也有点向往有房有车的生活,但是我又本能觉得那样的生活是如此可笑。我的客气只是我的伪装,不让任何人走进内心世界,也因为我觉得我的内心是如此可笑,不值得剖析。我的脸一看就是那种庸俗大众的表情,一直没有笑容的一张脸。我的脸上看不出精神,也没有思想和活力,更别说睿智。
   如何才能在眉宇之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那冷静明达的道路相差如此之远。我就是那种我所厌恶的爱好虚荣的一份子,我就是那种习惯于忙忙碌碌的生活,逐鹿经营、虚荣无知、自尊自负的人。我一事无成,还总是处于无限孤独之中,心灵还走向莫名的死亡。我悲观的基础和荒原狼一样也是鄙视自己。虽然,我也习惯于生活中的痛苦,但是这些痛苦算痛苦吗,抑或就是我所想象出来的。
   “人们应该为痛苦感到骄傲,任何痛苦都是我们达官贵人的回忆”-P15
   思考即使会让我淹死,也要思考。如果我也觉得我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否显得单纯和无知,为了使自己显得与众不同,掩盖我的那庸俗的自我。即使我装得胆怯孤独,粗野豪放,急躁不安,就是让我自身可以在幻想中显得比较高大,与众不同。
   本书后来明白了魔剧院是何,如出版者序所描写的这是一种探索。他可能没有遇到赫尔米娜,更别提魔剧院,但是这是另外一种象征,代表他可能遇到的其他事情和引起的思考。
   我不知道我的孤独是否是这个时代的弊病,但我知道一定存在若干像我这样感觉孤独的个体。染上这种病的也许是那些渴望思索,对现实不是那么满意的人。虽然我想我是那种没有天赋、不坚强的人,或者我就是无病呻吟,但是还是感到了荒原狼的那种孤独,和这个时代给我造成的孤独和盲从。怀疑人生的我最后也一定不会得到什么结论,但是把人生是否有意义这个问题加以体验也是必须的。
   在这种没有痛苦,一种平淡无奇的日子里,同样感到痛苦、难受。我讨厌那种市民的满足,精心培养的乐观态度,悉心培育的芸芸众生的活动。我总是会否定那么多事物的价值,然后我也完全不知道应该去做什么。最后选择的就是暴饮暴食,看着面前走过的一个个人,躲在角落,让孤独不断吞噬我。在书中寻找着孤独人的痛苦和人生的坎坷,寻找着人生以新意的渴望,更觉得人生之无意义。
   每天,走在路上,独来独往。凛冽的寒风吹在脸上,昏黄的街灯笼罩着,坐在某个角落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这些孤独的日子给我带来的是什么。这个世界的目的怎么能去沟通,怎么去争取所谓的意义。孤独广阔无垠,不断包围着我。我追求的精神文化、所谓智慧是不是只是一个幻影。虽然我最讨厌的就是循规蹈矩,但我现在不就不断重复那样的生活,受命于人。我是否为害怕我毁于我的我行我素找借口。
   我讨厌那种所谓寻求这种的市民精神,我向往那种追求极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紧张和强度,但是我却离小市民的生活越来越近。我不想要良心的安宁。
  
   懒得再回顾整本书,把书中荒原狼的个性都映射到自我身上了。总之觉得这本书把荒原狼的性格分析得很彻底,在荒原狼身上我发现了我若干想法。我所厌恶的和我正在成为的。我所否定的是一般人所追求的,可以让人们幸福。我却不断走向孤独的极端。
   当然,我没有像荒原狼那样有自身独到的看法,有睿智的想法,我只是一个自怨自艾的孤独者,对这个世界没有清楚的认识,却总是否定的无知的人。
   喜欢这本书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看出了我身上的荒原狼的性格,当然我不是狼,可能就是个木头。


  http://liujie9879.blog.163.com/blog/static/17004201391021244950/
  
  一
  
   断断续续读完Herman黑塞的《荒原狼》,他创作中期的代表作之一,一本不到二百页的小册子,译者赵登荣、倪澄恩。小说倒是翻译地大体流利顺畅,但阅毕再次浏览译者们的《译本序》——其对小说文本的解读,实在是令人作呕,通篇的左派的阶级斗争理论。黑塞写到:“荒原狼的故事写的虽然是疾病和危机,但是它描写的并不是毁灭,不是通向死亡的危机,恰恰相反,它描写的是治疗。”这段独白已经十分浅显,黑塞要述说的是“人”的求索、解脱、自由,“彼岸”(“生命意志”、“梵天”“理性”“上帝”等)对“此岸”(独立个体的或然生命历程)的启发和自我救赎,即承认个体特立独行的生命价值,凡人可以浸淫于尘世修行,读懂凡间,进而于当下“新生”与“复活”!其道一以贯之——“谁学会了倾听树木讲话,谁就不再想成为一棵树。除了他自身以外,他别无所求。他自身就是家乡,就是幸福。”(散文诗《树》)而译者自序中却妄言:
  
   “他希望人们多一点爱,多一点信仰,用爱代替恨,用和解代替复仇,用真正的文化代替肤浅、商品化的假文化。黑塞开的治疗药方对单个的人也许有一定的疗效。......对整个社会来说,这终究不是什么有效的良药妙方,因为它不是引导人们去参加改变社会的实践活动......黑塞对荒原狼精神危机的分析、对他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文化日趋没落的描写,无疑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否定和抗议。从小说中可以看出,他追求抽象的自由,探索永恒的人生价值,希望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些对一个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家来说,自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他的小说对我们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具有一定的认知价值。”。
  
   难道“追求抽象的自由,探索永恒的人生价值,希望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只是具有一定的价值?整部人生哲理小说只是让我们了解到地球另一端的黑暗?一个好译者最好还是不要做一个无知的评论者,也不知这两人是否忌虞检审,有意自污以彰显“方向正确”,才刻意写下上面的话语。但是,“用爱代替恨,用和解代替复仇,用真正的文化代替肤浅、商品化的假文化。”这样的解读则是对小说涵义的完全误读,事实恰恰相反——爱、恨、情、仇,肤浅与崇高,谋杀与婚姻,真与假都是口袋里一副牌的不同组合,都是“玻璃珠游戏”,不可替代。
  
  二
  
   与黑塞1921年写作的《悉达多》一样,此书讲解的是凡人修身成圣后返璞归真的自我解脱之路。两部作品创作间隔六年,虽然在文学体裁的创新上变动巨大,但在主人公的主体情节和文本象征手法的使用,以及哲学思想背景上则无甚大差别。
  
   全文文体分两部分——“出版者序”“哈里.哈勒尔自传——为狂人而作”,作者分别以第三人称视角和第一人称视角来演绎故事,以大量的心理独白和评叙来铺展故事,在当中甚至插入对文本主人公的分析评价的“论文”,直接评定主人公“哈里”的精神状况及其社会意义。作为一位诗人的黑塞,在主人公情节的转换过程中还插入诗歌,以直接或间接抒情的方式来变现主人公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并对上文情节予以小结。在文本中多次提及歌德,读者很明显的能让人感觉到有《浮士德》中主人公博士“浮士德”在魔鬼靡菲斯特——在鲁多夫·洛克尔的《六人》中他提到“上帝和魔鬼是同一个人”——的帮助下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的影子。与“浮士德”一样狂人“哈里.哈勒尔”(H.H,即作者“黑塞”德文的前两个字母缩写)是个美学老博士,牺牲一生的官能享受而追求理性知识,轻视俗世生活的蝇营狗苟、虚伪浑噩、贪图享乐,对一切的做作和庸俗感觉到恶心,祈求用“刮脸刀结束自己的生命”进入永恒不变的纯粹理性世界。而最终“狂人”转变为了“俗人”,在肉欲与歌舞和假面后看到了不变的主旋律,在变调的“人生的游戏”中听到了“彼岸的笑声”,获得了自我救赎——人间即地狱,地狱即天堂;此岸即彼岸。“我们不得不越过这么多的污泥浊水,经历这么多的荒唐蠢事才能回到家乡!而且没有人指引我们,我们唯一的向导是乡愁。”在此,黑塞将东方印度宗教中个人救赎理念和西方基督教普世救赎的愿景合而为一。
  
   小说文本主体人物只有四人:年近半百的美学博士、理性世界的追求者、狼性狂人“哈里.哈勒尔”,自我中俗世人性的象征、妓女兼官能导师(另一半的自我)“赫尔米娜”(即作者“赫尔曼”的女性变体),肉欲象征“玛利亚”(与圣母同名,寓意新生命的孕育者),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象征、完人兼精神导师“帕勃罗”。——简单点说,前面三人是一个自我的分裂;最后一人是“人”当要实现的目标,即“超人”。具体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故事开端“出版者序”以第三者"我",出版“荒原狼”离开我姑母家时留下的手稿,介绍了我认知的荒原狼,因追求崇高的纯粹理性,而成为“一只从另一世界来的陌生、野蛮,却又非常胆小的生物......他把孤独看做他的命运......满面愁容,孤苦,毫无慰藉,毫无希望,毫无抵抗能力”。我对他由“讨厌”转为同情和喜欢,我认识到“如果我把他的自述只看作是某个可怜的孤立的精神病患者的病态幻觉,那么我就要考虑是否有必要公之于众。然而,我看到了更多的东西,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录,我今天才明白,哈勒尔心灵上的疾病并不是个别人的怪病,而是时代本身的弊病,是哈勒尔那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病,染上这种毛病的远非只是那些软弱的,微不足道的人,而是那些坚强的、最聪明最有天赋的人,他们反而首当其冲”。此时的“荒原狼”哈里认为自己生活在苦难中,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他不属于“此岸”,这个世界是“地狱”——“每个时代,每种文化,每个习俗,每项传统都有自己的风格,都各有温柔与严峻,甜美与残暴两个方面,各自都认为某些苦难史理所当然的事,各自都容忍某些恶习。只有在两个时代交替,两种文化、两种宗教交错的时期,生活才真正成了苦难,成了地狱。”(P17)
  
   三
  
   小说第二部分“哈里.哈勒尔自传”,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的救赎过程。逃避现实的“我浑浑噩噩度过了一天,......对我来说,这是平平常常、早已过惯得日子:一位上了年纪而对生活又不满意的人过的不好不坏、不冷不热、尚能忍受和凑合的日子,没有特别的病痛,没有特殊的忧虑,没有实在的苦恼,没有绝望,在这些日子里我既不激动,也不惧怕,只是心境平静地考虑下述问题:是否时辰已到,该学习阿达贝尔特.斯蒂夫脱(德国作家、画家——黑塞同样如此)的榜样,用刮脸刀结束自己的生命?”只欣赏莫扎特等人的高雅音乐,摒弃俗曲。在一次不情愿的到老友家做客时,因为主人收藏其偶像“歌德”的一幅庸俗的版画像而爆发激烈争吵,他在孤独中徘徊,犹豫是否要将已决定好的五十岁那天自杀的计划提前。但是,黑夜中其在酒吧遇见另一半的感性自我,妙龄女郎“赫尔米娜”,便激活了内心未曾享受过的爱欲。
  
   在女伴离开的间隙,小憩时梦见“老歌德”与他谈论在人间“开玩笑”和“严肃认真”的关系:“我们不朽的人不喜欢这样认真,我们爱开玩笑。我的年轻人,你要知道,严肃认真是时间的事情;我要向你透露一点:严肃认真是由于过高的估计时间的价值而产生的。我也曾过高估计时间的价值,正因为如此,我想活一百岁。而在永恒之中,你要知道,是没有时间的;永恒只是一瞬间,刚好开一个玩笑。”而此时的“哈里”还不能理解这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意境,“老歌德”的启示失败,看见幻境中的他在诱人的“小蝎子”(装在精致盒子里的女人可爱大腿)前进退维谷,而笑得前仰后合。——在于“赫尔米娜”的第一次会话中,他言听计从她的任何吩咐;第二次约见中被压抑的感性自我“赫尔米娜”就预言他们最后的结局:“你会觉得服从这些命令是一种乐趣。而且最后你还要执行我最后的命令,哈里。......我冲破了你的孤独,正好在你要跨进地狱之门时拦住你,使你清醒。可是我对你的要求不至于此,我要从你那里得到的要多得多。我要让你爱我。......我需要你,正像你需要我一样。你现在需要我,此刻需要我,因为你绝望了,需要猛击一掌,把你推下水去,让你又活过来。你需要我,好去学会跳舞,学会大笑,学会生活。我需要你,并不是为了今天,而是为了以后,也是为了重要美好的目的。当你爱上我时,我就会给你下我最后的命令,你会听从的,这对你我都好。......你执行这个命令不会那么容易,但是你会做的。你会完成我最后的命令,你会杀死我。”
  
   紧接着出场的是“赫尔米娜”的肉欲化身,“快乐、热情、轻率、无邪”的女伴“玛利亚”与“哈里”恋爱,交媾,享尽“感官游戏和情欲之乐”这些曾认为的“低级趣味”,品尝了“女性和爱情特有的芳香”,听懂了“可爱诱人的异性之歌”。离婚的妻子“她教给我友谊、冲突和颓丧”,而此时新女伴教会了他感受到了生活的新乐趣。“赫尔米娜”说“我不绝望,哈里。可是受生活之苦,噢,我可是太有切身体验了。你觉得很惊奇,我会跳舞,在生活的表层如此熟悉一切,精通一切,却不感到幸福。而我呢,朋友,也感到惊奇,你对生活如此失望,而在最美好、最深刻的事情上——精神、艺术、思想——却如此精通熟悉。正因为如此,我们互相吸引,我们是兄弟姐妹。我会教你跳舞、游玩、微笑,但我不会教你满意。我要向你学习,对你要作思考和了解,然而我也不会满意。你知道吗,我们两个人都是魔鬼的孩子!”
  
   这便已经脱然的阐明了文尾“赫尔米娜”被“哈里”杀死的必然性:他杀死她,和她杀死他是没有区别的;感官的导师引导哈里,理性的导师引导“赫尔米娜”——“解脱”和“新生”是一致的结果。这两个幻象只是同一个人的影子。诺瓦利斯说:生命是死亡的开端。生命是为着死亡的。死亡同时是终结和开端,同时是分离及更亲近的与自我结合。还原靠死亡来完成。”
  
   “你(哈里)过去是个艺术家、思想家,一个充满欢乐和信仰的人,始终在追踪伟大永恒的事物,从来不满足于美丽的,细小的事物。但是生活越是把你唤醒,越是使你回复自己的本性,你的苦困就越大......你的信仰没有空气可以呼吸。”“赫尔米娜”的情况于此相反——“我是个具有聪明才智的姑娘,我生来就是要像高尚的典范人物那样生活,对自己提出很高的要求,完成伟大的任务。......可是实际生活却只允许我变成有点儿修养的交际花!......我看到,哈里,我的梦想是对的,百分百正确,你的梦想也对。而生活是错的,现实是错的。......在我身上,主要是物质和道德方面的贫困;而在你身上,更多的是思想精神(翻译可能有误,此当与前文相反,大意当为“入世精神”)方面的贫困——我们的道路是一样的。......你反对一切鄙陋俗气的东西,在当今世界上,谁要活着并且一辈子十分快活,他就不能做像你我这样的人。谁不要胡乱演奏而要听真正的音乐,不要低级娱乐而要真正的欢乐,不要钱而要灵魂,不要忙碌钻营而要真正的工作,不要逢场作戏而要真正的激情,那么,这个漂亮的世界可不是这种人的家乡......”(P131)
  
   通过“赫尔米娜”和“玛利亚”,狂人荒原狼“哈里”“学习了在我生命结束以前孩子般去熟悉并享受表面的游戏,去寻找瞬间的快乐,在纯洁的性爱中享受人的本性,动物的本性。但很快就到了我该继续前行的时候了,对我来说,这个乐园太美太温暖。我是注定要继续寻找生活的桂冠,继续为生活的无穷无尽的罪过忏悔受罚的。轻松的生活,轻松的爱情,轻松的死亡,这对我来说毫无价值。”“永恒就是真之国。属于这个国度的是莫扎特的音乐,你那些大诗人的诗,那些创造了奇迹、壮烈牺牲、给人类提供了伟人榜样的圣人。但是,每一幅真正的行为图画,每一种真正的感情的力量也都属于永恒,即使没有人知道它,看到它,写下它,为后世保存下来。在永恒中没有后世,只有今世。......我们一辈子都在朝着他们前进,我们每做一件好事,没想出一个勇敢的想法,每产生一次爱情,我们就离他们进一步。......我们是属于那里的,那是我们的家乡,我们心向往那里,荒原狼,因此我们渴望死亡。”我觉悟到,不朽者的玩笑,“没有对象,它只是光,只是明亮,那是一个真正的人经历了人类的苦难、罪孽、差错、热情和误解,进入永恒、进入宇宙留下的东西。而‘永恒’不是别的,正是对时间的超脱,在某种意义上是回到无辜中去,重又转变为空间。(与佛教‘空’之概念似,但空不离色!故说永恒只有今世。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当中。)”至此,主人公“哈里.哈勒尔”学习、开悟的第一阶段结束。
  
  四
  
  
  
   故事的高潮,即理性自我和感性自我的领悟学习阶段,在通宵的化妆假面舞会延展开来,这部分以乐队中的已得道者“结庐在人境”的导师,爵士乐萨克斯管演奏者,大洋彼岸人“帕勃罗”为核心,来展开故事情节。假面舞会的狂欢的象征意味在于诠释人类中的每一个人虽然都只是脸谱群中的一个可能角色,在狂欢中“欢乐时灵魂和上帝融为一体......从自身超脱出来”可以归入永恒,“荒原狼”进一步学习到“大家都是你属于我,我属于你。......我也存在于他们身中,他们对我也不陌生,他们的微笑就是我的微笑,他们的追求就是我的追求,我就是他们的。”由此可以得出,他们的命运并非就不是我们个人的命运,他人的命运只不过是我们命运的缺失状态,归根结底我们都来源于同一个永恒——这当中有鲜明的叔本华和尼采哲学及古印度教梵天的影子。诺瓦利斯也有大意如此的话语:“我们梦想着穿越宇宙:宇宙不就在我们身内吗?我们不了解我们的精神的深度。这条神秘的路通向内心。永恒连同其世界——过去和未来——要么在我们身内,要么不在任何地方。”“经验是对理性的检验,反之亦然。”
  
   在荒原狼之前的生命中,永恒和真理无数次地跌入无解的混沌——失去的赤裸;而他的渴望仍在一边:让本质的痛苦,最终沉入河底,跃为活生生的生命本身。这才是“人”的真正实现道路。在歌舞的大厅(天堂)和地狱(地下室的布景)中,荒原狼看见所有的“女人全都融合到一起,变成一个女人:她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被我搂在怀里。”他终于认知到了抽象理性与现实感性的同一性。对于尘世中的每一个人,柏拉图在最后的著作《法义》中说,“我们也是悲剧诗人,我们也创作了一部相当美好、崇高的悲剧。我们的城邦不是别的,只是对最美好的生活的模仿,这才是我们理解的真正的悲剧。你们是诗人,我们也是诗人,是你们的同调者,也是你们的敌手”。
  
   在“我”脱掉了我的外衣,带上新面具,丢掉了我的“人格眼镜”后,先前只面带微笑而对不觉悟的我不发一言的乐手“帕勃罗",开始面对初步觉悟的我表演魔术,变成无数个不同角色向我长篇大论地开示:以一个小魔镜展现出我不同年阶段的可能的万千形象,这万千形象又流向我哈里这一个形象,“在更幸福的星光下,(我)又一次经历了我的全部爱情生活”和坎坷经历;帕勃罗的魔剧院里有无数个包厢,每个包厢里都是一种命运状态和理想和欲望。荒原狼最后领悟“感性”和“理性”的两极对立分法,“两者都非常天真地把事情简单化,它们就可怕地歪曲生活,使人无法生活。原先把人看作是崇高的理想,可是现在对人的看法正在开始变成千篇一律的模式。我们这些疯子也许能使它重新高尚起来。”人不是固定的单一模式,他的内部还有千万种对立,他是多种命运可能性的集合和衍化。“人是永恒的整体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它会给人带来不幸,......人由许多灵魂,由无数个‘我’构成。”“像作家用少数几个角色创造剧本那样,我们用分解了的自我的众多形象不断地建立新的组合,这些组合不断表演新戏,不断更换新的情景,使戏始终具有新的引人入胜的紧张情节。”“这是用同一材料建立的同一个世界,不过色彩变了,速度变了,强调的主题不同,情景不同。”在彻底觉悟之前,荒原狼感觉到“周围是无穷无尽的门、牌子、魔镜的世界。”
  
   这让人联想到,1930年6月和8月,泰戈尔两次前往德国波兹坦附件的一个小山村拜访现代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六月份他们谈话的主题是,真理是否独立于人类存在。诗人泰戈尔认为“旋律和和声就像是绘画中的线条和色彩。一幅简单的线条画也可以非常美丽;而色彩的介入可能会让它变得模糊,也不再有价值。但是只要色彩不会掩盖或是破坏线条的价值,结合色彩与线条,也能创造出伟大的画作。”类似卡门曲和个人的变奏这样的情况是允许的,必然的。化身万物的伟大梵天之神“您的世纪更替,一个接一个,只为让一朵小小的野花完美无瑕。”
  
   最后“帕勃罗”幻化为我的永恒世界中的偶像“莫扎特”,现身向我说法:人就是永不止息的承受痛苦、喜悦朝向真理世界前行,演绎永恒的可能状态,最后以死回归永恒——基督徒说“上帝啊,使用我吧!”,自杀和逃避是不被允许的,同样的哲学意义也在于此。生命便是这样的一场像口袋中的纸牌一样的,透明鲜艳的“玻璃珠游戏”。这个开悟部分的故事情节与《悉达多》是类似的,来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经典《薄伽梵歌》,在此我们不妨再次提及:至尊人格首神奎师那,向面对不义战争而陷入彷徨的阿尔诸纳展示其自身变幻无穷的宇宙形象辩明十亿恒河沙数等身大千世界,一切有为法、无为法皆出我心,一切真、幻皆出我身,一切欺、诚皆出我言。阿尔诸纳,由此便当下顿悟了人命运的属神属性和责任担当,并以自己的行动作为奉爱的献祭战死,回归至宇宙永恒的灵性归所——献祭的同时也就是救赎。
  
   不死,即意味着苦难和试炼永无止境,所以故事结尾一节说,“您应该理解生活的幽默,生活的绞刑架下的幽默......应该学会听该死的生活的广播音乐,因该尊敬这种音乐后面的精神,学会取笑音乐中可笑的,毫无价值的东西”。终生不死,是魔剧院中对人最大的惩罚。黑塞否定的不是一个特定的所谓资本主义社会,他的作品因而具有了超越时代的价值!
  
   “我总有一天会更好地学会玩这人生游戏。我总有一天会学会笑。帕勃罗在等着我,莫扎特在等着我。”
  
   ——以此再次向黑塞致敬!
  
  
  
  2013.10.11凌晨 南湖居所 草
  
  


  被人推荐 重看荒原狼 说是能参透人生
  主人公隐士一般孤独冷默纠结 憎恨市井
  却对生活本身有着羞涩而深切的热爱
  长久迷恋着一盆繁茂的南洋杉 当作圣殿
  
  没有人能完全痛恨生活 远离生活
  世界不只有错和对那么绝对
  让人不屑的只是琐碎
  但骄傲比琐碎更有害
  压根不爱自己 却热爱生活的人才最棒
  
  “我们活着正是为了惧怕死亡,然后又重新爱它,正是由于它的缘故,有时候这一点点生活在某一个小时才会显得如此美妙。”
  
  原来写的短评
  “荒原狼 你一千个对一万个对”


  感谢推荐向我推荐这本书的朋友,我没有看得很懂,但是这本书向我敞开一扇门,让我接触到一个深层次或者说未知的世界,让我对自己有多一分了解。以我自己的品位大概也就看看流行小说和畅销书,最多一些哲学和心理学的书。
  
  一些句子很有感触,摘抄如下:
  我有我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过的是平平常常、规规矩矩,然而又是有保障的、充满义务的生活。
  
  因为我跟你一样。因为我也和你一样孤独,和你一样不能爱生活,不能爱人,不能爱我自己,我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生活,对待别人和自己。世上总有几个这样的人,他们对生活要求很高,对自己的愚蠢和粗野又不甘心。
  
  是的,我们是魔鬼的孩子。魔鬼就是精神,它的不幸的孩子就是我们。我们已经脱离了自然的轨道,游离在虚空中。
  
  我们不得不越过这么多的污泥浊水,经历这么多的荒唐蠢事才能回到家里!而且没有人指引我们,我们唯一的向导是乡愁。
  
  
  我不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狼吗?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和人类有隔阂,觉得孤独,不留恋生命,期待有一天早点结束。有意无意地在人海中寻找和自己类似的人。
  
  今天和朋友讨论了一点,他问我是否喜欢,我说不知道,我没有看懂后面魔剧院的部分,他说那是说明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家庭?理想?孩子?还是工作?有谁知道人生的意义吗?他说艺术和家庭都是美好的,但是他也没有找到人生的意义。他说我教会他享受生活,自己快乐才能让身边的人快乐。可是我自己呢?我不热爱生命,也不热爱生活,不惧怕死亡,期待来世,但也绝不自杀。
  
  读《荒原狼》仿佛在读一个人的内心。我曾经认识过这样一个人,他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甚至和自己的家人都无法好好相处,总是忿忿不平。不知道他有没有读过这本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