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卡车

[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页数:

131  

译者:

马振骋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巴黎街头女主人公拦下一辆卡车要搭车。女主人公上了卡车,便与司机滔滔不绝地聊了一小时二十分钟,无所不谈。而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的原型就是作家本人,搭车也正是她的亲身经历。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玛格丽特·杜拉斯 (Marguerite Duras) 译者:马振聘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她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书籍目录

章节摘录

与米歇尔·波尔特谈话录波尔特:影片中,德帕迪约问您:“这原本是一部电影?”杜拉斯:是的。我说:“这原本是一部电影。——这是一部电影。”应该理解为:因而这成了一部电影。波尔特:您能不能谈一谈这部电影,谈一谈您是怎样摄制的?杜拉斯:这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有一名女演员。我想到了两位大演员,西蒙娜·西尼奥雷和苏珊·弗隆。她们那时候没空。这倒给了我重新思考的时间。波尔特:因而在第一阶段您原本要拍成故事片,而现在只成了向观众推荐的片子?杜拉斯:说得不错。但是同时,我老想着这件事时,过得很不自在。最初我觉得我出现在影片中是不可能的。她们能演的东西我演不了,因为我是写本子的人,不是演员。第二阶段,我想既然苏珊·弗隆和西蒙娜·西尼奥雷她们没有空,那就由我来演这部影片吧。那时我还感到在驾驶室内拍片子很困难,因为天气冷,拍的时候正是一月初,气温在零下七度。这些都是不利的因素。波尔特:您首先提到是物质上的因素?杜拉斯:是的。大家谈这些问题,大家去了解情况,为了弄明白怎样才能不慌不忙地围绕着驾驶室拍镜头,保持整个旅途中松松散散的气氛,而又不受放在那里等着我们的摄影机的妨碍,等等,等等。然后我们又从第二阶段跳到最后阶段……这都是在夜里发生的,有一夜我睡不着,我对自己说,这部影片我不去拍了,我去念——想到这个主意时我完全解放了——这就是说一部原本要拍的影片改由我来念。幸运的是我对德帕迪约说起时,他一下子就懂了。我很害怕当两人坐到桌子旁,手里拿着稿子,这时他对我说他不愿意这样干了。这部影片是手拿脚本来念的,对德帕迪约来说也是第一次念电影,他念的时候很专心,这在影片中可以看到。我在影片中也说过:“这个本子可以不考虑任何排演。”我现在想起来,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演戏。如果先念了本子,又排演一遍,以后就是念也是在演戏。有几次下旬不对上句,念错了行,有几次寻找自己念到哪儿了,这要做出取合,我宁可这样也不愿意剧本和念台词的人之间有距离,这种距离我称为演戏。但是这件事,我不是一开始就明白的,只是现在知道了,我才明白句子在排演中是怎么一回事。也由于这个原因,我不想把本子交给一名舞台演员,他必然要把它背熟了,也就是表演了。手里拿着稿子,看了后念,看了后第一次念,这也就是电影,相当于在表演或者在演出阅读的内容——即使不是更做作。波尔特:从德帕迪约接受您给他念的本子和接受他自己的本子时的样子来看,这点也很明显。


编辑推荐

《卡车》:玛格丽特·杜拉斯作品系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卡车 PDF格式下载



海是毁灭 也是一起的起源生命的起源


应该很好,喜欢杜拉斯。而且价格便宜。


杜拉斯力作


这套书看着就想收


杜拉斯的小说不错的


杜拉斯作品系列


包装还行 就是点错了 买重复了


  看杜拉斯的《卡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3月版),中途给F读了几句,“大家已不再信仰。大家信仰。大家信仰的是不再信仰——真有意思。”于是,F总结,那必定是精神错乱者的一段呓语。
  
  F从未读过杜拉斯。F不了解杜拉斯。不了解杜拉斯的人受不了她思想的毫无逻辑,文字的天马行空,也就是受不了她的自说自话,喋喋不休,颠三倒四,才会给出这样一个结论。或者不是了解的问题。是干脆不喜欢。读了《广岛之恋》,读了《情人》,读了《物质生活》,读了《夏雨》,读了《写作》,读了《琴声如诉》,读了《外面的世界》,然后,还是不喜欢。
  
  其实,喜欢杜拉斯,不需要那么迂回——走遍千山万水,历尽辛苦,只为寻找一个值得自己喜欢的理由。不需要。喜欢杜拉斯的人,几乎都是一见钟情。从遇见到入迷,短暂的,瞬间的,一本书,几行字。她的文字气质——世界末日般的绝望,果断刺向痛处的尖利;她的春天般的欲望;她的残忍;她的无穷无尽的苦痛;随时随地发酵回忆、酿造故事、永动机般的大脑处理装置……她的所有,都成了一种无法抵御的吸引。
  
  是的,只需看一部《情人》,就喜欢。或者仅仅《卡车》里的一句话,“她说她整个一生都错了:该笑的时候她哭……该哭的时候她笑……”,就喜欢。喜欢到,她成了你,你成了她,合而为一,她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她的欲望就是你的欲望,她的青春就是你的青春,她的失去就是你的失去,一起哭,一起笑。然后,一直喜欢下去。一直到——有一天,你变得清醒理智,你望着你的过去,就象望一幅遥远的风景。那时,你还是会喜欢杜拉斯,只是,你开始对她怀有警惕。
  
  沉在深渊里,阴冷的,孤独的,颓废,无望,焦灼,一个人,就是杜拉斯。远离喧嚣,沉湎于回忆,诉说,重复,想象,喝酒,写作,就是杜拉斯。处在失语和唠叨的两端,处在理性和疯狂的两端,处在自我和谦逊的两端,处在迷茫和清醒的两端,就是杜拉斯。除了爱之外就不存在故事。写作,是爱。回忆,是爱。伤害,是爱。编造生活,是爱。投身政治,是爱。飘荡,不安,绝望,焦虑,无不是爱的衍生。除了爱,还是爱。就是杜拉斯。
  
  然后,说说《卡车》。然后,说说另一个杜拉斯。一个清醒的、智慧的,默默凝望“自己”的杜拉斯。“自己”在卡车里。“自己”感受外界。“自己”唱歌。“自己”微笑。“自己”哭泣。“自己”等待未知,“自己”恐惧未知,“自己”希望成为一切,“自己”为成为一切而行动。
  
  是的,另一个杜拉斯同样没有弃爱而去。观众能发现,卡车里的“自己”依然脆弱、敏感,依然思维跳跃,依然充满大家一贯熟悉的“疯癫女人”气息。但是,通过卡车,通过杜拉斯对卡车里那个“自己”的注视——她把“自己”拍成电影的计划和行动,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杜拉斯的另一面。她的信仰,她的坚定,她的勇气,她的技术性。无论是她对生命,对人类,对世界的忧虑和思索,无论是她的政治立场,她的社会责任。无论是,她的独立的电影观。
  
  《卡车》是杜拉斯的电影。只有杜拉斯,才能拍出这样一部奇怪的影片。自始至终,观众从银幕上只能看到一辆行驶的卡车,一辆不断穿过风景的、蓝色带拖车的卡车。它穿过平原,越过高山,徜徉海边。它穿过高原,穿过棚户木屋,穿过树林。它穿过薄雾,穿过晨昏,穿过冬天。
  
  当然,当然不止一辆卡车。电影的情节,卡车里发生的一切,有关驾驶员,有关搭车女人。他们对话,他们沉默,他们想象,他们相互打量,甚至,他们可能中途下车,中途用餐,他们相互鄙视,他们之间什么都不发生或者突然发生一点爱情——所有的存在,所有的可能,却出自杜拉斯之口,她在暗室里,跟男演员热拉尔•德帕迪约——这是电影《卡车》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两个人,呆在暗室里,读剧本,谈论剧本,探索,猜测,由文字替代影像,使观众明白,卡车里正在发生的故事。使观众明白,那个搭车的女人,是个怎样的女人。让观众明白杜拉斯想让他们明白的——地理环境,世界末日,死亡,孤独,还有其他。
  
  朱天文似乎在《悲情城市》里提到过剧本的无力。随着电影的拍摄,往往是导演,他的即兴发挥,临时一个想法、一个念头,甚至演员的质地——而不是剧本——对剧情和细节起决定性作用。杜拉斯呢?她始终为剧本鸣不平,始终认为电影限制了剧本,葬送了由剧本衍生的想象。直到《卡车》诞生。
  
  《卡车》是杜拉斯的又一次异想天开。是杜拉斯的又一次不顾一切。是杜拉斯的爱的另一种方式。她对电影的爱。她对电影绝望之后生成的新的希望。她的爱、坚持和勇敢促成《卡车》特殊和疯狂的外观形式——它的表面逻辑缺失的做法,套用米歇尔•波尔特的说法,比杜拉斯在以往任何一部影片中所做的一切“更接近”她的气质。
  
  当然是值得庆贺的。当然。《卡车》是一场胜利。是电影和剧本进行较量,然后,难得的一次剧本获得的胜利。它的直接影响——观众获得解放,想象获得解放。是的,观众接收文字信息,继而想象,直接参与电影的“再演绎”,这样的参与,前所未有,而这样的“再演绎”,使剧情的发展,使剧情的“真实”拥有无限可能。
  
  观众想象的参与,是观众的自我创造。普通电影,百分之二十的创造空间,杜拉斯的《卡车》,剧本替代影像,文字替代影像,创造空间便达到百分之八十。想象,多么神奇。不看见卡车才把卡车看得更清楚。不看见形象,形象才能显得更加生动吧。很久以前,真是很久了。一个小孩,一个人,坐在门槛上,坐在午后长长的寂寥里,听收音机里的小说连播,听得入迷。没有影像,从未觉得枯乏,在她内心,自会填充人物的毛发和肌肤,自会填充语音和神态,自会填充细节。是的,想象往往比影像更丰富。
  
  杜拉斯认为,电影封闭和限制了想象。想象的折翅,导致愚笨和乏味。于是,我们能看到电影的现状——巨大的投资,永远赶不上观众的智慧。于是,人们开始疏远电影,电影正在走向毁灭。于是,杜拉斯的《卡车》缓缓驶来——演员的摒弃,影像的摒弃,仅仅以文字一点一点激发观众想象,挖掘剧本蕴藏的无限潜力。于是,我们重新感受到电影的丰富和充沛。
  
  


“她说她整个一生都错了:该笑的时候她哭……该哭的时候她笑……”
喜欢。


太绝望了。绝望到窒息。即使那些文字美的让人心痛。


杜拉斯是我超级喜欢的一位作家,大胆,坦诚,她和张爱玲有太多相似的地方,是真正敢于坦言并讲女性感受表达出来的作家


一个好的作家是要超越多愁善感的。
杜拉斯之所以是好作家,不在于她抒发了什么多么老调的情感,在于她创造的新的语言形式,一种真正具有女性内在节律的,断裂和美感的表达。


正因为太绝望了,杜拉斯才会获得那样一种命运吧。人们把她舍弃在人生的某一阶段的命运。
Sally小:是这样的,能做到坦白自己的内心,在某种程度上,才能击中别人的内心。
Zoe:杜拉斯的话语特点就是短促、破碎。你说得真好。


她的文字让人窒息


看的我想哭又想笑,即绝望又豁然开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