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一九八四

[英] 乔治·奥威尔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01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页数:

602  

字数:

423000  

译者:

董乐山  

Tag标签:

无  

前言

  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四八年写作《一九八四》之前,在英国是一个贫病交迫、没有多大名气的作家。《一九八四》虽在他一九五。年患肺病去世前不久出版,但他已看不到它后来在文坛引起的轰动为他带来的荣誉了:不仅是作为一个独具风格的小说家,而且是作为一个颇有远见卓识的政治预言家。从此,他的名字在英语文学史上占有了重要的独特地位,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收进了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了一个形容词“奥威尔式”,不断地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的笔下,这在其他作家身上是很罕见的,如果不是绝无仅有的话。  那么,奥威尔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作家,他的传世之作《一九八四》究竟又是怎样的一部作品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最好是从奥威尔不是什么,或者《一九八四》不是什么说起。这也许对我们正确理解他和他的作描更有帮助。  首先必须指出,奥威尔不是一般概念中的所谓反共作家,《一九八四》也不是简单的所谓反苏怍品。正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洲研究系汉学教授、著名评论家西蒙·黎斯一九八三年的一篇论文《奥威尔:政治的恐怖》中所指出的,“许多读者从《读者文摘》编辑的角度来看待奥成尔:在他的所有作品中,他们只保留《一九八四》,然后把它断章取义,硬把它贬低为一本反共的小册子。他们为着自己的方便,视而不见奥威尔反极权主义斗争的动力是他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因此,在黎斯看来,奥威尔首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其次是一个反极权主义者,而他的“反极权主义的斗争是他的社会主义信念的必然结果。他相信,只有击败极权主义,社会主义才有可能胜利”。《一九八四》与其说是一部影射苏联的反共小说,毋宁更透彻地说,是反极权主义的预言。但是无论信奉社会主义或者反对极权主义,奥威尔都是在他生涯较晚的时候才走到这一步的。  奥威尔出身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生活并不宽裕。他父亲供职于印度的英国殖民地政府,作为一个下级官员,无力供养儿子回国进贵族子弟学校上学。奥威尔只是靠成绩优异,才免费进了一所二流的寄宿学校圣塞浦里安,后来又靠成绩优异考取了奖学金,进了英国最著名的伊顿公学。但是他以一个穷学生的身份,在那里先是受到校长的歧视,稍长后又与那里的贵族子弟格格不入。毕业后他一无上层社会关系,二无家庭经济支援,上不起大学,只好远走缅甸,为帝国警察部队效力,但殖民地下级官员的生活对他来说同样还是格格不入。尽管有这样的背景,用奥威尔自己的话来说,“我经受了贫困的生活和失败的感觉。这增加了我天生对权威的憎恨,”但是他毕竟受了英国传统的教育,因此从立场上和思想上,多少在开始的时候,是非常非政治性的。例如他写的《缅甸岁月》,背景是殖民地社会,他对英国人和缅甸人都一视同仁,无分轩轾。这使人想起了E·M·福斯特的《印度之行》。福斯特就说过,“大多数印度人,就像大多数英国人一样,都是狗屎。”  这种传统上层子弟教育,用一句庸俗社会学套话来说,在奥威尔身上留下了深深的阶级烙印,这是他在政治上迟迟没有找到“自性”(Identity)的主要原因。不错,他在学童时代由于家庭经济能力的限制而在势利的圣塞浦里安学校校长的手里饱受凌辱(见他死后出版的《如此欢乐童年》),使他有了心理准备,日后在缅甸见到殖民统治的不公产生反感,而且后来在更大的范围内全身投入地站在受压迫者的一边。但是他毕竟出身中产阶级,而在英国这个阶级界限极为根深蒂固的社会里,要摆脱这个传统在自己身上的束缚是很困难的。奥威尔也不例外,他一直到死都意识到这一点。在另一方面,他对自己在寄宿学校中的屈辱生活感到极其不愉快。他曾写道,“对一个孩子最残酷的事莫过于把他送到一所富家子弟的学校中去。一个意识到贫穷的孩子由于虚荣而感到痛苦,是成人所不能想象的。”这个青少年时代所受到的心理创伤,在成年的奥威尔身上仍在流血,这在他写的充满不快的回忆的《如此欢乐童年》中可以看出。不止一个评论家认为应该把《如此欢乐童年》与《一九八四》放在一起来读。黎斯就认为,“奥威尔很可能在他当初上的预备学校中找到了他后来所写的大噩梦的第一个显微缩影的胚胎。”奥威尔生前就告诉他的一位友人托斯科.费维尔:“一个不合群的孩子在寄宿学校吃到的苦头可能是英国唯一可以与一个外人在极权主义社会中感到的孤立相比的事。”费维尔在《如此欢乐童年》中观察到了英国寄宿学校生活为《一九八四》提供了一部分声音、景象和气味:“……奥威尔在早年就显露出他对丑陋或敌意的环境特别敏感。这在他描述圣塞浦里安学校生活的令人厌恶一面表现出来。他回忆了他对常常用油腻的盆子端来的馊粥、大浴池里的脏水、硬邦邦的不平的床板、更衣室里的汗臭、到处没有个人隐蔽的地方、不上闩的成排的污秽厕所、厕昕门不断开关的碰撞声、宿舍里用夜壶撒尿的淅沥声这种种印象——他以特有的细腻感觉回忆这一切时,我们几乎可以看到,奥威尔这么描述圣塞浦里安,是作为日后写《一九八四》中惨淡景象试笔的。”  奥威尔背叛自己阶级的努力了,在他童年时代寄宿学校中埋下了种子,而在伊顿毕业后因为升不起大学而到缅甸的帝国警察部队效力,则为这种子的萌芽准备了土壤。他在缅甸呆了五年,这是他成长过程中又一决定性的阶段。他最后决定要脱离帝国警察部队,“我感到我必须洗赎那压得我透不过气来的罪咎……我觉得我不仅仅应该与帝国主义决裂,而且也应该与一切人对人的统治决裂。我希望融合到受压迫的人中间去,成为他们之中的一个,站在他们的一边反对他们的暴君……在这时候,在我看来,没有出息倒是唯一的美德。自我奋斗,哪怕稍有成就,一年能挣上几百镑,我觉得稍有这种想法都是精神丑恶的,是一种欺压行为。”  由于自幼就喜欢写作,因此趁一次回国休假之便,他辞去了在缅甸的帝国警察部队的差使,独自到巴黎找一间廉价的房子,关起门来从事写作。这一时期的摸索并没有为他带来成功,即使他有一个机会,亲身体验一下巴黎(和以后的伦敦)的下层生活。这在开始是无意识的,后来则是有意识这么做的,比如他在伦敦曾经混在流浪汉里到收容所去度一个周末。奥威尔自己简短地概述了他从缅甸回来后的思想演变:“我尝到过贫困的生活和失败的感觉。这增强了我天生对权威的憎恨,使我第一次充分意识到工人阶级的存在,而在缅甸的工作则使我对帝国主义的性质有了一些认识。但这些经验不足以给我确切的政治方向。”  确实是这样。他尽力接近下层群众,体验他们的生活,但是有一道无形的墙,隔在他与他们之间,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就是他身上的中产阶级烙印。英国的阶级区分比任何欧洲国家都要等级森严,这种区分看不见,摸不着,然而无处不在,不可逾越。奥威尔由于童年的创伤,对这一弊端极其敏感,对上层阶级有着一种刻骨的仇恨和厌恶。但是他出身于这一阶级的边缘,而且受到这一阶级的教育,因此即使后来在穷困潦倒流浪巴黎和伦敦时期,也使他无法同下层贫苦群众打成一片,虽然他努力这么做了。别的不说,出身和教育养成的说话口音,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甚至在他病危住院期间,听到隔壁病房探视者的上等阶级口音,还在笔记本中记下他的一段感想:“这是什么口音!一种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沾沾自喜、过分自信的口音,一种深沉、洪亮而带有恶意的口音,你没有看到也可以凭本能感到,他们是一切智慧的思想、细腻的感情、美丽的事物的敌人。怪不得大家都这么憎恨我们。”请注意最后的“我们”一词。奥威尔作了毕生的努力要与自己的阶级决裂,最后还是意识到他属于这个可憎的上层阶级。他曾经说过。“英国人的(阶级)烙印是打在舌头上的。”有一个故事很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他为了体验穷人的生活,曾经伪装酒醉的流浪汉,去辱骂一个警察,想被抓到监狱里去尝一尝与穷人一起过圣诞节的滋味。但是那个警察从他醉酒后的口音,一下就听出了这个身披借来的破烂衣服的醉鬼是一个出身伊顿公学的地道绅士,并没有上钩,而是善意相劝,叫他乖乖地回家去。也许他的侄女的话最能一针见血地说明问题,她对奥威尔的传记作家克立克说:“他的一切疙瘩都来自这个事实:他认为他应该去爱他的同胞,但是他连同他们随便交谈都做不到。”  后来在英格兰北部工业区维冈码头的经验最终树立了他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当时伦敦一家左翼出版社约请他到那里去考察大萧条期间工人阶级状况。这次考察和后来的西班牙内战(这在以后再说)用奥威尔自己的话来说,“改变了一切。从此之后,我知道了自己站在哪里。从一九三六年以来,我写的严肃作品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直接或间接反对我所了解的那种极权主义而拥护民主社会主义的。”这次为期只有几个星期的工业区考察之行,打开了奥威尔的眼界,使他亲身体验到了社会的不公和人间的苦难达到了什么程度。在这以前,他生活颠沛,对下层社会生活不是没有体会,但这毕竟是个人经历,只有到了英格兰北部工业区后,他的这种体会才有了社会性和阶级性。这种政治上的“顿悟”也许可以用禅宗信徒的大彻大悟来作比喻,也仿佛保罗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听到上帝的启示而皈依基督教——奥威尔的“去维冈码头之路”就是保罗的“大马士革之路”。不过在他身上用这种宗教比喻恐怕是十分不恰当的,尤其是因为奥威尔是一个十足的理性主义者,他对某些社会主义政党的神秘性和盲从性特别反感。做这样的比喻只是说明他的觉悟的即时性、彻底性和不可动摇性而已。  在维冈码头时,奥威尔并没有像一般记者那样仅仅作为一个进行采访的旁观者。《去维冈码头之路》中有一段文字可以扼要说明奥威尔在考察失业者的惨淡生活的旅程中突然面对面看到人间苦难时所得到的闪电般启示:  穿过那尽是钢渣和烟囱,成堆的废铁和发臭的沟渠,靴印交错的泥泞的煤灰小径所构成的丑恶景色,火车把我载走了。时已初舂三月,但气候仍极寒冷,到处足发黑的雪堆。我们慢慢地穿过市郊时,一排又一排灰色小破屋在我们面前掠过,它们与堤岸形成直角。在一所房子后面,有一个年轻妇女跪在石块地上,用一条棍子在捅从屋子里接出来的——我想大概是一堵塞了的排水管。我有时间看到她身上的一切:她的麻袋布围裙,她的笨重的木鞋,她的冻红的胳膊。火车经过时,她抬起头来,距离这么近,我几乎看到了她的眼光。她的圆圆的脸十分苍白,这是常见的贫民窟姑娘的憔悴的脸,由于早产、流产和生活操劳,二十五岁的人看上去像四十岁。在我看到的一刹那间,这脸上的表情是我见到的最凄惨绝望的表情。当时这使我想到,我们常说的“他们的感觉同我们的不一样”,还有什么贫民窟里生长的人除了贫民窟不知有别的,这种话是何等的错误。因为我在她脸上看到的表情并不是一头牲口的无知的忍受。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遭遇是什么——同我一样清楚地知道——在严寒中跪在贫民窟后院的脏石块上捅一条发臭的排水管,是一种多么不幸的命运。  如果说,维冈之行是偶然的话,去西班牙参加内战则是自觉的行动,他曾向一位编辑友人说:“我要到西班牙去了。”那人问:“为什么?”他答道:“这法西斯主义总得有人去制止它。”他在西班牙作战时间不长,最后以喉部中弹不得不回国治疗和休养。但这短短几个月的战斗,特别是共和政府军方面国际纵队内部派系的猜疑和斗争,不仅没有削弱,倒反而坚定了他对社会主义的信念,而且明确了他要的是哪一种社会主义,那就是主张政治民主和社会公正的社会主义,反对一切变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包括法西斯主义一纳粹主义(即国家社会主义)。当时流行的看法是法西斯主义是高级阶段的资本主义,只有极少数人认识到它是一种变种的社会主义。而在政府军一边汇集的各种派别的社会主义者中,不乏那种以社会主义为名,实际上为了霸主地位而在敌人的闪电轰炸中,在横飞的子弹中,向自己的同志背后放冷枪的国际阴谋家。一颗法西斯子弹打中了奥威尔的喉部,就在他回国疗伤的途中,还有人一路跟踪到巴塞罗那来追杀。看来这些同一战壕中的同志有兴趣的不是共同保卫共和国抵御法西斯主义敌人,而是消灭有独立思想不跟着指挥棒转的盟友。这伤透了他的心,更加深了他对极权主义的痛恨,不论这种极权主义是以法西斯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还是其他变种的社会主义的形式出现的。这条道路尽管曲折,却终于使奥威尔在政治上找到了“自性”,能够写出《一九八四》那样一部二十世纪政治寓言的经典。  从文学写作方法上来讲,奥威尔找到“自性”也是经过了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他从缅甸回来后立志于写作,为此,还有意识地到巴黎和伦敦体验下层生活,但这一时期写的作品并不成功,只有亨利·米勒认为他的初期作品《在巴黎和伦敦穷困潦倒的日子》是他最好的一部作占^,因为他经过几年锲而不舍和看来是无望的努力,终于形成自己的声音和观点。但是在黎斯看来,他没有把自己的声音和观点在全书中贯彻始终,这是美中不足。不过瑕不掩瑜,正是在这部作品中,奥威尔找到了一种新的写作形式,这就是把新闻写作发展成一种艺术,在极其精确和客观的事实报道的外衣下,对现实作了艺术的复原和再现。最后他在《去维冈码头之路》和《向卡塔隆尼亚致敬》两本书以及像《射象》和《绞刑》这样好几篇记述文中,把这种写作新形式提高到了完美的境界。四分之一世纪之后,诺曼·梅勒和杜鲁门·卡波蒂花了不少时间、精力和笔墨,互相反驳对方自称为“非虚构小说”的鼻祖。他们大概没有读过奥威尔早在他们出道之前在这方面所作的尝试,否则他们就不会闹得如此不可开交了,相反会对自己的大言不惭,感到无地自容。  不过在这以前,奥威尔并没有意识到他是在为日后称作“新新闻写作方法”(NewJoournalism)这一文学形式开先河。就像他在政治上迟迟没有找到“自性”一样,他在文学上也迟迟没有找到“自性”,或者说,即使像米勒评估的那样,他在《在巴黎和伦敦穷困潦倒的日子》里已经形成了他自己的声音和观点,但这还不是自觉的和有意识的。证诸他后来接着出版的四部习作《缅甸岁月》、《教士的女儿》、《让盾形花继续飞扬》以及《上来透口气》都是用比较常规的艺术形式写的,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这四部作品都是平庸之作,换了别个作家,早该被人遗忘了。但是由于它们是奥威尔写的,在他成名之后,还是有人——至少是评论家——把它们找出来一读,倒不是因为它们的文学价值,而是为了读它们对了解奥威尔的思想和个性发展有所帮助。上面已经提到,奥威尔在(《去维冈码头之路》以及这一时期的其他作品中找到了他艺术上的“自性”,但这是与他在政治上找到了“自性”分不开的,反过来也可以说,只有他在政治上找到了“自性”以后,他在文学上才找到了“自性”,这最终表现在他的两部政治讽刺和寓言作品《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上。可惜天不假年,在贫困中奋斗了一辈子的他,没有能看到自己的成功和享受成功为自己带来的喜悦。然而《一九八四》这部表现二十世纪政治恐怖的极权主义的作品是不会随着极权主义的兴衰而湮没于人类历史中的。  正如汉娜·阿伦特和卡尔·弗雷德里克及布热津斯基早在五十年代分别在前者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和后两者的《极权主义、独裁和专制》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极权主义乃是现代专制主义。它从本质上来说与古代或中世纪的专制主义毫无二致,但与这些传统的专制主义不同的,或者说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地方是,极权主义掌握了现代政治的统治手段,包括政治组织、社会生活、舆论工具、艺术创作、历史编纂甚至个人思想和隐私,无不在一个有形和无形的“老大哥”的全面严密控制之下(极权主义的英文“Totalitarianism”意即指此,因此也可译“全面权力主义”),这是中外历史上任何一个暴君所做不到的,更是他们连想也想不到的。作为二十世纪的过来人,我们无需根据个人的经历和体会,一一印证《一九八四》中所做的预言与二十世纪的现实何等相似,但我们不得不惊叹奥威尔的政治洞察力和艺术想象力是何等高超:他没有在任何极权主义国家生活过,他的观察怎么比过来人还要细腻、深刻和真确?是的,他没有这方面实际生活的经验,但是他在政治上的高度敏感大大超过了当时去参拜过新麦加,被牵了鼻子参观“波将金村庄”,归来后大唱看到了,新世界曙光的赞歌的许多国际闻名的大文豪。  奥威尔创作《一九八四》的灵感不是来源于此,而是他参加西班牙内战与其他变种的社会主义者接触,遭到猜疑和排斥,后来回到英国想说一些关于他所见所闻的真话而遭到封杀的经验。他遭到了一道沉默和诽谤的双重厚墙的包围,其他幸存者和目击者也都同样被封上了口,以致摇旗呐喊的应声虫们能够放手改写历史而无人置疑。这样,他直接第一次面对面地接触到极权主义如何制造谎言和改写历史,这被人木三分地反映在温斯顿·史密斯在“真理部”的工作上。这也令人想起了哈罗德·艾萨克在一张照片中他的身影曾被抹去这件事以及更早的他在巴黎、伦敦、纽约各大公立图书馆中遍找文献,就是找不到他要的关于“把蒋介石这一柠檬挤干了扔掉”这一著名发言。在原来发表的报刊上,这一发言都被人撕毁灭迹了。改写和忘却历史的网竞编织得这么无孔不入,只有极权主义才能做到。难怪奥威尔对写过《中午的黑暗》的阿瑟·库斯特勒说:“历史在一九三六年停步了。”库斯特勒颇有同感,连连点头称是。  奥威尔反极权主义斗争是他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的必然结果。他相信,只有击败极权主义,社会主义才有可能胜利,因此揭露极权主义的危害,向世人敲起警钟,让大家都看到它的危害性——对伦理的破坏,对思想的控制,对自由的剥夺,对人性的扼杀,对历史的捏造和篡改……——是何等的重要。如果听任它横行,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社会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奥威尔是一九四八年写完这部政治恐怖寓言小说的,为了表示这种可怕前景的迫在眉睫,他把“四八”颠倒了一下成了“八四”,便有了《一九八四》这一书名。时过境迁,也许这个年份幸而没有言中,但是书中所揭示的极权主义种种恐怖在世界上好几个地方在一九八四年以前就在肆虐了,今天在世界范围内也不能说已经绝迹。二十世纪是个政治恐怖的世纪。二十世纪快要结束了,但政治恐怖仍然阴魂不散,因此《一九八四》在今天仍有价值。是否可以说,对我们来说,只有彻底否定了诸如“文化大革命”这类恐怖的极权主义,才给我们这些多年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人,带来了真正值得向往的社会主义!

内容概要

《一九八四》(1949)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他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奥威尔式”(Orwellian)、“奥威尔主义”(Orwellism)这样的通用词汇,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有论家如是说。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1903-1950)是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著名的英语文体家。

章节摘录

  第一部  一  四月间,天气寒冷晴朗,钟敲了十三下。温斯顿·史密斯为了要躲寒风,紧缩着脖子,很快地溜进了胜利大厦的玻璃门,不过动作不够迅速,没有能够防止一阵沙土跟着他刮进了门。  门厅里有一股熬白菜和旧地席的气味。门厅的一头,有一张彩色的招贴画钉在墙上,在室内悬挂略为嫌大了一些。画的是一张很大的面孔,有一米多宽:这是一个大约四十五岁的男人的脸,留着浓密的黑胡子,面部线条粗犷英俊。温斯顿朝楼梯走去。用不着试电梯。即使最顺利的时候,电梯也是很少开的,现在又是白天停电。这是为了筹备举行仇恨周而实行节约。温斯顿的住所在七层楼上,他三十九岁,右脚脖子上患静脉曲张,因此爬得很慢,一路上休息了好几次。每上一层楼,正对着电梯门的墙上就有那幅画着很大脸庞的招贴画凝视着。这是属于这样的一类画,你不论走到哪里,画中的眼光总是跟着你。下面的文字说明是:老大哥在看着你。  在他住所里面,有个圆润的嗓子在念一系列与生铁产量有关的数字。声音来自一块像毛玻璃一样的椭圆形金属板,这构成右边墙壁的一部分墙面。温斯顿按了一个开关,声音就轻了一些,不过说的话仍听得清楚。这个装置(叫做电幕)可以放低声音,可是没有办法完全关上。他走到窗边。他的身材瘦小纤弱,蓝色的工作服——那是党内的制服——更加突出了他身子的单薄。他的头发很淡,脸色天生红润,他的皮肤由于用粗肥皂和钝刀片,再加上刚刚过去的寒冬,显得有点粗糙。  外面,即使透过关上的玻璃窗,看上去也是寒冷的。在下面街心里,阵阵的小卷风把尘土和碎纸吹卷起来,虽然阳光灿烂,天空蔚蓝,可是除了到处贴着的招贴画以外,似乎什么东西都没有颜色。那张留着黑胡子的脸从每一个关键地方向下凝视。在对面那所房子的正面就有一幅,文字说明是:老大哥在看着你。那双黑色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温斯顿的眼睛。在下面街上有另外一张招贴画,一角给撕破了,在风中不时地吹拍着,一会儿盖上,一会儿又露出唯一的一个词儿“英社”。在远处,一架直升机在屋顶上面掠过,像一只绿头苍蝇似的徘徊了一会儿,又绕个弯儿飞走。这是警察巡逻队,在伺察人们的窗户。不过巡逻队并不可怕,只有思想警察才可怕。  在温斯顿的身后,电幕上的声音仍在喋喋不休地报告生铁产量和第九个三年计划的超额完成情况。电幕能够同时接收和放送。温斯顿发出的任何声音,只要比极低声的细语大一点,它就可以接收到;此外,只要他留在那块金属板的视野之内,除了能听到他的声音之外,也能看到他的行动。当然,没有办法知道,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你的一言一行是否都有人在监视着。思想警察究竟多么经常,或者根据什么安排在接收某个人的线路,那你就只能猜测了。甚至可以想象,他们对每个人都是从头到尾一直在监视着的。反正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他们高兴,他们都可以接上你的线路。你只能在这样的假定下生活——从已经成为本能的习惯出发,你早已这样生活了:你发出的每一个声音,都是有人听到的,你做出的每一个动作,除非在黑暗中,都是有人仔细观察的。  温斯顿继续背对着电幕。这样比较安全些;不过他也很明白,甚至背部有时也能暴露问题的。一公里以外,他工作的单位真理部高耸在阴沉的市景之上,楼房高大,一片白色。这,他带着有些模糊的厌恶情绪想——这就是伦敦,一号空降场的主要城市,一号空降场是大洋国人口位居第三的省份。他竭力想挤出一些童年时代的记忆来,能够告诉他伦敦是不是一直都是这样的。是不是一直有这些景象:破败的十九世纪的房子,墙头用木材撑着,窗户钉上了硬纸板,屋顶上盖着波纹铁皮,倒塌的花园围墙东倒西歪;还有那尘土飞扬、破砖残瓦上野草丛生的空袭地点;还有那炸弹清出了一大块空地,上面忽然出现了许多像鸡笼似的肮脏木房子的地方。可是没有用,他记不起来了;除了一系列没有背景、模糊难辨的、灯光灿烂的画面以外,他的童年已不留下什么记忆了。  真理部一用新话来说叫真部——同视野里的任何其他东西都有令人吃惊的不同。这是一个庞大的金字塔式的建筑,白色的水泥晶晶发亮,一层接着一层上升,一直升到高空三百米。从温斯顿站着的地方,正好可以看到党的三句口号,这是用很漂亮的字体写在白色的墙面上的:  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据说,真理部在地面上有三千间屋子,和地面下的结构相等。在伦敦别的地方,还有三所其他的建筑,外表和大小与此相同。它们使周围的建筑仿佛小巫见了大巫,因此你从胜利大厦的屋顶上可以同时看到这四所建筑。它们是整个政府机构四部的所在地:真理部负责新闻、娱乐、教育、艺术;和平部负责战争;友爱部维持法律和秩序;富裕部负责经济事务。用新话来说,它们分别称为真部、和部、爱部、富部。  真正教人害怕的部是友爱部。它连一扇窗户也没有。温斯顿从来没有到友爱部去过,也从来没有走近距它半公里之内的地带。这个地方,除非因公,是无法进入的,而且进去也要通过重重铁丝网、铁门、隐蔽的机枪阵地。甚至在环绕它的屏障之外的大街上,也有穿着黑色制服、携带连枷棍的凶神恶煞般的警卫在巡逻。  温斯顿突然转过身来。这时他已经使自己的脸部现出一种安详乐观的表情,在面对电幕的时候,最好是用这种表情。他走过房间,到了小厨房里。在一天的这个时间里离开真理部,他牺牲了在食堂的中饭,他知道厨房里没有别的吃的,只有一块深色的面包,那是得省下来当明天的早饭的。他从架子上拿下一瓶无色的液体,上面贴着一张简单白色的标签:胜利杜松子酒。它有一种令人难受的油味儿,像中国的黄酒一样。温斯顿倒了快一茶匙,硬着头皮,像吃药似的咕噜一口喝了下去。  他的脸马上绯红起来,眼角里流出了泪水。这玩艺儿像硝酸,而且,喝下去的时候,你有一种感觉,好像后脑勺上挨了一下橡皮棍似的。不过接着他肚子里火烧的感觉减退了,世界看起来开始比较轻松喻快了。他从一匣挤瘪了的胜利牌香烟盒中拿出一支烟来,不小心地竖举着,烟丝马上掉到了地上。他拿出了第二支,这次比较成功。他回到了起居室,坐在电幕左边的一张小桌子前。他从桌子抽屉里拿出一支笔杆、一瓶墨水、一本厚厚的四开本空白簿子,红色的书脊,大理石花纹的封面。  不知什么缘故,起居室里的电幕安的位置与众不同。按正常的办法,它应该安在一头的端墙上,可以看到整个房间,可是如今却安在侧墙上,正对着窗户。在电幕的一边,有一个浅浅的壁龛,温斯顿现在就坐在这里,在修建这所房子的时候,这个壁龛大概是打算放书架的。温斯顿坐在壁龛里,尽量躲得远远的,可以处在电幕的控制范围之外,不过这仅仅就视野而言。当然,他的声音还是可以听到的,但只要他留在目前的位置,电幕就看不到他。一半是由于这间屋子的与众不同的布局,使他想到要做他目前要做的事。  但这件事也是他刚刚从抽屉中拿出来的那个本子使他想到要做的。这是一本特别精美的本子。光滑洁白的纸张因年代久远而有些发黄,这种纸张至少过去四十年来已久未生产了。不过他可以猜想,这部本子的年代还要久远得多。他是在本市一个破破烂烂的居民区的一家发霉的小旧货铺中看到它躺在橱窗中的,到底是哪个区,他已经记不得了。他当时一眼就看中,一心想要得到它。照理党员是不许到普通店铺里去的(去了就是“在自由市场上做买卖”),不过这条规矩并不严格执行,因为有许多东西,例如鞋带、刀片,用任何别的办法是无法弄到的,他回头很快地看了一眼街道两头,就溜进了小铺子,花二元五角钱把本子买了下来。当时他并没有想到买来干什么用。他把它放在皮包里,不安地回了家。即使里面没有写什么东西,有这样一个本子也是容易引起怀疑的。  他要做的事情是开始写日记。写日记并不是不合法的(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合法的,因为早已不再有什么法律了),但是如被发现,可以相当有把握地肯定,会受到死刑的惩处,或者至少在强迫劳动营里干苦役二十五年。温斯顿把笔尖插在笔杆上,用嘴舔了一下,把上面的油去掉。这种沾水笔已成了老古董,甚至签名时也不用了,他偷偷地花了不少力气才买到一支,只是因为他觉得这个精美乳白的本子只配用真正的笔尖书写,不能用墨水铅笔涂画。实际上他已不习惯手书了。除了极简短的字条以外,一般都用听写器口授一切,他目前要做的事,当然是不能用听写器的。他把笔尖沾了墨水,又停了一下,不过只有一刹那。他的肠子里感到一阵震颤。在纸上写标题是个决定性的行动。他用纤小笨拙的字体写道:  一九八四年四月四日  他身子往后一靠。一阵束手无策的感觉袭击了他。首先是,他一点也没有把握,今年是不是一九八四年。大致是这个日期,因为他相当有把握地知道,自己的年龄是三十九岁,而且他相信他是在一九四四年或一九四五年生的。但是,要把任何日期确定下来,误差不出一两年,在当今的时世里,是永远办不到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  ——V·S·普里切特


编辑推荐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一九八四 PDF格式下载



  重读《一九八四》
  ——被误读的细节
  
   第一次看《一九八四》大概在十五岁这样,那个时候对《一九八四》也就有个懵懵懂懂的理解,了解它讲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大概是什么内容,记得当时好像忙着抑郁症,看了一半中途放下再也没拿起来过。我一直对《一九八四》的评价不是很高,常年对它的理解也就是保持在“差不多王小波”的样子——政治小说写得再好能写到哪里去,它不过是本装逼犯差常聊的启蒙读物罢了。
  
   我最近把曾公的读书十二条写在案头,决定读书不二,每日必读,写读书随感。于是把书架上的《一九八四》拿了下来,昨日,从中饭前到下午六点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结果,看完后,我心情非常沉重,非常难过,这种情绪甚至持续到今日的早晨,甚至昨夜睡觉都做了相当让我发狂的噩梦,一觉爬起来我决定为它随便写点什么。
  
   不得不承认,我错了,我之前太忽视这名英国作家了,乔治奥威尔哪里是王小波能比的上的,虽然王小波对他有过蹩脚的模仿,但是差得实在太多了。近代世界文学是无法绕过乔治奥威尔的,我更无法只把这本书泛泛而读。
  
   《一九八四》所描绘的完全不是那些普通“右派”们所理解的单纯主题:民主啊,自由啊。《一九八四》没有试图给予任何出路,甚至连希望都没有留给读者,乔治奥威尔不是以鞭笞社会的心态在写这本书,而是以看着它毁掉的心态在做记录而已,他虽然是个老牌资本主义英国的公民,但却是铁杆的“英特纳雄耐尔”,当自己的一生的事业即将付诸东流,当最纯洁、最崇高、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理想被一群暴徒践踏的时候,乔治奥威尔能做什么?他躲过了斯大林的迫害,逃回祖国,拿起笔,试图为未来记录点什么罢了,冷静、悲观、绝望的“为了未来”。
  
   读第一部分的时候,那些仇恨会,思想警察,电屏,老大哥什么的,描写的如此逼真,就在乔治奥威尔死后,这些场景在遥远的东方一模一样的出现了,细节的相似竟然惊人的雷同,我搜索了一个打倒刘少奇的聋哑人视频,简直如出一辙啊,灰暗阴郁的画面中,人们冲上去撕毁刘少奇的画像,十秒之后,画面一下子变成彩色,毛主席的画像以温暖坚毅的形象出现在画面中,背景的太阳从地平面冉冉升起——简直神了,难道乔治奥威尔看到未来?简直是照着描写的。
  
   不过这些并没有带给我太大的震撼——这不过是种“小聪明”罢了,这种小聪明,很多小作家都有过,只不过乔治奥威尔首创先河,描写得与未来惊人的相似,的确是个先知,只不过他是把事情描述得更逼真,但是没有再多说什么,我开始以为这一本书都是在这样压抑的情调里,残忍的描述未来,然后安排一个凑合的结局就此结束,灰暗,政治,小伎俩。
  
   在第一部分结尾,主角单纯的相信奥布兰是志同道合的人,而茱莉亚是个蠢货,他甚至准备把她拍死。我就隐隐预感女人也许完全不一样,而奥布兰恰恰是更可怕的。第二部分一开始,茱莉亚的那张小纸条上的大字“我爱你”如同全书鲜活的一笔红腰带,惊艳,美丽。
  
   当他们在郊外野和,茱莉亚把那红色腰带一扔,场景是如此的唯美。这种爱情,一下把全书都活跃起来,如同火焰。最让我感动,甚至由衷赞叹的一幕是:
  
   当主角悲观的站在野外看着小鸟,他说:“我们死人。”而茱莉亚极了,反驳道:我们还没死。我和骷髅你更想和睡?
  
   然后放荡的用四肢抚摸他,挺过青年女性特有的饱满乳房,顶着主角。那种生命的活力一下子就让主角死灰复燃,又有了生的希望——多美啊。太美好了!我得偷偷得说,我也曾多么希望有个这样的女人,走到我的身边给予我这样粗俗、简单、本性的热情。
  
   但是!这也是乔治奥威尔被误读最多的地方,茱莉亚第一次和他上床的时候,他问她搞过多少个?茱莉亚放荡的回答:“几百个喽,——至少也有几十个。”然后男主角一顿兴奋告诉她:“你搞得男人越多,我越爱你!”只要是腐化的、堕落的就是反对D的…
  
   曾有多少青年被这段误读?盲目崇拜这一种腐化、堕落、自暴自弃。甚至王小波也对乔治奥威尔的这段爱情有过蹩脚的模仿(《黄金时代》里面那段打屁股),但是王小波只是徒有学其表,根本没有像奥威尔想得那么深。
  
   乔治奥尔威赞同这样的自暴自弃吗?不!他不赞同,完全不赞同,如果你觉得他是如此认为,甚至潜移默化的把这种价值观引导进生活里,那么你又和乔治奥尔威通篇所反对的有什么区别?
  
   茱莉亚的作为,茱莉亚的反对,无论从方法和思想上都是没有任何责任感的,她作为一个女人,一个革命年代之后成长的人,她所有的自暴自弃、对抗,不过是为了极大限度的自我享乐罢了,她不关心族群、人类、未来,更没有对未来有任何责任感(后来温斯顿很期望她读那本书,但是她却听睡着了。还有,主角讨论被改变的历史,她也漠不关心。。)
  
   换句话说,茱莉亚的反抗不过是为了反抗剥夺他享乐权利的集权而放抗,争取的不过是争取自己享乐的权利而已。说来说去,不过是向另一种残暴抢夺自己享乐的权利,而为此她也愿意付诸同样的残暴——当奥布兰问他们:
  
  你愿意屠为革命杀人吗?
  
  我愿意。
  
  去干可能导致几百个无辜百姓丧命的破坏活动吗?
  
  愿意。
  
  去向外国出卖你的国家吗?
  
  愿意。
  
  你们愿意去欺骗、造假、勒索、腐蚀儿童思想、散放毒品、教唆卖淫、传播性病——做任何可能导致道德败坏以削弱D的力量的事情吗?
  
  愿意
  
  比如说,如果向小孩脸上破硫酸这件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你们有利——你们也愿意吗?
  
  愿意
  
  ……
  
  
  
  很多人只被茱莉亚最后回答“你愿意——你们两人从此再也不想见吗?”,“不!”而深深打动,我刚开始阅读也是只被这里而感动。但是,你们注意到没有?当你们为了反对某种不公,而以更残暴、不公,自暴自弃的堕落来反抗的时候,那么你又与你所反对的有什么区别?
  
  乔治奥威尔难道赞同女人的堕落?赞同残暴的反抗?赞同过激的行为吗?不,必然不。而这也正是在主角妥协和崩溃时,当他自誉为自己是“最后一个人类精神守卫者”时,奥布兰放了这段录音,又给他看了自己的形体的时候。
  
  他们从外表和内心都同时让主角自惭幸亏,愧疚的主角没有什么脸再自喻“人类精神的捍卫者”,从此彻底的被打倒了,乔治奥威尔没有给我们什么出路,但是他至少知道什么不是出路,他并不赞同茱莉亚的那种出于自己享乐的自暴自弃,甚至就连茱莉亚和温


个人一向不大喜欢愤青,总觉得愤怒是弱者的姿态,拥有伟大人格的人都是沉默坚毅永远淡定的,直到读了《1984》,直到知道了乔治奥威尔,这个伟大的预言者,“英国社会的冷峻良心”。
刚读到序言的时候,我对他略有些不屑,没落资产阶级子弟,用文字反抗专政强权,用种种荒诞的举动去“体验无产者的生活”,文艺愤青的标准范儿,当然,他专注的是政治而非“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这让我不用直接让这本书成为垫桌脚的坚强栋梁。
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带给我的巨大震撼却完全颠覆了我对奥威尔“愤青”的腹诽,但从文学角度上来说,这本书就无可挑剔,情节极具故事性,然而有丝毫不能影响它强烈的政治主题和思想价值,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娱乐范畴的文学作品,但其内容的曲折,情节的巨大吸引力也绝对无可厚非,这是一本真正让我“身临其境”的小说,真正让我感受到主人公的意志的小说
当然,更值得探讨的,也是更让我对奥威尔拜服的五体投地的地方,是他对极权社会的理解,我无法想象,一个英国资产阶级的作家,怎么能对极权政治有这样深入骨髓的了解(简直就是独裁者肚子里的蛔虫),他通过奥勃良,这个独裁者的代表,纤毫入微地阐释了极权主义的本质,即对权力的尊崇,极权主义追求的不是幸福,快乐,而仅仅是权利,他们通过对人行使权力来获得价值,通过控制被统治者的思想甚至自己的思想来统治一切,而实现着一切的手段,就是扼杀个人的存在,扼杀人性的存在。
恐惧,这是这本书的读者共同的感受,1984的世界是黑暗的,但仅仅是黑暗还不够,它最本质的黑暗是在那个世界所有属于自我的思想都是罪恶,而且你所有的思想,行为都是赤裸的,思想代表着死亡。
温斯顿,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在那个世界中是个异类,因为他拥有自我和人性,他凭着本能认为党的统治是残酷的,他拥有思考的能力,思考带给了他对自由的向往,最后他失败了,他得到的是死亡,然而他的悲剧并不在于此,死亡是他早就预料到的必然结果,让他真正成为悲剧的是在他死前,党彻底改造了他,他所有的思想和人性都被党洗刷得一干二净,他临死前的最后一个意识,是“He loved Big Brother”
一个人的独立存在,就来源于思想的独立,思想让人意识到自我,让人产生追求,让人选择自己的价值,对于极权者来说,拥有自我是他们统治的头号大敌,就像裘莉亚对党的诠释:如果人人拥有自己的幸福,凭什么去拥护他们的统治?对于中国人,《1984》无疑拥有特别的意义,奥威尔寓言的世界在我们的国家成为了事实,甚至直到今天,某些情况都在这个“和谐”的社会中若隐若现。文革,就是一场对思想的扼杀,扼杀人的自我意识,培养盲目而剧烈的仇恨,用个人崇拜煽动没有目的的“热情”,一个并不邪恶的人,却会在整个社会这样疯狂的火焰中爆发出一切丑恶。
温斯顿是个活生生的人,至少曾经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存在,他有爱情,有对未来的向往,有自己的信念,他享受欲望,追求个人的幸福,我认为这就是人性,向往幸福,追求幸福,拥有动物的一切欲望,这才是真的人,而非那些在政治的包装下无欲无求的圣人,只要是个有灵魂的生物,都会向往个体的幸福,都愿意追求个体的幸福,所谓无私是属于自私者的谎言,对自我利益的追求是生物最伟大的力量。欲望的死亡就是人性的死亡。摧残个人的欲望就是摧残人性。
中国,是一个极权历史相当“悠久”的国家,我们崇尚的文化,就是为了某种目标而无偿的牺牲个人的幸福,为了维护君权,父权,理应变态的折磨自己,这就是高尚。可以说,中国的极权统治者是相当聪明的,他们建立的这种观念使顺从和牺牲成为最大的价值,虽然,他们没有智慧到彻底统治人的思想,但也成功扼杀了中国人对自由的向往,于是中国的极权统治生存了两千多年,甚至可以说今天都还在继续。“思想警察”无处不在。
我崇尚奥威尔,因为他歌颂和捍卫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德,而是人性,是人最根本的欲望,是人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力。不得不说,许多中国式的美德都带有虚伪的色彩,以违逆人性为高尚的标准,否定欲望,否定个人的重要性,于是统治者便可坐享“良民”的拥戴。
向伟大的愤青致敬


本书是反乌托邦的书,抨击极权社会,怎奈社会主义不是乌托邦?这是一部政治讽喻小说,书中主人公被极大的限制了自由,所以本书一向标榜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首先要说的是,双语本真的很好。看完中文翻译,又能看原汁原味的英语,是读书的一大享受。上译的书是质量的保障。但凡是生活在一个不自由的国度的人,读此书必然有于我心有戚戚焉之感。不提别的国家,只要是一个天朝人,读1984多多少少会感同身受,尤其是经历过文革的过来人。即使是我这种新生代,也不免有生活在1984的牢笼中的窒息感。奥威尔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家不仅是开创一个文学范式,更是要有绝佳的预见性和对社会深入骨的体悟。奥威尔都做到了。说实话,没有人希望他的预言成真,但是很不幸,他说对了。


如果这个书目只能有一本书,我会从这两本当中选择一本,尤其是《1984》。因为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扎米亚京的《我们》也值得一读,这两本书和《1984》并称为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这些外国文学名著,我一般优先考虑上海译文出版社的


看过好几个版本的1984 还是最喜欢董译本 买双语版的作为收藏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这话真的不假 还有他的我为什么写作也是经典中的经典


我们不反对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是我们人类社会的更高级阶段。我们反对的是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变种社会主义,如苏联,如朝鲜,如xx。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觉醒吧,处在半觉醒的人们。


无需多言,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每个人都该去看看,试着去思考些东西。


乔治·奥威尔告诉我们,战争即和平,奴役即自由,无知即力量。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真相,即使知道什么是真相,如果你不肯去相信,它便与假象无异。
坚持吧,为了心中最根本的东西坚持,即使一无所有,即使被打掉牙齿,即使只有自己还在奋斗,起码你的思想是存活的。就像小说里说的,思想罪不会导致死亡,思想罪就是死亡。——去思想,并不会带来死亡,反之,如果你因为害怕触犯思想罪而不再为真理而思想,那才是真正的死亡。


最喜欢书页上的那句话:多一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1)关于书的质量包装:买董乐山翻译的版本是肯定的了,但开始犹豫是买中文版还是中英版,最后终于决定买了中英的,事实上也没让我后悔,书的字体并不像大多数网友说的那么小,顶多算是不大而且后面的英文版的字有点满而已,总体来说质量还是不错的,对得起这个价格。硬面包装,有胶套封住。但依然有当当的书的典型缺陷,封面有几个凹点什么的,这大概是包装的事,不是很影响,如果不太介意的话。
2)书的内容:我只能引用书腰上的一句话: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还没读,只看过简介,就被吸引了。引用封面上的一句话“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民主自由的保障”


多一个人读奥威尔就多一份自由的保证


多一个人度奥威尔,就多一个渴望自由的灵魂。和美妙新世界可以一起买。


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名著 乔治奥威尔也是当之无愧的大家


奥威尔的精彩大作,双语善本,更兼董乐山的经典翻译,就是字稍微小了些。


奥威尔的经典之作,双语版本超赞!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的书,就多一分公义


奥威尔的经典之作,非常好!


老大哥在看着你。。。真是好书,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


书其实不是很厚很大的那种,但是因为喜欢作者,所以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我都买了,而且买的都是双语本。大师的翻译应该是很不错的!


寓意深刻的政治预言,很值得一看,也很值得深思。这本书有一点很高明,就是同时讽刺多种社会形态,但不同的社会形态都有一种共同的倾向——极权主义。作者反对的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而是人类自我的一种乌托邦式的麻醉,是限制自我的资社之分的条框。翻译是作品的再创造,从一种语言系统进入另一种语言系统难免失去先前的部分信息,建议大家去看看英文原版


看这本书我想起那部电影《撕裂的末日》,高度的思想监控,甚至情感监控,社会发展到高度的集权,自由就成笼中鸟了。此书让人以为是反社会。。主义的。。但是到底反的是什么还需读者自己体会。ps看英文的好累。。


1984是一本很好的小说。这本书的印刷质量挺好的,中英双语,很适合英语的学习


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我觉得不需要多说了


最令人痛苦的并不是i肉体的消灭,而是精神的消灭,1984中的主人公最终被极权成功消灭了精神。极权的统治手段:消灭语言,只留下革命语言和意识形态语言;无所不在的监视和宣传;教育灌输意识形态和观念;引蛇出洞消灭不纯洁者;精神上消灭人。一些东西曾经在中国出现,只是没有到那么夸张的程度,读起来令人毛骨悚然。


我们都是生活在“动物庄园”里的居民,估计离“1984”也不远了。其实,不知道什么是民主的人比较幸福。


反极权主义的书,讽刺的笔调流泻出来。
不用质疑翻译是否到位,大家董乐山老师的作品。
中文在前半部分,英文在后半部分,很喜欢这样的排版。


双语版值得拥有,小说非常好双语版值得拥有,小说非常好双语版值得拥有,小说非常好双语版值得拥有,小说非常好双语版值得拥有,小说非常好双语版值得拥有,小说非常好双语版值得拥有,小说非常好双语版值得拥有,小说非常好双语版值得拥有,小说非常好双语版值得拥有,小说非常好双语版值得拥有,小说非常好双语版值得拥有,小说非常好双语版值得拥有,小说非常好


打到老大哥!


包装完好,看起来内容很让人有想法,顺便强迫自己学习英语啦~哈


中英文对照本,对英语又读名著的人来说,确实一举两得。不错。


专制主义的表现我们也许可以很容易地作出判断,然而,极权主义的统治我们却可能习以为常,甚至认为这是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读了《1984》,我们应该能够深刻区分极权与民主之间的异同。


一开始还以为封面和里面的内容反了,还申请了换货,后来发现是自己搞错了,封面可以拿下来重新装。。。真不好意思


自由其实就是1+1=2的问题 但是在中国 目前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走向极权主义社会是迟早的事


是一本有先见的政治小说,让我想起了文化大革命的事儿


经典传世之作,自己去读吧~


自由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在现代文明的进步中,我们正在逐渐迷失什么?我们被现代文明的巨大物质化充满头脑,感觉这是一个极大获得的年代,可是关于人性中最原始最自然最本真的东西,我们却渐渐迷失。深刻的主题,让我不得不去翻看他。


翻译的太过直白,所以看起来没什么难度,所要表达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对政治的理解还是挺有深度的


书非常的不错,因为所学专业就是政治,所以就更加喜欢这本书。总的说来,里面关于言行自由的限制、对历史的抹杀和改写感觉非常熟悉,非常像某某国、、、
不过,我们应该庆幸在1948年,就已经有人意识到这样的政治、政党、政客、公权力渗透到各个方面以至于不给私域留一丝余地的后果是什么样子,也应该感到庆幸了。


上译的翻译版本总是很好,董乐山老师的翻译没得话说,装帧也很精良,可谓业界良心。内容就不用说了,里程碑神作,拍案叫绝


良心。送给基友w


不错的一部作品,不过更喜欢动物农场


书正在读,就已读的内容来看,很是值得一本细细品味的书,不得不佩服作者明锐的政治洞擦力。书的装帧也很精细,确实比较适合珍藏,纸质也很细腻。


书的内容很不错 装帧也挺好的 但是有一个小小的瑕疵 就是书的封面稍微有点折角 对于我这种有洁癖的人就会觉得有影响。。。


帮助人摆脱枷锁的小说


朋友曾经问,看过1984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很多人说恐惧,可是我却只感受到刻骨的,无法用泪水倾泄的悲伤。
  
  在黄昏的小屋里,他和她从缱绻后的睡梦中醒来,窗外夕阳的光芒投射在她的身上,外面有一个洗衣妇人的歌声和尘世中种种车来人往。那样的时刻,那样的爱情,它真实地存在,不容抗拒。他们都知道这样的时光不会长久,但是从此复活的人的情感,他想,谁也不可能改变。


装帧和排版都很漂亮,前半本是中文后半本是英文,拿在手里分量很足。买董乐山版的没错


书很不错,印刷清晰,摸着也很舒服,双语的,希望能提高阅读水平


看完pp后就十分着迷与这本书,双语版很实用,封面颜色有些不对图,不过全黑也不错


双语的,要慢慢读了


董乐山的译文,双语版


双语的。纸质好啊


内容就先不说了,说外观。装帧精美,印刷明晰,中英文双语,还有啥挑剔的呢?


中英双语版,挺好的


中英文双语的,非常适合学习翻译。董老师的翻译很地道。看之前评论说这本书字体比较小,但是我觉得很习惯。


封皮和装帧都很精美,拿在手里很有质感;纸张有点薄,印刷还可以;双语版,董乐山的译文,很赞。


书中的时代很可能不会重演,但其中道理时至今日也值得我们借鉴,自由也是每个时代都追求的。


極權主義,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污點。奧威爾從未在極權主義的社會裏生活過,但是他憑藉他的想象和超凡的思想,為全人類上了一堂如何防止極權主義的課程,值得所有人好好閲讀


作者写的很深刻,道出了自由的心声。


看书的时候我不住地在提醒自己:它是在1948的时候写的,他写的时候是1948!
对于经历过某个特别年代的人们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真的来之不易!


自由的曙光


如果你崇尚自由,请看这本书


如果你不关心政治,那么请不要看这本书


值得推荐,寓意深刻


太喜欢了,很经典,推荐


买回来是为了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不知能不能起到作用。相信经典的力量吧


书已收到,确实不错,送货大爷也很给力!


看完后,想买作者的其他作品一读。


太精彩的作品。拜读。


经典作品,大人孩子都可以阅读。喜欢!


字体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小~包装看得让人舒心


这次竟然是盒装的!惊喜啊!而且无破损!书当然没的说,不过包装才是最令我满意的!


不错,物美价廉!赞一个!祝店家生意兴隆!


看问题的角度会上升一个档次。值得一看。


不敢想象我们是否也处在那样一个时代


精装书,内容丰富,给人以启迪。不寒而栗。


可以启发人的思考


让人受益匪浅的一本书~


1984绝对是一部划时代的书
而且看看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就能分清这个人是不是和你一类,是很好的测试工具。


刚收到,还没开始看,翻了一下觉得还可以啦。很多人说字体太小了,我看还可以的,因为字体太大了书就会变厚,又是硬壳的书面,就会很难拿。这样刚好


装帧,排版都是我喜欢的。
内容就更不用说了
很多人说纸张太薄,我觉得这样正好
毕竟书页比较多,纸张太厚实了书就不好做了


内容就不多说了 经典

书呢 纸张不象有些人说的不好 我觉得不错

重要的是翻译的相当流畅


这本书无论是大小重量厚度都非常和我心意,硬壳书真是书中的极品


起因是PP,书的质量不错,就是比感觉中的要小啊。。。因此字什么的就不可避免的有点小了,不过丝毫不减我对这本书的喜爱呀~~~~


正在阅读,期待中


书的外封皮都不舍得撕掉了,封皮很有感觉,很精致,不过个人感觉书中之书的字体小了点。珍藏版。


内容不错 说多了就是托了 都是自学用


看了一遍又一遍,超喜欢1948完成的1984!


董乐山的经典译本,封面装帧很好,可惜排版较密,纸质一般,大约是为了减少书的厚度吧。


看完电子版,觉得太浪费,买了纸质版来收藏。


帮朋友买的,书的质量非常好!但内容还没有具体看


看了还不错 就跟纸质很薄字体小 不过精装很漂亮


早卖了,一直没看过呢,感觉应该不错吧


快递多收我几块。


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巨作,在现在读来有些吃力。


很好,体现了作者关于共产主义的思考,很有意思


为了英文版,买了译文董乐山翻译的这个版本。质量很好。


书没收到,好评给书


快递哥好不容易,这么大热天还辛勤工作,支持当当!!以后就在当当买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