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接骨师之女

【美】谭恩美,Amy Tan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2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美】谭恩美,Amy Tan  

页数:

338  

字数:

217000  

译者:

张坤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自1989年发表成名作《喜福会》以来,早已超越了一位少数民族或者流行小说家的身份,成为整个美国乃至西方最为著名的一流大作家之一。《接骨师之女》是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可以说是她自传性最强、表现华裔移民母女关系最为深入和感人的巨作。  母亲茹灵患上了老年痴 呆症,为了防止遗忘她将自己的身世和家族秘密记录在案;女儿露丝是为代人“捉刀”的作家,在与男友同居十年后正陷入感情和事业的低谷。母亲的讲述使我们见证了北京郊区一个制墨世家的兴衰,北京人骨的发掘,一位接骨大夫的女儿,即茹灵生身母亲的惨烈遭遇,以及茹灵姐妹如何于国仇家难之中幸存下来,又如何先后抛下过去的种种伤痛,最终来到美国的坎坷经历。女儿在读了母亲的记录之后,才理解了母亲的过去,得以明白母亲性格中种种的别扭与为难,于是谅解了母亲早年对自己的伤害,反省了自己年少青涩时犯下的种种错误,也因... (展开全部)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自1989年发表成名作《喜福会》以来,早已超越了一位少数民族或者流行小说家的身份,成为整个美国乃至西方最为著名的一流大作家之一。《接骨师之女》是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可以说是她自传性最强、表现华裔移民母女关系最为深入和感人的巨作。  母亲茹灵患上了老年痴 呆症,为了防止遗忘她将自己的身世和家族秘密记录在案;女儿露丝是为代人“捉刀”的作家,在与男友同居十年后正陷入感情和事业的低谷。母亲的讲述使我们见证了北京郊区一个制墨世家的兴衰,北京人骨的发掘,一位接骨大夫的女儿,即茹灵生身母亲的惨烈遭遇,以及茹灵姐妹如何于国仇家难之中幸存下来,又如何先后抛下过去的种种伤痛,最终来到美国的坎坷经历。女儿在读了母亲的记录之后,才理解了母亲的过去,得以明白母亲性格中种种的别扭与为难,于是谅解了母亲早年对自己的伤害,反省了自己年少青涩时犯下的种种错误,也因此更加深层地挖掘到自己性格之中的问题,与母亲,与男友的关系也最终都得到和解。而有了先人的指引,露丝也得到了动力,放下代人“捉刀”的工作,开始执笔为自己,为亲人创作,讲述她们的故事。

章节摘录

  八年以来,每年八月十二日起,露丝·杨就开始失声,说不出话来。  这种隋况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露丝刚搬到旧金山亚特的公寓里。接连几天,露丝只能像个沸腾的茶壶一样发出嘶嘶的声音。她觉得那一定是什么病毒引起的,或者是对房里的某种霉菌过敏。  她第二次失声的时候,正是他们同居一周年的纪念日,亚特开玩笑说,她这喉咙的毛病一定是心理作用作祟。露丝也疑心是这么回事。小的时候,她有一次摔伤了胳膊,也有段时间失声说不出话。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同居两周年庆的时候,她和亚特到大提顿国家公园观星。据公园的一本宣传册上说,“每年八月十二日左右是八月流星雨的高潮时期,每个小时都会有成百上千的流星划过天空。实际上它们是穿透大气层的陨石,一边下坠,一边燃烧发光。”露丝和亚特躺在天鹅绒般幽黑的夜色里,欣赏这流星的奇景。她并非真的相信自己的喉炎是因为厄运来袭,也不觉得自己不能说话跟流星雨之间有什么关联。但是打从童年起,妈妈就常跟她说,流星是“鬼形所化”,看到流星会倒大霉。要是你看到流星,那就是说有个鬼想跟你说话。在她妈妈看来,一切都跟鬼魂扯得上关系:打碎了碗,狗叫个不停,电话接起来没有声音,或者听筒里传来沉重的呼吸声,都是鬼魂作祟。  第三年的八月,露丝决定不再被动地等待失声发作,而是事先跟朋友和客户解释说,她计划进行为期一周的沉默冥修。“我每年进行一次这种静修仪式,”她说,“为了对语言和词句的感觉更加敏锐。”她的客户中有一个崇尚新时代哲学的心理医生认为,这种主动的沉默冥修“简直绝妙”,并且决定自己也身体力行,然后把他们亲身体验的发现写到他们合作的新书里,作为一种沉默疗法,或者用以辅导家庭互动交流出现问题的人。  打那以后,露丝的毛病竟然变成了每年一度的法定安排。早在自然失声之前两天,她就不再言语,并且客气地拒绝了亚特主动提出要跟她用手语交谈的请求。她决定暂时不讲话,这并非疾病,也不是什么解不开的谜题。实际上,她很喜欢这种无须言语的状态。整整一周,她不用安抚客户,也不用提醒亚特该做什么,跟他女儿叨念小心这个,小心那个,也无须因为没打电话给妈妈而感到愧疚。  今年已经是第九年了。露丝,亚特和两个女儿开车长途跋涉两百英里,到塔霍湖来共度他们所谓的“沉默周”。露丝不禁想像着他们四人手牵着手走在特拉基河边,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静静地观赏每天夜晚的流星雨。但是蚊虫肆虐,多丽还呜咽地说她看见了一只蝙蝠,菲雅听了逗她说,“森林里到处都是举着斧头的杀人狂,你还惦记着怕蝙蝠传染你狂犬病?”他们逃回木屋后,孩子们都说无聊。她们抱怨道:“没有有线电视?”因此亚特开车带他们到塔霍城里去租了好几部恐怖片录像带。亚特和女儿们看着看着都睡着了,露丝却忍不住一直看完,结果梦到疯保姆还有奇形怪状的外星生物。  星期天,他们回到旧金山家里,一身臭汗,怨声载道,却发现家里没有热水。水箱漏了,加热管因为缺水,温度过高,烧坏了。他们只得用水壶烧水,凑合着洗澡。临时找工人来急修费用太高,亚特不想这么做。露丝很高兴,因为她说不出话,无法表示异议。跟亚特争执就意味着她得主动提出负担急修的费用,他们在一起这么多年以来,露丝主动付费的次数太多了,几乎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但是这次因为露丝没有主动提出来,她觉得自己挺小气的,接下来又因为亚特没有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表示而感到挺恼火。临睡前,亚特轻轻挨到她身后,用鼻子爱抚她的脖颈,可她却不由自主浑身开始紧张起来,亚特说:“随你便吧,”随后就转过身去,这令她觉得遭到了拒绝。她想要解释一下是什么不对劲——随即意识到自己也不知道哪里不对劲。她只不过是情绪不佳,仅此而已。很快,亚特鼾声响起,她却仍然心怀挫折,眼睁睁躺在黑暗里,毫无睡意。  快到午夜了,还有几个钟头露丝就能开口讲话了,她走进她的小书房,这里从前是食品储藏间,如今做了她的小工作室。她站到一张凳子上,推开一扇小窗户。眼前是一片绝佳的美景:金门大桥红色的桥头堡映入眼帘,桥这边是海湾,那边就是广阔的太平洋。空气湿润,冰冷得扑面而来,仿佛可以荡涤尘埃。她仰望天空,但天色太亮,雾气太重,根本看不见什么“鬼影”憧憧。雾角声开始响起。随后,露丝看到了滚滚而来的巨浪,浪花仿佛轻柔的羽绒被一般覆盖在海面上,缓缓向大桥推进。她母亲常常说,雾其实是两条巨龙相斗掀起的水汽,一条是火龙,一条是水龙。“水火相遇而生蒸汽,”茹灵会这么说,她讲英文带着一股怪异的英国腔调,那是她待在香港的时候学来的。“你知道,就像烧开水一样,碰到蒸汽会把你的手指头烫掉的。”  浓雾渐渐弥漫到大桥上的防波堤,吞没了桥上的车灯。这个时间,百分之九十的司机都喝醉了酒—一露丝仿佛在哪里读到过,又或者是她曾经帮客户写到过这句话?她从凳子上下来,依然让窗户开着。  雾角仍在低鸣,听起来很像肖斯塔科维奇某部歌剧里的低音号,悲怆之余略显滑稽。但是,悲剧何曾会滑稽可笑呢?又或者,笑的只是观众,因为他们早就知道剧中人将身陷诡计?  ……


编辑推荐

  20世纪早年移民美国,如今高龄的茹灵生活中举止乖张异常。为了纠正这类举止,女儿露丝常抬出一个人的名字“宝姨”,逼茹灵就范。“宝姨”原先是茹灵在回忆往事时,多次提及的一个女性。她似乎是个生前不守规矩,死后又被打入阴间,无家可归的幽魂,茹灵却对宝姨负有愧疚而敬畏有加。在美国的茹灵多次让露丝用扶乩的方式,请“宝姨”显灵,连股票投资都按沙盘中“宝姨”的指点去做……露丝请人将茹灵写的回忆文稿翻译成英文后,读完才明白,原来“宝姨”的真实身份是茹灵的亲生母亲、自己的外婆。她天生丽质,是个接骨师的女儿,由于遭奸人暗算,在出嫁那天,父亡夫丧,在这个大喜日里成为孤儿寡妇,并由此被认为是不吉之人。在无奈和痛苦中她自杀未成,却毁了容……东方神秘主义伴随着故事情节,设下一个个情节悬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接骨师之女 PDF格式下载



很喜欢,原先是借来看的书,看后觉得很有必要收藏!作者谭恩美为了纪念两个伟大的母亲而写的。


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喜欢她的作品!


不错,也许是我个人比较喜欢谭恩美的风格,也许有人会认为她的语言运用稍嫌滞涩,但是我就是喜欢她的风格。


故事很好看,不做作,很喜欢谭恩美。


很精彩的一本书,第二部,如琼瑶小说般的故事,神奇啊。。。
第三部,还好,主人公,终于明白了妈妈与自己之间的内心种种情感。
很好看真的。最后,我大哭一场,因为,我以由悼念自己的妈妈与外婆。


血管里流淌着中国的血液,即使自己的后代出生在不同的环境,骨子里面仍然是中国人的思维。
小说通过母女三人的经历,刻画出沉淀在血液当中的深沉的母女之间的情感。


一共买了六本书,喜福会和这个,封面设计是最漂亮的。值得购买。


真的很感动,总觉得用自己的语言无法表达出内心的情感!遗憾,每一个爱的人终身的痛苦!


比较不爱读书的人,会被里面的情节吸引,越看越吸引人~


喜欢封面,故事不错


感动哦,研究中,第二遍!


很好的书。正品,发货也很快,有的看了,这些书我都喜欢。当当一如既往的好


人生当中最重要的是亲情


描写细腻,推荐读


只有细细品味 才能感觉


这本书非常好,很好看,质量很好,货到得挺快嘚挺满意,支持哟!!


特好的一本书,很值得看


易懂,易思,忆念1


还没看呢。。老师推荐的应该还不错吧


是一部让人落泪的同时笑出声的好作品。
这本书的结构很有特点,文笔简洁 流畅 幽默。书的质量也不错。值得购买!


始终对于在国外长大,或者是从少年时期就在国外生活的作家,笔下的中国和关于中国的故事,不太有很深的感触。可能是作品或者作者本身,内心的隔阂,也在文字中体现了出来。
就这本书而言,故事性还是比较强,值得一看的。


给12岁女孩买的,但是孩子说看不懂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