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地下

[日] 村上春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页数:

428  

译者:

林少华  

Tag标签:

无  

前言

村上春树一天下午,我偶然拿起餐桌上那本杂志,啪啦啪啦翻看。浏览了几则报道,而后目光逐一扫过投稿专栏刊登的读者来信。至于何以如此,原因已记不清楚了。估计是一时兴之所至,也可能特有时间。因为,无论拿起女性杂志还是阅读投稿专栏,对我都是相当少有的事。信是一位女性写的,她丈夫因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失去了工作。她丈夫在去公司上班途中不幸遭遇沙林毒气事件,昏倒后被送去医院。几天后倒是出院了,却不幸留下后遗症,无法正常工作。最初阶段还好,但时间一长,上司和同事就开始说三道四。丈夫忍受不了那种冷冰冰的环境,遂辞职回家——实际上是几乎被赶出来的。杂志现在不在手头,准确表述记不起来了,但内容大体不会有错。记忆中,写得并不那么“痛切”,也不特别恼怒。总的说来算是心平气和的,或许莫如说约略近乎“牢骚”。也好像为之困惑:“事情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似乎仍未能理解命运何以急转直下。读完信,我吃了一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不用说,那对夫妇心中的创伤是很严重的,我打心眼里觉得不忍。同时我也明白,对她本人来说,可就不仅仅是“不忍”就能了结的了。虽然如此,自己现在却又不能在此做什么。我——大多数人想必也如此——叹口气合上杂志,返回自己本身一如往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可是,那以后我每每想起那封信,“为什么?”这一疑问从脑海里挥之不去。那是个很大的“questionmark”(问号)。非常不幸的是,遭遇沙林事件的纯粹的“受害者”不仅仅忍受事件本身造成的伤痛,还必须遭受那种冷酷的“次生灾害”(换句话说,即我们周围无处不在的平常社会所产生的暴力),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周围任何人都不能制止?不久我转而这样认为:对于那位可怜的年轻职员所遭受的双重剧烈暴力,即使身边的人能明确区别那是来自异常世界还是来自正常世界,而对于当事人想必也不具有任何说服力。对他来说,不可能将两种暴力分成这边与那边。作为我,越想越觉得二者性质相同——肉眼看得见的外形固然不同,但都是地下同一条根长出来的。我想了解写那封信的女性(们),想了解她的丈夫(们),作为个人。并且想深入了解产生如此双重剧烈伤痛的我们这个社会的构成方式,了解事实真相。具体下定采访地铁沙林事件受害者的决心,是那以后不久的事。当然,杂志上的那封读者来信不是写这本书的惟一理由。那好比现实性点火栓。当时我心中已经存在关于写这本书的若干大的个人动机。不过,这点我想在最后部分慢慢讲述。姑且先请大家看这本书好了。这些采访,从一九九六年一月初至同年十二月底,做了整整一年时间。直接面见同意做证的人士,倾听大约一个到一个半小时,把音录进磁带。当然这终究是平均数,也有时采访长达四个小时。录音带径直转到专家手里进行所谓“录音带处理”。即把明显与采访目的不相关的部分除掉,其余原封不动地变成文字处理机中的字。无须说,有的相当冗长。而且,一如我们的日常交谈,大部分话题这里那里跳来跳去,抑或离题万里,后来突然出现。这就需要就内容加以筛选,置换前后顺序,删除重复部分,调整文节,使之大体容易阅读,且长度基本适中。仅靠阅读录音处理稿有时候很难把握细微语感,因此屡屡重放录音带确认。有三次由于某种原因而直接依录音带照写下来。不过,在如此成稿过程中,当时的个人“印象”和“记忆”往往起很大作用。无论谈话细节拾取得多么认真,也无论录音带反复听多少遍,而若把握不住当时气氛的整体流程,有时也会丢失类似谈话核心的部分。这样一来,证词本身势必失去力量。所以,听对方讲述的时间里我尽可能集中全副精力,把每句话都打人脑海。录音被拒只有一次。电话中本来已跟对方讲明要录音,但实际去那里从手提包里掏出录音机时,对方说没有讲过要录音的事。结果只好一边倾听一边时不时记录数字和地名什么的,差不多听了两个小时。回到家马上伏案写稿,依据简单的记录和记忆再现当时的谈话,我自己也不由得感叹:人的记忆这东西关键时候还是蛮靠得住的嘛!对于平日从事采访工作的人来说,这倒有可能是家常便饭。不料,由于成稿后对方拒绝发表,致使这种努力也前功尽弃。这里容我倾听谈话(以下称采访)的人士,是为此书做调查的押川节生和高桥秀实两位找到的。作为具体手段,采取以下两种:(1)依据报纸或各种大众传媒报道,从迄今作为“地铁沙林事件受害者”发表的人名中挑选;(2)向周围人打听是否知道谁是地铁沙林事件的受害者。或者通过其他种类(因故难以公开具体方法)如“小道消息”等方法查找。老实说,做起来困难比预想的大。最初阶段简单以为东京一带有那么大数量的事件受害者,搜集事件证言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但事情没那么轻而易举。这是因为,只有法院或检察院等司法机关才有“地铁沙林事件受害者”的正式名册。理所当然,出于对当事人隐私的尊重,局外人不能查阅名册。各医院住院者的名册也是同样。我们勉强弄明白的只是住院之人的姓名,这是事件发生当天报纸等媒体报道的。然而这仅仅是姓名,至于住址、电话号码则无从知晓。姑且把知道姓名的七百人做成名册,由此开展工作,但得以明确“身份”的仅为其中百分之二十左右。对于如“中村一郎”这样常见的姓名,仅凭姓名锁定对象是非常困难的。不过,经过如此程序,总算同一百四十多人取得了联系。,可是很多人以种种理由拒绝接受采访,不是说“不愿意再回忆那个事件”就是说“不想和奥姆发生关系”或者“媒体不可信赖”等等。尤其对媒体采访的反感和不信任感强烈得超乎意料,刚说出出版社名字对方就挂断电话那样的情形举不胜举。接受采访请求的,一百四十多人之中归终仅四成多一点点。对于奥姆的恐惧,大部分人伴随时间的推移和主要成员几乎全部被捕而逐渐淡薄。但仍有不少人拒绝接受采访:“自己症状算是轻的,不值一提”(也可能是出于拒绝接受采访目的托词,无从确认)。此外也有几个这样的例子:本人愿意介绍事件,但身边家人十分不情愿“进一步卷入其中”,以致无法取得证词。以职业种类来说,各种公务员和从事金融方面工作的人的证词极难得到。女性受害者的访谈所以少,主要原因是很难根据姓名实际弄清身份。而且——终究是我个人的推测——未婚女性之中大概也有人对这类采访有抵触情绪。也有几人虽然口说“家人反对”而接受了采访。因此,尽管正式发表的受害者达三千八百人之多,但找出六十人左右“肯做证的事件受害者”却是极花时间极费精力的劳作。作为方法,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公开征求愿意为本书提供证言的受害者:“我正在写这样一本书,请为此接受采访。”这样,我想结果上可能得到更多的证言。实际上当采访在某个地方卡住的时候也受到了这样的诱惑,但同调查人员和编辑几次商议的结果,最终决定不采用那种方法。理由是:(1)首先,我们并无有效手段确认对方主动提供的证言的真伪。与此相比,我们主动时候的风险要小得多。(2)有自己主动想谈的人出现当然求之不得,问题是由于那种积极接受采访者的比例的增加,有可能导致书整体印象的改变。相比之下,作为笔者(村上)宁愿重视随意抽取式的平衡。(3)在调查性质上,如果可能,打算尽量不引起世人的注意,进行秘密调查。否则,对媒体采访怀有的不信任感会更加强烈。而且,笔者想最大限度地避免在其中出现。避免“公开征求证言人”,事后想来,带来了另一个好的结果——由于排除较为简单的手段而使得笔者同调查人及编辑之间更有向心力了,产生一种类似“达成感”的感觉。“这是大家一个一个凑起来的”——这种实实在在的质感得以从中产生。紧密配合成为制作这本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珍惜每一位证言人的心情也更强了。访谈稿出来后,首先送到被采访者那里请其确认。每次都附有这样一封信:“作为我们诚然希望尽量以真名实姓发表证言,可以么?如是不愿意,我们可以匿名,由您选择。”——约有四成希望匿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猜测,书中没有一一注明何为真名何为匿名。因为若注明匿名,反而有可能刺激某种好奇心。而且,请对方确认成稿后的访谈是否属实时,若有“这个不想写出来”那样的部分,我们就请其先告知是希望删除还是如何更改。差不多所有人——尽管程度多少有别——都希望更改或删除。笔者按照采访对象的指示,对指定地方加以更改或删除。删除或更改的部分往往含有能让人真切感到采访对象的人品或生活场景的内容,作为作家的我个人是相当遗憾的。但除了删除或更改后致使前后不连贯的情况,我都完全照做。难以照做的时候由我提出替代方案,求得对方同意。如果改正或删除较多,出于准确性的需求,就把新稿送过去请其再次确认。若仍有希望改动的地方,只要时间允许,便按同样顺序重复一遍。有的访谈如此反复五次。作为我们,一来不想给欣然接受采访的人添麻烦,二来想极力避免使得对方不快。即使为了消除对于大众传媒的普遍的不信任感,也不想让对方感到后悔或觉得一番好心被利用了。为此尽最大可能对访谈稿加以认真删改。采访对象总数达六十二人。但前面也说了,成稿后有两例拒绝公开证言,而且都是内容深入的关键证言。老实说,舍弃已完成的稿件感觉上有切肤之痛.但既然采访对象说“No”,那么只能放弃。我们自始至终都坚持尊重证言人本人的自发性,这一姿态贯彻采访整个过程。当然,有时也做一定程度的解释或说服,但若仍然说“No”,我们随即撤下。反过来说,收在这本书里的证言,完全属于本人自发的、积极的。没有文字性润色,没有诱导,没有勉强。我的写作能力(我是说如果我多少有那东西的话)只集中于一点:如何原封不动地采用对方的话语而又能使其容易阅读。对于部分愿意用真名实姓发表证言的人,我们曾再次确认:“以真名出现,有可能出现一定的社会反响,那也不要紧吗?”如果对方说“不要紧”,才将其真名用在这里。对此深表感谢。将证言收进这本书的时候,以真名讲述所具有的现实性冲击力往往强烈得多,愤怒也好、诉求也好、悲伤也好、其他什么也好……不过,这当然不意味轻视选择匿名方式的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情由,我也很理解这点。莫如说我要对尽管有那样的情由而仍能接受采访这点再次表示感谢。采访时笔者最先问的是每位采访对象的个人背景:在哪里出生、成长过程、爱好是什么、做什么工作、和怎样的家人共同生活等等。工作尤其问得详细。所以在采访对象的个人背景上如此花时间和占如此大的比重,是因为想让“受害者”每个人长相的细部更真切地浮现出来,而不想让其中活生生的人变成“面目模糊的众多受害者的一个(oneofthem)。身为职业作家这点或许是一个原因,而另一方面,我对“综合性概念性”信息这种东西提不起多大兴致,只对每一个人具体的——不能(难以)交换的——存在状态怀有兴趣。因此,面对采访对象,我在有限的两个小时内尽可能竭尽全力去深入具体理解“这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并力图以其本来面目写成文章传达给读者。尽管由于采访对象的情由有很多情况写不进去。所以用这样的姿态采访,是因为相对于“施害者=奥姆相关者”每一个人的情况通过媒体采访而被细致人微地呈现出来,作为一种富有益惑性的信息物语在世间广为传播,而作为另一方的“受害者=普通市民”的情况则完全显得支离破碎。那里存在的几乎全是仅仅被赋予的角色(行人A),极少提供能让人侧耳倾听那样的物语。而且,即使那种少量物语也清一色是以模式化的文脉讲述的。想必是因为普通媒体是想将受害者以“被伤害的无辜的一般市民”这一印象固定下来的缘故。进一步说来,受害者没有活生生的面孔更能使文脉顺利展开。并且,“(没有面孔的)健全的市民”对“有面孔的坏蛋”这一古典对比能使得绘画变得容易操作。如果可能,我想把这种固定模式消除掉。这是因为,那天早上地铁上的每一位乘客都是好端端有鼻有眼、有生活、有人生、有家人、有欢乐、有纠葛、有戏剧、有矛盾和烦恼——有将这些综合起来的物语的。不可能没有。那是你,也是我。所以,我首先要了解他/她的为人,无论其结果能否具体写成文章。听完这些个人信息之后,转入事件发生当天的情况。无须说,这是正题。我倾听每个人的叙说并且发问。“对于您那是怎样的一天呢?”“您在那里看见了什么、体验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呢?”(某种情况下)“您因那起事件遭受了怎样的(肉体上、精神上)痛苦呢?”“那种痛苦后来也持续吗?”事件造成的受害程度,委实千差万别。既有微乎其微的,又有不幸去世的,还有至今仍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的重患者。也有当时没什么大事而后来受困于(持续性受困于)PTSD症状的。从一般性报道角度来说,重点罗列重症患者的情况或许更有社会价值。但我这本书不是这样。只要不巧身在现场多少遭受沙林伤害,无论症状轻重我都主动采访,并在取得对方同意后将采访对象的话完完整整收进书中。诚然,轻度受害者重返正常生活的速度快,影响也小。但他们自有他们的感受、恐惧和教训。读一读就会得知,那也并非可以等闲视之的症状。三月二十日这一天对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份量不同的特殊的一天。此外我还有这样一种预感:不分症状轻重地将多数受害者的情况完整地收在这里,可以使得事件的整个过程重新以另一种形式显现出来。这点一读之下即可了然。接受采访的几个人此前接受过媒体采访,都抱怨说“自己真正想说的最后却被删掉,被弄得缺头少尾”。也就是说,“媒体只适当地选用了容易报道的部分”。因为人们的不满情绪很大,所以我们这次采访为取得其理解——理解我们的目的和方法截然不同——有时候花了相当长时间。遗憾的是,有的直到最后也未能取得理解。即使在这个意义上,我也想把这次采访中听得的情况尽可能多地作为信息收录进来,但由于篇幅限制和阅读量的限制,只能分别适当划一条线,平均份量在400字稿纸写20-30页左右。个别长的达50页。虽说不分症状轻重,但症状严重的无论如何原稿页数都要多些。因为讲述的内容多,如住院经过、康复过程,或感触之深、创伤之大等等。下面就请听一听他们的讲述吧。不,听之前请先想象一下。时间是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日,星期一。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晴朗的初春早晨。昨天是星期日,明天春分休息,即连休的“山谷”。也许你心想今天也休息多好。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缘由你无法请假休息。这样,你在平日那个时刻睁开眼睛,洗脸,吃早餐,穿上西服走去车站,像往常那样钻进拥挤的地铁上班。平平常常的一如平日的清晨,人生中无从区别的普普通通的一天。在五个化装男子将用研磨机磨尖的伞杆尖头捅进装有奇妙液体的塑料袋之前……

内容概要

  村上春树追踪地铁沙林事件的纪实文学作品,描写逼真。
  时间是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日,星期一。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晴朗的初春早晨。昨天是星期日,明天春分休息,即连休的“山谷”。也许你心想今天也休息多好。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缘由你无法请假休息。
这样,你在平日那个时刻睁开眼睛,洗脸,吃早餐,穿上西服走去车站,像往常那样钻进拥挤的地铁上班。平平常常的一如平日的清晨,人生中无从区别的普普通通的一天。
在五个化装男子将用研磨机磨尖的伞杆尖头捅进装有奇妙液体的塑料袋之前……

作者简介

村上春树(1949—
),日本著名作家。京都府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1979年以处女作《且听风吟》获群像新人文学奖。主要著作有《挪威的森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等。作品被译介至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深具影响。

书籍目录

《地下》与《1Q84》之间(译序)
写在前面
千代田线
和泉清佳
汤浅胜
宫田实
丰田利明
野崎晃子
高月智子
井筒光辉
风口绫
园秀树
中野干三(精神科医生)
丸之内线(开往荻洼)
有马光男
大桥贤二(1)
大桥贤二(2)
稻川宗一
西村住夫
坂田功一
明石达夫
明石志津子
中村裕二(律师)
丸之内线(开往池袋/区间车)
驹田晋太郎
中山郁子
齐藤彻(医师)
日比谷线(中目黑始发)
菅崎广重
石野贡三
迈克尔·肯尼迪
岛田三郎
饭冢阳子
武田雄介
中岛克之
柳泽信夫(医师)
日比谷线(北千住始发,开往中目黑)
平中敦
市场孝典
山崎宪一
牧田晃一郎
吉秋满
片山博视
松本利男
三上雅之
平山慎子
时田纯夫
内海哲三
寺岛登
桥中安治
奥山正则
玉田道明
长滨弘
宫崎诚治
石原孝
早见利光
尾形直之
光野充
片桐武夫
仲田靖
伊藤正
安齐邦卫
初岛诚人
金子晃久
大沼吉雄
石仓启一
杉本悦子
和田吉良·早苗
和田嘉子
“没有标记的噩梦”

章节摘录

版权页:千代田线A725K在地铁千代田线散布沙林的行动小组由林郁夫和新实智光组成。林实施,新实是司机。林年纪大,又是医师且同科学技术省的“武斗派”划清界限——这样的他何以被选为实施者,原由自是不得而知,但林自身推测“大概是为了封口”。即通过让他参与事件而切断其逃路。在这一阶段林已心知肚明。他皈依麻原彰晃程度很深,但麻原好像并未从内心相信他。叫林洒沙林时,林后来说“感觉心脏在胸中陡然一缩”,还说“心脏在胸中倒是理所当然的事”。林乘坐七时四十八分由北千住站驶发、开往代代木上原的千代田线地铁列车最前面的车厢,在新御茶水站捅破沙林袋,在那里下车。在新御茶水等待的新实让做完案的林上车,直接返回位于涩谷的秘密活动站——这是交给两人的使命。林不能拒绝,他在心中告诉自己“这是马哈姆德拉修行之一”。马哈姆德拉修行是争取被赋予正悟师等级的重要修行。“想拒绝不是可以拒绝的么?”对于麻原辩护律师的这个执拗的提问,林这样回答:“如果能够拒绝,这一系列奥姆事件岂不(一开始)不会发生了?”林生于一九四七年,是品川区一位开私人诊所医生的次子,由庆应大学附属的初中、高中升入该大学的医学部,作为心血管外科专门医生在庆应医院工作。后来转去位于茨城县东海村的国立疗养所医院任循环器官科主任医师,乃不折不扣的超级精英。相貌端庄,表情带有一种职业自信,想必是作为医师自然而然形成的。头发似乎在头顶那里开始略略变稀。如多数奥姆干部所表现的那样,姿态端正,脸直对前方。不过说话方式总好像有些单调和不自然。在法院旁听证言时,作为个人我蓦然觉得某种感情的流程在他身上受到阻碍。他在飞黄腾达过程中突然信了奥姆真理教,九。年辞职和家人一起出家。两个孩子也在教团中接受特殊教育。医院方面舍不得他的能力而予以挽留,但他决心已定。看上去他对医生这一职业几乎没有留恋之情。在教团内受到喜欢精英的麻原彰晃的重用,任“治疗省大臣”。林似乎在某个阶段开始对自己的工作怀有深刻的根本性疑问,从而水到渠成地为提供超科学答案的麻原彰晃所吸引。被指名在地铁实施散布沙林的林郁夫于二十日凌晨三时被领去上九一色村的第七修行所,和其他四人一起练习捅扎沙林袋——用打磨锋利的伞尖捅扎充水(代替沙林)的同一规格塑料袋。指挥练习的是教团干部村井秀夫。其他成员有时表现出乐意练习的样子,但林郁夫以不无理性的目光看着其他四人的行为,也没有实际捅扎。在四十八岁的医师眼里,看上去一切都像在做戏。林说:“我没有练习。虽然一看就会,但我从内心提不起兴致。”练习完后,五人乘车返回涩谷的秘密活动站。身为医师的林在那里把加入硫酸阿托品的注射器发给大家,指示说:“如果出现沙林中毒症状,自己立即注射这个。”去地铁途中,林在市谷的便利店买了手套、切刀、自粘胶带和拖鞋。负责开车的新实弄到了用来包沙林塑料袋的报纸:《圣教新闻》和《赤旗》。“最好不是随处买得到的报纸,那才有趣。”新实以他特有的幽默说。林从中选了《赤旗》。这是因为,如果使用宿敌创价学会的《圣教新闻》,那么就太露骨了,效果反而不好。林上车前戴上了口罩。地铁列车编号为A725K。在车厢里看到妇女儿童,林多少有些动摇,心想在这里洒沙林,自己右前方的妇女必死无疑,要是能中途下车就好了。但事已至此,又不能就此罢手。这是为了法的战斗,不能优柔寡断向自己屈服。临近新御茶水站时,他把沙林袋扔在脚下,一狠心用伞尖捅了进去。手有感觉,“噗一声有一种弹力感”。接着捅了几次,至于几次则不记得了。结果,两袋中仅一袋开了洞,另一袋原封未动。但是,沙林液体从开洞的袋中全部流淌出来,给乘客造成了极大伤害。在霞关站,两位想处理那个袋子的站务员以身殉职。A725K在国会议事堂前停止运行,让所有乘客下车,在那里开始清扫车厢。两人因林郁夫洒的沙林遇难,一百三十一人受伤。“一看就知道没有人在冷静处理事情,一个也没有。”和泉清佳(当时二十六岁)和泉是金泽人,现在外资系统的航空公司广报科工作。大学毕业后因种种原因进了JR①做一般性事务工作。在那里工作三年之后,无论如何都想做航空方面的工作,于是两年前断然转行。


编辑推荐

《地下》村上春树转型之作,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对日本这一“责任回避型封闭社会”的深刻反思。《1Q84》是《地下》的遗址。始自《地下》并不断发展的物语理念在《1Q84》中努力付诸实践,但并未充分实现。也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下》比《1Q84》更成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地下 PDF格式下载



 1995年3月20日奥姆真理教制造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之后9个月,村上春树开始了这个为期一年的项目:尽可能地采访这一事件的亲历者,将他们的讲述写下来集结成册,名为《地下》。
  
  2008年有一部电影叫《二十四城记》,副题是“中国工人访谈录”,讲述了国企转制中的个人历史与遭遇。看过这部作品的人可能还记得,吕丽萍等职业演员的表演是多么苍白而拙劣,而与之相比,那些来自真正下岗工人的叙述和影像又具有着多么大的力量。《地下》是一部更有分量的作品,比《二十四城记》的真实部分还沉,村上春树的62个采访对象,诉说的不是历史,而是一个永远鲜活的、令人类惊慌失措、让社会意义产生重大疑问的瞬间。他们的力量就像铁锤一样挥舞着砸向读者。
  
  村上春树在采访之初,就立志避免像媒体报道一样只传达“事实的假面”,而是力图能原封不动地采用原装话语。我们相信村上,因为他诚实,并且对人类潜意识中习惯的漠视与伤害怀有警惕,所以书中不只是成为植物人但仍积极康复的明石志津子、已故的和田荣二的家人等重度受害者的故事痛彻心扉,其他人即便平常的回忆,在纤毫毕现的过往背景和被毒气事件改变之后的人生轨迹对照中,也不动声色地加上了巨大的密度。村上春树说:“我为每一个人的人生、为每一句出口的话语所折服,实在无可抗阻。人这东西、人生这东西,凝眸细看之下,原来竟各有各的深奥,我不能不为之心悦诚服,甚至对其深度感慨万端。”诚哉斯言。
  
  很多人会低估作为小说家的村上春树写作这部纪实类作品的意义,也许会认为它太具象、太依仗时代背景、是一起突发的意外事件、无关人类困境之宏旨。但实际上《地下》至少在哲学、生活、文学三个层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地下》比虚构类作品更直接地体现了村上春树的世界观,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叫对立统一,用他自己的话叫“共有一种对照双面镜式的影像”。记得《挪威的森林》中那句著名的话吧:“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1987年尚显混沌的村上哲学,偶然间借助这样一句话冒出了头。而到了《地下》时期,他更多进行了直接思辨,对同时存在于“异质世界”与“同质世界”的暴力,对体制对人的异化与重构,对自身与他者、体制和人性关系的思索都前所未有地清晰。而他后来惯为使用的双线写作,也是这一世界观的微观表现。
  
  在生活方面,《地下》提示每一位读者对于这样的都市灾难、作为“现代病肿瘤”的恐怖犯罪应有预判意识。体制对人的改变令人惊讶,在遭遇极不寻常的状况时,书中真实地记录到有不计其数的被采访者说自己当时“满脑子只是一定要去上班”“非要去买牛奶不可”“今天要是迟到公司怕是要垮掉”,从而耽误了宝贵的逃跑时间。被采访的初岛诚人对此做了一些思索:“我这才体会到,人这东西,如果没有足够的预见性依据,仅凭瞬间的判断无论如何是不行的”。即便只作为防灾经验手册,你也能从前车之鉴中学到很多东西。
  
  至于文学,村上春树写作此书的主要愿望是用文字形式还原每一个人的口述,而他本人完全创作的对每个采访人的简介,那短短800字的白描仍极见功力。若想做小说家,去观察和接触别人,去练习仅仅依靠自己的灵魂、而非读者的需求或利益的驱使而描写,这会是一条辛苦但具有本质性帮助的路。但也诚如村上春树的自省:“我不得不再次认真地深入思考自己的语言这个东西的价值”。是的,当真的抛弃臆想、直面人生时,不知你还会不会觉得文字对这个世界是有作用的。


地下(21098443)(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身而过的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


这本书村上的转型之作,1Q84 中的邪教部分很多就是出于这一年村上对东京地铁沙林事件受害者的采访中逐渐形成的。这本书是村上关于此事件的第一本纪实作品,集合了他所有能采访到的受害者的回答,当然,经过了村上的编辑。尤其妙的是,村上在采访每个人之前,都要详细的询问该受害者的职业,甚至很多受害者都详细告诉其家庭情况。因为,读了以后便知,这件事情给那些无辜受害者的家庭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读着读着,我也同村上春树一样,感觉到了一种静静的愤怒,而且越来越强烈,强烈到无法读完这本书。
人性之丑恶是人所共知的,但作恶的后果、给别人带来的伤害如此详细全面的展示出来,实属罕见。这本书值得每个人都读一下。






















村上的书全都买了,不过最近太忙了,新买的《地下》和《天黑以后》还没有看
去年看完1Q84,虽然不是林少华译本的,但是还挺有感觉,有时候看到月亮的时候总会像是不是我也进入了一个平行的世界,走出这世界的出口又在哪里
嘻嘻,新买的这两本林少华译本的,我感觉翻译可能是给原作一次新的生命。也挺喜欢林少华,很典型的林氏腔调,说话淡淡的,但是想一杯茶。
推荐《奇鸟行状录》。是我最喜欢的村上的一本书。没有之一。










纪实文学,村上春树的又一部力作。


喜欢村上,也许就是因为《挪威的森林》。《地下》是一次转型,虽然还没阅毕,可毕竟是一本很有意义的尝试。


比起村上以往的小说,我更喜欢这种纪实类的书。真不愧是转型之作!书里全是地铁沙林事件相关人员的叙述。看了后可以感受到村上满满的社会责任感啊!


这是读的第一本村上的纪实作品,也是我读的相对比较慢的一本书了。从沙林受害者的口中,从村上的反思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里提到,当这场灾难性的事件发生后,曾经的幸存者却会在生活中遭受二次伤害,而这个伤害则来自于公众、身边的人给予他们的,类似“怎么没完没了的呀”的抱怨就是其中的一种态度。沙林事件的爆发,除了对那些戳破塑料口袋邪教徒无限无线的轰炸后,我们要做的究竟还有什么?对犯罪者的判刑也并不代表事件的解决,而这本来就不该是最终的目的。


值得一看的一本书。曾今看过村上春树的作品,很好!


村上春树的最新作品,好书,终于出版了


村上春树的书从高中时期一直追看,偷偷存下零花钱买下他的书,然后一遍又一遍的看。从开始对某些情节和人物内心的懵懂,到现在的了然,这是一个神奇的过程。每读一次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网络文字泛滥的今天,还是喜欢看签字跃然于纸上,怀旧而执着。


我是村上春树迷,他的书我一本一本读,读他的书,可以听见时间流动的声音,感觉时间滑过的曲线。


村上春树不但能把握个人的主题,对于这类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有独特的视角和见解


虽然大部分内容是林少华的学生翻译的,但却像每个受到沙林毒气毒害的人亲口向我们诉说这场灾难。个人觉得这本纪实文学远比《1Q84》好看,可能是更喜欢林氏的翻译吧。


村上春树花大力气做这本书,真是一片苦心


村上春树系列终于全部到手了,收藏!


村上春树的书必须收藏


村上春树一直是我的最爱!


毕竟纪实文学,和村上其他书风格不太相同,但写得很好,了解了日本人的一面


这本书开始看时觉得和自己没关系,日本十几年前的沙林事件,受极端宗教组织的袭击造成大面积人员伤亡,跟我有一毛钱关系啊!但是看着看着,就发觉其实现在我们对于特殊事件的人文关怀真的少之又少,从中也能得到一些反省。另外,通过这本书的介绍也让我更深刻直观的知道了沙林这种化学毒计的现实危害、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的常识,也算是科普了一下吧。
村上的书我一直都在病态的完全的关注,所以,必买。


书很好,但书脊歪了。一起买了很多书,其他书都有塑封(包括地下(下)),就这本没有,疑似旧书


村上的书,我几乎每天都有,以前一直在实体书店买的,但是发觉在当当买更优惠,6折对于村上的书来说已经很好了,下次把地下2一起买了


讲述当年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案和奥姆真理教


我刚看了三分之一,就觉得比我之前看到的纪实文学的文字处理得好多了。能牵动读者心灵的书都不赖吧。支持村上。


相对于莫言,更喜欢地下


读完1Q84,才买地下


这是我第一本,也是看得最认真的一本纪实文学。
讲的虽是发生在1995年东京的“沙林”事件。但是阖上书的那一刻会让你有千丝万绪。
也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日本和我们应该是最相似的两个民族,从其发展角度来说
特别是书中谈及的,当危机来临之际,人们都慌了手脚,不知所措,甚至有的人推卸责任……
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反思的


第一次读村上的纪实文学 简单看了几个片段 感觉很好 像微电影


这是买的第一本村上的纪实文学,看评价好像挺好


虽然是日本作家但是文学无国际


还没读,不过还真是第一次买春上的纪实文学,相信会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村上少有的纪实文学,虽然情节没有那么扣人心弦,但是还是很好看!


纪实文学的魅力


还是更喜欢村上的小说 这类纪实文学不大对口味


感觉这本书跟其他的类型很不一样。我基本看的差不多再来评论的。内容很好,有些地方挺感人也挺感触。并且对沙林事件有了一些了解。


沙林事件让那么多人受伤害,可同时也反映出这个社会的不足


这部作品怎么有种卡夫卡的风格?


这本书早已翻译,只是最近才出。译者是林少华,久违了林少华。他们都说林少华翻译不好,可是我觉得挺好的,起码挪威的森林我没觉得哪不好,还有其他很多本我都没觉得哪里不好!


村上先生的书都有买来,这可能是唯一一本没看完的吧。挺好的,纪实类。可以买来看看。让人思考。


读过他几乎全部的小说,这本是类似纪实类的,挺感动人的。


一直喜欢的作家,作品清新隽永


村叔你咋才来捏!!!
这次比较称重啊!!!
不禁使人联想到这次“动车事件”,默哀...一路走好...


帮儿子买的,书不错,买之前我先看了下评价,就是收到的时候有些压坏了,但不影响看,所以就收下了,以后还希望可以注意包装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村上的书 几乎收藏了每一本喜欢的书 读村上的书 像是在读自己一样 会产生很多共鸣和思考 希望村上能够继续写出好作品


还挺喜欢这种关于事件的实录文字,跟小说相比,作者村上并没有太多自主的创作,他更多是个观察者、记录者,在做归纳整理的时候,用他自己话说就是“如何原封不动采用对方话语而又使其容易理解”。这耗时一年的文字收集和整理,对于村上最新也算最长的小说《1Q84》有着深刻影响。
小说看多了,就会对于作者和小说产生的背景感兴趣,有时甚至成为小说阅读的前提,因为,有时候只有站在来自初衷的角度,才能更深切体会小说想要表达的内涵。


能够对日本社会有这样的认识,并勇敢地去表露,在看似平淡的述说里,无不隐藏着对社会对人类的隐忧的思索和对人们生活毅力的赞扬。


最爱的作者 安静的文字 奇妙的想象力 无法言表的语言表达方式 各种喜欢


很沉重的作品。。。。。。。。


采访对象都是一个个去找的. 希望排除作假因素所以没有征集志愿被采访者.

有些被访问者在成稿之后要求删除 ( _ _||| ), 可见工作量和心情...

总之是很好的书. 叙事可观而富有同理心.

很喜欢的作品.


慢慢品味,很喜欢村上的作品。


正版,印刷质量很好,整体五颗星,当当就是这么让人放心!!!


对于善与恶、体制和物语,村上思索很多。从这本书到《1Q84》,需要细读、深思。


很好,并没有直接将95事件贴上“邪教”、“疯子”的标签便盖棺定论


很好 发的很快 北京第二天就到了


对于村上粉来说,其新体裁的写作,令人好奇。


还没看,买了村上所有的长篇,慢慢看。我希望村上活到一百岁,写到一百岁,我就能看到六十岁。


偶然的事件解释成命运,就能责怪命运,然后好受一些


走访当时真实发生的事件,虽然已经有其他的版本,还是要收下简体的版本。


一本让人深思的书


“我妈妈说闪电就象一棵圣诞树——那种穿越天空,明暗闪亮的情形”


村上的书,好的没的说。


村上的书就差这一本没有看过,拿到手里终于感到愿望达成,一直很喜欢他那种冷静而又敏感到略带神经质的文字,这种特质对于一本带有纪实性的小说来讲,我想再适合不过了,曾经听到有人评论这本书不如村上以前的小说,我觉得,见仁见智吧,毕竟阅读是一件非常私人化的事情,我只能说,我很喜欢。


都說他的書寫的好,我來拜讀拜讀.


很好,支持,听说要满十个字!


正在看,书很好,到货也快


哇.......终于买到了!!!
书很好,没什么可挑剔的......


物流快,服务好,外观完好无损


一本纪实性的书,是我喜欢的风格,觉得挺好。


村上的书都很好!


如果我们都以宽容的心态来看待事物,这个世界就会祥和许多


纪实性的小说,揭露那个时代中的某种感觉1、


马上就把村上的书凑全了。


包装很正规,内容也不错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帮同事上高一的儿子买的。


帮朋友买的,她正在看,听说很不错的,她很满意!!!


给孩子买的很满意


总是默默的等待着他的新书出现..


村上粉丝,必须支持不解释


书包装还不错 ,冲着作者去的 内容还没看


还没读完吧~~还没有这么快呢~~一直很想看


书像旧一样!一点也好


昨晚开始读真心喜欢迥异的内容连贯的风格推荐


送货比较快,都是我喜欢的书


读过几乎村上所有的书,突然换个译者就像换了老婆一样。爽是一样,但很寂寞。


如果是读惯了村上的小说,并且以为这是一本小说的朋友,刚拿到这本书可能会有点失望。这是出于现实的“纪实”,而不是虚构,某种程度上村上的文字风格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对于一些事故,意外,当我们看到电视,报纸的报道的时候,可能我们最直接的印象就是那几个数字,死亡多少多少人,受伤多少多少人,多少人经过治疗后出院,受害者得到多少赔偿等等。但是在这些数字背后,却是一个个有着自己完成故事完整生活的人。我所感动的就是村上付出如此多的努力去访问沙林毒气的那些普通受害者,从他们的口中,从他们的视角中向我们描绘这个事件,我们才得以知道这个事件对于普通的受害者影响究竟有多大,很多人的生活甚至被彻底改变,毒气的后遗症让很多人几个月几年不能工作,甚至离开工作岗位,而其间生活上所遭受的痛苦只有经历者才能体会。所以对于读这本书就当是跟随村上,去了解那些普通人的生活,一次读几个人的经历,或许会让自己感到:努力的生活吧,好好的珍惜现在


施小炜翻译的村上作品我是一本没买,不是想错过村上的新作,是实在没办法看进去那啰嗦的风格。林少华终于再度翻译村上作品了,可惜现在价格不美好,再等几天,降价就下叉。


村上春树的书都不错,这是本纪实文学,关键在纪实二字,显然他做到了。同时推荐他的挪威的森林,很好看


非常深刻的一部作品 三观被冲击了


还是地下2比较好看,地下1采访的都是那次事件的受害者们,感觉没那么有意思。


没想到村上的纪实也这么赞,一个访谈,一个人生


谢谢作者历时一年的亲自采访,社会责任


喜欢这样的纪实作品。很不错


买到书,没有封皮,江苏凤凰新华书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货的


邪教一直存在,信仰缺失,人情麻木


书皮折得不像样,印刷糟透了。盗版一样。


很少有村上的书我看了如此久,


书的质量很好,和书店里买的一模一样,很轻,价钱当然是便宜很多啦。因为这本是《1Q84》的前奏所以买来看,纪实文学,看到前半部分,有些不明白写出这些的目的何在,内容稍微有些啰嗦无质感,但是支持村上春树,或许看到最后才能恍然大悟前面那么多繁琐重复的内容的真正含义吧。


村上对于毒气事件的跟进纪实,以前从未看到过村上写这本书,很惊讶于他是自愿去做这件事而且完成了这么大的工作量。我承认这本书有现实意义,但是我不想苟同那些说作家就要承担这些社会责任写这样的书的这些说法,如果村上再写这样的书,我会犹豫要不要看,但是再来一本瑞典的森林,我很可能还会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