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欲望花园的哲学

[德]威廉·施密德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2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德]威廉·施密德著  

页数:

150  

字数:

108000  

译者:

魏育青译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欲望花园的哲学》编著者威廉·施密德。
威廉·施密德是德国当代哲学家、心灵抚慰师,以研究"生活艺术哲学"闻名,其著作畅销全球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本书中,他将和读者一起追随法国哲学大师福柯的足迹,踏上一次特别的"希腊之旅"。
在欲望的花园中,他对爱欲论条分缕析,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先贤在"会饮"中对爱之种种进行反思,揭示了如何正确对待快感的问题,对苏格拉底爱欲也进行了评价,由此勾勒了哲学诞生于欲望花园的过程。
德国评论界称"施密德的著作引领我们穿越认识的峡谷,这里视野清爽,令人神清气爽:可以看到我们自身,看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作者并没有重新发明车轮,但却使古老的爱术披着21世纪的大氅获得了新的活力。

作者简介

  威廉·施密德(Wilhelm Schmid),生活艺术家、哲学家、心灵抚慰师。1953年出生于德国比伦豪森,早年他曾当过排字工人。1980年起,他先后在柏林自由大学、索邦人学和图宾根大学学习哲学及历史。1991年,他完成了研究米歇尔·福柯的博七论文,他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其中包括莱比锡大学,柏林工业大学,埃尔福特大学。此外,他还是拉脱维亚里加大学和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大学的客座教授。1998至2007年,他在瑞士阿尔比斯山区阿福尔特恩医院担任心灵抚慰师。现居柏林。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国语言,其中包括荷兰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脱维亚语、芬兰语、丹麦语和爱沙尼亚语。到2008年为止,他的作品已累计出版了四十余万册。其中《幸福》一书已经成为德国的畅销书,单本售出十几万册。

书籍目录

前言
希腊之旅
爱术与性学
关系哲学与主体哲学
《快感的享用》:“存在美学”的考古学
福柯论古典时代“快感的享用”
对快感的道德质疑
快感的概念与享用快感的问题
活动自控和适度
自由、真与美
养生道德和家政艺术
“养生”与“欢爱”
与快感打交道的风险和危害
婚姻中的爱的游戏
爱欲的艺术和真正的爱
对娈童关系的质疑
快感对象和婚姻问题
爱欲与真理
柏拉圈《会饮篇》中“在美中生产”概念的例证
苏格拉底对爱欲的质疑
向爱欲本质问题的过渡
向爱欲真正对象的问题的过渡
爱欲与“生产”
“在美中生产”概念的展开
“生产”概念
“在美中生产”
“生产”和爱欲之用
撇开肉体向美攀升
向爱的辐台、向多样的美的享用过渡
向知识之爱的过渡:“在哲学中生产”
生产和爱欲的真正对象
傲慢的苏格拉底
爱术和柏拉图之技
爱的艺术和真理关联哲学的爱术
阿尔喀比亚德的困境

章节摘录

  爱欲与真理  受爱者是否应证明自己“讨人喜欢”,讨谁喜欢,以什么为条件和保证,在什么情况下讨人喜欢?这些问题也深深地影响了柏拉图《会饮篇》中对爱欲及其力量和神性的颂词。斐德若、鲍萨尼亚、厄律克西马库和阿伽松的发言,同柏拉图《斐德若篇》中吕西亚斯的发言以及苏格拉底的首次发言一样,反映了对快感享用的全部质疑。阿里斯托芬的发言也不例外,他也探讨了爱欲问题,但回答却如此肯定,以至于他的话语在这场谈论爱欲(Erotikoilogoi)的大合唱中呈现出“有点儿骇人听闻的特色”。阿里斯托芬提出的问题是:爱就其原则而言究竟是什么?按他的解释,爱是寻找自身的另一半。原因是宙斯在发怒时将人分为了两半,以此惩罚人企图冲击上苍的狂妄。从此以后,每个人都有和自己的另一半重新结合的渴求。宙斯起了怜悯之心,于是创造了性别,至少使得暂时的结合成为了可能。从此男人和女人不仅仅追求对方,而且还以异性和同性的方式分享了肉体结合的快感,连男童这受到质疑的快感客体也有理由提出要求,因为他只是在重新寻找自己的男性的另一半。对可能女性化以及丧失阳刚气的问题,在此是这样作答的:那些以此方式放纵爱欲者,是男童和少年中“生来”便“最出类拔萃”和“最具阳刚气”者,“成熟起来并最后参与国事的只是具备如此特质的男性”。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德国作家威廉·施密德的《欲望花园的哲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阅读这本书是学习,也是享受,有的段落竟使我热泪盈眶。  ——李银河


编辑推荐

  人的理性追求是建立在感性、爱欲的基础上;  爱欲本身有向外表现的动力;  人为什么追求真理、探讨哲学,就是源于爱欲本身的力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欲望花园的哲学 PDF格式下载



看都看不懂啊 什么情况啊


有些晦涩但觉得很有趣


这本书偏向于哲学...很多地方都有注释..但对我来说有点难懂.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