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纪事
2013-3
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 雷·布拉德伯里
林翰昌
无
《华氏451》作者成名作品
“科幻界爱伦•坡”最具诗意的荒诞经典
或许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也都变成了火星人
只因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映照在书页里的倒影……
《火星纪事》深受文学大师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影响。由一个个相互关联的小故事汇聚而成,随处进发着想象的火花;但它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品截然不同。更富隐喻.字里行间飘溢着淡淡的忧伤。
——《纽约时报》
布拉德伯里在书中竖起了一面折射人性的镜子。揭示出人类对待“异族”的做派远非高尚,因而一再饱尝孤独和隔绝之苦。当然,本书的结尾仍为我们保留了一丝重生的希望。
——美国亚马逊网站
地球濒临毁灭,人们带着最古老的恐惧和发自内心最深处的渴望,移民火星,寻求一个全新的开始。人类征服了火星——同时,火星也征服了人类。这个拥有古老而濒临绝种的种族的红色星球,似乎对他下了魔咒,永远地改变了他。懂得“心电感应”和“移形换影”之术的火星人;爱上地球人的火星寂寞人妻和她善妒的丈夫;历尽艰辛安全降落却被关进了精神病院的火箭舰长;密谋以爱伦•坡小说中的恐怖场景实施报复的腹黑绅士……陌生的红色土地上,人类带来的喧嚣,最终能否复归平静?火星能否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
虚幻而又栩栩如生的火星纪事,从一九九九年绵延至二〇二六年,如诗般缥缈婉约,却又颇具爱伦•坡之风,此书中,布拉德伯里更以《厄舍古屋的续篇》,向爱伦•坡致敬。这是一个旧死与新生的故事,一个近乎绝望却又充满希望的梦想。布拉德伯里对人性的看法是悲观的,但他不痛诉,只是在恬静中把故事忠实地记录下来,反思人类对待异己的残酷、想象力的匮乏,所造成的不同文化族群间的隔膜与相残。本书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是外来者(“入侵者”)和“原住民”之间的冲突,这也是在人口流动和文化交流愈加频繁的今天,社会上一直讨论和关注的话题。美丽绮梦和残酷现实相互交织,糅合成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超脱了类型科幻所能表现的视界。
《火星纪事》是布拉德伯里的成名作,奠定了他在科幻小说界的地位。2012年美国航天局将“好奇”号在火星的着陆点命名为“布拉德伯里着陆点”。《火星纪事》曾在1980被NBC拍成过科幻剧,主演是明星罗克•赫德森。1997年时,制片人John Davis和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也曾想让环球公司来改编拍摄该书。2011年派拉蒙公司买下了《火星纪事》的改编权,准备将其搬上大银幕。
斯皮尔伯格:“布拉德伯里是我科幻事业的缪斯。在科学小说和幻想的世界里他将永生。”
史蒂芬•金:“我今天听到的声音,是一位巨人的脚步渐行渐远时所发出的雷鸣轰响。”
作者:(美国)雷•布拉德伯里 译者:林翰昌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 ,1920-2012),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沃基甘。自一九四三年开始专业写作,创作了数百篇短篇小说,出版近五十本书,此外还写了大量的诗歌、随笔、歌剧、戏剧、电视和电影剧本。作为举世公认的科幻大师,布拉德伯里的小说被超过1000所美国公、私立学校选为教材或推荐读物。他曾获世界奇幻文学协会终生成就奖、美国科幻小说作家协会大师奖等众多奖项。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有属于他的一颗星,太空中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知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惊悚小说大师斯蒂芬•金等人都是他的忠实读者,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在布拉德伯里去世次日盛赞这位大师,认为“他的叙事才华重塑了我们的文化,拓展了我们的世界”,并且他的影响将鼓舞未来几代人。他还曾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剧本奖,并曾获艾美奖的最佳广播剧剧本奖。美国“阿波罗号”航天员登陆月球后,甚至将月球上的火山口命名为“蒲公英火山口”,向布拉德伯里的小说《蒲公英酒》致敬。布拉德伯里的作品行文优美,被誉为“科幻诗人”。他擅长爱伦•坡式的笔法优美、想象瑰丽的奇幻物语,其作品不仅在科幻界,而且在文学界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同时受到广大读者的钟爱,被视为“将现代科幻领入主流文学领域的最重要人物”。反乌托邦小说《华氏451》以及短篇小说集《火星纪事》、《图案人》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他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美国作家之一。本书译者林翰昌系台湾科幻界的代表人物,英国利物浦大学科幻研究硕士,台大电机系Maxwell BBS站的科幻版版主。其质与量均佳的“猫昌科幻书介“在网络上极富盛名。
一九九九年元月 火箭之夏一九九九年二月 伊拉一九九九年八月 夏夜一九九九年八月 地球人二〇〇〇年三月 纳税人二〇〇〇年四月 第三次探访二〇〇一年六月 ——而月色依然明亮二〇〇一年八月 开拓者二〇〇一年十二月 绿色早晨二〇〇二年二月 蝗虫压境二〇〇二年八月 夜半的交会二〇〇二年十月 彼岸二〇〇三年二月 过渡时期二〇〇三年四月 音乐家二〇〇三年六月 翱翔天际二〇〇四至二〇〇五年 命名二〇〇五年四月 厄舍古屋的续篇二〇〇五年八月 老人二〇〇五年九月 火星人二〇〇五年十一月 旅行用品店二〇〇五年十一月 淡季二〇〇五年十一月 观望者二〇〇五年十二月 寂静的城镇二〇二六年四月 漫长的岁月二〇二六年八月 细雨将至二〇二六年十月 百万年的野餐
二〇〇二年八月夜半的交会登高进入蓝色山丘之前,托马斯‧戈梅斯停靠在这遗世独立的服务站,准备加油。“这儿还满孤单的吧,对不对啊,老伯?”托马斯问道。老人正擦拭着小小货卡的挡风玻璃。“还不错。”“你喜欢火星吗,老伯?”“很好哇!总是能发现新的事物。去年我下定决心过来这里的时候,我并不指望些什么,我也没要求过什么,更不觉得有什么好惊讶的。我们得要忘记地球,忘记那边的一切。我们还得好好端详脚下这片土地,看看她有多么不同。光是这里的天气我就觉得真他妈的有趣。这是火星的天气。白天热得要命,晚上又冷得要死。这边奇怪的花朵、诡异的雨水也让我蛮震撼的。我来火星是为了要退休,而我一直想找个跟以往截然不同的地方,享受退休的日子。一个老头子需要让生活多点变化。因为年轻人根本就不想和自己聊天讲话,其它的老家伙他又觉得无聊透顶。所以我认为,搬到这么一个特别的地方,对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什么都不必做,只要睁开眼睛,就可以开始享受无尽的乐趣。我开了这间加油站。如果生意愈做愈好,我就会搬到其它比较不那么繁忙的老公路那边;赚的钱够养活我自己就好,我才有时间来体验这个与众不同的世界。”“老伯,你的想法很对。”托马斯赞同道,棕黄色的双手懒洋洋地摆在方向盘上。他感觉通体舒畅。整整十天,他都在一块新开发的殖民地努力打拼,好不容易可以放两天假,他正要前去参加一个聚会。“我活到这把年纪,再也没有什么事情会令我感到讶异的了。”老人继续说道,“我只是用眼睛看,用心去体验。如果你不能接受火星原本的风貌,那干脆还不如回地球算了。这里的每一项事物都很诡异,泥土、空气、运河、原住民(我是没遇过啦,不过听人说他们就在附近),还有时钟。即使是我自己的时钟,也会耍耍花样,随便乱走。甚至连时间也怪怪的。有时候我感觉这里只剩下我一个,整颗行星他妈的人全都跑光了。我还敢打赌呢!有时我觉得自己像是只有八岁,身子被挤得紧紧的,其他的东西看起来又是那么高大。天哪,这正是老头子享清福的好地方,让我处处警醒,使我时时快乐。你知不知道火星究竟是什么?它就像七十年前我所收到的圣诞礼物——我不清楚你有没有这玩意儿——一种叫做‘万花筒’的东西;里头装着水晶碎屑、几块布片、一些珠子,漂漂亮亮却没什么大用。只要朝向阳光将它举起,往里头看,那景致会让你忘了呼吸。那些美妙的图案唷!嗯,这就是火星。好好享受吧!除了原来的模样,别强迫她变成其它的样子。老天爷呀,你知道那边的公路吧,火星人建造的,它的历史已经超过一千六百年了,可是竟然还能维持得好好的!总共是一块五十分钱,谢谢,祝你有个美好的夜晚。”托马斯驱车进入那条古老的公路,脸上浮现淡淡的笑意。前方暗处是连绵的山丘。他抓着方向盘,另一只手不时探入餐篮,取出一颗糖果。他稳稳地开了一个小时,路上没有灯光,也没见着其它车辆,只有轮子底下的马路,车身摇晃的哼鸣,以及引擎所传来的声浪。火星就在窗外,如此悄然寂静。火星总是默默不语,不过今夜却比以往更加静谧。空旷的沙漠、干涸的海洋,从他身旁飞逝而过,远方山脉烘托出漫天星辰。今夜,空气中弥漫着时间的味道。他微笑着在心里盘算许久,一个念头油然而生:时间闻起来是什么滋味?像尘埃、像时钟,还是像人?好比你会猜想时光听起来就像是阴暗洞穴中的涓涓细流,或是哭泣时的悲鸣,抑或是落下的尘土击打在空箱顶盖的沉闷声响?雨声也可以列入候选。再更进一步,时光看起来又是什么模样?像雪花点点,静静落在黑色房间?老戏院所放映的默片?也有可能是百万张脸孔,如同新年庆典施放的气球,不停地下坠、沉降,直至无尽的虚空。这些都是时间闻起来、听起来、看起来的样子。而今晚——托马斯将手臂伸出车窗,迎风挥舞——今晚你几乎就可以触摸到时间。他开着货卡进入时光之丘。脖子感到一阵刺痛,促使他坐姿挺拔,目视前方。车子驶入一座死寂的火星小镇。他关掉引擎,任由宁静侵入车内,包围全身。他坐着屏气凝神,注视窗外月光下的白色建筑。千百年来,这里渺无人烟,整个地方完好无缺,纵然已成遗迹,却依旧是那么十全十美。他发动引擎,向前开了一英里左右,再度停止。他爬出车外,带着餐篮,走向一座小小的高丘,好让他俯瞰整座蒙尘的都市。他打开保温瓶,给自己倒杯咖啡。有只夜行的鸟儿恰巧飞过头顶。他感到通体舒畅,安详自在。约略五分钟后,传来一阵声响,发自山丘间蜿蜒起伏的古老公路。有个移动的影子,微弱的灯光闪闪烁烁,接着则是轻柔的低语。托马斯手持咖啡杯,缓缓转过身去。一个奇怪的东西从山的那边驶了过来。那是一部机器,外表像是翠绿色的昆虫,一只双手合十的螳螂,优雅地划破清冽的空气;机身布满数不清的绿钻,闪闪烁烁、若隐若现;晶亮的红宝石构成它的复眼。六条腿分别落在公路上,每踩一步就发出微弱稀疏的水声。机器背后,有个火星人瞪大金黄色的双眼,低头俯视着托马斯,彷佛探头往井里观望。托马斯扬起手掌,不自觉地想打个招呼,但他并未开口,因为对方是个火星人。不过托马斯以前在地球上,就曾有过在河里游泳时,同路人搭讪的经验;他也曾在异乡的饭馆和陌生人共进餐点。笑容永远是他的武器。他从不带枪,现在也不觉得有这个必要;尽管此刻仍有几分恐惧在他心里隐约成形。火星人也两手空空。好一阵子,两人隔着凉爽的空气相互对望。托马斯首先展开行动。“哈啰!”他呼唤道。“哈啰!”火星人用自己的语言响应。他们并不懂彼此说的话。“你刚刚是说‘哈啰’吗?”两人同时问道。“你在说什么?”两人又以不同的语言质疑对方。他们开始板起脸孔。“你是谁?”托马斯以英语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陌生人的嘴唇微动,说的是火星语。“你要去哪儿?”异口同声,眼神却十分困惑。“我是托马斯‧戈梅斯。”“我叫慕黑‧卡。”还是没能听懂。不过他们说话的同时都拍拍自己的胸膛,这样一来意思就清楚多了。此时火星人开怀大笑。”等等!”托马斯觉得自己的头被摸了一下,但却没人碰他。“嘿!”火星人以英语说道。”这样子好多了!”“你学会了我的语言,这么快!”“没什么嘛!”他们一起注意到托马斯手里冒着白烟的咖啡,沉默使场面再度变得有些尴尬。“有什么特别的?”火星人问道。他看看托马斯,又看看咖啡,或许他对两者都有疑问。“想不想来一杯?”托马斯提议道。“请吧!”火星人从他的机器上滑至地面。第二杯马上冲泡、斟满,还热腾腾地冒着蒸气。托马斯向前递出。他们双手交会,然后——就如同迷雾一般——互相穿了过去。“我的上帝!”托马斯吓了一大跳,杯子掉在地上。“众神保佑!”火星人也以自己的语言惊叫着。“你看到刚刚发生了什么事吗?”两个人都悄声问道。他们都吓呆了,直打哆嗦。火星人弯腰想碰触杯子,却一直够不着。“我的老天哪!”托马斯惊异莫名。“真是的。”火星人一次又一次地要拾起咖啡杯,但始终都无法办到。他站直身子,想了一会儿,然后就从腰际掏出一把小刀。“嘿!”托马斯大叫。”你别误会,接好了!”火星人话才说完,扔出刀子。托马斯弯曲手掌做捧物状,准备接刀;那把刀却穿过掌心,掉落地面。托马斯身子放低要捡起小刀,结果他也无法摸到刀子的实体。他缩了回去,害怕得发抖。此刻,他只能呆呆地盯着星空下的火星人。“星星!”他开口说道。“星星!”火星人也反过来看着托马斯。火星人后方的群星亮白鲜明,像是镶嵌在他身上,好比深海鱼类凝胶状的身体薄膜所散发出的点点磷光。你可以看见星星如同紫色眼睛眨呀眨的,恣意在火星人的胸部、腹部一闪一烁;手腕上的星点,则是他所佩戴的珠宝。“我可以看穿你的身体!”托马斯惊异地说。“我也一样!”火星人应答着,向后退了几步。托马斯摸摸自己,感觉到身体的温暖,于是才放下心中的不安。我是实际存在的,他心想。火星人也抚弄着自己的鼻子和嘴唇。“我有血有肉,”他的嗓门有点大,“我是活的。”托马斯瞪着这个陌生人。”如果我是真的,那你一定就是死人。”“不,你才死了呢!”“你这孤魂野鬼!”“你这阴魂不散的幽灵!”他们指着对方,星光照耀下,手臂像是起火燃烧般放出荧光,亮如匕首、冰柱。于是他们又收回上肢,好好检视。各自确定自己完好无缺,身体温热,只是受到刺激而吃了一惊。而对面的那个家伙,啊,没错,那家伙只是个虚构的幻象,只是遥远星光聚积形成的鬼影子罢了。我喝醉了,托马斯这么想着。明天我绝不会跟别人提起这档事,不会,绝对不会。他们站在古老的公路上,双方一动也不动。“你打哪儿来的?”火星人最后还是先开口了。“地球。”“那是哪里?”“在那边。”托马斯向天空点了点头。“什么时候?”“我们一年多前就降落了,记起来了吗?”“不。”“而你们全都死光了,只有少数人还活着。你们的人口已经非常稀少了,难道你不知道吗?”“这不是真的。”“是啦,统统都死了。我还看过尸体呢!黑黑的一坨,就在房间里、就在屋子里,死透了。有好几千具。”“太荒谬了。我们还活着!”“先生,你们被疾病侵袭了,大概只有你自己不知道。你一定逃过了一劫。”“我才没有逃呢;也没什么好逃的。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正要前往运河边举办的庆典,就在安奈尔山脉那里。昨天晚上我也在场。难道你没看见那边的城市吗?”火星人的手指着某个方向。托马斯的眼睛跟着望去,只见一片断垣残壁。“喂!那座城已经倒了几千年了。”火星人笑了。“倒了?我昨晚才睡在那儿耶!”“而我已经在那里待了一个星期,再上一个星期也在那边,刚刚我才开车穿过去。那鬼地方早就成了一堆废墟。看到那破碎的石柱没有?”“破碎?嘿,在我眼里它们可好端端的。月光下看得可清楚了。而且这些柱子还直挺挺的呢!”“街道上积满灰尘。”托马斯想找出另外的左证。“街上干干净净!”“那边的运河空空如也。”“运河里装满了薰衣草酒!”“这一切都成为过往云烟。”“这一切都还朝气蓬勃呢!”火星人抗议道,笑得更厉害,“噢,你真错得离谱。看到那嘉年华的灿烂灯火没有?那儿有和女人一样苗条美丽的扁舟,也有和扁舟一样纤细漂亮的女人;皮肤是细沙的金黄色泽,手里捧着火焰花。我可以看见她们娇小的身躯,奔跑在街道间。那就是我现在要去的地方,去参加庆典;整个夜晚,我们会在河面上漂浮、漫游;我们狂饮、我们欢唱、我们身影交错,纵情缠绵。难道你看不到吗?”“先生,那座城市就跟干瘪的蜥蜴尸体一样,死透了。随便抓一个我们的同伴来问问,你也会得到相同的答案。至于我嘛,今晚我正在前往绿城的途中;那是一个在伊利诺伊公路旁新建立的殖民地。我相信你已经搞糊涂了。我们带来一百万板英尺的俄勒冈木料,好几吨的上等钢钉,连手打造出你所见过最棒的小村庄。今天晚上我们会在其中一座狂欢作乐。有几架火箭会从地球那边过来,载着我们的老婆跟女朋友。大家一起跳着谷仓舞、喝着威士忌——”火星人按捺不住。“你说的晚会就在那边?”“你看,那儿有火箭。”托马斯带着他走到山丘边缘,向下指着一个方向,“看到了没?”“没有。”“去你的,就在那里呀!那些长长的、银色的东西。”“还是没有。”托马斯笑了。“你是个瞎子!”“我看得非常清楚。你才是那个看不见的家伙。”“不过你看到了那座新建的城镇吧,难道没有吗?”“除了大海以外,我没看见什么东西。而且现在还是退潮时分。”“先生,那些海水早在四千年前就已经蒸发光了。”“啊,好吧,好吧,真是够了。”“这是实话,难道我会骗你吗?”火星人的神情变得十分严肃。“再说一次。你完全没看见我所描述的城市?洁白无瑕的柱子、修长纤细的小舟,还有五颜六色的庆典灯光——噢,我看得非常清楚!仔细听!应该还可以听见他们的歌声。距离很近,又不是在十万八千里外。”托马斯侧耳倾听,然后摇摇头。“没有啊。”“而我,反过来说,”火星人继续道,“就看不到你所提及的那些景象。就这样。”再一次,他们打从心底感到发冷,一块寒冰就埋藏在他们体内。“难道是……”“什么?”“你说你是从‘天上来的’?”“地球啦!”“地球,只是一个名称,并不代表什么。”火星人分析道,“不过……就在我一小时前来到这山隘的时候……”他摸了摸脖子后方,“我感觉到……”“寒冷?”“是啊。”“那现在呢?”“又开始冷了起来。真奇怪。好像有什么东西附在那灯光、山丘,以及公路上面。”火星人说道,“我觉得路跟灯都怪怪的,有好一阵子,我还觉得自己彷佛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活人……”“我也是!”托马斯附和道。这种感觉就好像跟一个亲密的老朋友交谈,互相倾吐着秘密,从话题中得到温暖。火星人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又再度睁开。“这只意味着一件事。它和时间脱不了关系。没错。你是来自于过去的幻影!”“不。你才是从以前的时代过来的。”地球人反驳道,他开始花时间参透这整件事。“你这么确定?你怎么证明谁来自于过去,谁又来自于未来?今年是哪一年?”“二〇〇二年!”“这个数字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托马斯想了想,然后耸耸肩。“没有。”“这就好像我跟你说今年是某某纪元第四百四十六万两千八百五十三年一样。那是废话,一点意义都没有!哪里会有仪器显示出群星位置所代表的刻度?”“可是这些废墟足以证明!它们能证明我代表未来,我是活生生的,而你已经死了!”“我身上的种种完全否定你的说法。我的心脏在跳动,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我的嘴巴渴得要命。不,不,我们两个谁都没死,谁也都不算活着。比较像是介于中间,比其它的事物更有生气而已。就是很单纯的,两个陌生人在夜里擦身而过。你刚刚说你看到的是废墟?”“是啊,你怕了吗?”“谁想要看到未来,而谁又曾经真正看过了?一个人可以面对过去,但仔细思考一下——你刚刚说柱子倒了、海枯了、运河干了、少女们死了,连花也都谢了?”火星人沉默不语,但随即张望着前方。”但它们确实在这里。我亲眼看到它们。难道这对我来说还不够吗?不管你怎么说,它们正等着我呢。”对托马斯而言,远方的火箭,还有那新建的小镇,正等着他,来自地球的女孩们也是如此。“恐怕我们永远无法取得共识。”他说道。“让我们同意对方拥有不一样的见解吧!”火星人提议道。”谁是过去,谁是未来,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都是活的,那么该来的还是会来,管它是明天还是要再等一万年。你怎么晓得那些神庙不是来自于你的文明,只不过从现在开始过了一百个世纪之后,也难逃倾圮崩坏的命运?你根本就没法子知道,那就别再问了。然而,良夜终究苦短。庆典的烟火已经施放在空中,还有鸟儿在飞翔呢!”托马斯伸出他的手;火星人学他做出相同的动作。他们的手掌并没有交握,只是互相融入对方的手里。“我们会再见面吗?”“谁知道?也许在另一个夜吧!”“我很想跟你一同参加庆典。”“而我也希望能够前来探访你的新市镇,看看你所说的宇宙飞船,和这些人见面,听听你的世界所经历的大小事。”“再会了。”托马斯向他道别。“再见。”火星人骑上他的绿色金属座驾,静静地离开,进入山丘之中;地球人则倒转他的货卡,不发一语,驶往相反的方向。“我的老天,刚刚那是什么梦啊?”托马斯轻叹道。他双手握着方向盘,心里想的全是聚会的一切:火箭、女人、纯威士忌,还有弗吉尼亚里尔舞。方才那是多么奇怪的幻影啊,火星人闪过这个念头。他急奔向前,心里头想的也是关于庆典的种种:运河、扁舟、金色眼珠的女子,以及美妙的歌曲。夜色黯淡,一双明月业已西沉;星光闪闪,照耀在空荡荡的公路上头。没有声响、没有车辆、没有人,什么也没有。它一直保持这样,直到整个沁凉黑夜的尽头。
《火星纪事》译后记林翰昌黑,是美丽的。黑,是令人惊奇的。没有黑暗的陪伴,人类的心灵将得不到平息;没有黑夜的衬托,我们又怎能一睹那璀璨的星空,瞥见那看似遥远却又近在咫尺的红色行星。黑,是我们的朋友;黑,更是我们的写照;黑,在带给我们晦暗、惧怕的同时,却又紧紧地包容、呵护着我们,让我们无奈的脸庞泛起了一丝笑容。布拉德伯里的黑色嘉年华手法,在《火星纪事》里得到彻底的解放。没有矜持、没有设限,大片大片的夜色渲染了整部作品,造就了浑然天成的火星殖民史记。作者以一篇又一篇的纪事形态,诉说着人类的希望、理想,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不忍卒睹的落寞景象。美丽绮梦和残酷现实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却糅合成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超脱了类型科幻所能表现的视界,自我升华成「美」的形态,然而字里行间却又如此平淡如水,毫无刀斧雕凿的痕迹。整个故事像是拓殖历史的缩影:新移民满怀希望地涌入刚发现的「处女地」,却由于彼此的不了解,进而造成一连串的悲剧。但《火星纪事》却不是一部充斥着烟硝火药的战史;相反地,殖民史话在无尽的黑夜和寂寥里开展。「人类带着最古老的恐惧和发自内心最深处的渴望,来到这里寻求一个全新的开始。人类征服了火星──同时,火星也征服了人类。」这是一个旧死与新生的故事,是一个近乎绝望却又充满希望的梦想。布拉德伯里对人性的看法是悲观的、是否定的;不过他不痛诉、不讥讽;他只是在恬静中把故事忠实地记录下来,慢慢地等待;等待着有一天,人类的心灵能自我洗涤、人类的良善能自然而然地在漫长的黑夜中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华氏451》(Fahrenheit 451)如是,《火星纪事》亦如是。这部火星殖民史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探险、拓殖、归返和新生。作者笔下看似荒谬滑稽的情节一次次震撼着读者的心坎。在这段历史里,地球人的到来改变了火星人,然而火星人的让步却无法化消深植在人类心中的劣根性。猜忌、私欲和破坏将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第二次机会在短短的数年里再度消融,随着地球上的战争一起灰飞烟灭,留下的只是一处处供人凭吊的遗迹,更赔上了另一个种族的前途。即使其中穿插着几则平淡恬适的温馨故事,似乎对于大局没有决定性的影响。然而,人类就真的这么无可救药吗?皱着眉头的读者终有眉开眼笑的时候,尽管形势如此恶劣,布拉德伯里仍旧带给我们无比的希望。看起来或许矛盾,却反应了作者内心的想法。他不需要冷嘲热讽,更不会洒狗血;他不像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 Jr.)给予读者连续不断的震撼教育,逼使读者进行特定方向的思维;但他的文字就如同黑夜一般将读者笼罩起来,让读者沉浸在深邃大海中;不知不觉读罢故事,领会作者的理念想法,更在故事中的有趣处发出会心的一笑──我们人类真的是要做些改变了。布拉德伯里笔下没有英雄,没有某个特定的主角,但英雄和主角一定是故事的必要因素吗?他笔下的路人甲乙丙丁,甚至世界本身,就是构成故事的主要元素。读完整部庶民史,我们或许不清楚谁做了什么,但这些有可能发生在你我身上的事情却能牵动着我们的心灵,让读者为之喜、为之怒、为之哀、为之乐、为之惊讶、为之叹息、为之疯狂。想象力的发挥不需要天马行空,不需要所谓惊世骇俗的震撼情节,清粥小菜较大鱼大肉容易消化吸收,平易近人的小故事往往带来更多的启发。凉风徐徐的夜晚,行走在火星的老路上,巧遇赶往赴约的火星人。尽管身属不同的时空,却有着相同的心情,有着惺惺相惜的体会;一心想要在火星黄沙滚滚的土地上种满大树,使火星能和地球一样拥有充沛氧气的植树人,当他瘫倒在地上,整片树林竟快速地从地表升起,蔚为一观;当火星早已成为空城,忠实的机器人却仍然守候着行将就木的老者,直到死去……黑夜的美丽需要用心去体会,然而它却日复一日地降临,毋须刻意追求。或许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也都变成了火星人,只因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映照在书页里的倒影。
布拉德伯里是将现代科幻领入主流文学领域的最重要人物。——《纽约时报》布拉德伯里在书中竖起了一面折射人性的镜子。揭示出人类对待“异族”的做派远非高尚。因而一再饱尝孤独和隔绝之苦。当然,本书的结尾仍为我们保留了一丝重生的希望。——美国亚马逊网站能让我们审视自身,乃是本书最显著的过人之处。布拉德伯里的故事并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一瞥永恒现实的窗口。——《盖尔研究》《火星纪事》深受文学大师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影响。由一个个相互关联的小故事会聚而成,随处进发着想象的火花;但它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品截然不同。更富隐喻,字里行间飘溢着淡淡的忧伤。——《纽约时报》
《火星纪事》编辑推荐:1.举世公认的幻想小说大师:布拉德伯里的小说被超过1000所美国公、私立学校选为教材或推荐读物。他曾获世界奇幻文学协会终生成就奖、美国科幻小说作家协会大师奖等众多奖项。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有属于他的一颗星,太空中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知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惊悚小说大师斯蒂芬•金等人都是他的忠实读者,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在布拉德伯里去世次日盛赞这位大师,认为“他的叙事才华重塑了我们的文化,拓展了我们的世界”,并且他的影响将鼓舞未来几代人。他还曾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剧本奖,并曾获艾美奖的最佳广播剧剧本奖。美国“阿波罗号”航天员登陆月球后,甚至将月球上的火山口命名为“蒲公英火山口”,向布拉德伯里的小说《蒲公英酒》致敬。2.“最富诗意的科幻经典”,开启人们对太空之旅和神秘星球的好奇:195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火星纪事》是布拉德伯里的成名作,奠定了他在科幻小说界的地位。2012年美国航天局将“好奇”号在火星的着陆点命名为“布拉德伯里着陆点”。《火星纪事》曾在1980被NBC拍成过科幻剧,主演是明星罗克•赫德森。1997年时,制片人John Davis和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也曾想让环球公司来改编拍摄该书。2011年派拉蒙公司买下了《火星纪事》的改编权,准备将其搬上大银幕。3.感伤而奇诡的哥特式笔法,颇具爱伦•坡之风:布拉德伯里的作品行文优美,被誉为“科幻诗人”。科幻的浪漫主义在《火星纪事》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他擅长爱伦•坡式的笔法优美、想象奇瑰而颇具哥特色彩的奇幻物语,其作品不仅在科幻界,而且在文学界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同时受到广大读者的钟爱,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此书中他以《厄舍古屋的续篇》向爱伦•坡致敬。4.人文关怀,反思人类对待异己的残酷,想象力的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的冲突:科幻小说大师雷•布雷德伯利的作品并不局限于想象未来世界的奇妙,他更多的是利用科幻小说中的未来来影射现实中的问题。《火星纪事》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是外来者(“入侵者”)和“原住民”之间的冲突,这也是在人口流动和文化交流愈加频繁的今天,社会上一直讨论和关注的话题,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早在《阿凡达》之前,就已深入描摹和思考当代社会中的科技迷雾、价值失落、殖民历史、文化霸权等议题,是诗化的幻想作品,亦是犀利的社会批判。
布拉德伯里是我科幻事业的缪斯。在科学小说和幻想的世界里他将永生。——史蒂夫•斯皮尔伯格你自己最清楚不过:你是一个诗人。——赫胥黎我今天听到的声音,是一位巨人的脚步渐行渐远时所发出的雷鸣轰响。——史蒂芬•金布拉德伯里讲故事的天赋重塑了我们的文化,拓宽了我们的世界。他明白我们的想象力可以促进更好的理解,推动改变,表达我们最珍贵的价值观。——巴拉克•奥巴马雷• 布拉德伯里是一个伟大的不同寻常的天才。——英国作家 克里斯托弗•伊斯特伍德(他就像是)我的美国双胞胎兄弟。——意大利导演 弗里德里科•费里尼你发表的五百多部作品,是美国想象力的最佳代表。——阿诺•施瓦辛格
无
这是雷.布拉德伯里的小说,一部充分体现了布拉德伯里个人色彩的小说,很多年前看过,记忆犹新,当然,这次重新阅读这本单行本时,再一次重温了老师的叙事能力和故事中貌似支离破碎却意味深长的情节。大角最喜欢的科幻作家就是布拉德伯里,在他的世界里面,你看到的是一种现实社会的投影或者折射。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幻作家,看多了他的作品后(尤其是长篇),你会觉得他是个诗人,一个类似斯坦利.康尼茨的伟大诗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的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他对于未来的担忧,自然,他的多愁善感也正成全了他的作品其独特的魅力,例如这部《火星编年史》。 小说中没有阿瑟.克拉克高超出人意料的科学构想,也没有海因莱因老谋深算的阴谋论调子,甚至连阿西莫夫最伟大的太空歌剧风格也尝试不出个一二三,当然,就更不要提当今流行的类似快餐科幻那种风格了。从某种程度上讲,布拉德伯里和勒古恩.厄休拉是一个类型的作者,一种典型的建立在社会思辨上的写作。他太多时候思考的是建立在高技术或者未来(包括外星)背景下的人文思考,而对纯粹技术派嗤之以鼻。所以想在在这本《火星编年史》中阅读到类似斯坦利.罗宾逊《火星三部曲》中那种铁铮铮硬得足以磕掉你大牙的场面和情节。换句话说,他是科幻大牛中的思想家,而非像其他以擅长硬科幻著名的技术家。一个搞文科,一个搞理工科,自然写出来的东西味道就很不一样。他其实是个很主流的作家,而非一个很异类的科幻作家,从这点上看,他又和冯古内特有点相似。
读过的最好的轻科幻,何须多言呢。
第一次听到火星纪事是在一篇说科幻小说史的文章,这篇文章几次提到火星纪事,并且用它作为一个时代的开启者。当时台湾只有一个翻译本,而且因为那家出版社的情况有点特别,它的销售管道和一般图书不同,因此销量不高,听说的人也很少。这是1980年的事了。(那家出版社专门出美国当代的文学作品,虽然都是文学性很高的好书,但是因为和美国新闻处直接相关,盈利性不高,因此在一般的书店很少看到他们的出版品。不是买不到,只是他们不打广告促销,知道的人也少。)在大学修哲学概论时,还曾经在期末考的卷子上引用火星纪事的部分情节答题,得到不错的分数。它的故事篇章反映出作者本人的某些理念,很切合当时可以随机发挥的问题。时隔多年,仍然记得很多故事。因此在此间看到很高兴。虽然曾拍成影片(只在美国电视上放映的迷你系列,2003刚到上海时居然买到盗版碟,十分难得,因为不是畅销热卖的片子)但是表现不出书的全部意境,故事也只能配合片长删节大部分。不管对科幻作品有没有兴趣,这都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
内容震撼,外包装不错。
送给朋友的礼物!!!!!!内容不错
如题,不是现在意义上的硬科幻,社会学的味道更浓,这一版的印刷质量一般,有几页字体都重印或着偏移了
此书完成时间很早,当年的幻想在今天看来有点别扭。
不愧是大师之作,制作精美,值得收藏
质感很好,封面和文字皆然。故事很有趣,亦忧郁。浩渺宇宙中的两颗行星,火星与地球的相遇。放在书架上,深蓝夜空的反光,有梦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