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
2001-8
齐鲁书社
廖名春
379
277000
无
《周易》是影响最大的中国文化典籍。对《周易》的认识,往往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看法。一是无问题论,认为《周易》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毫无秘密可言。现在只要做做通俗化的宣传或应用工作就行了。一是不可知论,认为《周易》的大部分是读不懂的,其本义不可追究。因此,不是反对研究《周易》,就是把《周易》当成一个可以随意打扮的玩偶。 本书作者是易学底子打得很宽。先是易学史,然后是经、传;先是传世文献,然后是出土简帛;先是音韵、训诂、文字、考据、文献,然后是史学、哲学。本书将问题一个个地、一层层地逐步接近、全部解决,分经、传、史、外四编,共17章。每章都有新的见解,是一部很有学术价值的好书。 本书包括:《周易》乾坤两卦卦爻辞新解;坤卦卦名探原兼论八卦卦气说产生的时代;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周易》管窥等内容。
廖名春,湖南武冈人,生于1956年。武汉大学文学硕士,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著有《周易研究史》(合作)、《孟子的智慧》、《荀子新探》、《帛书易传初探》、《新出楚简试论》、《郭店楚简老子校释》、《中国学术史论集
总序序前言上编 易经探原 第一章 《周易》乾坤两卦卦爻辞新解 一、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二、用九与用六 三、君子有攸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四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五、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第二章 坤卦卦名探原兼论八卦卦气说产生的时代 第三章 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周易》管窥 第四章 《周易》丰卦卦爻辞新考中编 易传考辨 第五章 《大象传》早于《彖传》论 第六章 《周易·说卦传》错简说新考 第七章 帛书《二三子》、《要》校释五题 第八章 帛书《要》篇与孔学研究 第九章 帛书《周易》经传述论 第十章 《补正》下编 易学史纵横 第十一章 从语言的比较论《周易》本经的成书年代 第十二章 从郭店楚简论先秦儒家与《周易》的关系 第十三章 魏源易学初探 第十四章 现代易学通论外编 易学剩稿 第十五章 《易传》概论 第十六章 读《周易全解》 第十七章 辩证法精神的新探索——评《新编详解》附录一 从语言到历史 以考据求易理——答邹新明问附录二 廖名春论著目录后记附录后记
书摘 “其血”的“血”字,作何解释,在帛书《二三子》、《衷》中暂时还看不出。此字受“其”的修饰,只能是名词。以“血’’之本字作解,与帛书《二三子》、《衷》的“圣人…‘德义广大,渡物备具”、“圣人出灋教以道民”的“见文”说无论如何也挂不上钩。即使是比喻,也难以理解。因此,只能以假借义解之。 破解“血”字之谜的线索也许就在上引孟子语中。“其君子实玄黄于篚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这就是说以“玄黄”迎接“圣人”、“大人”的是“野…‘民”的“君子”,而“野’,“民”“箪食壶浆”迎接的是王师的一般战士——小人。依此说,“亓血玄黄”,是“野”“民”的“君子”以“玄黄”——币帛来迎接“圣人”,象征服从王化,归顺天朝。 从训诂上看,“血”与“恤”通。《周易》升、萃、晋、家人四卦的“勿恤”,帛书《易经》皆作“勿血”。如: 登:元亨;利见大人,勿血。 卒:……初六,有役不终,乃乳乃卒;若亓号,一屋于笑; 勿血,往无咎。 滑:……六五,*亡,失得勿血;往吉,无不利。 家人:……九五,亡艮有家,勿血,往吉。①而“恤”与“率”通。《尚书·多士》:“罔不明德恤祀。飞史记·鲁周公世家》作:“罔不率祀明德。”《吕氏春秋·权勋》:“是忘荆国之社稷而不恤吾众也。”《淮南子·人间训》:“恤”作“率”。《广韵·质韵》:“率,领也。”《荀子·富国》:“将率不能则兵弱。”杨惊注:“率,与帅同。”《周易》师卦六五:“长子帅师。”马王堆帛书《易经》“帅”,作“衒”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可(何)谓‘衒敖’?‘衒敖’当里典谓殴(也)。”整理小组认为“衔”即“率”,通“帅”(o。“血”即“率”,指的是“野”“民”的首领,亦即孟子所谓“实玄黄于篚以迎其君子”的“君子”。“圣人”“广德而下绥”“野”“民”,“野”“民”的首领以币帛迎接“圣人”,这当是帛书《二三子》、《衷》对坤卦上六爻辞的理解。至于所谓“见文”等说,都是基于这一理解的发挥。 帛书《二三子》、《衷》的这些解说,虽然自称出于“孔子曰”,但符不符合《周易》经文的本义,也还值得考虑。 以周武王的吊民伐罪为背景,从王道政治的角度来解说坤卦上六爻辞,是这两篇帛书易传的特点。但是,从《周易》本经来看,这一解说也有问题。第一,解说丰富的政治内容从爻辞本身难以坐实。将“亓血玄黄”说成“德义广大,灋物备具”的“见文”,不增字为训难以说通。第二,坤卦的主旨是讲阴性的顺德,所谓“阴之为道,卑顺不盈”者即是;而“上六是阴之至极”,阴极必反,其时位当由吉转凶。如坤卦的反对卦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而至上九六爻皆九,“阳进亢极,将致灾害”,故云“亢龙有悔”。如坤卦至上六仍是“德义广大,灋物备具”的“见文”,则是“六五,黄裳元吉”的基础上吉上加吉,体现不出“物极必反”之理。所以,从易理上讲,帛书易传的说解也是不足取的。 从时位上看,《小象传》“‘龙战于野’,其道穷也”的说解是正确的。上六为坤卦六爻的尽头,故言“野”。“龙战”至于“野”,故云“道穷”。如果是“言大人之亡德而下绥民也”,又怎能说“道穷”呢?《文言》说“阴疑于阳必战”,“疑”当训“拟”,比拟也。阴盛极则与阳争锋,比试高低短长,“战于野”势必难免。由此可知,以“战”为“绥”或:接”不足为训。“龙战于野”当是指群龙打到了天边野外。 如上所述,“亓血玄黄”的“血”当读作·率”。“率”即首领。“率”与“龙”都是指“大人”、“君子”,所以《文言说“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玄黄”不是指颜色,更不是指眼从王化的币帛,而是一双声连绵词,其义为病貌。《诗经·卷耳》:“我马虺隤……我马玄黄。”王引之曰:“《尔雅》曰:‘虺隤、玄黄.病也。’凡物皆得称之。孙炎属之马,郭璞属之人,皆非也。”其说是,爻辞也当如是解。龙战至野,耗日持久,故云病矣:三六五“元吉”转至上六病矣,正是“物极必反”,与乾卦情形同.干以.坤卦上六爻辞的本义,既不是“天玄地黄”,也不是“阴阳交合”,更不是“言大人之广德而下绥民也”、“见文也”,而是说群龙争战至天边野外,它们的首领已领劳瘁不堪了。阴与阳争胜则病,这才是坤卦上六爻辞的主旨。 同一个卦名,上面每一例点出了两次。很明显,这些话是从两种不同来源的资料中摘录而成的。“蒙,山下有险”是一种,“险而止,蒙”应又是一种。因为是取两种资料而成,所以它们明显是两段话,并没有完全融合为一体。这里对卦象的分析,如与《大象传》比较,应该说是取自《大象传》一类的书。 《彖传》释象有与《大象传》全同的。如《大象传·晋》:“明出地上,晋。”《彖传》作:“晋,进也,明出地上。”《大象传》是通过分析上下卦卦象来解释卦名之义;而《彖传》则是解释了卦名的意思为“进”之后,再引卦象分析为证。很明显,《大象传》是本,《彖传》是流。此外,明夷卦的“明入地中,明夷”也全同,泰卦的“天地交”、否卦的“天地不交”、噬嗑卦的“雷电”、恒卦的“雷风”、解卦的“雷雨作”等两《传》也同。从两《传》的性质来看,与其说《大象传》取自《彖传》,不如说《彖传》取自《大象传》。 刘大钧先生有一些独到的论述,很值得我们注意。他说: 先看鼎卦《大象》:“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而《彖·鼎》:“鼎,象也;以木巽火,烹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囚鼎卦的《大象》说“木上有火”,而其《彖》则曰“鼎,象也;以木巽火”,《彖》见《大象》而发,明矣! 再看剥卦的《大象》:“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其《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文中‘观象也’,所观者何象?自然是《大象》中的“山附于地”。所谓“山附于地”者,坤为地为顺,而艮为山为止,故《象》称:“顺而止之,观象也”。 特别是坤卦,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彖》则望文生义,拆开“厚德载物”四字而发挥出“坤厚载物,德合无疆”的妙论,很清楚地露出了其抄《大象》的马脚。还有巽卦《大象》:“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其《彖》曰:“重巽以申命,刚乎中正而志行。”此则《彖》望《大象》而生论,亦甚明了!刘先生的论证,与上文的分析,完全一致。 对卦体的分析,《大象传》专释上下经卦之象,而《彖传》虽释象,但其主要倾向在释上下经卦之德。它们的逻辑关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卦德是从众多卦象中综合抽象出来的,是较卦象更高一级的理论思维。应是先有卦象,后有卦德。不可能先有卦德,后有卦象。《大象传》只释卦象不及卦德,只释卦名不释卦爻辞,应是较早时期的产物。《彖传》释卦德,兼及卦象;既释卦名,又释卦爻辞,应是晚一时期的作品。从卦象与卦德的逻辑关系来看,我们只能得出这一结论。 《昭力》篇共三段,都是以昭力问《易》,“先生”作答的形式出现的。第1段是阐发师卦六四爻辞、大畜九三爻辞及六五爻辞的“君卿大夫之义”,第2段阐发师卦九二爻辞、比卦九五爻辞、泰卦上六爻辞的“国君之义”,第3段阐述“四勿之卦”之义。与《缪和》等比较,《昭力》解《易》综合性强。《缪和》与《二三子》等,一般是就具体的一卦一爻之义进行讨论,而《昭力》则糅合数卦数爻之辞,阐发它们的共同意蕴。 关于帛书《系辞》的篇幅问题,学人们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帛书《系辞》应包括帛书《易之义》,篇幅比今本《系辞》要大,共有6700余字。这是早期的认识。一种后起的观点则认为帛书《系辞》下分上、下篇,只有3000余字,而所谓“下篇”实际上是另一篇佚书(即《衷》)。从帛书《系辞》存有尾题的痕迹以及《衷》篇首的墨钉来看,应以后说为是。 如前所述,帛书《系辞》与今本比较,缺少今本《系辞上》的第九章,今本下篇第五章的一部分、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章的一部分、第十、第十一章也不见于帛书《系辞》。这些不见于帛书《系辞》的部分,除今本上篇第九章(即“大衍之数”章)不见于帛书《易传》外,其中大部分皆见于帛书《易传》的《衷》和《要》篇。如何认识这种现象呢?人们提出了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这些不见于帛书《系辞》的章节,是汉人塞进今本《系辞》中的,今本《系辞》是汉人糅合帛书《系辞》、《易之义》(即《衷》)、《要》之说而成的。因此,今本《系辞》的写成要晚于帛书《系辞》,不会早于汉代。一是认为帛书《系辞》是今本《系辞》的删节本,今本《系辞》的写成应在战国。帛书《衷》、(《易之义》)、《要》与今本《系辞》相同的部分属于援引。其证据是:第一,帛书《衷》末尾一段是今本《系辞下》的第九章的一些句子,《衷》对这些句子多称为“《易》曰”或“子曰”。而在当时,既能被称为“《易》曰”,又能被称为“子曰”的,只能是传说孔子所作、其地位相当于“经”的《易传》,很难说是别的什么书。第二,《易之义》所载《系辞》文,也有见于帛书《系辞》的。因此,事实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见于帛书《系辞》的,就不见于《衷》、《要》。第三,帛书《系辞》所缺少的一些章节,从上下文来看,删节的痕迹很明显;而《衷》、《要》所载《系辞》文,引用的痕迹也很明显。这一争论的是非,我们只要细心读读帛书《易传》的原文,就会清楚。 ……
序廖君名春是当今著名的青年易学家。天资聪颖,读书勤奋,是他的突出特点,但不是他的专利。他的长处在于方法高明。他治易善于独立思考,认准的东西不放弃,可疑的观点不苟同,凡属学问的事情一概较真,是朋友也不例外。往往因此惹人,惹人不免生隙。生隙也无妨,时间一久,友情会更深更淳。这很像金师景芳先生。他跟金先生念博士,金先生为人治学的精神给他耳濡目染学到手,是他最重要的收获。我最佩服他的也是这一点。 廖君易学底子打得很宽。先是易学史,然后是经、传;先是传世文献,然后是出土简帛;先是音韵、训诂、文字、考据、文献,然后是史学、哲学。几方面融汇起来,形成他坚实的学问根基。根基之上突出筒帛易学。筒帛易学重点在经、传。筒帛只是他研究易学的手段,他的目标是解决问题。他认为《周易》的问题既不是早巳解决完毕,也不是根本不能解决。他想的做的,和金先生一样:《周易》的问题只能一个个地一层层地逐步接近全部解决。廖君把这叫做“逼近法”,“逼近法”是正确的,这部《{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就是按“逼近法”解决问题的书。书分经、传、史、外四编,计17章。每章都有新见解。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却不能不赞成他的研究方法和学术精神。在今年5月《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库》审稿会上,十几位专家异口同声肯定这书写得好,有学术价值,一致通过纳入《文库》出版。 廖君这书看不出有“主角”、“配角”之分,章章都有足够分量。开宗第一章就令我叫绝。章题叫《(周易)乾坤两卦卦爻辞新解》。敢给乾坤两卦经文作新解,这就不简单。古今解释《周易》经文的书数以千计,敢称“新解”者绝少。廖君敢称“新解”,是不是讲大话呢?看了书就知道,真是新解。而且不但新,还正。没有标新立异之嫌。 乾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王弼注说:“故终日乾乾,至于夕惕犹若厉也。”孔颖达疏说:“故‘终日乾乾’,言每恒终竟此日,健健自强,勉力不有止息。‘夕惕’者,谓终竟此日后至向夕之时,犹怀忧惕……言寻常忧惕恒如倾危。乃得无咎。”后之学者大体因循注疏讲,即上句下句都讲成忧患意识。上句“终日乾乾”,是说白天自强不息,拼命干。下句“夕惕若厉无咎”,是说到晚上仍然心怀忧虑,提心吊胆,不敢休息。白天晚上都干,如此则有危也无咎。至现代,人们仍然顺着古人立的竿往上爬,不管竿立得住立不住。我也这样。廖君则望竿止步问究竟。《文言传》:“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帛书《易传·二三子》:“孔子曰:此言君子务时,时至而动……君子之务时犹驰驱也,故日‘君子终日键键’。时尽而止之以置身,置身而静。故日‘夕沂若,厉无咎’。”帛书《易传·衷》:“子曰‘君子冬日键键’,用也。夕沂若,厉无咎,息也。《易》曰‘君子冬日键键。夕沂若,厉无咎’。子曰:‘知息也。”’廖君仔细推敲这三段话的意思,指出九三爻辞原来是强调君子要因时行止。该动、作时动、作,该静、息时静、息。动静作息依时而定。其中压根儿没有讲忧患意识。《淮南子·人间训》说:“终日乾乾,以阳动也。夕惕若厉,以阴息也。因日而动,因夜以息,唯有道者能行之。”廖君用这条材料作佐证。证明他对《文言传》和帛书《易传》的理解,正确有力。 ……
本书是以逼近法,以传统文献和出土材料相互发明的方法,系统而有选择地探讨《周易》经、传和易学史的一部专著。全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作者独辟蹊径,以一种独到而又深刻的眼光对易学进行了深入而又全新的探讨,有不少创新之处。
无
作者廖名春是位勤奋而严谨的易学家,这本书中有他的很多新见解,是研究周易的必读参考书。
老公喜欢买这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