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白话文学史

胡适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10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

胡适  

页数:

34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大家经典书系”之一,胡适论述的白话文学史。内容包括古文是何时死的、白话文学的背景、汉朝的民歌、散文、汉末魏晋的文学、故事诗的起来、佛教的翻译文学、唐初的白话诗、歌唱自然的诗人等。  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开风气的人物,他的《白话文学史》在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的地位。作者以全新的思路与结构框架,揭示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特质,其突破性的成就具体表现在:(一)打破了前人文学史研究的狭隘框限,把视野伸展到了经典作家作品以外的广阔领域,大拓阔了中国文学史的内涵;(二)研究方法上,注重纵向的考查与横向的比较;(三)跳出传统的思维偏见,以全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评判中国古代文学。总之,要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1910年留学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1919年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1920年离开《新青年》,后创办《努力周报》。1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24年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932年与丁文江等创办《独立评论》。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1946 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方面部有成就。

书籍目录

自 序①引子我为什么要讲白话文学史呢? 第一,要人知道白话文学是有历史的第二,要人知道白话文学史即是中国文学史近年的文学革命在历史上的意义第一编 唐以前第一章 古文是何时死的古代方言的不统一汉武帝时古文已死的证据科举是维持古文的绝妙方法古文在历史上的大功劳白话文学是压不住的国语文法的进化第二章 白话文学的背景平民做了帝后公卿庙堂的文学田野的平民的文学①第三章 汉朝的民歌一切新文学都来自民间汉初的民谣李延年古乐府里的汉时民歌从民间口唱到“乐府”里“乐府”是什么第四章 汉朝的散文散文发达总在韵文之后汉初的散文还近于语体王褒的《僮约》文体之坏起于一班文人清客王充用“俗言”著书王充的文论第五章 汉末魏晋的文学西汉止有民歌东汉中叶以后才有文人仿作乐府建安时代文人用旧曲作新词曹操曹丕曹植他们同时的文人白话诗人应璩阮籍第六章 故事诗的起来中国古代民族没有故事诗故事诗的背景蔡琰的《悲愤》左延年的《秦女休[行]》傅玄的《秦女休[行]》《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的时代考第七章 南北新民族的文学中国分裂了四百年南方的儿女文学北方的英雄文学第八章 唐以前三百年中的文学趋势(三oo一六oo)一切文学的骈偶化左思与程晓说理诗大诗人陶潜元嘉文学无价值天才的鲍照惠休与宝月用典的恶风气当时的声律论反对的声浪仿作民歌的风气律诗的起来第九章 佛教的翻译文学(上)总论第二世纪的译经三世纪的译经——维祗难论译经方法维祗难与竺将炎的《法句经》法护——《修行道地经》里的“擎钵”故事四世纪的译经——赵正①鸠摩罗什——传——论译经——《维摩诘经》——《法华经》里的“火宅”之喻——他的译经方法附记:②陈寅恪论鸠摩罗什译经的艺术第十章 佛教的翻译文学(下)五世纪长安的译经状况昙无忏——他译的《佛所行赞》宝云译的《佛本行经》《普曜经》五世纪南方的译经事业《华严经》论佛教在中国盛行之晚译经在中国文学上的三大影响“转读”与“梵呗”“唱导”是什么道宣《续僧传》记这三项综论佛教文学此后的趋势第二编 唐朝(上)第十一章 唐初的白话诗白话诗的来源:民歌,嘲讽诗,歌妓,传教与说理唐初的白话诗从嘲讽和说理出来和尚与谐诗白话诗人王梵志王绩 带着论“四杰”寒山后记:①《桂苑丛谈》记王梵志第十二章 八世纪的乐府新词帝王贵公主的提倡文学宫殿上的打油诗唐明皇与乐府新词“力追建安”制作乐府颓放的人生观与解放的诗体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白——传——他的乐府歌词——李杜优劣论第十三章 歌唱自然的诗人歌唱自然是那时代的人生观的一种表现孟浩然王维,裴迪,储光羲李白元结评论第十四章 杜甫文学史上一个新时代杜甫的传 杜甫的诗——第一时期的诗他的滑稽风趣他的爱国忧时《丽人行》与《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第二时期的诗《哀江头》,《哀王孙》《北征》与《羌村》《新安吏》,《石壕吏》,《无家别》仿作乐府与创作乐府他对于政治的失望第三时期的诗贫贱不能移的诙谐风趣他的悲哀他的“小诗”他的律诗第十五章 大历长庆间的诗人天宝乱前与乱后沈千运等不满意于当时的文学元结的新乐府杜甫赞叹元结顾况的新乐府与诙谐诗孟郊乐府大家张籍——传——妇人问题——其他社会问题白话诗人卢仝——传——《月蚀诗》——“怪辞惊众”——与民间俗文学的关系——他的白话诗韩愈——传——作诗如作文——他何以走上魔道第十六章 元稹自居易元稹的传白居易的传白居易的文学主张元稹《叙诗》元氏论李杜优劣“文章 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们理想中的“民意政治”文学应当写实元白论诗的分类他们的新乐府做诗要老妪能解元白的诗的风行白居易评他们自己的诗白居易学杜甫元白的诗

章节摘录

书摘这可见当时不但小百姓看不懂那“文章尔雅”的诏书律令,就是那班小官也不懂得。这可见古文在那个时候已成了一种死文字了。因此,政府不得不想出一种政策,叫各郡县挑选可以造就的少年人,送到京师,读书一年,毕业之后,补“文学掌故”缺(也见《儒林传》)。又把这些“文学掌故”放到外任去做郡国的“卒史”与“属”。当时太学,武帝时只有博士弟子五十人,昭帝加至百人,宣帝加至二百人,元帝加至千人,成帝加至三千人。凡能通一经的,都可免去徭役,又可做官。做官资格是“先用诵多者”。这样的提倡,自然把古文的知识传播到各地了。从此以后,政府都只消照样提倡,各地方的人若想做官,自然是不能不读古书,自然不能不做那“文章尔雅”的古文。 这个方法——后来时时加上修改,总名叫做科举一真是保存古文的绝妙方法。皇帝只消下一个命令,定一种科举的标准,四方的人自然会开学堂,自然会把子弟送去读古书,做科举的文章。政府可以不费一个钱的学校经费,就可以使全国少年人的心思精力都归到这一条路上去。汉武帝到现在,足足的二千年,古体文的势力也就保存了足足的二千年。元朝把科举停了近八十年,白话的文学就蓬蓬勃勃的兴起来了;科举回来了,古文的势力也回来了,直到现在,科举废了十几年了,国语文学的运动方才起来。科举若不废止,国语的运动决不能这样容易胜利。这是我从二千年的历史里得来的一个保存古文的秘诀。 科举的政策把古文保存了二千年。这固然是国语文学的大不幸。但我们平心而论,这件事也未尝没有绝大好处。中国的民族自从秦汉以来,土地渐渐扩大,吸收了无数的民族。中国的文明在北方征服了匈奴,鲜卑,拓跋,羌人,契丹,女真,蒙古,满洲,在南方征服了无数小民族,从江浙直到湖广,从湖广直到云贵。这个开化的事业,不但遍于中国本部,还推广到高丽,日本,安南等国。这个极伟大开化事业,足足费了两千年。在这两千年之中,中国民族拿来开化这些民族的材料,只是中国的古文明。而传播这个古文明的工具,在当日不能不靠古文。故我们可以说,古文不但作了二千年中国民族教育自己子孙的工具,还做了二千年中国民族教育无数亚洲民族的工具。 这件事业的伟大,在世界史上没有别的比例。只有希腊罗马的古文化,靠着拉丁文做教育的工具,费了一千年的工夫,开化北欧的无数野蛮民族:只有这一件事可以说是有同等的伟大。这两件事——中国古文明开化亚东,与欧洲古文明开化欧洲——是世界史上两件无比的大事。但是有一个大不同之点。欧洲各民族从中古时代爬出来的时候,虽然还用拉丁文做公用的文字,但是不久意大利就有国语的文学了,不久法国、英国、西班牙、德国也有国语的文学了,不久北欧、东欧各国也都有国语的文学了。拉丁文从此“作古”了。何以中国古文的势力能支持二千年之久?何以中国的国语文学到今日方才成为有意的运动呢? 我想,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第一,欧洲各种新民族从那开化时代爬出来的时候,那神圣罗马帝国早已支不住了,早已无有能力统一全欧了,故欧洲分为许多独立小国,故各国的国语文学能自由发展。但中国自从汉以后,分裂的时候很短,统一的时间极长,故没有一种方言能有采用作国语的机会。第二,欧洲人不曾发明科举的政策。况且没有统一的帝国,统一的科举政策也不能实行。拉丁文没有科举的维持,故死的早。中国的古文有科举的维持,故能保存二千年的权威。 中国自元朝统一南北之后,六百多年,不再分裂:况且科举的制度自明太祖以来,五百多年,不曾停止。在这个绝对的权威之下,应该不会有国语文学发生了。做白话文学的人,不但不能拿白话文来应考求功名,有时还不敢叫人知道他曾做过白话的作品。故《水浒》、《金瓶梅》等书的作者至今无人知道。白话文学既不能求实利,又不能得虚名,而那无数的白话文学作家只因为实在忍不住那文学的冲动,只因为实在瞧不起那不中用的古文,宁可牺牲功名富贵,宁可牺牲一时的荣誉,勤勤恳恳的替中国创作了许多的国语文学作品。政府的权力,科第的引诱,文人的毁誉,都压不住这一点国语文学的冲动。这不是国语文学史上最纯洁,最光荣的一段历史吗? 还有一层,中国的统一帝国与科举制度维持了二千年的古文势力,使国语的文学迟至今日方能正式成立,这件事于国语本身的进化也有一种间接的好影响。因为国语经过二千年的自由进化,不曾受文人学者的干涉,不曾受太早熟的写定与规定,故国语的文法越变越简易,越变越方便,就成了一种全世界最简易最有理的文法。(参看《胡适文存》卷三,《国语文法概论》)古人说,“大器晚成”,我不能不拿这四个字来恭贺我们的国语了! P9-11


编辑推荐

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开风气的人物,他的《白话文学史》在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的地位。作者以全新的思路与结构框架,揭示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特质,其突破性的成就具体表现在:(一)打破了前人文学史研究的狭隘框限,把视野伸展到了经典作家作品以外的广阔领域,大拓阔了中国文学史的内涵;(二)研究方法上,注重纵向的考查与横向的比较;(三)跳出传统的思维偏见,以全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评判中国古代文学。总之,要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大家经典书系”之一,胡适论述的白话文学史。内容包括:古文是何时死的、白话文学的背景、汉朝的民歌、散文、汉末魏晋的文学、故事诗的起来、佛教的翻译文学、唐初的白话诗、歌唱自然的诗人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白话文学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