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胡适口述自传

胡适,唐德刚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9-1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

胡适,唐德刚  

页数:

31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胡适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所作的英文口述自传,由唐德刚记录、整理,后又经唐德刚翻译、注释,1986年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1993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汉字简体字本。本书在整理过程中,吸收了一些胡适著作整理与研究成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故乡和家庭
第二章 我的父亲
第三章 初到国:康乃尔大学的学生生活
第四章 青年期的政治训练
第五章 哥伦比亚大学和杜威
第六章 青年期逐渐领悟的治学方法
第七章 文学革命的结胎时期
第八章 从文学革命到文艺复兴
第九章 “五四运动”——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
第十章 从整理国故到研究和尚
第十一章 从旧小说到新红学
第十二章 现代学术与个人收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胡适口述自传 PDF格式下载



  胡适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因为种种原因,他的名字虽然贯穿整个中国近现代史、文学史、思想史,但名声似乎总有一点欠佳。回想起来,我最先读到的,竟是一篇批判胡适虽然一辈子主张新文化新道德自己却不敢逾越封建婚姻的文章。另有一些著名的时人评价和嘲笑其“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主张的段子。仿佛胡适之此人,从人品到学术都不足称道。但是后来却来了一个李敖为胡适正名,处处说胡先生道德文章如何如何,我当年与他的交流令我永志于心云云,并出资在北大塑了胡适先生的铜像。胡适之先生自己就说过:“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因此,要真正了解他本人,没有笔读他的自传更好的办法了。
  这本书是胡适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所作的英文口述自传,由他的弟子唐德刚记录、整理、翻译、注释。因是口述,所以文字浅近,也更真实可信。又加上唐德刚丰富翔实又幽默的注释(注释几乎与原文一样多!)而且这位弟子并不完全为乃师说话,往往不客气地指出适之先生的局限、不足和自己不敢苟同之处,甚至还加入了自己的经历和体悟,用以论证或反证,使全书增色许多。这种写法有点类似对话的性质,怪不得古今许多哲学经典都是以对话录的形式书写,这的确是阐发思想的一个很好方式。
  套用唐德刚对胡适先生的两段评价,我认为十分中肯的:“大致说来,适之先生是一位圣之时者。他一生在学术上的成就,是与他有生之年的那个时代密切配合的,我们也可以说,胡适之是‘胡适的时代’里的第一位大师。”“这就是他们这一辈启蒙大师的悲哀,七十多岁了还在搞二十多岁时的那一套,因为他们超前时代太多了。”
  我读传记时,收获最大的,一是前辈大师们的道德风范、文采风流;二是他们成长的经历,尤其是思想的变化,做学位的方法;三是从中窥看时代的背景,读一个人就是在读一段微缩的历史。读胡适,让我看到了那一代启蒙大师们的经历,最感动的是发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困惑,原来前人都是经历过的,用一句校内体来说就是:“再牛逼的人也有过苦逼的青春”,那吾辈后生小子就不必太担心将来了,沿着大师们走过的路,且走下去便是了。
  


  我想收藏这本书,但加入购书单的按钮不可用,只好这样了。至于先生的书,我是极力推荐的,他的“五十年代的尘埃”,已经让我真正见识了文字的美丽了。


  比较有目的的看的口述史,就是唐德刚先生所写的这两本了,较之《张学良口述历史》,这本辩难的意味更加重些。也难怪,少帅所谈多是军务战事,唐氏并无与之相当的本钱和其对话,而胡适之先生的学术领域,与唐氏多有重叠,故能碰撞出火花。在看了适之先生的“夫子自道”后,再看看唐氏的点评,更显得妙趣横生。
   其中,唐氏多次提到胡适之缺乏social science approach,认为这是其研究方法的一大缺憾,并提到了自己对“县”一字的考据,内容也颇为精彩。在我看来,不失是一项社会思想史的研究成果。他讲到,“县”原通“悬”字,地理意义上所指的“县”,最初应该是“悬而未决”的土地,也就是尚未被分封的土地,后慢慢演变为此地的所指。其对字的考据,联系到了经济社会生活,确实是比胡适之先生埋首故纸堆要高明。
   本书没有涉及胡适之先生著名的感情生活、政治生活等,但对其学术思想作了梳理。
  


   盛名之下,读了此书。适之先生的为人,深为佩服。他的《中国古代哲学史》也让深为佩服其眼光之超前。但对于这本《口述自传》,我不是很喜欢,尤其是在介绍其师杜威思想及五四新文化运动诸篇,味同嚼蜡,但口述其父一生,以及幼年时光,胡先生仍是不失童心,文字朴素真挚。
    相较之下,唐德刚先生的注,则是洋洋洒洒,既有史笔,亦不失情趣,非常有意思。
    另外,推荐读一下 朱洪的《胡适努力人生》,广西师范出版的,资料很翔实,而且很有味道。
  


  人不免自恋,胡适亦不例外,唐德刚亦不能例外。然前辈学人多负史识,写一时一世而我之为我,已栩栩然存焉。知我罪我,自在公论,不必称孤道寡扮佳人也。师徒二人皆具历史的比较的批评的视野,唐生文笔尤为诙谐。且节略如次:
  
  学术自传评传
  背景:鸦片,徽商、边事、太平天国、五四运动、胡适批判、现代化进程、联合国、留学、世界思潮、美国熏染、文化革命、分化、学术现代化
  思想渊源:理学,实用主义
  教育:书院,留学史,演讲,学生活动,宗教,中美考试制度, 政治学研究法、国故研究、学术展望、五四评价
  和平主义,杜威,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足目、辩证法
  方法论:实证
  贡献:思想史(儒、老与道、禅学二期),双线文学史分期,小说,红学,白话文和国语运动
  局限:精英主义,社会科学视野,主张根源批判,时代局限
  
  谈译:体例,译事 (方言,口译创作)译者(赛珍珠),译例(名,学术关键词)名家名师:卢飞白,王际真,水浒、红楼等名译者
  
  
  
  


  从网上查到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就有这本书,大为欣喜。但不知何故,竟然不能进行网上预约,次日,赶紧逃了课去借。拿到的《胡适口述自传》是2005年安徽教育出版社的版本,封面上是胡适先生家乡——徽州的黛色延绵山脉,大大的白色繁体字“胡适”映在这一片浓重的墨绿之中,淡定宁静。
  一开始读此书,是应行政法老师的要求,不读不行;后来读此书,是欲罢不能,手不释卷的爱恋。以至于在别的课上读这本书的时候,被两位老师抓住,一位当堂批评了我,另一位让我交了大学以来第一份检讨。我想,一定是我读的时候面部表情太丰富了,激起了老师们的愤怒。
  《胡适口述自传》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项目,叫作口述历史的成果。原来由胡适先生口述,唐德刚先生整理,以英文出版。唐先生后来又将其译为中文,并加以注释。
  所以,提到这本书,那就不能不提到唐德刚先生为本书的注释。唐德刚先生的注释很精彩,甚至有些“喧宾夺主”的意思,但是在这里我不想对此作太大篇幅的评价。我觉得我看过的一篇评唐先生注释本书的文章的观点很精辟,稍作引用。唐德刚先生对胡适先生的这些评注还算是中肯的,而之所以众多读者更推崇唐先生的注释,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胡适口述传记的读者和唐注释的读者不同.胡适想要告诉的是美国人,而唐想要告诉的是中国人,这一预设前提的不同,决定了不同读者对两部分的不同态度.我们都是中文读者,当然更喜欢唐的行文了. 评述自己和谈论他人之间有很大的区别.胡适谈到自己的时候,从本能上来说,都有一种潜意识的维护、遮掩、甚至是美化的心理,让有窥视欲的人、让对名人的一般言行有初步了解的人,都觉得有些不过瘾.或者也许是一种身在庐山中的视角限制.而作为唐,谈论别人之事,那就要放松得多,而且,视野也更宽阔一些,这也就自然显得是更加有趣了.
  我也喜欢唐德刚先生的评注,语言风趣,观点辛辣,丝毫没有因为胡适是恩师的原因就大加赞赏,阿谀奉承的意思。对很多胡适先生的观点和想法都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对胡适的理论有前后矛盾的地方,也毫不留情的点评了出来。这才是学者应有的治学态度。
  书里的胡适,是一位娓娓道来的学者,一个有些固执但却十分可爱的老头。从唐德刚先生的记述中,胡老先生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就如同这个善良的,喜欢同人争辩,但又及其怕事的温软书生坐在你对面的摇椅上,慢悠悠的说:“我年轻的时候……”看了网上的些许评论,都说此书是自传中的精品,和末代皇帝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同样经典。读完《胡适口述自传》,我发现,可以通过阅读某个人的一生,来了解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胡适先生的口述其实有些断断续续,唠唠叨叨,不过,这就更符合一个老爷爷口述的特点,本书倒因为此显得真实和合理。书中的主线是从胡适先生的个人经历出发的,故乡和父亲、初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他的恩师杜威、中国的文艺复习、五四运动和他晚年总结的他这一生的研究成果。
  胡老先生也改不了大多数上了年纪的人的习惯——对年轻人谆谆教诲。他说,年轻人对他们自己的学习前途的选择,千万不要以社会时尚或社会国家之需要为标准。他们应该以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秉赋,作为选科的标准才是正确的。可能是在海外的留学经历,造就了胡适先生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将人的自身价值放在更高的位置,而不是社会的需求,这一点和我们的政党所提倡的格格不入。想起小学二年级的课本上,还有小英雄赖宁的故事,意在号召广大小学生全都学习赖宁为保卫国家财产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哪怕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因为你用生命换来的是国家和集体的财产。我都怀疑在那个价值观扭曲的年代,被评为烈士是不是所有人追求的终极目标。现在是不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我们的政府开始强调人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打开国门后突然发现,原来人的生命可以如此宝贵,原来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开始把终极目标定位为500万和周游世界。
  胡适的确是位大师级的人物,思想深邃、眼界开阔,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但这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是文化思想范畴内的,绝不牵扯到政治和革命的事情。有例子为证,在书中第四章青年期的政治训练中,提到的一九一五年中日战争的冲突的背景之下,日本列强以战争威胁软弱的中国政府接受“二十一条要求”,身在国外的留学生们群情激愤,高呼口号“对日本立即开战”!但是,被一片爱国保国的热潮包围着的胡适先生却很令人意外的提出了对广大留学生们的“忠告”,“忠告”中写道“…这些(指抗日)在我看来简直是不折不扣的疯癫。…在我个人看来,我辈留学生如今与祖国远隔重洋;值此时机,我们的当务之急,实在应该是保持冷静。让我们各就本分,尽我们自己的责任,我们的责任便是读书学习。…我敢说,在现在的条件下,对日作战,简直是发疯。…”刚读到这一段时,我觉得胡适先生一定是读书读懵了,除了学术研究,其余都不放在心里,哪怕是祖国的存亡。后来看了唐德刚的注解,注解中说“胡适之先生是个冷静到毫无火气的白面书生,他是不会搞革命的,抛头颅、洒热血是永远没有他的份的,所以他这些话对热血青年是不足为训的。”可我还是费解,若一个人在他的祖国遭受如此噩运之时都可静下心来读书,做学问,连起码的激愤之感都没有,还能算是正常人么?但是,这就是胡适,他能在任何环境下劝服自己安心学习,潜心研究。
  胡适是正真的学者,学者这个称号,之于他,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是人生的写照。就像我们不是鱼,我们不知道鱼的快乐;我们不是胡适,也不知道胡适先生是怎么想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不同经历、身份的人会很自然的作出不同的选择。我们任何人从现在的角度都不可能完全了解当时那个动荡年代的人物的心情。所以,我不主张像某些历史学者对胡适大肆的批判和谩骂。也许他只是有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不能肯定也不应否定。
  我们总是眼里容不得沙子,不愿意听到不同的声音。真正的文明,应是伴随着客观评价和主观关怀而来的。在胡适的晚年,被迫远离家乡,出走台湾,这里包含着多少的无奈和忧伤。一九五四年,我们的政党因为胡适评价五四运动的态度开始对这位老先生进行攻击,所谓“批判胡适思想的毒瘤”。胡适先生竟然很清晰的记得当时中国共产党隔着台湾海峡对他作综合性的大批判的日子——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日。在书中,胡适甚至有些委屈甚至愤怒,他伤心的指出他的工作只是学术研究,和政治一点关系也没有,他没有反对任何一个政党的意思。胡适的晚年,被迫远离家乡,出走台湾,这里包含着多少的无奈和忧伤。他从来认为他只是个做学问的,为什么一定要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读到这里,有些动容,心里有点酸。胡适在台湾出殡时,万人空巷,大家纷纷自发走上街头,送别这位国学大师。而在对岸,我们的红色政治依然对他进行无休止的谩骂和攻击,甚至让人感到非常无聊。胡适在书中说道:“在我看来,‘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科学’则是一种思想和知识的法则。科学和民主两者都牵扯到一种心理状态,一种行为的习惯,和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的民主,到底还是容不下一位搞了一辈子研究的老先生。又联想到现在不知被关押在哪个监狱里的胡佳,那个全心全意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奔波的年轻人,那个自费去内蒙古植树的孩子,那个为了保护藏羚羊而在全世界筹集资金的先锋,那个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那个“煽动分裂国家主权”的阶下囚。
  我和身边的同学们都很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热情的投身于她的每件盛事,为她的每次成功而喜悦,为她遭受的不幸而祈祷。不论我们听到多少腐败的丑闻,多少难以平息怒火的恶劣行径。我们还是会在高唱国歌的时候内心充满激动,我们还是会在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下感受到厚重的民族情绪,我们还是一直在为她的美好而全力以赴。但我们始终希望她是多元的,她是兼收并蓄的,她是宽广辽阔的,她是海纳百川的。
  


  改造传统之难
  
  ——蠹鱼笔记(19)
  
  □/徐强
  
  有许多人认为我是反孔非儒的。在许多方面,我对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教的批判是很严厉的。但是就全体来说,我在我的一切著述上,对孔子和早期的“仲尼之徒”如孟子,都是相当尊崇的。我对十二世纪“新儒学”(Neo-Confucianism)(“理学”)的开山宗师朱熹,也是十分崇敬的。(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
  
  【蠹鱼案】胡适声称,他在本质上并不反儒,但他所说的“儒”不是专指“儒家”或“儒术”,而是一种柔性哲学(柔能克刚),在他看来,主张无为而治的老子是“最标准的儒派哲学家”。胡适的谈话,首先体现了他的治学态度:在学术上,可以激烈批评,但对人,则应该尊重,不搞人身攻击。此外,这番话也颇为耐人寻味,可以引发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想说的是“身份认同”。无论传统文化有多少弊端、多少糟粕,它的身份认同的功用始终是强大的,离开它,一个人就会产生“我是谁”、“我来自哪里”之类的困惑,即使是猛烈批判传统文化的斗士,在骨子里也难免要向传统寻求“归属感”。由此可见改造传统之难。唐德刚说:“Will can move mountains.”(意志可以移山)蒋廷黻随即补充道:“But will cannot move tradition.”(但意志不能动摇传统)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自由、民主、人权、宪政、法治……这些外来的理念之所以难于生根,原因之一,就是传统的阻力太大了,哪怕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流血(鲁迅语)。
  
  【附记】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抨击异常剧烈,这是胡适无法比拟的,但鲁迅同样面临着身份认同的问题。他对内山完造说:“说我是中国的高尔基,我并不高兴。高尔基只有苏联的才是真的。被人家说成是中国的高尔基,其实就是说不如真正的高尔基。我不是中国的高尔基,我是彻头彻尾的中国人鲁迅。”对浅野要,他说:“同样是财产化为乌有,我宁愿让败家子挥霍掉;同样都要被杀,我宁愿死在本国人手里。”对增田涉,他则说:“我认为比起任何国家来,还是生在中国好。”对野口米次郎,他又说:“横竖都是被榨取的话,与其让外国人来,那情愿让本国人榨取。总之,与其让别人拿走财产,还不如给自家的小孩用。……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感情问题。”(上引材料,均见吴作桥等编《再读鲁迅——鲁迅私下谈话录》,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鲁迅是不说这些话的。但是当他要与外国人比较的时候,当他面对日本人的时候,他不得不强调自己的“身份”——中国人,而且表明“还是生在中国好”的态度。鲁迅说,“这是一个感情问题”,言外之意就是,这是不能用“理智”或者“理性”去解释的。厄内斯特•盖尔纳指出,民族主义是一种“情绪”,正好与鲁迅说的“感情问题”相印证。


  胡适总让我没有印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在大陆的原因。之前台湾的老师,对胡适是顶礼膜拜的,我想也可以理解,但同时觉得自己也没有办法。
  
  胡适太平淡,难以刺激自己。这也是时代的无奈。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平心静气学胡适。


  p116-117: 我国的哲学家和社会贤达们像胡适之、梁漱溟者流,谈起政治来总喜欢批评这个政府太独裁,那个政府不民主,弄的人家不痛快。想不到希腊这位老头子,却反其道而行。他专好批评这个政府太民主,那个民选官员太饭桶……他也弄到人家吃勿消程度。结果大家以280票对220票之民主“多数”,公请他喝毒药,才把老命送掉。
   苏格拉底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学教授,为批评政府太民主而送掉性命的,真是黑天冤枉!
  p121-122:子亚子“思想搞通”之后,他就开始骂他的老师了。他认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搞了一辈子“逻果斯”(logos希腊语“究天人之际的思想语言之学”),结果都不懂“逻果斯”。只有他亚里斯多德才懂“逻果斯”呢!他想得得意了,不觉把两代祖师的石像敲得丁当作响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胡适的弟子唐德刚记录并翻译的胡适口述自传。注释的字数几乎超过原文,如果缺了这些精彩的注释,这本书将大为失色。唐德刚虽然肯定胡适是现代中国最了不起的大学者和思想家,但在注释里对于这位老师却有很多不留情面的评价,甚至是嘲讽,读来十分有趣。
  
  胡适的思想在二十多岁就定型了。唐德刚这样评价他的胡老师:
  
  胡适思想四十年来无太大的变动。这从好处来说,是胡适思想的前后一致性;从坏处来说,则是胡适之没有进步。青年期的胡适是被两位杰出的英美思想家——安吉尔和杜威——“洗脑”了,而且洗得相当彻底,洗到他六十多岁,还对这两位老辈称颂不置。这也就表示胡适的政治思想,终其生没有跳出安、杜二氏的框框。胡适之先生一生反对“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可是在这篇自述里,我们不也是看到那个才气纵横的青年胡适,一旦碰到安吉尔、杜威二大师,便“尽弃所学而学焉”,让他两位“牵着鼻子走”吗?适之当然不承认他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因为他不自觉自己的鼻子被牵了。这并不表示他老人家没有被牵。相反的,这正表示牵人鼻子的人本事如何高强了。
  
  年少时的激进派,到老了常常变成保守派。即使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胡适的不少思想仍然超越了时代,但早早成名所带来的压力,和当时环境的局限,的确制约了胡适的进步。
  
  胡、郭(郭沫若—)二公在思想体系形成的过程中,有个相同的“大不幸也”。哪便是他二人都是“少年得志”。在学术界一辈子都骑在人民头上,睥睨群贤,目空当世;认为在学问上,只有人家学他的。至于他们自己,则总以为“山东无足问者”了。加以誉满天下,谤亦随之。为着全誉却谤,一辈子抱着自己的“思想”,不肯分毫让人,因而他们再也不能安静下来,把自己来解剖解剖了。七八十岁所搞得还是二十岁所学的东西,一个人怎么会有进步?这就是所有启蒙大师的悲哀啊!
  
  我们今天看到说话已不再利索的李敖,在《李敖有话说》里卖弄的仍然是他早些年已经成文的主张,何尝没有相似的感受。
  
  胡适中年以后的工作主要是整理国故,虽然成就斐然,但这在我看来是对他才能的极大浪费。胡适是启蒙大师,以他的聪明才智,应该做更多开创性的工作才是,而不是埋首于浩如烟海的半死文字中。国故那么多,整理到今天都没个完,即使整理完了到底又有什么价值呢?历史不应该成为我们发展的拖累。胡适最大的理想是“再造中国文明”,而他认为“整理国故”是再造文明的准备。唐德刚认为这是胡适的遁辞,不能服众。“整理不完,文明就不要再造了吗?”
  
  胡适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也许是推广了白话文的应用,使得“语文一致”——说话作文用同样的文字。这场白话文运动的起因纯属偶然,全由一首送别朋友的小诗引起。如果没有这件小小的意外事件,说不定我们还在用文言文写blog呢。
  
  最后说说胡适的那篇著名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这篇八十多年前的文章拿到今天的中国来看,观念仍然超前。我在第一次读到的时候,自然佩服得没话说,但也不由感叹,这些了不起的先知先觉竟是徒劳。为什么会这样呢?唐德刚说,由胡适引发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实在是以“小常识,谈大问题”。这话一针见血。这些在我看来无比超前的观念,确实是最基本的常识啊!
  
  其实那时他们对“大问题”并不敢接触,例如“中国何以不能工业化?而日本反可一索即得”;再如民初的议会政治,何以全盘失败?”这些有关国族兴衰的“大问题”,如果没有精湛的(输入的)学理,和有充分资料的研究作背景,而专凭常识抬杠,是不可能有深度的。
  
  这段话我不完全同意,纵然要有人去研究这些大问题,但我始终认为常识是最重要的东西,尤其是小常识,忽视常识是非常可怕的,不知而自以为知是非常危险的。不懂常识,或者说不屑常识的D掌权后的几十年,胡适的这些预言竟一一应验,就是明证。胡适一辈子被攻击,其中还有重要一点就是胡适实在太清晰了,他谈了太多的常识,书呆子往往嘴上挂着几个不明其意的专有名词,就自以为有多了不起,其实他们往往连最基本的常识也不明白,更要命的是,常识为他们所不耻。但在动人的口号,抽象的前景宣传面前,胡适这些清晰明了的常识终究还是败得体无完肤,令后人唏嘘不已。
  
  胡适是个了不起的先知,我们在他身上也看到了身为先知的悲剧,看到了环境对先知的巨大限制。李敖说他很不幸地被局限在台湾,台湾太小了,他施展不开,只能与子偕小了。胡适何尝不是如此,中国这头老牛走得太慢了,胡适只能时不时地停下来等它赶上,直到今天,胡适还在它的前面,指引着方向。


  最早知道存在这本书,是看了某一期《三联生活周刊》对唐德刚的采访介绍。为了写Blog,我特地搜索了一下,无奈在三联生活周刊的网站上没有找到这篇文章。不知道是三联生活周刊没有收录这个文章,还是搜索或SEO没有做好。因为我在另外一个地方找到了这篇文章,特公布链接在这里,聊胜于无吧。
  
  关于胡适,我的脑子里只有新文化运动和长期以来,党和国家赋予他的符号形象。因此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入的了解胡适的成长过程、时代背景和思想。
  
  关于这本书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我拿到这本书之前,就看到过很多人提到:这本书中,唐德刚先生的注释比胡适自己的口述更有趣。这首先要“归罪”于当时自述的时候,胡适先生用的是英文,所以其实这也算一本翻译著作。其二是胡适先生的自家之言总是显得单调孤立,而唐先生作为胡适的后辈,且拥有同样的留学背景,某些时候可以给胡适来几锥子,披露一些胡适的“虚伪”之词。第三则是翻译和注释的工作是在胡适口述二十多年以后做的,历史和时代都发生了变化,很多观点和评价自然也就有了更深的含义。
  
  话虽如此,这个现象仍然对我的阅读产生了一些困惑。这本书的注释和正文部分是分开的,既然大家都说注释有趣,自然就不能放过。然而如果按照边读正文边看注释的读法,读起来就像翻账本,这叫一个累。开始,我还在抱怨为什么不把注释和正文放在一页,后来才发现,这种注释哪里还算得上注释,很多时候简直就是夹叙夹议。譬如第五章,胡适口述回忆哥伦比亚大学的求学生活和他的老师杜威先生,用了15个页码,而唐德刚的注释和考据,则洋洋洒洒21页之多。
  
  如今这个时代,已经居然有人著书立传说《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虽然作为70年代的人我确实对这两个人不太感冒,但是,作为一段中国文化重要的历史片段、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不读”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文化这件事,是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回顾胡适先生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此评论的原始链接:
  http://blog.donews.com/laobai/archive/2006/07/06/948661.aspx
  
  
  


  除了对胡适有了更多地了解外,觉得唐德刚实在是个人物,我倒觉得唐得注释比胡适的口述好看多了,基本上都快成评传了!
  
  


   如书中所说,我曾有一段时间也疑惑胡适和胡适之是不是一个人。
   这当然不怪我。在我开始阅读的年龄,我不知道这个名字。
   其实我们都知道,但是我们都没注意。
   在电影《青春之歌》中除夕一场戏中,于适之曾经提到当晚他要赴胡适先生秘书李世英(?)的宴。言语中充满谄媚。
  
   呵呵,说到这本书,如果没有唐德刚老辣的文字相伴,胡适的口述就显得太刻板苍白了,至少对我这样的学养先天不足的人而言,唐德刚的评论非常重要。
   其中胡适谈到在美留学期间认识了很多教友会派的白人,颇多溢美之词,唐德刚已经批判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
  
   教友派又称贵格派。
   贵格教徒不饮酒,无条件反对战争。
   唯一反对对日开战的一员就是贵格教徒。
  
   《兄弟连》band of brother里的主人公温特斯,曾被他的手下怀疑为贵格派。至于他到底是不是,没有交代。他很少饮酒,为自己在战场上杀死的德国少年而思考,似乎是。但是他又是一个职业军人,以杀人为职业。
  
   顺便说一下,北京红楼前的十字路口有纪念五四的人物浮雕,如果你仔细找,也许能找到胡适。
  


  
  给别人的书作序,而洋洋洒洒情不自已写成另一本著述的,唐德刚不是第一人。1920年代初,蒋百里请梁启超为他的《欧洲文艺复兴史》写序。这位梁任公,一起笔便从欧洲的文艺复兴联想到清代的学术发展,最后竟成5万多字,这篇“文气淋漓,以大师风范勾勒清代学术轮廓”的序言只好独立成书,就有了著名的《清代学术概论》。
   异曲同工,近一个甲子过后,唐德刚在1970年代末翻译《胡适口述自传》前,应邀先写一篇“序”,于是乎“糊里糊涂写了十余万言”,先自成“一部小书”——《胡适杂忆》。
  不同的是,梁启超是蒋百里的老师,而唐德刚是胡适的学生。
  到唐德刚把原来由英文讲述并分十六次正式记录的《胡适口述自传》,整理并翻译成中文出版后,又有了“先看唐德刚,后看胡适”的说法。此言却也不虚且也不为过,一旦打开此书,从“写在书前的译后感”开始,到与正文篇幅“试比长”的注释,一般读者都会被唐德刚的文字所吸引,跳脱不开。那种在文风上与思想上且生动且老辣的气息,不由想起极会讲故事的黄永玉。王元化先生就说过,唐德刚的文章“有一种独特风格,夹叙夹议,充满比兴、成语俚语,直至古奥典故,随手拈来,涉笔成趣;警句、格言、反讽、隐喻、俏皮话,层出不穷,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并称“这样的文章自从幽默大师林语堂主编的《论语》停办以来,不复重见”,海外有人称之为“唐派文章”。
  唐德刚的注释如此不可回避,在情不自禁读完注释再回到主文读过两三行了才回过神来,现在不是读唐德刚而是胡适了,如此反复。然后想起了金岳霖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不大懂胡适》,其中有一大困惑,他说“我想,他总是一个有很多中国历史知识的人,不然的话,他不可能在那时候的北大教中国哲学史。顾颉刚和傅斯年这样的学生,都是不大容易应付的。”
  而唐德刚这个胡适的关门弟子,在老师面前,似乎更加表现出一副“爱吾师,但更爱真理”的精神了。
  唐德刚做过《李宗仁回忆录》和《顾维钧回忆录》等“口述历史”,张学良的口述回忆录也是由他开始的。在记录顾维钧“口述历史”时有这样一个小插曲。作为拒绝签定“巴黎和约”的最著名的外交官顾维钧,对回忆录看得很重要,每次口述之前,自己先查阅有关部分的文件资料,思考再三形成腹稿,他用的又是一口流利、甚至连英美人都赞叹的标准英语。面对如此强势的访谈对象,每次访谈前,唐德刚都要检索有关文献档案,包括顾维钧分储于37个大木箱之内的各种文件。终于有一次,顾维钧把一件事张冠李戴了,唐德刚更正了他的错误,顾维钧起先不服,当唐德刚拿出足以支撑其观点的、顾维钧当年自己签署的有关文件时,顾维钧看唐德刚的眼神变成了欣赏。顾维钧特地给哥伦比亚大学去信,希望由唐德刚单独进行对他的访谈,不需要由其他人轮替。
  可见,唐德刚这样的学生也是“不大容易应付的”。与《自传》正文篇幅几近相当的注释,有对胡适的“杜威”“实验主义”、“罗素”等一系列思想来龙去脉的输理与痛快淋漓的质疑与调侃,也有对胡适“博士学位问题”的考证。这些既见文字功力也见学识根底。但唐德刚对老师胡适先生“客观”的褒贬到有些冷嘲热讽的程度,始终颇为读者诧异。
  因为“不甚以为然”的地方很多,例如随手翻到一处,胡适讲到大四一年“生活甚为窘困”时,唐德刚在注释里详细分析了象胡适这样庚款留学生的背景后说,“我后来听到适之先生说,他在一九一二年,每月八十元的生活费被扣掉十五元而大哭其穷之时,我不觉学着一句四川话向他老人家说,‘胡老师,你穷啥子啊?’可是我这这句四川话,胡老师一直未听懂,因为他未到过四川,也没害过肺病或疟疾,更没有在美国上过‘山’啊!庚款留学生是近七十年来我国建国的栋梁之材,但是这些栋梁和一般中国老百姓距离多远啊!”(第四章,注三)
  不管是否认同此结论,但这样的注释及学生对老师的解读,不是我们习惯的阅读方式。于是,贯穿整个读书过程的是对唐德刚的判断的疑惑。而疑惑也来源于我自身知识的匮乏而导致的判断力的缺失。于是,读一本书,就要读比一本书多的书来试图形成自己的立场,顺便也看看对同一事件完全不同的解读,也挺有趣味。
  《自传》之所以会出现喧宾夺主的格局,一是与唐德刚整理、“还原”有关,二也是与胡适本身著述风格大有干系。胡适对文学本身不是很高的悟性也影响了其文风,起始两章关于徽州故乡事和物的描述,也算是清丽可读的小品文字,但这样的文字太少,越到讲述他思想起源的时候就越平白,朴实到寡淡,况且即使这样的文字,与注释里例如唐德刚对于“几度夕阳红”的沙坪坝的中央大学茶馆生活绘影绘声的回忆(第六章,注二)相比,照样会黯然神伤。仅从这点上说,“胡适之体“与”唐派文章“不可同日而语也。更何况,胡适晚年对少年时文学革命及后来整理国故等大力提倡的回顾,以及他一生文学研究、思想研究的梳理,粗略看上去,仍都是夫子自己的“文抄公”似的强调,读着并不新鲜,也就容易被鲜活的注释转移视线。
  直到最末章,才坚持一口气把正文读完,再读注释。 此时方渐渐显出胡适应有的力道来。
  记得金岳霖在《我不大懂胡适》一文开篇第一句就说“我认识的人不多,当中有些还是应该研究研究。胡适就是其中之一。”由于个人对老金的偏好,认为连老金都这样说,对胡适的“深”与“浅”该重新考虑了。也是在这篇文章中,老金说“谈到我的文章,他说他不懂抽象的东西,这也是怪事,他是哲学史教授呀!
  哲学中本来是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我回想起来,胡适是有人生观,可是,没有什么世界观的。看来对于宇宙,时空,无极,太极……这样一些问题,他根本不去想……他的哲学仅仅是人生哲学。”
  老金的这个评价是一个共识,但他说到一个细节,却让人楞了一下。老金说“我们谈到necessary时,他说‘根本没有什么必需或必然的事要做。”一个一生执着于政治而被认为“入世”极深的胡适,说出这样的话来,很是虚无与出世了。恍然觉得,真的不懂胡适。
  想起最初两章里胡适谈到他看到水时的感悟:“我俯视那被溪水冲刷和成的峡谷,我开始体会到并不是水之弱终能战胜强;而是力——真正的力——才能使流水穿石。从感觉上说,这实在是我智慧上变动的起点。”(第四章)
  书中两三处出现胡适、唐德刚的简短对话,唐德刚将之放在“[ ](中括号)”内,并在注释中说明是哥伦比亚大学保存的英文原始记录如此。但因为这两三句对白,单纯被文字构筑的平面被打破,读者从长篇累牍的回忆与注释中抽离,构想了一个由师生二人搭住的时空。《自传》内页里是“作者”胡适的简介,但我以为,下面应该再加上“注者”唐德刚的简介。
  当互联网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后,我便把书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可以在网上读的,便不用买来看;一种非买书本来读不可的,《胡适口述自传》便是这一类。而其中唐德刚的注释是一大因素。
  一个“不大容易应付”的学生做注释,一个新文学开拓者的老师主讲,老师的“正史”又在一时之间被学生“野史”的“剑气”所笼罩。至于流传下去,将会有如何的评说,这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文本。总之,有鲜明观点的对立,有冲突就有困惑有思索。将到《自传》结尾处,有这样一段不太惹眼的中括号里的对白:
  适之先生——我们还可以谈多少时候?
  德刚———— 至少二十分钟。
  适之先生——我想再谈谈中国思想史这方面的研究……(《胡适口述自传》第十二章)
  


那本书一般吧,我大学的时候读过,特别钦佩他做事做学问的态度。


我亦是读了此书。适之先生的为人,深为佩服。他的《中国古代哲学史》也让深为佩服其眼光之超前。但对于这本《口述自传》,我不是很喜欢,尤其是在介绍其师杜威思想及五四新文化运动诸篇,味同嚼蜡,但口述其父一生,以及幼年时光,胡先生仍是不失童心,文字朴素真挚。
相较之下,唐德刚先生的注,则是洋洋洒洒,既有史笔,亦不失情趣,非常有意思。
另外,推荐读一下 朱洪的《胡适努力人生》,广西师范出版的,资料很翔实,而且很有味道。


没想到真还有人关注这本书的评论啊,呵呵,多谢推荐


苏格拉底反对的民主制度和近代的民主思想有天壤之别。


文不错,可惜题目取得不太好。


呵呵,是的,而且说胡适他们这帮人让我们摆脱了文言,我手写我口,实在是夸张大了。


中国这头老牛走得太慢了,胡适只能时不时地停下来等它赶上,直到今天,胡适还在它的前面,指引着方向。
============
杜威等人的思想在今天的中国仍然超前50年,不能说胡适不与时俱进,只怪他不是美国人。


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辩论在今看来 中共还是败了, 主义是一种方法,终不是一种真理。主义走向教条会变成胡述“含有迷信的抽象名词 ”。


有空看看...
粉色网
http://www.fensex.com


以前有一阵子找过这本书
可惜一直没有找到
奇怪...
记得是这样一句话
看胡适的传记
一定要看唐德钢写的
从来没有完整的看过胡适的任何一本传记
对于他的了解都是通过其他文章里的片言碎语
零零碎碎 猜测加臆测
最后形成一个主观的判断:
历史上的人物之所以为人物
一部分是因为他本身是一个人物 如鲁迅
一部分是因为他处在那一段历史的风口浪尖 如胡适
常常喜欢带着主观的意念去看一本书
然后带着抵抗的情绪和作者一路较量
其间的高下辨别 柳暗花明 豁然开郎 自有别样的情趣浪荡


一部分是因为他本身是一个人物 如鲁迅
一部分是因为他处在那一段历史的风口浪尖 如胡适
……………………
还有好多人处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为啥没成为胡适呢


偶偏偏就是在网上读的,呵呵。
http://www.douban.com/review/1007841/


深同吾心。看来我可以不必费劲献丑了。


精彩。吸引我读这本书的,是胡适的自传;但吸引我一直读下去的,是唐德刚的注释。


精彩的评论!


我怎么觉得唐老喜欢跟胡适唱反调啊
胡适说太平军的劣迹,唐以为不确,可是我在别的书上看到的资料,太平军确实对安徽一代残害甚巨


我是读不下唐的注释的,胡适太神秘太立体,没有人能给他注释,我看了《胡适评说八十年》,真是五花八门,只有几篇在某些方面还算比较中肯。我认为看一个人就得通过他们自己写的(或口述)文字,否则很容易趋于片面甚至误解。
另外“一个一生执着于政治而被认为入世极深的胡适......”这句话也不是很准确吧,我记得胡适说过,他对政治始终是保持“没有兴趣的兴趣”,他认为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哇塞,我发现自己来得好迟啊……我是在网上阅读的,现在网上已经有电子版了……不过还是很喜欢lz的精彩概况……


真是绝佳的评论,受益良多


相关图书